李洁
作文教学一直是小学老师比较头疼的问题,在实际的教学中,有许多孩子提及作文就害怕,久而久之,学生的语文成绩难以提高。面对这种现状,在实际的语文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笔者积极探索与实践,现就自己的一些做法,供同仁参考。
一、降低起点,激发学生兴趣
降低起点,就可以消除学生怕写作文的心理。“我手写我口,古岂能拘牵?”在平时的作文教学中,我总是尽量将写作的起点定在怎么说就怎么写,想怎么写就怎么写上,让流水帐、日记、三言两语尽入作文之列,让学生“扔掉语言文字这个沉重的包袱,不受字词、标点等羁绊,在头脑中铺实一条畅通无阻的绿色通道,将语言信号无障碍地迅速转化为文字信号,出口成章”。这样做,完全是在营造宽松的作文环境,而环境是实现教育目标的重大因素之一。试想,在这种无拘无束的环境中,学生说我之想说,写我之想写,“怕写作文”的心理还有立锥之地吗?我们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一旦克服了畏惧的心理,有了写作的兴趣,再加上长期地坚持练习,怎么可能写不好作文呢?
二、重视实践,重视学生体验
这里的“实践”,既不是盲目的“瞎子式”的实践,也不是不切实际“拔高式”的实践,而是循序渐进的、针对性强的、充满兴趣的实践行为。我力求让学生在实践中由想入学、说写结合,逐渐达到由“出口成章”到“出手成篇”的境地。这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哲学理念,尊重和发挥孩子的“个性”和“天性”,在不知不觉的过程中,形成作文兴趣,提高作文水平。
三、巧借课本,指导学生作文
当堂写作一向是常态化的语文课堂所忽略的,原因不外乎为教师指导不力,习作时间不足,效果不明显。在进行开放性语文作业的实验中,我特意将目标锁定在此,以期有所突破。做法是利用课本做文章,巧妙练写降难度。
1.课文结尾续写。我们的不少课文结尾给读者一种意犹未尽的感觉,留下了遐想的空间。教学时,教师可以抓住时机,结合课文内容,让学生对课文进行续写练习。例如在学习《爱之链》一课时,我抓住时机让生练写:“第二天早晨,乔伊醒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请同学们发挥想象接着写好吗?”同学们一听来了兴致,纷纷写了起来,那感觉是不吐不快。写完后,我请同学读读,有的写到:妻子快乐的身影让乔伊惊讶,忙问缘由。待听到答案恍然大悟,竟是自己帮助了自己;有的写到:乔伊准备再次碰碰运气,可妻子体贴的让他休息一天,并告知了昨天发生的事情。夫妻俩感慨不已时,又遇到一位吃饭的客人,竟是老妇的儿子,他是来亲自登门道谢并来请乔伊去公司上班的。那客人说:您这样的人是值得我信任的。还有的写到乔伊执意要将钱送还给老妇人,凭着对车子的记忆,他找到了那位妇人家。接待他的是一位中年人,当听到他的来意后,那位中年人欣然收下了那笔钱,并送给乔伊一个工作的机会。他说:“您帮助了我的母亲,我也要帮帮你!”……真的是奇思妙想,却又那样顺理成章。我惊讶于学生的精妙构思,赞不绝口。学生得到鼓励,更增加了课堂写话的兴趣。
2.课文插图练写。苏教版的课文每篇都配有精美的插图,这些插图形象生动,是激发写作兴趣,培养写作能力的好素材。例如《青海高原一株柳》一课,配有这株柳树的精美插图。图中可见柳树的苍劲风姿,更可见苍茫辽阔的原野和铁铸一样的连绵青山。在学完课文后,我用投影打出了这幅图,并引导:你眼前出现了怎样一棵柳树?可以去描绘柳树的样子,可以去想象它的生活,可以去和灞河柳来个对比……但是要以“这是一株——柳树”做开头。学生早就将课文的脉络熟记于心,所要做的就是将自己积累到的语言有机地和自己的感情融合,恰当地倾泻出来。结果,孩子们真是“八仙过海,各显神通”:这是一株普通的柳树?不,你错了!看它的干吧,粗实坚硬,如生铁铁铸一般;看它的枝吧,纵横交织,绵延百十余平方米;看它的叶吧,你见过如此苍郁,如此深沉的色泽吗?这是一株不普通的柳树,一株神奇的柳树。还有的直接写道:这是一株谜一样的柳树。从种子的萌发到幼苗的摧毁,从风霜雪雨到雷轰电击,它都挺了过来。它怎么就能挺过来?是生存的意志!只要敢想无所不能!……课文的内容被学生完美地演绎在他们的习作中,仿佛自己和陈忠实老先生一起来到了青海高原,亲眼所见,心灵受到了洗礼一样,如“骨鲠在喉,不吐不快”。
3.课文空白补写。许多课文在文中留有空白,给读者以想象的空间。我们可以巧妙地抓住空白进行写话。《草原》一课以“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做结尾。学生有不解:依依惜别,心情可以理解,可为何还留下“碧草、斜阳”这样的景物描写?我没有立即回答,而是将“球”踢给了学生:要走了,要离开青青草原了,夕阳下的草原在作者眼里又是一番怎样的景象?学生的思维迅速扩散,想到了羊群,想到了小丘,想到了依依不舍的蒙族人民……述说中竟不约而同地带着淡淡的离情别绪。我放起了音乐《草原上升起不落的太阳》,学生的笔在随着情感纵横:这是我们的兄弟,我们共同的家!谁说所有的问题都必须回答?谁说学生的感情不会表达?当笔尖挥动的时候,感情就已经倾泻在笔下。
4.变换方式改写。许多课文文质兼美,内蕴丰富,学了之后,感觉爱不释手,意犹未尽,于是我就带着学生变换方式改写课文。如《麋鹿》一课,以说明的方式介绍了它的生活特点、生活习性和传奇经历。学生对这个神秘的动物充满了好奇,于是在第三教时,我设计了这样的flash动画:动物园里,一个可爱的小姑娘看到了“角似鹿,面似马,蹄似牛,尾似驴”的动物,问妈妈:“这是什么怪物?”如果你是这只怪物,你会怎样介绍你自己呢?学生哈哈大笑:“ 我不是怪物,我的名字叫麋鹿。”就这样,一篇篇趣味盎然的介绍短文就诞生在笑声中了。我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为师不必样样强于弟子,但在用心上下功夫,弟子一定胜于师。
总之,在今后的阅读教学和作文教学中,我会更努力、更大胆地尝试,让我的作文教学更科学、更有效,更生动、更有趣。让孩子们都爱上作文,爱上我的语文课,爱上我的作文课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