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日本设计师对产品设计灵魂的解读

2016-12-09 02:59:25刘莎莎毛宏萍景德镇陶瓷大学333000
大众文艺 2016年21期
关键词:直人人性化灵魂

刘莎莎 毛宏萍 (景德镇陶瓷大学 333000)

探究日本设计师对产品设计灵魂的解读

刘莎莎毛宏萍(景德镇陶瓷大学333000)

日本设计师对待设计与如何做设计都有自己的一套设计哲学。他们细心观察,无不从人与自然关系的角度出发思考设计的本质。通过分析了解在受禅宗文化影响下的日本设计师,并引用日本设计大师喜多俊之先生所提出的“给设计以灵魂”这一设计哲学思想,以及其他日本设计师所提出的设计哲学进行分析,从不同角度阐述关于“设计灵魂”的多面理解。

设计灵魂;禅宗;人性化

日本设计师一直以来都倾向于极简、质朴等素雅的风格,他们对于设计有着自成一派的设计理论观点,这是一种基于日本本土文化为背景下与西方设计理论结合下的产物。这推动着他们不断地在设计活动中寻求设计真谛,进而对于设计有了新的思考。

一、禅宗文化影响日本设计理念

日本著名的哲学家梅原猛说过这样一句话:“如果想要了解一个国家的文化,就必须要去了解这个国家的宗教意涵。1日本最为普遍的宗教信仰,即是神道教。神道教崇拜自然的观念影响了日本人形成了独有的生活形态与审美观念。因此,这种崇拜自然的人生观也衍生出了顺应自然接受自然并且配合自然的设计哲学。对万物需要存有谦虚,尊重之心,就设计活动而言,以深泽直人先生的纸质系列生活产品系列“SIWA·和纸”为例(见图1),纸是一种容易留下痕迹的材质。因此顺应材质本身的特性,对纸进行褶皱纹理的处理手法,给予设计历史感。传统与现代结合的表现手法体现出了产品温暖特性与韧性。

图1 深泽直人 纸质钱包

二、喜多俊之对设计灵魂的解读

1.何为设计灵魂

设计灵魂,顾名思义,是设计师所要表达其设计意义本身的思想,使其产品具有意义,有温度,让人们有所感触;在满足功能性及造型美学之后,是设计师对其产品的所思及所表。所思,即是基于产品本身对人、社会的思考;所表,即是通过外在的器物用各种材质,不同形式的表达出潜藏在设计师心中的所思。

2.喜多俊之—给设计以灵魂

日本设计大师喜多俊之先生1942年出生于大坂。1969年开始将创意领域从日本拓展到意大利,作为环境与工业产品设计师多年来一直活跃于国际创意舞台,喜多俊之先生主张在当今的工业设计品中,除了需要“技术”之外,还要能为设计注入灵魂。

喜多俊之先生认为设计除了造型和功能之外,第三个要素就是灵魂,设计的灵魂。西方设计向来强调功能性,但把灵魂注入设计也同样重要。当设计者及制作者投入他们的灵魂与情感,作品才更有震撼力,使用者才会珍惜使用。2设计应当把赋予的灵魂融入在造型与功能之中,是期望用户在使用物品时能细细体会到设计师的良苦用心,与设计师产生共鸣。图2是喜多先生在1983年设计的名为KYO灯具,其设计灵感受到手抄和纸的启发,喜多先生同样是希望保留住纸张的褶皱感。这与上述深泽直人纸质钱包的设计有所交集。设计既有传统的继承,又不失现代特征。

图2 喜多俊之 KYO灯具

三、发散性对设计灵魂的理解

日本设计师对设计都拥有各自对宇宙人生深厚而贯通的认识,因文化同源,设计者所提出的设计哲学之间是相互联系的,都善于关注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诚然,日本设计师们并没有对设计灵魂有过太多的解释。他们在设计实践中所总结的理念都潜移默化的、无形中的对日本设计应该有的灵魂进行了解释,不同的只是表达的方式。好的设计都需要除功能造型以外的因素予以支撑。

1.挖掘人潜意识的设计

从人的潜意识的角度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是深泽直人给予他设计的灵魂。潜意识设计通常会给人亲切、温暖和似曾相识的感觉。这与喜多俊之提到的设计应该给人温暖不谋而合。

深泽直人先生认为最好的设计是产品应当与环境调和到绝佳的状态。人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和自然环境中的统一体,所以,设计环节中必须考虑到环境的因素。在日本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比物体本身更重要,物体是构成和谐的一部分,我开始停止仅是有趣的外形构想而开始考虑物体之间的关系。设计应该从自己的生活环境的各种要素中,抽出一些和环境所匹配的元素。3

图3 

消费者为了满足需求而买单,就譬如一个挂衣服杆,找一块木板钉上五根钉子(图3),看上去简单的设计手法,正是从人与环境、人与物、物与物之间关系的考量。当我们遇到这样的朴质无华的设计表达,我们并不反感。设计师对于木板的选择、木板尺寸的考量、钉子的数量和间隔,以及钉子留出的长度都细细考究过,反复地测试后所呈现出来的产品。与现有的很多产品不同,它们除了机能又另外附加上许多吸引购买的因素,这使得产品看上去有些累赘。设计是存在于每个人所共同拥有的过去使用经验,将那份大家曾经一瞬间想过的想法(共生感),化成产品而实现。

通过上述分析,把消费者的无意识行为物化,给大众一种“似曾相识”的亲切感,这种关注细节、关注情感的设计便是深泽注入在产品中的灵魂。

2.人性化角度思考设计灵魂

好的设计应该被赋予“灵魂”,应当从人本位的角度出发,照顾环境的影响因素,从而更好的为人服务。

日本著名设计大师金子修也先生认为“设计”就是“意匠”,日本人非常善于拆字解字。“意”是“音”和“心”,就是用心去倾听万物之音,“匠”是“工”和“斤”,就是工具箱里的工具,因此,设计即意匠,就是用心聆听万物的声音之后,再用工具箱中的工具去为使用者设计一个人性化的器物4。所谓设计的“人性化”是将人性化注入产品形式功能之中,赋予设计物以“人性化”的品格,使其具有情感、个性、情趣和生命。设计人性化的表达方式就在于以有形的物质态去反映和承载无形的精神态。图4为日本新生代设计师安积伸所设计的雨伞,巧妙地解决了雨伞在使用过程中的大问题。

图4 安吉伸 雨伞

设计者洞察到雨伞在不被使用的情况下,单靠一个伞尖是无法让伞自己站立起来的,因此赋予了雨伞可以站立的“脚”—三脚架可以很好的稳定性,这是这把伞的精华所在也是灵魂所在,从人性化的角度解决了人们使用过程中遇到的小烦恼,同时细节处理上让人惊喜。在日常生活、体验与意识中潜藏了追求的美与感动,单从技术角度出发是不足以发现它的。

四、结语

日本工业设计大多在吸收西方现代设计理论的基础上,融入了日本传统文化的精髓,并把其应用到设计实践中,逐渐形成了具有独特气质的日本设计,沉淀出了属于日本的设计灵魂。不论是深泽直人对人无意识的挖掘还是金子修也对“意匠”的拆字解读,都无不是一种对设计灵魂的探索,不同在于注入设计的灵魂方式。设计的灵魂就是创造物器之时,把“人”“物”“环境”之间的关系挖掘出来,运用清晰明白的方式搭建出来,并且使之具体化,从而形成物化的轮廓。日本的设计师通过自己无限的创意,本着崇敬自然,万物有灵的心,向人们展示了日本设计独有的设计见解——功能造型以外的要素,灵魂。

注释:

1.梅原猛. 《共生和循环的哲学》 [M].日本:小学馆:15

2.喜多俊之. 《给设计以灵魂》 [M].北京:电子工业出版社;第一版(2012年9月12日):13.

3.黄燕妮. 回归产品设计的本源——浅析深泽直人的设计思想和设计实践[J] 装饰,2008(11):112.

4.金子修. 《日本の手感设计》 [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第一版(2011年1月1日):16.

猜你喜欢
直人人性化灵魂
他有睿智的灵魂 却孤苦修行一生
人性化
幽默大师(2019年6期)2019-06-06 08:41:38
有趣的灵魂终将相遇(发刊词)
艺术启蒙(2018年7期)2018-08-23 09:14:06
加入人性化考量令体验更佳 TDG Audio IWLCR-66 & IWS-210
灵魂树 等
“扶不扶”的人性化选择
公民与法治(2016年2期)2016-05-17 04:08:33
人闲一闲,等一下灵魂
人性化慢行交通系统的构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