喇忠孝
摘 要:紫甘蓝因含有丰富的维生素为消费者喜爱,本文旨在结合紫甘蓝特性及种植地环境,讨论无公害日光温室紫甘蓝栽培技术,以期能为本地栽培紫甘蓝提供相应参考。
关键词:无公害;温室;紫甘蓝栽培
中图分类号:S635.9 文献标识码:A DOI:10.11974/nyyjs.20161033038
1育苗播种及定植管理
1.1苗床处理
苗床应选择地势较高、土质肥沃疏松的沙土壤作为育苗床。苗床要将底肥施足,每平方米施复合肥0.1kg,腐熟有机肥10~15kg。苗床的消毒需采用药土,采用1份甲基托布津加100份过筛细土配制,配制后1/3撒在床面做垫土,剩下2/3用于播后覆土。
1.2播种
播种选择晴天,整平畦面、浇足底水,待水渗入后,先撒一层药土,而后均匀的将种子撒入苗畦内,每10m2播种量约为20g,播种后覆盖1~1.5cm厚的过筛细土。覆盖需均匀,不能过厚。
1.3育苗畦管理
播种之后,白天温室内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夜间大约15℃左右。种子在适宜温度中2~3d即可出苗。等幼苗出齐后,将白天温度降到20℃,夜间降到10℃,防止幼苗的胚轴过度生长。同时,为了防止幼苗因地温降低导致生长延迟,育苗畦内一般不去浇水。在播种后的近一个月时间中,幼苗长出3片真叶后应及时分苗。
1.4分苗
与育苗畦相同,进行分苗的前一天必须将育苗畦浇透水,以防在起苗中伤到苗根。幼苗起苗后按8cm见方移栽到分苗畦。栽种幼苗后必须及时浇水,此外为了促进幼苗的生长和缓苗,按每667㎡追施1kg尿素。在分苗后45~60d,幼苗长出6~8片真叶时,可采取定植。
1.5分苗期的管理
分苗之后为了增加温度以促进缓苗,可搭小拱棚保温。白天的温度应保持在25℃左右,夜间保持15℃左右。在缓苗3~4d后,可撤小拱棚降温。撤棚后白天维持在18~20℃,夜间维持在10℃左右。在定植之前,为了提高幼苗抗寒性,当幼苗长出6~8片真叶后,对幼苗进行低温锻炼。白天维持在15℃左右,夜间7~8℃,逐渐模拟幼苗定植的环境温度。分苗后必须及时浇水,缓苗后,浇水并松土,尽量保持土壤上干下湿的状态,直到定植前一周左右再浇一次水,再起坨囤苗。
1.6整地施肥
紫甘蓝是喜肥作物,底肥要施足磷酸二铵、优质圈肥,将土壤耕耙均匀并整地做畦。定植的密度根据土壤的肥力和作物品种而定,根据民和县情况可按行距60cm,高15cm、宽30cm做小高畦。
1.7定植
高畦定植通常采用水稳苗,即根据行距开沟浇水,再把苗定植在沟内。行株距60cm×50cm,2000~2200株/667m2。早红等早熟品种,行株距为60cm×40cm,2500~2600株/667m2。
1.8温度
民和县全年无霜期198d,降水量约为292.2mm左右,温度偏低,总体适宜紫甘蓝生长,但要防止温度过低伤害幼苗,密切观察为紫甘蓝幼苗保温。在紫甘蓝定植到缓苗期间,温度应保持高位,可以促进生根缓苗。白天应保持25℃左右,夜间保持15℃。缓苗后可以降温,白天保持20℃,结球期则白天保持在15~20℃,夜间为10℃左右。
1.9肥水管理
定植时如若外界气温低,则用水稳苗定植。紫甘蓝除浇缓苗水之外,不要多浇水。浇水时,按照7.5~10kg/667m2施以硫酸铵,可促进缓苗并提高低温,有助于增强幼苗的抵抗力。缓苗之后再浇一水,而后中耕。中耕后应控制浇水,保持15~20d之后再浇水。结球期结合浇水追肥2~3次,结球初期可按尿素15~20kg、磷钾肥10kg/667m2施肥,间隔期控制在7~10d。收获前期肥水不要过大,以免出现裂球。
2田间管理及病虫害防治
紫甘蓝的病虫害主要有:褐腐病、蚜虫、小菜蛾、菜青虫等。褐腐病的化学防治在发病初期,喷施72.2%的普力克液剂600倍液或5%的井冈霉素1500倍液;防小菜蛾、蚜虫等,用90%灭多威粉剂500~800倍液或者1%阿维菌素2000倍液。
紫甘蓝进入结球末期之后,叶球抱合紧实即可收获。收获时应该切去根蒂,将外叶和损伤叶片去除,使叶球看上去干净、紧实不带泥土。
3结语
紫甘蓝是深受消费者青睐的高经济效益蔬菜,针对紫甘蓝生长期对于温度的要求,可利用无公害日光温室技术。无公害日光温室技术不仅可以有效的提高紫甘蓝的产量,同时还能延长紫甘蓝在民和县的种植期,解决自然生长环境下民和县紫甘蓝只能收获一季的问题。本文结合民和县年偏寒冷的气候环境,从育苗到定植对紫甘蓝的生长过程进行温度和施肥管控,以期更好的开展紫甘蓝品种种植项目。
参考文献
[1]刘建华.无公害紫甘蓝高产栽培技术[J].云南农业,2011
(1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