施晓光
文化是一个极其复杂的概念,其定义不下百种。美国人类学家C·格尔茨在《文化的阐释》中对于“什么是文化”给出了一个比较有趣的定义。他认为,“文化是一张有意义的网,而人就是这张网的编织者,并让自身悬浮其中。”按照格尔茨的解释,任何文化实际上都是人自身创造的,是时刻都围绕其周围的普遍存在和客观环境。文化可有形,如组织、制度、行为和建筑等,也可无形,如思想、理念、精神和价值观等。由此推论,学校文化就是在长期教育实践过程中,由全体师生创造、认同和遵循的价值观、精神、行为准则及其规章制度、行为方式、物质设施等的总和,学校文化处处皆在,渗透在学校内外环境的各个角落;内容繁多,不仅有校园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程文化、课堂文化,而且还形成了影响学校与外部环境系统发展的亚文化形态——学校公共关系文化。
学校公共关系文化:学校文化的亚形态
1.何为学校公共关系文化
从本质上说,学校公共关系文化是广大师生对学校组织与其外部环境系统之间“关系网络”的构建。这种文化生成的意义在于将学校关系从校内延伸到校外,从只关注校内治理扩展到重视校内外的共治。
在现代社会中,一所学校要想发展好,仅仅重视校内治理已经不足以适应社会环境的急剧变化,不能满足学校自身发展的需要。学校必须与校外建立良性的互动模式,组成休戚相关的利益和命运共同体,进而完成学校社会学或者学校管理学意义上的“公共关系”的建构,即对学校公共关系文化的一种塑造。其塑造的具体内容包括:学校办学质量改善;社会声誉度提高;学校、政府、家庭与社区互动紧密;教育集团总校与分校之间协调发展;教育国际化办学水平提升等。
2.学校公共关系文化的价值
学校公共关系文化对学校的发展都具有普遍和特殊意义。作为学校文化的一种亚形态,其存在的重要价值在于极大地丰富学校文化的内涵和外延,不断地延伸学校组织的文化影响力和辐射力。
文化构建是一个复杂而漫长的过程,是学校在不断探究本校文化基因和历史记忆的基础上,经过反复提炼,生成组织制度、办学理念、办学思想和学校精神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将一切可调动的资源有机整合在一起,充分发挥学校、政府、家庭和社区的条件和力量,促进学校、家庭、社会多元主体的融合和联动,搭建国内或国际教育交流的平台,打造未来中国学校的良好形象。
学校公共关系文化是学校与外部环境系统在互动过程中生成的关系网络。其中协调政府与学校关系的“府校关系文化”、协调学校和家长关系的“家校关系文化”以及协调社区和学校关系的“社校关系文化”是三个基本的形态。
“府校关系文化”是学校公共关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政府直接掌握公共资源的分配和干部的选拔和任命,对学校发展的影响是不言而喻的。良好的“府校关系”有助于形成公平、高效的教育秩序和运行机制。“家校关系文化”是学校公共关系文化中的核心内容。家庭是社会的细胞,是学校组织之外最重要的教育环境,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目标是否统一直接影响教育的效果和学生的发展。“社校关系文化”是学校公共关系文化中不可忽视的部分。现代学校,尤其是城市的学校与周边社区之间越来越保持紧密的联系,构成了仅次于学校、家庭之外的第三个教育环境。学校和社区之间在育人环节的环境共建,及其对学校和学生成长的影响力同样不可小觑。
学校公共关系文化的构建:从封闭走向开放
1. 三种新型公共关系的确立
现代学校是一个开放的复杂的组织系统。一所学校要想发展得更好、更加有效,一方面取决于校长、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另一方面,还取决于他们能否使学校与其外部利益共同体保持良性的互动关系。
首先,新型“府校关系”的确立。在传统公共关系文化中,学校被视为政府所属行政机构。政府与学校之间存在一种“领导与被领导”“依附与被依附”的关系。然而,伴随着现代学校制度的逐步完善,传统的“府校关系”已发生变化。《国家教育中长期发展与改革纲要(2010-2020年)》要求稳步“推进政校分开、管办分离……构建政府、学校、社会之间新型关系”;进一步“落实和扩大学校办学自主权”;“政府及其部门要树立服务意识,改进管理方式,完善监管机制,减少和规范对学校的行政审批事项,依法保障学校充分行使办学自主权和承担相应责任。”十八大之后,我国基础教育综合改革如火如荼,学校文化建设成绩斐然。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学校各自扮演不同的角色,发挥不同的作用。政府通过资金投入、项目引领、监督保障等手段,推动学校教育改革和学校文化事业的建设和发展。政府逐渐成为教育改革的引领者和推动者。与此同时,伴随学校办学自主权的扩大,学校改革与发展的积极性得到极大调动,很多学校开始主动探索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模式、新机制、新制度和新文化,逐步成为名副其实的教育改革的实施者和试验场。
其次,新型“家校关系”的建立。在传统教育中,学校被视为家庭的“替代者”,承担了培养学生的全部责任和使命。然而,在新型“家校关系”中,家庭不仅是儿童的养育所和避风港,也是学校教育补充和课堂教学延续的重要场域。这种情况下,学校和家庭教育是否能够达成教育目标的一致性?教师和家长能否成为默契的合作者?对这些问题的理性认识越加重要。应该意识到,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延伸和补充,家长对学生的影响不可低估,因为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最了解,对学生的成长同样具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此,新型“家校关系”中,家庭和学校成为命运共同体。家长的合作性参与、建言献策、评价督导等已成为学校公共关系文化中的应有之义。家长对学校事业发展的参与和建设有助于形成良好的学校公共关系文化,有利于学校及时整改措施,促进学生发展。家长参与学校发展的方式很多,例如建立家长委员会、定期召开家长会、建立家长微信群等。
第三,新型“社校关系”的建立。在人们传统的认知中,社区的概念往往被理解为“一种居住环境和一种生活方式”。然而,这种环境和生活方式对学生,甚至对教师、家长的隐形教育价值却往往被人们所忽视。在新型“社校关系”中,社区也成为学生成长中最重要的场域之一。从目标上看,学校和社区有着一致规定与共同期待;从过程上看,它们成为利益共同体。就其关系而言,学校若远离社区,学校的招生和文化集约形成必然受到影响,反之,学校文化的质量和表现形式也会影响到社区文化的整体发展,良好的社区文化环境是学校发展的重要条件之一;从结果上看,它们相互关联、相互作用、相互充实、相同联动、相辅相成,不断丰富和完善良性的学校公共关系文化。
2.“合作式”公共关系文化的塑造
学校公共关系文化是合作型的文化模式,其追求的理想境界是“共生性”“共融性”和“共建性”。所谓“共生性”,是指学校与政府、家庭和社会是学校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承担着不同的历史使命和责任。其中任何的利益相关者都不能置身于教育改革浪潮之外,推卸自身的责任和任务。所谓“共融性”,是指命运共同体内部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不再是对立式的,而是合作式的。它们在发展目标上具有高度的一致性和相通性;在操作过程中保持高度的协调性和互助性;在发展成果上可以具有高度的共生性和共享性。所谓“共建性”,是指学校关系文化的生成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命运共同体主体之间共同努力和奋斗的结果,从一定意义上讲,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都是学校关系文化的贡献者和创造者。
打造“共生”“共融”“共建”合作式的公共关系文化
第一,“四体”联动,协调发展。新型学校公共关系文化要求政府、学校、家庭和社会四个不同的利益主体分工明确、各行其责、换位思考、联动协调、共同进步。政府应该主动放权,切忌过多干预学校发展与改革;学校应学会主动适应复杂的外部环境,应对机遇和挑战;家庭和社区主动参与、积极配合,促进学校教育改革事业的顺利进行和发展。
第二,建立有效的沟通渠道,保证家庭和学校教育的高度一致和默契。学校公共关系的生成离不开家长的参与和支持。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可以主动引导家长参与学校的管理和发展,希望他们能够对学生校内尤其是校外的学业和发展进行监督和指导,并及时将结果反馈给教师。学校也应该本着负责的态度,主动进行信息公开,加大办学的开放性和透明度。
第三,将学校文化与社区文化建设融为一体。与社区融合是学校文化的生态发展方略,有利于营造人文生态的氛围,也有利于构建学校社区生态教育圈。学校作为一种教育机构,具有丰富的知识资源,可通过参与社区活动、培训教育学生、带动感化家长来提升社区居民的知识涵养与人文素质,从而可以形成影响双方行为主体的有效的行为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