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瞄上老年人的诈骗陷阱

2016-12-08 15:57
家庭医药 2016年12期
关键词:骗局老先生骗子

信息社会,大数据时代,我们的生活变得越来越方便。但不可避免地,我们的个人信息,包括姓名、电话、家庭住址等被有意无意地泄露和扩散,随之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于是,各种各样的骗局纷至沓来,如果防范意识不强,或贪欲太盛,上当受骗就在所难免。这其中,接受新知识能力较弱、辨识能力较差的老年人,不幸成为骗子们行骗的主要对象。本期特别策划,为您介绍几种常见的诈骗,以帮助大家认清骗局,更好地保护自己和家人,维护自己和家人的利益。

如今,手机用户谁没有接到过几个诈骗的电话或短信?著名央视主持人撒贝宁就披露,他曾经接到过一个诈骗电话,幸好他掌握了一些防骗知识,才幸免于难。而很多并不具备这方面知识的朋友就没有那么幸运了。大数据时代,通过互联网,骗子可精准地找到被骗者的姓名、性别、家庭住址、职业、爱好乃至最近关注的事物、当前的状态。前不久,山东的“徐玉玉被骗死案”及北京的“清华老师被骗千万案”即是如此,骗子知道徐玉玉申请助学金的情况,骗子也知道大学老师进行过房产交易。

因为防范意识较低,对新技术不了解,老年人成为犯罪分子实施诈骗的主要目标之一,针对他们的各种诈骗手段更是层出不穷。尽管警方经常发出各种预警,提醒大家防范诈骗,但由于信息获取渠道较少,还是有不少人经常落入犯罪分子的陷阱,类似案例也时常见诸报端。

犯罪分子在针对老年人实施诈骗时,使用的方式可谓无所不用其极,亲情陷阱、小便宜陷阱、电话陷阱等,这些陷阱往往能击中受害者的“软肋”,让人防不胜防。

推销“健康体检”实施诈骗

近年来,诈骗分子冒充公安局、禁毒大队、邮政局及银行等部门工作人员实施诈骗的案例已不鲜见,但近日,诈骗分子花样翻新,冒充医务人员上门推销“健康体检”实施诈骗。

这天,家住山东烟台的独居老人陈大爷家中来了一男一女两位不速之客,两人自称是烟台某医院的医务人员,上门推销冬季“健康体检”优惠业务。两人热情地对陈大爷说,医院出于对老人的照顾,特别推出上门送优惠服务,并说如能当场付款,仅需500元就能享受价值1000元的冬季健康体检,还有电热锅、电暖宝、暖瓶等精美礼品相赠。老人平时喜欢读书看报,见过不少被骗的案例,加之也不是贪图便宜之人,任两人说得天花乱坠,也毫不动摇。最终两人未能得逞。

待来人走后,陈大爷思量之下,觉得这两人的话语里有很多漏洞,越想越觉得是骗子。于是,就打电话咨询医院,询问近期是否真有冬季“健康体检”套餐优惠业务,果然不出所料,医院根本就没有推出此项业务。老人责任心强,为防止他人上当受骗,还马上电话报警。

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身体健康越来越关注,特别是随着冬季的到来,各大医院健康体检工作会相继展开,通常诈骗分子会选此有利时机,利用人们关注健康的心理,冒充医务人员上门推销“健康体检”,实施诈骗。在诈骗过程中,诈骗分子还会降低“体检”价格,并以赠送礼品为诱饵,将贪图便宜的人引入圈套,一旦收到钱款,便不知所踪。

提醒:做体检一定要亲自到正规医院,不要轻信各类来历不明人员上门的“健康体检”服务,谨防上当受骗。如若发现可疑人员或者被骗,要及时向派出所报案。

编造“亲人出车祸”骗局

“你女儿出车祸了,现在在医院抢救,需要xxx手术费。”听到这样的消息,相信许多人心里都会高度紧张,尤其是上了年纪的老年人。家住宁夏石嘴山市的王老先生就被这样的谎言诈骗了8万元。

王老先生以前是教师,退休后养成每天早晨沿着固定的路线步行锻炼身体的习惯。其中有一段路比较偏僻,人流量、车流量都不大。一天早上,老人正经过这一路段时,被一个男青年搭讪。男青年说自己曾是他的学生,王老先生虽然对这个男青年没有什么印象,但也不好拒人千里之外。随着两人谈话逐步深入,老先生的戒备心一点点消失。这人和老先生拉起了家常,老先生的儿子王强、女儿王珊的情况,竟然都知道。就这样,男青年取得了老先生的信任。

接下来发生的事情,让王老先生有些懵了。一辆小轿车突然停到王老先生身边,车上下来一个女青年,径直走到王老先生身旁,一脸焦急地说:“大爷,您好,您是王珊的父亲吧?王珊出车祸了,现在正在医院抢救呢。”王老先生一听,十分着急。那女的接着说:“大爷,王珊是被一个政府的车给撞的,人家司机愿意承担责任,但是由于是公家的车,需要您先垫上医药费,大概8万元。等对方单位逐级审批完了,再把您垫付的医药费补给您。”

王老先生听到自己女儿出车祸,有些不知所措,呆站在原地。这时候,男青年在旁边开了腔:“大爷,我陪您去看看。”一边说,一边就扶着王老先生上了车,自己主动坐在老先生的身边,一路上还握着王老先生的手安慰他。司机立马开着车来到王老先生的家。女青年主动陪王老先生下车拿存折,后又陪着他去取钱。王老先生将取来的8万元现金放在一个布包里,上了车。原本以为这就直接去医院,可就在医院附近,那个女青年说:“大爷,路边有个超市,您赶紧去买几块毛巾止血用,我们先去医院给您女儿输血。”王老先生赶紧下车,可那个装着8万元现金的布包还在车上。待老先生买好毛巾赶到医院,哪里还找得到那几个人的踪影。

事实上,以儿女出车祸为由诈骗老年人钱财并不是什么新型的骗局,但是老年人遇到这种情况,往往由于过分担心儿女安危而降低了安全防范意识,从而使骗子得逞。

提醒:家中有年迈父母的年轻人,最好能多和自己父母沟通一下防骗的话题,千万不要让我们的父母再栽在这类并不新鲜的骗局上。

类似的骗局也曾发生在家住上海的陈阿姨身上。今年3月,陈阿姨接到一个陌生电话,一位自称是她儿子学校医务室老师的女子语带慌张地说,她的儿子得了胃穿孔,现正在医院治疗。陈阿姨一听,顿时慌了神。

那女的告诉陈阿姨,说已经用120的车把孩子送到医院,要求陈阿姨向其提供的账户打入5万元。等陈阿姨心急火燎地打完款,对方再也联系不上,陈阿姨这才意识到自己被骗了。

谎称亲人生病的电话诈骗通常的套路是,“你是某某的家里人吗?某某突发疾病,正在医院抢救!快点把急救费汇过来……”面对突如其来的消息,不少人尤其是中老年人在慌乱之际会直接将钱打入对方提供的账户,而事实上,这只是一出骗局,是利用公民个人信息实施电信诈骗的案件,犯罪团伙通常是家族成员,分工明确。通常由女性嫌疑人负责打电话,男性嫌疑人客串医院医生,刻意营造一种紧张的气氛。在这种紧张的气氛下,很多人稍不注意就上当受骗。一般在嫌疑人打好电话以后,其同伙已经在ATM机边守候了,一旦受害者把钱打过去,同伙就马上从ATM机把钱取走。

提醒:家长接到这种电话,一定要保持冷静。可以马上联系孩子的班主任或其他老师,也可以查询并拨打一下学校的对外电话,让学校的老师确认一下孩子是否安全。如果实在找不到学校电话,可以拨打110。当陌生人在电话里指示你前往ATM机转账或前往柜台取款汇款,千万不要相信,有的诈骗团伙甚至会指使被害人使用ATM机的英文界面,从而更方便操纵。如果有银行工作人员询问或打断你,尽管相信他们,实在拿不定主意就打110。目前大多数银行和警方都有联动机制,就算钱款已经汇出,只要报案及时,就有阻止损失的可能。

统计发现,绝大多数案例的受害者是在24小时内完成了汇款操作,但在约四成案例中,受害者通常是在银行和警察的阻止下醒悟,挽回了钱款损失。

冒充“主管医生”索红包

如果你是患者家属,当接到自称是“主管医生”的电话,表示正组织专家会诊,并明目张胆向你索要“红包”,你会上当吗?

家住广州的李阿姨,老伴刚做完肠癌手术,原本预计过两天带老伴回医院做复查,突然接到主管医生“王医生”的电话,说复查时间提前,要李阿姨第二天就带老伴到医院,并称后续的治疗方案要调整,现在正召集几位专家讨论,最后还要李阿姨顺便带两个两三千块的红包,给会诊的专家。

由于主治医生确实姓王,李阿姨也没多想。第二天,她到医院后给“王医生”打电话,说想把红包送上去,顺便听听会诊意见。对方却说自己正在忙,要她将钱转到一个银行账户上。“看他发来的账户户主姓罗,我就问了一句,他解释说罗是他的领导。”李阿姨说。期间“王医生”不断发短信催促,“我越想越不对劲,便上楼找到真正的王医生,他说他根本没给我打电话,这才知道自己遇到了骗子。”

据事发医院保卫科分析,李阿姨可能是在办理住院手续时,将填错了的病人信息表格随手扔进垃圾桶,被“有心之人”拾获了。

提醒:电话索要红包肯定是诈骗。通常,老人、外地就诊者尤其是得了癌症的重症病患者更容易受骗。如果家属接到要求将医疗费转入某个账号的电话,务必高度警惕,此时一定要打电话给医院核实,以免受骗上当。医院对医疗费的收取有严格规定,不会采取打电话等形式要求患者将医疗费存入某个私人账号的形式。在确认骗局后,应保留好通话信息,及时报警。

防范诈骗,一方面医院需加强患者信息的保密,另一方面,患者及家属也要留个心眼。首先,医务人员是禁止收取患者红包的,如收到这类索要钱物的电话百分百是诈骗;其次,家属在填写入院相关表格时要留意身边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以避免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有些患者和家属资料填错了,就直接搓成纸团扔在旁边,很容易被人捡起来利用。

值得注意的是,每当出现一个重大社会热点新闻之后,骚扰、诈骗电话的数量都会出现大幅波动,而且骚扰、诈骗形式也花样翻新。比如王宝强离婚事件曝出后,大量谎称王宝强求助的诈骗短信鱼贯而出,诈骗短信、诈骗电话比事件前一周增加近70%;G20峰会期间,骗子谎称自己是某某要人求打款,等等。

在一些电信诈骗案中,170、171开头的虚拟运营商号码几乎成为诈骗电话的代名词。比如,在山东大学生徐玉玉被骗猝死案中,犯罪分子便是使用171开头的号码实施诈骗。但统计发现,在诈骗电话的号码源中,固定电话呼出的诈骗电话数量最多,占总量的56%;其次是400/800电话,占比27.1%;而手机呼出的诈骗电话仅占15.4%。此外,还有1.2%的诈骗电话来自境外呼入,其他各类不符合基本号码规范的诈骗号码占0.5%。

安全专家表示,一天中的上午10点左右和下午14点左右是人们心理防线普遍最“脆弱”的时刻,最易被诈骗电话得手。从大多数老人的活动规律看,这两个时间段独处、安静的可能性更高,尤其是经历困顿的中午,人们警惕性也最差。因此,当一些170、171、400、800开头的“异常号码”打进来时,务必立刻提高警惕。如果您使用智能手机,建议安装具备电话防骚扰功能的手机助手软件,可以加强对骚扰电话、诈骗电话的拦截。

在被骗人群中,离退休人员被骗钱财偏大。不法分子所物色的对象实际上也呈一定的规律性。《2016年中国骚扰电话形势分析报告》显示,过去1年男性用户收到骚扰电话的总次数是女性用户的近两倍。从接听骚扰电话用户年龄分布情况来, 45岁以上的用户虽然总人数占比不高,但是被骚扰、诈骗的几率却非常大。在职业特征上,涉及财务人员被骗的案例最多,其次就是离退休老人,再次是白领,这3类人群被骗钱财往往偏大。一旦有人“上钩”,不法分子就会步步设套引诱接听者转账汇款了。

写在最后

中国有句俗话:不听老人言,吃亏在眼前。在传统社会,老人的人生经验可以帮助年轻人少走弯路,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可能颠倒了过来:老人容易掉入骗局,子女指出真相,老人却执迷不悟。

事实上,老人是互联网时代的弱势群体。由于他们的认知结构固化,对于网络的规则、套路,很多时候是没有概念的,很容易被骗子洗脑。

作为子女,应该多关心家里父母的生活,多一些耐心,就像他们当年教会我们吃饭、说话一样。同时,要培养他们对信息的鉴别能力,要知道,如果你不关心父母,骗子就可能会去“关心”。

以前,是父母防范子女沉迷于网络上瘾,如今,到了子女(整个社会)反哺,为老年人营造安全环境的时候了。

猜你喜欢
骗局老先生骗子
骗子?
别被骗局牢牢关住!
绿洲里的老先生
100万只猫
老先生要关注前列腺问题
骗子鸟
匀加速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