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猫与世界
——专访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特聘教授张奇开

2016-12-08 02:36胡静张奇开
中国西部 2016年10期
关键词:卡塞尔熊猫油画

文/本刊记者 胡静 图/张奇开

熊猫与世界
——专访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特聘教授张奇开

文/本刊记者 胡静 图/张奇开

9月18日,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全球首对动物大使命名暨2016全球首次大熊猫艺术巡展·中国成都站开展活动在成都博物馆新馆拉开帷幕。首对熊猫大使被命名为“启启(Qiqi)”“点点(Diandian)”。同时,来自中国、法国、德国、俄罗斯、西班牙五个国家的六位知名艺术家的36件艺术作品也在艺术展区中精彩亮相。其中,德籍华人张奇开画的熊猫妙趣横生,为熊猫设置了各种不同的场景,好似在上演熊猫历险记,让人眼前一亮。被这些奇思妙想的画作所吸引,本刊记者对德籍华人画家、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特聘教授张奇开进行了专访,探寻这些画作背后的故事。

张奇开

张奇开(Zhang Qikai),出生于中国四川射洪,三岁时举家迁居重庆;1987年东渡日本,1989年入日本多摩美术学院大学院;1990年移居德国;在日本与德国期间曾举办大量个展和入选各种大型艺术展览,获奖多项;2000年后回国举办个展并展开中西文化交流和艺术教育工作。现为四川美术学院油画系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四川美术学院当代视觉艺术研究中心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西部国际艺术双年展学术总监。

一袭白衫的张奇开颇具艺术家气质,显得比实际年龄要年轻很多。张奇开很健谈,谈他的架上油画,谈他的行为艺术,谈起来滔滔不绝。

张奇开告诉记者,他的父亲画国画,哥哥画油画,他从小耳濡目染受到熏陶,最后被哥哥带入了油画界。

12岁那年的夏天,张奇开去哥哥的画室玩儿,看到里面摆着石膏、画笔、油彩等,很好奇。哥哥问张奇开:“你也想当一个画家吗?”他说:“当不了。”“为什么当不了?”“因为我们班上有个同学画得特别好,我是赶不上他了。”“你想不想当画家,想的话我来训练你,保证半年时间超过他。”张奇开动心了,于是他与哥哥约定开始学画画。

“第一天上课的时候天气很热,哥哥把油画《蒙娜丽莎》展示在我面前,告诉我这是一幅世界名画,是达芬奇画的。印象很深的还有一幅是著名油画家列宾的画。”张奇开说,“当时,我就想,我以后要成为达芬奇、列宾那样的画家。后来,我就经常从书报上看有关达芬奇和文艺复兴的介绍,看那些知名艺术家的作品,一直追逐着这个目标。”

20世纪80年代,年轻的张奇开在美术界初露头角,1980年参与组织策划“重庆野草画展”;1985年获前进中的中国青年美展三等奖,作品被中国美术馆收藏。

张奇开告诉记者,绘画需要才能,才能包括很多因素,需要对颜色、形体、光影特别敏感,还有一更重要的才能——意志力。他在学画的过程中有波折、有磨难,有时也会沉闷,但从未放弃过,直到现在年逾六十还在坚持。

张奇开很喜欢动物,早期的作品也是以各种动物为绘画对象,既有凶猛的老虎、豹子,又有温顺的马。

与熊猫结缘是在1996年,当时张奇开在重庆认养了一只熊猫竹囡。“当我近距离接触它的时候,颠覆了我心目中熊猫的可爱形象,我觉得它更像一只熊。”张奇开告诉记者,“当时,它坐在我旁边,靠着我,一只手掌放在我腿上,那就是只熊掌,

很大,抓着我;另一只手拿着苹果在吃,还望着我笑。我当时就觉得太奇怪了,它跟其他动物不一样,既凶猛,又跟人很亲近,表情特别复杂。”

从那以后,张奇开就开始研究熊猫,他发现熊猫可以作为一个描绘的对象。“我以前画动物总是把它们放在空房子里,但是把熊猫放在空房子里好像不太适合。熊猫跟其他动物不一样,它是中国的符号,代表着独特的文化,不在中国想不出来该怎么去画。这一想就想了九年。”张奇开说,“后来我回到中国参加过很多活动,写过一些文章,突然找到了画熊猫的感觉。”

于是,一张张奇幻熊猫从张奇开笔下奔泻而出。有与美洲豹在美国大峡谷上空浪漫相遇的,有坐在核桃壳里梦游曼哈顿的,有流浪在冰山之下的,有稳坐莲端的,还有手持身份证拍照的——《我,年纪最小的中国身份证持有者》……

这一只只熊猫不再只是静默的动物,它们以人格化的姿态在思考,在诉说,在行动,在介入这个世界。张奇开为这一系列作品命名为“熊猫与世界”,在欧洲、亚洲多地展出过。

“今天科技突飞猛进,然而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危险。我画的熊猫有独特的判断,代表我的世界观。通过熊猫来表达我们人类的态度。”张奇开说,有一幅画叫作《不让你瞄准》,是一只熊猫坐在枪上吃东西,挡住准心。要表达的是和平、环保,对人类未来的忧虑。

“熊猫代表中国,代表中国的文化,也代表环保的概念。熊猫已经不是单纯的中国符号,它具有世界性。”张奇开说,通过借用熊猫这个符号,作品引来更多的关注,也就有更多人来关注艺术家的观点。

①我,年纪最小的中国身份证持有者

当被问到在多年的创作中,印象最深刻的作品是哪一幅的时候,张奇开说,人在最开始创作的时候,印象是最深的。

“《出海》是我画的第一幅熊猫。在蓝色大海上飘着一只黄色的船,熊猫坐在船上。”张奇开说,中国是内陆文化,我们的土地是黄色的,有黄土高原,还有黄河,称为黄色文化;西方是海洋文化,称为蓝色文化。以前的中国闭关自守,改革开放就是要面对海洋文化,要走出去才能更快地发展。

这幅画也是张奇开个人经历的缩影。1987年,张奇开就是从上海坐船东渡日本的。“那只熊猫就像我。”张奇开笑着说,那幅作品一画出来就被前瑞士驻华大使希克收藏了。

1990年张奇开移居德国。在德国期间,他参加了大量群展,也举办了多次个展,作品连续六年被德国柏林艺术促进委员会选为政府收藏。

在海外的经历对张奇开艺术风格的形成有怎样的影响?张奇开表示,作为艺术家吸收异国文化,打开了视野,了解到世界还有不同的思维方式、观察方式、判断方式和审美方式,对自己是一个提升。

“到了海外以后才发现,自己以前思维很局限,判断一件事情总是站在自己的立场去看。去了日本,去了欧洲,吸收了多元文化,就学会站在多元的角度看世界,会变得更宽容,更宏观。价值观和世界观都有了改变。”

除了绘画,张奇开还喜欢搞行为艺术。2002年,第十一届卡塞尔文献展开幕前,张奇开组织策划了“国际新长征——穿越欧洲”行动,带着一帮中外艺术家穿着红军衣服模仿红军长征。他们从柏林出发在欧洲平原上行进,一路上非常引人注目,最后来到了卡塞尔文献展上。后来,张奇开把号称全球当代艺术三大展之一的卡塞尔文献展带到了中国。2006年,他策动主持“卡塞尔文献展——移动的档案馆”国际巡回展在重庆、上海展出,为两地艺术家打开了一扇窗,促进了中国艺术的发展。2008年,张奇开出版了卡塞尔文献展专著《卡塞尔文献展50年——西方现代艺术视觉文本》。

张奇开说,从艺术的角度来看,红军长征的壮举是中国原创的,是人类历史上一次规模很大很有创意的行为。这么长这么艰苦的征途,最后还转危为安,特别能代表中国人坚韧不拔的精神。用长征这个符号来做一个艺术,有象征性,能区别于西方所有的艺术。

所以,张奇开回到中国后又组织过多次红军长征的行为艺术,在四川的甘孜州和阿坝州,他们重走红军路,爬雪山过草地,还给贫困山区的学校捐款、赠送学习用品;去北京的宋庄,一帮艺术家穿着红军衣服上飞机,穿着红军衣服参加艺术节,吸引了众多的目光。

“中国现在有很多问题,比如食品污染等等,但是它又在逐步解决问题,这个过程很有意思。”张奇开说,中国的发展潜力很大,在发展过程中红军长征精神很有助益。

张奇开告诉记者,他正在考虑转型的问题。“是继续用熊猫还是用另外的符号,或者把熊猫画成另外的样子,目前正在考虑中。”

“做艺术真的很难,特别难,要做一个成功的艺术家更难。坚持下去,总会有成果的。”张奇开寄语爱好艺术的年轻人:“有句老话叫‘坚持就是胜利’,我想把它改为‘坚持不一定胜利,但不坚持绝对不会胜利’。”

跑马拉松的意义不是得第一,而是参与。艺术也是一样,坚持下去,总会有一定成就,参与这件事,就会在某种意义上获得成功。

“做艺术就像挖隧道。当然,方向一定要正确。挖很久都不见光明,这个过程很漫长很痛苦很黑暗,但是没关系,只要坚持,一定会挖通。”张奇开说,“突然有一天一锄头下去,一下子就通了,阳光就射进来了。”(责任编辑/凌云 设计/毛豆)

②猜猜这张底牌

③不让你瞄准

④隐藏在二十世纪的谜语

⑤梦游曼哈顿2

⑥问佛轮回

猜你喜欢
卡塞尔熊猫油画
一张油画
德国卡塞尔 弗里德里希广场 书之帕特农神庙
油画《塬下》
油画
我爱“熊猫”
萌萌哒熊猫
萌萌哒熊猫等
我与熊猫的二十年
《岁月长又长》(油画)
萨姆·卡塞尔 灵魂毒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