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刊记者 吕文锦
金川一道亮丽的文化风景线
文/本刊记者 吕文锦
金川,因临河盛藏金矿得名。这里地处青藏高原的东南缘,既有气候温润的河谷,又有海拔高达5000米的高原;这里是游牧文明到农耕文明的转折地,藏汉回等10多个民族和睦共处,各民族文化交融,文化底蕴厚重。
今天,当我们走进金川,一股强烈的传统文化气息扑面而来,孝为先、善为上、和为贵,山野村庄、城镇街道,人们谦和有礼,不急不躁,一家有难,八方支援。是什么原因让“孝善和”这份传统文化在这里浸透得如此之深,发扬得如此之好呢?
初秋时节的天空下起了小雨,汽车在山路上蜿蜒上行,越往上走,气温越低。在海拔约3000米的卡拉脚乡二普鲁村村民阿甲家,我们却感到一股温暖的气息。宽敞的屋子,沙发上绘有绚丽的图案,屋子中间有一个大大的铁皮火炉,旺旺的柴火上酥油茶已烧得滚烫,一根烟囱把烟引出屋外,屋子显得干净而温暖。喝着滚汤的酥油茶,我们和阿甲拉起了家常。阿甲十几岁的时候,因为帮助村里打炮,不小心被砸伤腿落下了残疾,至今未婚,和妹妹妹夫一家住在一起。因为腿有残疾,且妹妹长期有头痛病,还有两个读书的娃娃,只靠妹夫阿措一个人的收入完全不够一家五口人的开支,家里十分贫困。他说,村两委给了他们精神上的极大支持,并引导他们发展种养殖业。对口帮扶单位县教育局、电视台也在年节给他们送温暖,和他们探讨脱贫计划等。去年,阿甲一家经过统计核实,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如今,我和妹妹在家做些种养殖方面的事情,妹夫在外开工程车,两个侄子大的开挖挖机,小的参军,生活真的一天天好起来了。”阿甲说。
卡拉脚乡二普鲁村是一个嘉绒藏族聚居的高半山农牧村,有农牧户72户,总人口380名,其中党员46名。50%的农牧户家里都有党员。“村民们对党的感情越深厚,我们越要对党员严格要求,引领村民更加坚信党的领导。”卡拉脚乡乡长王好强说。村里每年都会对党员进行评议,评议工作很较真,不仅党员参加,还要邀请村上德高望重的村民参加,并在一年一度的传统节日看花节上进行表彰。据了解,二普鲁村民主评议党员工作自1983年开展以来,已坚持30多年,群众形象地称其为“党员思想体检工作”。30多年来,全村没有一名不合格党员。党员有了过硬的思想素质,“孝善和”的传统美德在二普鲁村得到了很好的发扬。据王好强介绍,2013年有个村民因为用电不当,两层的房屋以及家里所有的财产全部被烧毁。面对无家可归的村民一家,村里的党员干部、村民们伸出了援手,大家齐心协力为他们家修好了房子,还捐款十几万元,为他们购置家具以及基本的生活用品。正所谓灾害无情人有情,受灾村民有了党的关心、邻里的帮助,“生活比受灾前还要好了。”受灾村民说。
在二普鲁村委会,我们看到一张令人感动的照片:村委会前,全村380名村民一个都不少,大家紧紧地挨在一起,灿烂的阳光映照着幸福的笑脸,红星五旗迎风飘扬。
二普鲁村村民阿甲家 摄影/毛豆
德胜赋 摄影/毛豆
金川河谷
石鼓山下,大渡河畔,有一座古老的村庄,因300多年前乾隆打金川曾在这里取得过一场重要战役的胜利,村庄就取名为得胜村,后来从得胜更名为德胜,以德取胜,寄托了人们崇尚高尚道德情操,期望邻里和睦相处的美好愿望。村里的大族刘氏家族至今珍藏有一本200多年前的族谱,记载了先人制定的众多规矩:“毋以己富而辱贫,毋以己贵而辱贱,毋以己强而压弱,毋以小忿而倾人财产,因财失义……”古老的祖训传递着中国传统文化价值观,传递着以德取胜、以德报德的文化理念。
然而曾几何时,这个村曾丢掉过德治的好传统,一度成为县内甚至全州远近闻名的“问题村”,也是有名的“上访第一村”。提起过去,有两件事是村民们不能忘记并常常引以为训的。2009年村里修建德胜大桥,本是一件利村利民的大好事,却因意见不同,协商无果,数十名村民在现场集体围殴乡党委书记;2012年,因村两委在处理土地赔偿时方式欠妥,引发了全州皆知的“白条事件”,群众长期上访,问题久拖不解。那时,开会就吵架,围攻政府可以说是家常便饭,诸多村民成为了全县闻名的“上访专业户”。一时间德胜村成了领导头痛、干部嫌弃、外村取笑的“问题村”,企业不敢来投资,女孩子不愿来当媳妇。
2013年起,金川县大力推进文化扶贫文化富民工程,在全县开展孝善和等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动。看到本村的现状、比较与其他村的差距,根植于村民身上的传统文化基因开始复活,他们记起了老祖宗传下来的祖规祖训,重新拾起了丢掉的传统。
“德胜村风气的转变,党员干部起到了模范带头作用。”咯尔乡乡长杨铮介绍说。老党员潘召华担任了24年的村社干部,在任的24年里他心系群众,为村民们办了许多的好事实事。自2000年6月离任至今的十几年里,他依然心系群众,发挥余热。用他的话说,虽然我
现在不是书记,但是我是党员,带头做点这些小事算不了什么。德胜村一社村民杨茂顺老人儿女外出务工,独自一人在家。去年7月12日,由于自然灾害,房屋倒塌,只好在外面搭建了一个露天棚居住,一到下雨天,饱受风吹雨淋之苦。潘召华知道后,带领村民投工投劳,为杨茂顺老人重建新房3间,老人感动得热泪盈眶,拉住潘召华的手久久不愿放开。
村长唐志国家里相对富裕,在德胜村开展孝善和活动后,他就天天在村里转,做安排,搞协调。他还因为村里搞建设缺钱,向儿子借资20万元。村民都说,德胜村有今天离不开他,下届我们还选他。
有了传统文化和风细雨的浸润,有党员干部的带头引领,德胜村很快就从问题村变成孝善和模范村。村民孝敬老人、善待邻里,一方有困难八方伸援手,村民祈永兵以德报怨的故事还被搬上中央电视台。村里还建了一面“德字墙”,上书各种“德”字,任由村民认领。村民以家庭或家族为单位,喜欢哪个“德”字,便在哪个“德”字下面留下家庭或家族的名字。认领,便是承诺,是一个家庭或家族对全村的承诺:我们全家全族永远以德立家立族。
如今走进德胜村,硬化好的道路干净整洁,以孝文化为主题的文化墙在村里随处可见。村民院落里除了传统的梨树、石榴树等果树,还种了各色鲜花,在院墙边舒展开放,仿佛在欢迎远行的游子回家,欢迎远方的客人到来。
从山上向下俯瞰德胜村,但见群山耸立,河流环绕,白色的房屋点缀在绿色的田野间,像一幅美丽的田园风情画。梨花盛开的时节,这里是满山遍野梨树堆雪,美不胜收,来自四面八方的客人不仅能观赏梨花之美,更能感受这里村民的热情质朴、温厚善良,体会传统文化之美。曾有个广东游客在观景台和村里的老人雷世珍合影,完后问老人收多少钱。老人笑着说:“收啥钱哦,你们慢慢耍,等哈到我屋头去吃饭。”那位游客激动地说:“都怪我,用其他的规矩来衡量你们了,你们这里真是太美了,风景美,人更美,简直是人间的天堂。”
“德胜之美,美在山水,美在文化,美在山水与文化交融,文化与山水辉映。”当地作家郑刚在《德胜赋》中这样写道。(责任编辑/吕文锦 设计/毛艳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