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刊七周年”之际感言

2016-12-08 20:31本刊编辑部
上海采风月刊 2016年11期
关键词:感言办刊文联

“改刊七周年”之际感言

当七年的杂志被高高地摞起来时,忽然就觉出了分量:这里凝聚着多少作者、编者和读者的心血啊。难得广大读者错爱,经常将本刊视作“案头必读刊物”,偶尔错过一期便无法释怀,必要补齐不可。由是想到多年前的一幕:胶州路大火过后,东方早报记者第一时间冲进废墟大楼拍下一组难忘镜头,第二天赶早见报,但见一组照片的其中一张,赫赫然是这样一幅场景:房间四周已是焦炭一片,唯独一张茶几安然无恙,茶几上清清晰晰摞着一叠《上海采风》,仿佛房间主人刚刚翻阅过,显然它们是主人的常读刊物……阿弥陀佛,采风无恙,遇难呈祥。

在本刊“改刊七周年”之际,首先要隆重致谢广大文学艺术家和忠诚读者,由于你们的不离不弃和随时互动,使我们有了稳定的方向感,沉下心来从事“静水流深”的文字工作,这才渐渐有了点像模像样的景象。七年前文联领导毅然将本刊定位为“文联会刊”,锁定“海上批评·艺术风范”的办刊宗旨——前四个字强调思想性、锋芒感和文艺批评特色,后四个字突出权威性、标杆度和名家风采特点。一路走来,留下几行值得纪念的印痕。本期的头条文章,读者可以看到诸多名家的溢美之词。虽然有王婆卖瓜之嫌,但本意却是分享收获、鞭策未来。

此时此刻,我们非常怀念被本刊深度采访过的已故艺术大师和英年早逝的文学艺术家,这七年啊,伤逝得太多太多,信手拈来都是如雷贯耳的名字:张瑞芳、谢晋、汤晓丹、陈鲤庭、杨华生、筱文艳、陈传熙、谭冰若、草婴、贺友直、仲星火、舒适、周小燕、沈寂、蒋星煜、毕春芳、王盘声、陆谷孙、赵长天、程乃珊……诚如读者所言,本刊的独家采访是名副其实的,绝不依赖于道听途说或八卦资料,而是坚持第一手的面对面访谈。文联得天独厚的资源条件保证了独家采访的可能,于是留下了珍贵的访谈文章,成为现代文艺史的重要材料。先人已逝,但留给我们的精神遗产可以永久共享。

七年前的全面改刊,杂志脱胎换骨的一个重要标记,是突出它的思想性。无论是做有深度的“文化热点”,还是做有温度的“人物采访”,抑或做有锐度的“海上批评”,思想和思考,始终是支撑文章的风骨。当重大文化事件发生时,我们总是选择第一时间介入,虽然从采访到发表的速度比不上报纸和新媒体,但是后发制人的“深度”优势,加上一流文艺大家的号召力,每每让事件背后的思考,呈现出有力量的话语场。比如,当一些著名艺人频频上演吸毒、酒驾等负面镜头时,我们请出一批德艺双馨的著名艺术家现身说法,指出明星对于社会示范作用的重要性。当然,我们更多的是聚焦文艺门类的学术探讨,关注具有前瞻性的文化命题。一本文艺期刊的纯正品格,正是在这样日复一日的坚守中,得以逐渐成型。

婚姻有所谓的“七年之痒”,“痒”的表现症状之一是懈怠,尔后便有危机。那么一本杂志会不会也有此类症状呢?如果有,如何克服、如何超越呢?这是我们最近常常自我追问的。当经验成为惯性,有时可能是良性循环的表现,但有时也可能成为自我突破的羁绊。好在办刊自有其内在规律,渐变的改良和完善不失为行之有效的方法,我们将以“改刊七周年”的时间点作为契机,细细盘点七年来的经验教训,不骄不躁,虚心求教于文学艺术家们——这是咱们共同的精神家园,您的才智贡献,定会让这本“写名家、名家写”的杂志得到提升,熠熠闪光。

期待您对七年来“‘海风’里的艺术表情与时代体温”进行评判,我们将在纸媒或新媒上辟出“作者、读者和编者”的相关空间容纳大家的批评和建议。期待您的金点子、好稿子……

本刊编辑部

猜你喜欢
感言办刊文联
阳泉市文联扶贫采风活动
廉江文联获评“2018年度全省文联先进集体”
楚雄州文联积极开展春节写春联活动
全省首届少儿期刊办刊经验交流会在长沙召开
我的获奖感言
《老米》创作感言
“办刊育人”理念的探索与实践
获奖感言
湛江市文联领导到城月镇坑仔村扶贫
学员感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