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进城务工随迁子女是城市化进程的产物,其家庭教育普遍缺失,导致学生出现许多心理问题。有针对性地推进生活技能教育,寻求家委会的积极介入,唤醒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积极的自我认同感,传递丰富的生命教育内涵,弹奏“和美”的家庭生活音符,能促进学生社会性的显著发展。
关 键 词 家委会;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生活技能教育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编码 A
文章编号 2095-1183(2016)11-00-02
进城务工人员作为城市的“第二代移民”,普遍表现出敏感孤独、缺乏自信、自我封闭等问题行为倾向。[1]厦门市乌石浦小学共有1100多名学生,其中80%以上是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其父亲多为工厂、汽配、五金、装修、修理等行业员工,母亲则多为家庭主妇或者手工零活从业者。显然,这些进城务工人员由于工作忙碌,在家庭教育上大都有心无力。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建议,学校、家长要努力帮助学生学习和掌握生活技能。而这里所谓的“生活技能”不是指洗衣、做饭这些家务劳动,而属于心理学范畴概念,指的是一个人的心理社会能力,即一个人有效地处理日常生活中各种需要和挑战的能力,是个体保持良好心态,并且在与他人、社会和环境的相互关系中,表现出适应和积极的行为的能力。学校在创建“和·美”校园的过程中,着力学生生活技能教育,并在家委会的积极协助下,取得了显著成效。
一、“爸爸妈妈大讲堂”:唤醒积极的自我价值认同
资料显示,进城务工人员在家庭教育中遇到的主要困惑是自身文化水平低、时间与精力不足等。在与老师交流时,多数家长常说“自己没有什么文化”。这表现出务工人员在文化方面的自卑感以及对文化的崇敬。他们认为自己没文化就不能扮演好主导家庭教育的角色,同时认为自己学历低,工作“不体面”,在子女面前抬不起头,因此没办法以自己为范本来教育子女。而在子女看来,父母处于城市的边缘阶层,做着苦、累、脏、差的工作,居住拥挤,这种生活状态是不成功的体现,因而父母的教育在他们看来没有说服力,这也使得他们之间很难有良好的亲子沟通和交流。
而从学校的视角看,这种多元化的家长职业构成,反而为生活技能教育的开展提供了天然的优势。为此,学校家委会学习部专门征集建立了乌石浦小学“家长人才库”,根据家长个人专长,设立了“爸爸妈妈大讲堂”,每周一小时,请可以担任“教师”的家长走进校园,分年段给孩子们分享他们的职业见闻。[2]比如一位从事建筑施工的爸爸,就以“阿祖的厝会说话”为题,通过大量的门匾、牌匾、堂号、词联、彩画等实景照片,把阿祖的厝蕴含的历史与文化内涵讲得通俗易懂,大受孩子们欢迎。这位爸爸以“家从哪里来”为情感主线,告诉孩子们有趣的起厝打基方式,有意思的起厝过程,起厝完毕的庆祝方式,自己参与建设的闽南建筑的图片等,最后还推荐了《记住乡愁》这本书。又如,一位在眼镜店工作的妈妈,收集整理了配近视眼镜的学生群体的数据,向孩子们分享了“预防近视六大妙招”。如此等等。就是这些奉献在劳动最基层的爸爸妈妈们,先后为学生们开设了《VR-走进虚拟现实》《孝行天下》《摄影天地》《绿色网络》《乐器鉴赏》等等多个行业的大讲堂,他们对自己职业的热爱,对自己劳动技能的自信,深深感染了现场的师生。学校教室走廊的文化墙上,开始有了“这就是我骄傲的爸爸妈妈”的留言即时贴。还有不少孩子积极鼓励自己的爸爸妈妈走进校园,给小伙伴们开讲自己的行业故事。这样,通过“爸爸妈妈大讲堂”,亲子之间建立起了越来越积极健康的自我认同感。
应该说,孩子的“生活技能”不是在自然状态下萌发出来的,它往往需从身边的重要他人身上习得经验,尤其是以双亲为言行榜样,通过模仿式的学习来感知事物,熟悉环境,发展自己的认知,最终形成自己的心理定势和性格特征。而父母是孩子身边最重要的“他人”,他们积极的自我认同感最能帮助孩子建立信心和自尊,而这正是人生幸福的重要心理基础。
二、“家教漂流日记”:传递丰富的生命教育内涵
进城务工人员在家庭教育中的另一大困惑是“孩子不听话”,这导致他们不知道该如何去教育孩子。[3]就此一问题,学校经过深入调查发现,虽然大部分学生属于进城务工随迁子女,家长文化水平不高,但家长们都表现出对提升家庭教育能力、加强家校合作的热切愿望。就此,老师们认为,如果能将他们的经验、心得加以总结提升、积淀推广,同时把他们的困惑抛出来探讨、交流,也许他们的家教水平就将得以提高。为此,学校决定引导广大家长撰写家长教育感悟,并以日记的方式将之“漂流”分享。活动伊始,校长首先在家委会上率先示范,分享了自己的家教心得,并要求每班家委会积极组织家长们撰写分享,将《班级家教漂流日记》的效用尽可能地发挥出来,同时带动每个家庭的亲子阅读,催动家庭教育的良性发展。
有一位家长在漂流日记中写道:儿子的数学模拟考考砸了,面对满卷子的低级错误,我忍不住爆发了。第二天,我冷静下来后,想跟孩子抱抱,再好好交流交流,哪知孩子不说话,走进房间里拿出一本书,翻到其中一页说你看看这篇文章,看看别人的妈妈是怎么做的。原来,他拿来的是配套阅读书籍中的《一位母亲和家长会》一文,文中的母亲不管别人如何看待自己的孩子,总是一如既往地肯定与鼓励孩子,最终让资质平庸的孩子取得了非凡成就。不难想象,这位家长被深深地触动了,以后教育孩子时,相信他再也不会被情绪所左右,而会更加理性而科学。
事实上,何止这位家长,在家委会的积极组织下,当家教日记在每个家庭中“漂流”起来时,当孩子跟父母一起阅读时,父母们坦诚的交流,面对问题想办法解决的执着,取得家人理解支持后的欣慰,善于批判思考以及控制自己情绪表达真实感受的能力,都化作文字中那些温暖的画面,浸润着孩子们的内心。
而今,这24本《家教漂流日记》已成为一部难得的实用性生活技能教科书,成了家长们最好的成长礼物。每学期,学校都会将其中的优秀之作装订成册,赠送给每一个家庭。广大家长就是通过这样的家教案例互动启悟,相互支持,在学习中提升自身素质,改善教育方式,培养乐观精神,成就了最好的生命示范生命的正向教养。
三、“家庭学习共同体”:弹奏“和·美”的互助共进音符
应该说,家长们尽管都有着提升自身家教能力的愿望,但他们的个体学习能力是不同的。如何发挥家委会的协调作用,让每位家长都尽可能快速地提升家教素养和能力?在社工的协助下,学校以中高年级年段为试点,组建了校内和校外家庭互助学习小组,开展了1+N模式的互助学习实践。所谓1+N模式,是指由若干有共同意愿的家长、学生自由选择组合,与教师一起共同策划、共同参与、自愿组合、优势互补,通过打通学校、家庭、社区“三方”教育的壁垒,建立起有效的互助沟通机制,弹奏了“和·美”快乐的互助音符。
这种“校内”及“校外”互助小组服务模式可谓好处多多。一方面,它能更好地培养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自主、合作、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并在不增加课业负担的基础上,学会有效利用组内成员优势,取长补短,合作“共赢”。另一方面,作为校内互助小组的延伸,家庭式互助学习小组强调亲子共同参与,为家长提供互动交流平台,优势互补,营造良好家庭互助学习氛围。在此过程中,不同层次、不同要求、不同行业的家长的需求都能得到满足,家庭教育指导也由“被动教育”变为了“主动体验”。
而与此同时,身处其中的孩子们不但学习起来其乐融融,而且经常有计划地参加户外社会实践活动,如到养老院慰问老人,去海边捡拾垃圾,远赴白鹭洲进行才艺表演,深入社区开展科普活动等,在家长指导下主动参与活动的策划、设计和组织,生活技能获得显著提升。
几年来的实践证明,通过家委会对家庭教育的介入,家长的家教能力显著增强,进城务工随迁子女生活技能大大提升,尤其在同辈交往能力与行为控制能力等方面大为改善,形成了积极的自我认同,增强了融入城市生活的积极性、自信心和自觉性,良好行为习惯和健康心理逐步形成。
参考文献:
[1]孙文中.厦门市农民工子女家庭教育问题分析及其启示[J].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3):23.
[2]杨志杰.循径取穴——学校管理的“养生之道”[J].福建教育,2016(9):5.
[3]张静漪.浅谈影响幼儿心理健康的家庭因素及其存在的问题[J].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12(3):28.
(作者单位:厦门市乌石浦小学福建厦门 361009)
责任编辑 余志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