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城墙护城河体系整体保护析论

2016-12-07 18:09刘东华刘斌
中国名城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化遗产

刘东华+刘斌

摘 要:依山傍水而筑的明都南京是结合自然山水的规划杰作,在中国古代都城营造史上极为罕见。2015年4月1日颁布实施的《南京城墙保护条例》按照“城河一体”的保护理念,已将护城河纳入法律保护范围。在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实践中,必须根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真性”与“完整性”基本原则,对城墙以及护城河历史地段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体性保护。

关键词:明都南京;城河一体;文化遗产;完整性原则;整体性方法

Abstract:Nanjing which used to be the capital of the Ming Dynasty was constructed near the mountain and by the river. It is a masterpiece of planning which combined with natural landscape and is extremely rare in the history of construction of ancient Chinese capitals. The moat has been included in the scope of legal protection in accordance with the protection concept of “city wall and moat are one” by Nanjing City Wall Protection Regulations issued and implemented on April 1, 2015.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Nanjing city wall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the historic land sector of city wall and moat should be wholly protected according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authenticity” and “integrality” of world cultural heritage protection.

Key words:Nanjing—the capital of the Ming Dynasty ; city wall and moat are one ; cultural heritage ; principle of integrality ; method of wholeness

中图分类号:TU-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2-75(5)

城墙是中国古代城市构成的要素之一,城墙形态决定古代城市的总体框架。随着社会发展和城市变迁,城墙及其相关内容成为城市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中国古代城市而言,“城池”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除城墙和护城河之外,还包括城门、瓮城、城楼、镝楼、闸楼、角楼、水关涵闸、墙体排水系统等一些附属建筑。

为加强对南京城墙文化遗产全面保护和合理利用,2015年4月1日《南京城墙保护条例》正式颁布实施。条例中重点强调了“南京城墙”的定义:指原都城城墙(含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及其附属建筑),包括城墙(城门)、护城河、城墙遗迹和城墙遗址。这一表述涵盖宫城、皇城、京城和外郭四重城垣,涵盖以明代为主的(包括明以前及明以后)各个历史时期修缮的城墙及遗址。特别值得重视的是,条例按照“城河一体”的保护理念,将护城河纳入法律保护范围。

1 中国古代都城规划思想与南京城池的布局营建

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代城市规划有着丰富的思想和完备的理论,并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充实完善。影响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主要有三种思想体系,一是以《周礼·考工记》为代表的体现礼制的思想体系;二是以《管子》为代表的重环境、求实用的思想体系;三是追求天、地、人和谐统一的哲学思想体系。这些规划思想体系都是中国古代城市规划的精髓,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的结晶。[1]

水源丰沛是城市选址的基本原则之一,可以解决城市供水、灌溉、排水、防洪、防御、航运和防火等各方面需求。在以农业为基础的古代中国,城市多数选址在河流沿岸,都城选址尤其注重自然地理条件,“依山傍水”而筑是其主要特征,中国历史上的都城几乎都位于河流附近。

南京作为中国著名古都,拥有30多万年人类活动史、6000年人类文明史、2470余年建城史和450年建都史。在城市形成与发展过程中,南京几度成为江南乃至全国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明都南京是中国古代都城建造史上的经典之作,选址规划充分结合“山川形胜”的自然条件,体现了《管子》的建设思想,城墙与南京自然山水巧妙结合。同时,在皇城、宫城的营建上严格遵循《周礼·考工记》的儒家礼制,形成完整有序的“礼法”空间序列。

关于城市选址,中国古代有“地利说”,主张充分考虑自然环境和地理因素,在有利于生产和生活的地方建城。先秦著名典籍《管子》堪称中国古代治国理政的“百科全书”,对都城营建有精辟论述。《管子》一书集“地利说”之大成,都城营建主张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原有的地形地貌。《管子》一书具有丰富的中国早期生态城市思想,体现了城市规划与自然环境的相互协调,对战国及后世的城市建设影响深远,并成为中国古代营建城池的一个基本准则。

《管子·乘马》篇曰:“凡立国都,非于大山之下,必于广川之上。高毋近旱而水用足,下毋近水而沟防省;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指出城市和水的辩证关系,提出都城选址必须遵循的原则。《管子》主张选择城址要注意地形高低得宜,要在山麓近水的高地,以便获取水源,且防止水淹,能够把河川作为天然护城河,为发挥城市功能提供最大便利。

《管子·度地》篇曰:“故圣人之处国者,必于不倾之地,而择地形之肥饶者,乡山左右,经水若泽。”论述了城市沟渠排水设施的建设原则,“地高则沟之,下则堤之”,“内为落渠之泻,因大川而注焉”。

都城是国家政权统治的中心和国家政治性的物化载体,中国古代都城规划的指导思想和最高原则就是突出和强调皇权。所谓“在天成象,在地成形”,中国古代都城、宫殿的营建有模拟宇宙构造的“象天”传统,以建筑布局模拟天上的星宿结构,并逐步形成了完整的都城规划体系。战国秦汉以降,普遍以天象来规划城市,突出帝都的中心地位,显示“为人君者,取象于天”的尊贵。“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拱之。”[2]成为都城规划的最高准则。都城以帝居——紫宸为中心,通过天体观念上的线索,将宫殿、城垣、道路、河流、桥梁等有机联系起来,以都城建筑的整体规划宣扬帝王“奉天承运”的统治思想。“象天设都”是政治目的、建筑意图和天文崇拜相互交融的体现,形成了中国建筑的基本格局和传统风貌。

公元229年,东吴孙权定都南京,奠定了南京作为中国著名历史古都的基础。从东吴到明初选址定都南京,都是观察模拟星空天象布局对应都城南京的营建,按照天空星宿布列现象,以南京周围的河流对应天上银河,以山峦对应天上的星座,将城市和宫殿布局对应自然地理中的河流山脉,以“北斗七星”和“南斗六星”对应城墙的走势。[3]特别是明南京城采用了“斗城”与“重环相套”融合的形制,其规划设计主要是仿效宇宙天象的投射,并根据南京的丘陵、河湖特殊的地理条件,利用南京旧有的城垣,以及军事防御的需要等,使规模宏大的京城城垣在整体上呈现出“南斗北斗星”聚合形布局。[4]

明太祖朱元璋和刘基等大臣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城制度的基础上,特别吸取了北宋东京城和元大都的精华,创立了一套系统而完整的明代都城规划制度,明都南京在城池、宫阙、官署、坛庙、街市、水道等诸多方面,达到了中国封建社会都城建设极其完善的水平。

2 南京地域自然环境与城市护城河体系的形成

南京城南及南郊一带的秦淮河(古称淮水),是南京第一大河,自远古起就是长江下游的一条支流,秦淮河与南京城市发展之间的关系密切。秦淮河河道宽约300米,全长约110公里,流域面积2630平方公里。秦淮河上游分别在句容和溧水两县境内,东源和南源在方山附近汇合以后,水量增大,直抵南京城下。河水在通济门外九龙桥,注入明城濠而分成两支:一支为“内秦淮”,从东水关入城,由东向西横贯市区,出西水关,注入长江;另一支为“外秦淮”,即明都南京城南的护城河,它在城外自东向西流经水西门附近与“内秦淮”汇合,流向长江。

人与水相互依存,水脉是城市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历朝统治者在南京修筑城池都充分利用了山水资源。从东吴建都开始,南京历经十个朝代,历代城址相互叠压。六朝时期(东吴、东晋、南朝的宋、齐、梁、陈)、五代十国(杨吴及南唐)、明朝初期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的三个高峰期。六朝建康城(孙吴称“建业”,东晋、南朝称“建康”)、南唐江宁府城和明南京城,这三处城址相互重叠或相距不远,均位于今天长江岸边。六朝建康城址位于今玄武湖之南的南京市区中部,靠近湖泊和秦淮河。南唐江宁府城南移,横跨秦淮河,靠近长江。规模宏大的明南京城将上述城址囊括在内,不仅横跨秦淮河,而且更靠近长江。

六朝时期(公元229年到589年)三百多年间是南京城市发展史上第一个辉煌时期。东吴、东晋及南朝的宋、齐、梁、陈六个朝代相继在建康(今南京)建都,它成为当时中国最大的城市,中国南部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

东吴以水军立国,孙权对秦淮河在军事上的作用极为重视:“秣陵有小江百余里,可以安大船,吾方理水军,当移据之。”[5]这里的“小江”相对于“大江”而言,指今天的秦淮河。孙权移镇建业后不久,在秦淮河入江口的清凉山上砌筑石头城,作为戍兵屯粮的军事重地。秦淮河下游可全线通航,是都城南部的天然军事屏障。为了防洪和御敌的需要,从东吴时期开始自石头城至秦淮河下游两岸遍设栅障,“夹淮立栅”,称“栅塘”或“秦淮栅”。这时期秦淮河是都城南面最重要的交通线和军事防线,河面宽广,流急量大。“大抵六朝都邑,以秦淮为固,有事则沿淮拒守。”[6]此一时期发生在建康的大小战事,几乎无一不与秦淮河有关。秦淮河在运输、水利、商业等方面也有重要作用。六朝时期,秦淮河下游两岸主要集中了居民区和商业区。

六朝建康都城水网密布,除长江、秦淮河之外,还有青溪、运渎、潮沟、破岗渎等水道相互连接,尤其以东吴孙权时期开凿的青溪和运渎影响最大,组成了建康宫城周围的水网,并与秦淮河、长江相沟通。不仅解决了都城的给水、排水问题,还成为城市外围的天然城壕,这些河渠在灌溉、运输和军事防卫等方面都有重要作用。人工河和自然湖泊对南京六朝都城的格局也产生了深刻影响,青溪和运渎这两条河作为都城东、西两翼的军事防线和水上通道制约着六朝都城的布局。

五代十国时期,杨吴、南唐相继统治金陵,金陵重新成为东南地区政治和经济中心,并在全国政局中产生重要影响。南唐时期,金陵城中水路交通相当重要,城门中有四个是沿水而设。杨吴及南唐时期的金陵城防以城墙与城濠相结合。当时对金陵水道系统进行了大规模的改造,主要是利用自然水道并辅之以人工河道,连接起完整的护城河系统,这就是著名的“杨吴城濠”。据明代陈沂撰《金陵古今图考》记载:“自北门桥东南于大中桥,截于通济门外,旁入秦淮。又自通济城外,与秦淮分流,绕南经长干桥,至于三山门外,于秦淮复合者,杨吴之城濠也。”[7]杨吴城濠“阔二十五丈,周四十五里”,环绕金陵全城。宋、元两代沿用了杨吴、南唐金陵城。杨吴、南唐时期修筑金陵城,基本奠定了今天南京市区的水系布局。

明朝初期,南京成为全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明代营建应天府城时,承袭了南唐金陵城的格局,并在都城周围规模空前地整修、开凿护城河,护城河相互连通,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护城河。明初营建南京四重城墙时,充分利用山水格局,使山丘、河流、湖泊与城墙形成一种唇齿相依的紧密关系,依山傍水而筑的明代南京城是结合自然山水的规划杰作,在中国古代都城营造史上极为罕见。

3 文化遗产保护完整性原则与南京现存护城河体系的整体保护

明初,朱元璋在建造南京都城时,充分利用自然河流、湖泊修筑护城河,城南整修外秦淮河,城北整修金川河、玄武湖、琵琶湖及前湖等,自玄武湖向西沿城墙至定淮门开凿了新河道。明南京城的护城河成为世界上最长的护城河。

明南京城宫城、皇城、京城、外郭四重城垣,各有护城河。宫城外垣四周开濠,因近临天子所居之地,故称“御河”。御河水源,起于京城东面护城河及青溪、中湖(琵琶湖)、前湖,自京城朝阳门涵闸、太平门涵闸、琵琶湖涵洞、半山园涵闸入京城,经皇城护城河流入宫城。[8]皇城护城河亦称金水河、御河,环绕皇城外侧。皇城护城河水源,来自京城东面和东北面的护城河及后湖(玄武湖),水流通过京城太平门等处涵闸,入潮沟、青溪等水系。[9]京城护城河水系,主要由秦淮河、金川河以及大小湖泊组成。“城濠绕城,阔二十五长,周四十五里。其水引钟山南源,在朝阳门外折南入正阳门,外达外濠。”[10]据《重刊江宁府志》记载:“其城外之河,自正阳门西因杨吴所凿淮流,绕城为池,西流北转抱城至仪凤门外流入江;城之东北倚山冈无城河,而正北则后湖,当其曲偎矣。”[11]外郭城垣外侧大都开挖有护城河,有些地段是利用原有水系形成的天然护城河。

明南京城水道系统布局合理,设计科学,对城市饮水和城内河流水位控制、环境美化等均发挥重要作用。明初建城之前,在秦淮河、玄武湖及其它河流的入水口处设置了水关、涵闸、涵洞20余处,其中最为著名的是秦淮河上的东水关、西水关以及北水关(今称武庙闸)。武庙闸的起源可追溯到三国东吴宝鼎年间,东吴大帝孙权用来引湖水入城之地,吴主孙皓为引湖水入宫加以扩建。东水关至今仍在运作,西水关在上世纪70年代被拆除,武庙闸大部分本体沿用至今,保存状况最好。

明初修筑南京城墙时,在墙基里预埋涵管,在六朝都城北渠的基础上设武庙闸引玄武湖水入城,时称“通心水坝”。武庙闸的设计匠心独特,在湖水进闸前有弯曲的呈“之”字形水槽减低流速,以缓解水流对闸口的冲击。武庙闸工程巨大,隧道由直径0.92米的铸铜管(103米)和铸铁管(37米)组成,总长140米。武庙闸原有两个入水口,每个闸口都精巧的装有纹刀,刀随水流转动,用以切碎湖草,防止闸口被堵,并可防敌潜水入城。高达数丈的闸槽内嵌有两块厚实闸板,通过辘轳升降来控制水位。

自明代至今六百多年来,武庙闸地下排水系统一直发挥着对秦淮河等河流水位控制和水道冲洗作用。武庙闸沟通了城墙内外的水系,长江水通过金川河流入玄武湖,通过武庙闸进入秦淮河流域,带动水域循环,确保城内居民的生活用水。如今,南京城墙护城河已不再具有军事防御功能,但它在美化城市环境、调节气候等方面仍然发挥作用。在全社会对南京城墙本体大力保护的同时,也亟待加强保护南京的水文化遗产,两者同样意义重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公约实施行动指南》中指出:原真性和完整性既是衡量遗产价值的标尺,也是保护遗产所需依据的关键。“完整性”是指对体现文化遗产价值各个要素的完整保护,文化遗产在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包括各个时代特征、具有价值的物质遗存都应得到尊重。文化遗产的“完整性”除了物质的完好状态之外,还强调遗产地在视觉景观与社会功能方面的连续性,这更有利于全面地认识文化遗产的价值。

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原则主要包括:物质结构的完整性、视觉景观的完整性和社会功能的完整性三个方面。物质结构的完整性包含遗产自身结构和外部环境的完整;社会功能的完整性通过遗产地的人类活动来体现;视觉景观的完整性则同时受到物质结构和社会功能要素的影响。与“原真性”原则相比,“完整性”原则更强调文化遗产的视觉景观,尤其是社会功能方面的特征。

相对于“完整性”原则,文化遗产保护的“整体性方法”是指通过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措施,从政策制定、规划引导和管理实施三个层面来延续遗产地的社会功能特征,来落实文化遗产的“完整性”原则。“整体性方法”超出一般意义上的“控制与管理”,包含对当代建设行为和功能变化的引导,以达到保持社会稳定和激发社会发展的最终目标。

“完整性”原则以及“整体性方法”传达了国际社会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的重要成果,即保护是为了更好地发展而采取的积极行动。保护不再局限于历史、文化意义之上,不只是为了留存历史的见证,而是融合于整个城市的发展与现代化的进程之中,使历史遗存以其独特的方式以及自身的历史文化价值在城市发展以及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重要作用。目前,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原则以及 “整体性方法”在我国还未得到足够的重视。

保护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不仅要保护现存墙体,还要保护护城河和相关遗址、遗迹以及城墙所在的地形地貌、自然环境、历史环境、天际线等自然风貌。在现代城市中,护城河已经丧失了防御和交通功能,城墙护城河及其周边地区逐渐演变成为历史性地段,更多的是作为城市景观与历史文化展示的场所,并为现代人旅游休闲提供外部环境。从南京城墙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而言,如何对城墙以及护城河历史地段文化遗产资源进行整体性保护?这亟需思考的问题是:划定护城河保护面积,把护城河两岸一定区域列入保护范围,保护范围内作为沿河绿化及道路,不得作为其它城市建设用地;把护城河纳入城墙空间关系保护的范围,护城河与南京城墙保护区划内的自然地貌、植被及空间关系同样得到保护,防止护城河所在的景观环境遭到损伤和破坏;加强护城河河床和水质保护,除了满足城市防洪排涝的作用之外,还要尽量考虑城市景观要求,禁止城市污水排水护城河道,改善河道水质,整治沿河两岸环境,使护城河成为人们乐于亲近的城市景观河道,成为南京城墙旅游景观带中亮丽风景;对影响护城河与南京城墙之间历史环境风貌的建筑物、构筑物进行拆除和搬迁,保护护城河与城墙之间的地形地貌特征,新建构筑物的规模、体量、风格必须符合文物景观环境要求。

近期,为整体提升南京城墙沿线景观和环境品质,遵循世界文化遗产评估标准,满足真实性、完整性、延续性保护原则,深入发掘南京明城墙的独特价值,南京市规划局联合东南大学建筑学院专家组织编制并完成《南京城墙沿线城市设计》规划,设计范围为南京城墙或其遗址与护城河内外两侧各外延约50米的区域。该项规划以综合解决城墙与城市及山水环境的空间形态、与道路相关的衔接与联通、与沿线景观空间和节点的连带关系、与人流和观览形成的需求和视廊等问题为内容,控制引导周边地区的规划建设,提升城墙沿线景观和环境品质,协调保护与展示的关系,完整延续地保护城墙的独特价值,落实南京城墙及历史环境涉及的城市空间、区段特色、景观风貌、人流活动等城市设计定位和相关问题。

4 结语

南京城墙自2003年入选中国申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预备名单之后,2006年和2012年两次经国家文物局核选更新,都作为“中国明清城墙”组合项目列入中国申遗预备名单。

世界遗产是世界各国文化实力和文化地位的重要体现。申遗工作是一项复杂的文物保护系统工程,遗产地必须达到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规范和要求,这是国际化的保护理念与中国传统思维的正面碰撞,也是文化遗产保护的创新与机遇。

申遗是文化遗产保护的有效手段之一。在申遗过程中,有关文化遗产保护的新思维、新规范、新技术被不断引进,各相关行业的智力参与支持打破了文物保护行业的技术壁垒。同时,在申遗的实际工作中严格依照国际标准,制定各种操作规范,可以使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与国际接轨,使文化遗产得到更有效的科学保护。对国际性的文化遗产保护理念及方法的探索,有力地推动中国文化遗产保护达到更高的国际化水平。无论南京城墙申遗最终能否成功,申报世界遗产的过程本身就是对文化遗产保护的一种积极探索,就是保护文化遗产、保持遗产项目可持续发展的过程。根据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完整性原则,对南京城墙护城河体系实施整体性保护意义重大,任重而道远。

参考文献:

[1] 吴庆洲.中国古代哲学与古城规划[J].建筑学报,1995(8).

[2]康有为.论语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4.

[3]姚亦峰.长江影响与东吴建都对于南京城市的深远意义[J].现代城市研究,2013(12).

[4]杨国庆.明南京城墙设计思想探微[J].东南文化,1999(3).

[5][清]顾祖禹.读史方舆纪要[M]. 北京:中华书局,1955.

[6][南宋]周应合.景定建康志[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9.

[7][明]陈沂.金陵古今图考[M].南京:南京出版社,2006.

[8][9]杨国庆,王志高.南京城墙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10][清].顾炎武.肇域志[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2.

[11][清]姚鼐.重刊江宁府志[M].台湾:成文出版社,1970.

[12]杨国庆,王志高.南京城墙志[M].南京:凤凰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蒋亚林

猜你喜欢
文化遗产
World Heritage Day 世界遗产日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洱源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之思考
Tough Nut to Crack
Significance of Belgian Legislation on the Protection of Underwater Cultural Heritage as a Reference to the Amendment of China's Pertinent Regulations
论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
文化遗产是“价值富矿”
活态文化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