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内部交通模式选择与影响分析

2016-12-07 18:03李泽新殷一鸣李俊
中国名城 2016年12期

李泽新+殷一鸣+李俊

摘 要:历史文化名城中古城区内部交通模式的选择,对于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的保护,古城区内居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古城的更新发展和活力维系以及城市旅游业的发展都至关重要。以阆中古城为例,介绍了其现行的交通模式,对比国内其他古城,分析了其优势和此种交通模式产生的问题,并从古城街区功能分类和街巷空间交通安宁化改造两方面提出优化策略。

关键词:古城保护;交通模式;交通安宁化;阆中古城

Abstract:It is important for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ies to choose ancient cities traffic patterns, because the selection is a crucial part for preservation of historic and cultural citiestraditional style, improvement of ancient cities residents living standard, renewal and development of ancient cities, keeping ancient cities vitality and development of these cities tourism. This paper introduces the traffic pattern in Langzhong ancient city and compares this pattern with other cities in China, and analyses the advantages and disadvantages. After that, there are some proposals about how to improve this pattern being offered from two aspects that classifying the function of the ancient city blocks and traffic calming of street spaces.

Key words:ancient city protection ; traffic pattern ; traffic calming ; Langzhong ancient city

中图分类号:TU9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4144(2016)-12-62(6)

引言

自1982年我国创立“历史文化名城”制度至今,已有三十余年,期间我国也经历了大规模的城镇化建设过程,城镇和乡村居民生活水平随着经济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得到大幅度提高,但许多有历史价值的城镇、村庄遭受不可逆转的破坏[1]。我国历史文化城镇的保护经历了由“建设性”破坏到“保护性”破坏的过程,除平遥、丽江等整体保存完好的古城外,其他存留下来的古城的风貌均不甚完整。[1]

近年,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也有越来越多的民间公众力量参与到保护的行动中来,但在保护理念上多将之视为旅游资源加以利用[2],导致划定的保护区内商业化严重,居民因生活不便选择搬离古城,古城原住民越来越少,原真性受到影响。虽然许多名城名镇借助旅游产业的发展得以保存,但该地区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要素也随着古城居民的迁出而流失。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之一就是在以发展旅游业为目标的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过程中,古城内部交通模式更注重游人的便捷,而对其中原住居民的生活需求考虑较少。

历史文化名城中古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与现代交通发展之间的矛盾一直备受关注,由于古城道路街巷系统不适应现代的机动交通模式,在历史文化名城名镇保护过程中城市规划工作者多将古城设置为步行区,但这种保护方法不能满足现代生活需要,会给居住者带来诸多不便。[3]虽然关于协调现代机动交通与历史文化环境保护的关系问题没有十分理想的结论,但古城的道路系统(街巷系统)应该考虑“在保护历史性非机动交通环境的基础上适度满足机动交通的模式”。[3]机动交通的组织是古城保护必须正视的问题,较好的古城内部交通模式应是多种交通模式平等共存,最终满足历史文化城镇和村庄的长效保护要求的模式。[4]

1 国内外古城内部交通模式

大部分保存完好的历史文化名城中的古城道路系统和街巷空间都是在小汽车出现前形成的[4],其路网承载能力并不能适应现代小汽车交通,为了保存古城传统的整体风貌,许多历史街区被设置为严格的步行区,其内部交通模式为以步行为主,辅以非机动交通和其他如观光马车等特殊交通方式,另有部分在划定步行街区的基础上,选择分时段、分片区限制小汽车通过的交通模式。

1.1 国内古城内部交通模式

1.1.1 慢行交通主导

国内作为旅游景点的古城,如丽江大研古城、束河古镇等大多已全面禁止机动车的进入,内部交通模式是采取以步行交通为主,其他慢行交通包括自行车、电动自行车、马车等观光车辆共存的模式。也有部分古城,如大理,现在其内部经过交通系统改造,存在三条交通性道路(博爱路、玉洱路和文化路),允许机动车通过,游览车线路主要在其中博爱路上,两条完全的传统旅游商业步行街和一条半步行街[6],但已做出全面禁止机动车进入古城的规划。

1.1.2 适应新城改造,多种交通方式共存

与单纯承担旅游功能的古城不同的是,面积较大、功能综合的其他历史文化名城,如北京、西安、苏州等,由于其城市发展是以旧城为中心的,古城内部道路基本都为适应机动交通发展进行了改造,古城交通系统已经基本融入了新城之中,只保留了部分历史文化街区作为商业步行街,如苏州的平江路、观前街等。

1.2 国外古城内部交通模式

1.2.1 步行区内部分时段车辆禁行模式

英国约克市古城保护完整,在古城内采取整体保护的方针,古城外划定保护区加以保护。古城内部有一步行街区,面积约17hm2,包括15条街道,从早上十点半开始到下午五点,该区域严格禁止任何车辆入内(紧急情况除外),包括自行车,其中约克老街从早上十点半到第二天凌晨五点均禁止车辆入内①。

古城内部和其他保护区内其他道路都有详细的管制措施,包括居住街道和交通稳静化街道的限速,道路单向通行,自行车道位置和通行方式等。

1.2.2 安宁化街区模式

巴黎内城面积约105km2,有近70个安宁化街区,合理的安宁化区域面积约50hm2。安宁化街区内普遍采用30kph限速规定,在人流活动密集的区域,分两个层级实施更为严格的机动交通管制,其中“步行区”范围内步行具有最高优先权,只有本地居民的机动车可以驶入,但车速应控制在接近步行的速度。[4]

1.2.3 公共交通为主导的模式

德国慕尼黑在对老城区的历史街区进行整体性保护的同时,为满足当地居民和游客的出行需要,大力发展公共交通,在保证公共汽车的正常运行的前提下限制小汽车的进入,老城区内为汽车提供了2240个停车位和5000个私人停车位[5]。位于慕尼黑市地理中心的“津森十字”步行街之下即“地铁十字”,此模式将地下公共交通与地上步行交通有效结合,保护了城市格局的同时也促进了中心城区繁荣发展。

1.3 不同交通模式对名城保护的影响

历史城区内部交通模式的选择直接影响古城路网结构和街巷空间的维持,而道路系统也是历史文化名城传统风貌维持的重要的基础,同时交通模式对古城居民生活品质、旅游业发展和整个城市交通的畅通等都有极大的影响。

1.3.1 慢行交通导向模式的影响

慢行交通导向这种交通模式有利于古城的整体风貌保护,但会造成古城内部居民日常出行不便,且不利于城市整体的交通组织,加重周围街区的交通压力。这种交通模式对于面积小,居民少,或是远离城区的古城影响较小,若要运用于其他类型的古城中,需要制定详细的管理方案并严格执行,而且要注重与古城外部交通的衔接。

1.3.2 完全现代化的交通模式的影响

完全现代化的交通模式即对古城道路系统进行地改造以适应现代城市发展。由于传统街巷是将步行者作为主体,其丰富的细部、多变的空间都是依附于慢行交通[7],当道路被改造使得机动车能快速通过后,此类传统的文化特征必然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被淘汰。

此种模式大多见于面积较大,并且作为城市主要的交通发生源和吸引源的古城,不仅承载了“一头在外”的交通出行,也承载了“两头在外”的过境类、短暂停留类和接送类的交通出行[8],如不能妥善组织管理,会造成古城交通拥堵无序,居民生活也因此受到干扰,古城宁静氛围不再,步行和其他的慢行交通路权也不能得到保障。

2 阆中市古城内部交通适应性模式

2.1 阆中古城内部交通模式现状

阆中历史悠久,迄今已有2300余年历史,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文化价值、艺术价值、科学价值、情感价值、使用价值和旅游经济价值。县城有91条街道,呈棋盘式布局,街巷格局严谨规整,传统街巷宽度大多在2~8米不等。②

阆中古城保护区位于阆中城区西南部,面积为178.40公顷,其中重点保护区面积63.08公顷③(图1)。自2010年6月20日起,阆中古城正式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进入古城重点保护区,古城核心区的主要街道实行步行化,禁止除执行救火、急救任务的车辆和残疾人专用车辆以外的各种机动车、非机动车在古城通行。

古城内部现状交通模式为步行优先,旅游观光车为辅,有组织集中货运及垃圾渣土处理:

①路障设置:禁止机动车、非机动车入内的主要管理方式是在出入口处设置路障,在古城主要出入口处设有自动路障并且有专人看守,另外在次要出入口处设有石质的固定路障。

②停车场设置:古城内部无大型停车设施与场地,11处停车点结合古城重点保护区区出入口规划设置(图2),24小时专人值守④,对古城禁行区内的车辆发放特制的停车牌,就近免费停车。由于停车场车位较为紧张,节假日难以满足旅客停车要求,路边停车现象较为普遍。

③观光旅游车辆:阆中古城内有三条旅游观光车线路以满足游客的观光游览需求,运营模式为“一票通用,任意换乘、当天有效”,运行时间旅游旺季为:8:00——18:00,旅游淡季为:8:00——17:00,同时也存在少量观光马车⑤。

②统一货物运送:为满足古城重点保护区内居民生活需求及商铺的货运需求,当地政府开设专门便民服务。阆中古城内居民、商店、业主的货物进出、搬运等由古城便民服务公司承担,对古城内禁行区居民实行免费服务,对商家实行合理有偿服务。

③废弃物统一运出:垃圾与渣土处理进行统一处理,主要交通工具为环保电瓶车、人力三轮车。

2.2 阆中交通模式对阆中古城保护与发展的影响

2.2.1 阆中古城内部交通模式的优势

阆中古城重点保护区内现行的交通模式不仅能维护古城完整的道路系统结构,也能保护道路和街巷空间所承载的社会文化生活功能。

①肌理完整:古城保护区外部道路由于要满足机动车通行的需求,多数已经被改造拓宽,而保护区内部则将传统的路网形态、城市肌理较为完好的保存下来。

②街巷空间留存:保护整体格局的同时,供古城居民交往的街巷空间,沿街商铺进行商业活动的交易空间也得以保存(图3、图4)。

③无停车问题:由于机动交通被隔绝在古城以外,古城内部也不会存在停车问题,保障了人的室外活动交往的场所,也不会对古城景观造成影响。

④留下发展空间:该交通模式不仅满足了现阶段旅游业的需求也为其留下了发展的空间。阆中古城作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中国四大古城之一,旅游业是城市重要的支柱产业,现行的古城内部交通模式保证了游客游览的便捷性,同时也创造了一个高舒适度、安全、宁静的步行观光环境。随着阆中古城知名度的提升,未来的客流量必定会有所增加,现行交通模式杜绝了人车争道可能造成的混乱和堵塞,使古城旅游业得到更好的发展。

⑤集中货物运输有组织性:集中货物搬运服务属阆中古城在此类古城保护区交通模式中一项创新,这种模式满足了此类特殊环境下区域内居民和商户的对货物搬运刚性需求,且该模式易于组织管理,可以保障古城内部交通的有序性。

2.2.2 产生问题

①非机动车禁行产生的问题

从阆中全市范围来讲,阆中市居民选择体力(步行方式)和半机动方式(自行车/助力车/电动车方式)的比例较高,前者占27.5%,后者达到48.4%(图5)。并且居民对出行方式的选择与居民个体特征(职业、年龄,出行目的)等有着密切的关系。⑥

非机动出行中,所占比例较高的群体是40~59岁的中老年人群(图6),而现阶段古城内部居民年龄阶层也倾向老年,从此角度分析,古城内部居民对非机动交通的需求较大,完全禁止机动交通的进入比较而言不太合理。由于阆中古城内部还存在几所学校,学生的上下学也受到影响。

此外,自行车租赁有助于提高景点的连通性和通达性[9],也使得游客的游览时间更加自由,并且对古城的风貌影响小。而对自行车的全面禁行对古城旅游发展就有一定影响。

②机动车禁行产生的问题

1)居民正常现代生活受到影响:城市作为一个不断更新的有机体,完全阻断机动交通的模式必然影响古城内部居民正常的现代生活,普通经济活动也因缺少必要工具无法在古城内部进行。

2)古城原真的生活氛围衰减:现在依然居住在阆中古城内的多为年长的原住民,年轻人大多因交通不便捷,基础设施较差,服务设施不完备等原因迁出古城,长此以往,阆中古城原真的生活氛围必将衰退消逝。

3)对周边交通畅通的影响:相较于其他以旧城为中心发展新城的城市,因其位置和用地条件的限制,阆中并未形成单中心发展结构。虽然这种结构不会产生和吸引过多的交通出行,但由于古城重点保护区的划定和完全的步行化对城市道路的阻断,在交通上仍然形成了具备区域的交通梗阻,对整个城市的交通系统的通畅有影响。

3 优化策略

3.1 根据保护区职能选择内部交通模式

阆中古城内部有两类非常明显的历史文化街区,一种是以商业服务业为主的,如南街、北街、武庙街等,另一种是以居住功能为主的,如米粮市街、白花庵街和笔巷街等(图7)。其中以商业服务功能为主的历史文化街区吸引了大部分的来阆中观光的游客,在周末及节假日,这些街道的人流量更大,并且游人在此区域行走速度慢,逗留时间长,适合当前步行与旅游观光车结合,商铺集中配送货的交通模式。古城内主要承担居住功能的街区,大多数游客鲜少踏足,除部分被改造作为客栈旅馆的老宅会吸引一定的人流,整体上对完全步行化的交通模式要求比承担商业服务功能的街区低,可以在此类区域内实施不同的交通模式。在保证街区风貌特征的前提下,允许机动交通和非机动交通的进入,并制定相应的管理方案,从交通便捷的方面来促进和维持街区的活力。

在实施不同的交通管理模式的基础上,还应该将承担居住功能的历史街区内产生的居民日常生活交通流与游客到达与离开古城的交通流尽量分开,以减小相互间的干扰。

3.2 承担居住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交通安宁化改造

在承担居住功能的历史文化街区内采取步行、非机动交通和机动交通共存的交通模式有助于保持街区的活力和地区的传统居住氛围,实施这类交通模式前必须要订立详细的管理规定,并且需要对街道的基础设施进行一定的改造。近年来国际城市推行的街道运动和交通安宁化实践可以为之提供有益的经营借鉴:交通安宁化是以通过降低机动车速、减少机动车流量,改善道路周边居民生活环境同时保障步行和自行车交通使用者安全为目标的一项重要的交通措施[10]。

阆中古城部分街区可以采取的交通安宁化策略包括:对要进入古城的机动车登记管理,不允许过境交通通过;对道路路面铺装、街道家具和其他相关基础设施进行改造,在保证人行和慢行交通路权的前提下,留出可供机动车通行的空间,并通过曲折线性、抬高人行道等方法来降低交通速度[10]。

古城内部交通模式的优化不单单是内部交通方式的选择、组织和管理,街巷空间的改造,也需要对改造街区及周边街区的功能布局进行适当的调整,并且完善公共交通体系,使其与历史文化街区更好的衔接,以达到减少对小汽车使用的需求,引导居民绿色出行。

4 结语

历史文化名城的保护与机动交通的发展有诸多矛盾,步行化可以解决拥堵、风貌破坏、路权不平等等问题,而城市的街区是生活的街区,有时阻断机动交通可能意味着阻断相关历史文化街区在现代社会中保持活力的通道,故传统的内部交通模式可以从疏导和渗透方向进行优化。阆中古城内部交通模式在现阶段是有助于维护古城传统风貌和宁静的氛围,但随着阆中旅游业的发展,古城内部的居住区会逐渐衰退,生活气息也随之消逝,这对于历史文化名城的传统文化保护是不利的。古城内部的交通模式如果能根据街区所承担的不同职能来细化,针对其需求制定管理方案,并通过交通安宁化改造平衡路权和维护历史街区氛围,会取得更好的保护和发展效果。

注释:

①参见iTravel York官方信息网站http://www.itravelyork.info/.

②数据来自《阆中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说明书》。

③数据来自《阆中历史街区保护详细规划说明书》。

④参见《华西都市报》2010年6月20日http://www.wccdaily.com.cn/epaper/hxdsb/html/2010-06/20/content_203524.htm.

⑤参见阆中旅游官方网站http://www.alangzhong.com/index.html.

⑥数据来自《阆中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参考文献:

[1]张兵. 探索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的中国道路——兼论“真实性”原则[J]. 城市规划,2011(1):48-53.

[2]阮仪三. 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呼唤“理性回归”[J]. 城市观察,2011(3):5-11.

[3]文国玮. 历史名城交通问题解析[J]. 中国名城,2012(1):33-35.

[4]卓健. 历史文化街区保护中的交通安宁化[J]. 城市规划学刊,2014(4):71-79.

[5]王文韬. 济南市古城区交通组织优化研究[D].山东建筑大学,2013.

[6]张贤都. 西南山地典型古城人居环境研究[D].重庆大学,2010.

[7]胡月萍. 传统城镇街巷空间探析[D].昆明理工大学,2002.

[8]刘国园,黎晴. 老城区交通系统与空间环境优化策略——以历史文化名城浙江省绍兴市为例[J]. 城市交通,2008(5):53-58+68.

[9] 李立,汪德根. 城市低碳公共交通对旅游景点通达性影响研究——以苏州市为例[J]. 经济地理,2012(3):166-172.

[10]卓健,梁晨,阎树鑫. 历史街区街道保护与更新中的交通安宁化——以上海市嘉定西大街历史文化街区为例[J].中国名城,2015(4):65-72.

责任编辑:王凌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