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齐哈尔市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成长现状分析与对策

2016-12-07 08:11陈红梅梁敏岑磊
理论观察 2016年10期
关键词:自主创新

陈红梅 梁敏 岑磊

[摘 要]齐齐哈尔市装备制造企业经过多年发展已经取得一定成就和积累,但是在发展过程中创新能力弱等问题限制了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文章归纳分析齐齐哈尔市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成长现状,运用创新相关理论找出企业创新成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成长的对策。

[关键词]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成长;自主创新

[中图分类号]F427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9 — 2234(2016)10 — 0022 — 02

通过多年不懈的坚持和发展,装备制造业已成为齐齐哈尔市的支柱产业之一。随着国家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的实施,齐齐哈尔市装备制造企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挑战,前期的发展为我市装备制造业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也存在一些限制企业创新能力提升和发展的问题,本文即对此进行研究。

一、齐齐哈尔市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成长现状

自2003年提出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战略以来,国家发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政策和规划,为我市装备制造企业的复苏和发展提供了支持和保障,企业数、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平均数等指标都处于上涨的趋势,但受2008国际经济危机和金融危机的影响,大量企业破产,装备制造企业数从2008年的112户到2009年的91户,再到2012年的66户和2013年的63户。经济危机之后在国家刺激恢复发展经济政策的激励下,装备制造业又呈现出复苏的趋势,虽然企业数目减少,但是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总产值、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从业人员平均数又呈现出上升的势头。截止到2013年底,齐齐哈尔市装备制造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864031万元,工业增加值71.6亿元,从业人员平均数39733人,利润额151518万元,利税额277526万元。

2015年,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52.0亿元,比上年下降15.2%,实现主营业务收入169.8亿元,下降18.2%;实现利税-11.0亿元,比上年(19.0亿元)减少30亿元;其中,实现利润-17.9亿元,比上年(7.1亿元)减少25亿元,税金总额6.6亿元,下降24.6%。因此,在经济下行趋势的压力下,如何促进装备制造企业发展,提升企业竞争力,是当前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实现2020年发展目标必须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在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成长过程中,政府和企业都提高对创新的重视程度,加大创新人才和资金投入力度,创造了大量成果产出,但是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过程中还存在很多问题需要解决。

二、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成长存在的问题

在经济新常态下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业需要由要素驱动过渡到创新驱动的发展模式,为此,首先应找到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成长过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创新意愿与动力

对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进行的相关调查结果显示,缺乏创新意愿和动力严重制约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创新的积极性,影响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和效率的提升,要想改变这种状况,必须解决思想和思路问题,激发企业创新意愿,激励企业开展创新活动,使企业愿意并积极去创新。

(二)企业创新投入机制不健全

1.研发投入不足

研发资金投入少是制约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自主创新的一个重要因素。2014年全国研发投入占当年GDP比重为2.05%,黑龙江省仅为1.07%,比全国平均值低将近1个百分点,与吉林基本持平,远低于辽宁的水平,与其他制造业竞争力较强的地区相比也存在很大差距。在R&D;经费内部支出的资金来源方面,全国及东三省的R&D;经费内部支出的主要来源是政府和企业,黑龙江政府投入的比重为0.39,高于全国的0.20,而黑龙江企业投入比重为0.58,低于全国的0.75,在研发经费投入方面企业投入的潜力和空间有待挖掘,政府投入指引方向,企业投入主体构成,金融和风险投入予以补充的创新投入体系还没有形成。

2.创新人才外流

装备制造业对专业人才需要比例很高,与国际和国家先进水平相比,我市科技人才资源存量不足,企业在用人和管人的观念上不能与时俱进,人才流失严重,缺乏高学历的专业人才,特别是缺乏复合型的创新人才,这严重影响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创新能力的提升。

(三)自主创新能力差

长期以来,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行,始终没有成为创新的主体,缺乏创新机制,研发投入不足,原创性技术成果少,自主创新能力差,具体表现有:自主研发能力弱,多数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仍停留在引进与模仿创新层面,缺乏创新精神;严重依赖国外技术,引进之后的消化吸收能力差,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投入比例远低于发达国家的1:3,二次创新能力差;新技术、新产品开发能力较差,管理创新水平落后;企业没有成为自主创新的主体,装备制造业各子行业中有自己研发机构的企业不多,大多数研究是在大学和一些研究所进行。

(四)未能形成有利于创新的企业文化

企业拥有自主的、宽松的、和谐的创新文化,有利于形成良好的创新氛围,激励企业和员工的创新热情。尽管近年来齐齐哈尔装备企业认识到创新的重要性,但创新观念比较保守和落后,还未能形成有效激励创新的文化氛围,与齐齐哈尔大学等高校开展合作,建立创新基地,但是很多装备制造企业仍受困于繁重的生产任务,缺乏创新热情和动力。

(五)创新环境不完善

创新主体所处的创新环境对创新活动的开展和创新效率具有重要影响,当前齐齐哈尔市创新环境不完善,具体表现有:市场秩序不良和市场信息不充分;政策法规环境不完善;科研机构、科技人才和科技经费等资源环境为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提供了一定的支撑,但是低于国家平均水平和经济发达地区;科技环境虽然为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创造了一定的条件,但是仍然还有很多问题亟待解决;社会文化缺乏创新意识。

(六)科技中介服务体系不健全

我市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建设起步晚,速度慢,仍存在很多问题,计划经济思想的影响和国家优惠政策的既得利益,使得科技中介服务机构没有真正成长起来,过度依赖政府的优惠政策和照顾;科技中介机构的发展还受限于高素质的专业人才的缺乏,尤其是国际化人才的缺乏,系统高效的科技中介服务体系还没有建成。

三、促进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创新成长的对策

解决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创新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抓紧全面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的发展机遇,在国家大力推进“一带一路”建设的大背景下,驱动我市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成长,解决问题的具体对策如下。

(一)充分发挥政府的引导和支持作用

2016年,为贯彻落实国发〔2015〕30号文件精神,黑龙江省明确提出要抓紧发展机遇,调整产业结构,促进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为促进我市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撑和导向。首先,加强政府的引导作用,由政府引导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的发展方向,通过政策法规的规范整合行业资源。其次,完善相关的政策法规,充分利用《国务院关于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的若干意见》的各项优惠政策,尽快完善财税、金融和知识产权保护等鼓励企业自主创新的政策体系。最后,优化整合产业结构,政府从产业政策等宏观政策入手,对现有资源进行整合,发挥老工业基地的基础优势,进一步优化产业结构和产业布局。

(二)完善企业创新投入机制

完善企业的创新投入机制,首先,建立多元化资金投入体系。多渠道增加企业研发资金投入,加强投入使用的审计和监督,提高投入资源的利用效率;政府加大扶持资金支撑力度,加大财政科技投入,引导企业资金投向;加大金融信贷资金投入;完善创业和风险投资,发挥创业和风险投资的创新投入补充作用。其次,培育引进创新人才。为了解决我市装备制造企业创新人才缺乏问题,应加大创新人才培养和引进力度,重视创新人才的培养和引进、进行后备人才队伍的建设、大力发展职业教育、建立人才激励机制等。最后,合理调配创新投入资源。对所投入的人财物各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配置,提高资源利用效率。

(三)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提升企业创新能力

为加快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的恢复和发展,还需要强化企业的创新主体地位。首先,建设创新文化,激发创新意识,发挥企业家精神的推动作用,营造宽容失败的企业内部文化氛围。其次,打造产业集群、形成产业联盟,优化资源配置,发挥产业集聚作用。再次,在企业层面建立能够有效激励创新的激励机制。最后,提高研发能力,加强技术引进后的消化吸收和二次开发,并增强知识的学习与吸收能力,为创新奠定基础。

(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

为了进一步推动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保障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政府应为装备制造企业的创新创造良好的社会文化环境和市场环境,营造良好的社会文化氛围,完善有利于创新的市场环境。

(五)推动技术创新的国际合作

在信息和技术的发展已经引领技术创新进入一个新时代的背景下,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只有跟上全球的创新步伐,才能不被淘汰。首先,积极推进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参与重大国际合作,进一步加大科技项目的开放程度,引进技术,分享国际科技资源。其次,鼓励国外跨国公司到齐齐哈尔建立中心和齐齐哈尔的公司到国外建立中心。最后,加大齐齐哈尔装备制造企业研发人员在全球范围内的交流与合作。

(六)加强我市装备制造业技术创新基础平台建设

构建区域内技术创新平台,实现创新资源和创新成果的共享,构建服务于企业的产学研创新合作体系、完善创新中介服务平台、建设企业技术创新信息化支撑体系、发展技术创新孵化平台等。

〔参 考 文 献〕

〔1〕王维,金娜,钟川.不同所有制下装备制造企业创新驱动要素差异化比较研究〔J〕.科技进步与对策,2015,(21):42-47.

〔2〕申文青.增加创新驱动发展新动力研究〔J〕.科学管理研究.2013,(04):14-17.

〔3〕SHRIVES R. Market structure and innovation: a newperspective 〔J〕.Journal of Industrial Economics, 1978,(26):329-317.〔责任编辑:陈玉荣〕

猜你喜欢
自主创新
我国高技术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高新技术发展下皖江城市带示范区产业升级研究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智能机器人实践课程自主创新能力培养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教学体系的探索
论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
高中美术鉴赏课中的师生互动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