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舟十一号宇航员的在轨“定居”
神舟十一号飞船在1010月1919日与中秋之夜成功发射的天宫二号空间实验室在393393公里高的近圆轨道交会对接。随后,两名航天员开启了长达3030天的驻留,这将是中国航天员迄今最长的太空驻留。
这么长时间的驻留,宇航员们的衣食住行等等是什么样的呢?
飞行荣誉标的星星代表啥?
航天员中心航天服工程研究室副研究员杨立众表示,这次为航天员配备的服装有10套之多。航天员服装上还有各种标志,在飞行荣誉标上,有几颗星就表示这个航天员上过几次太空。
天宫里能吃到热饭热菜吗?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医学工程总体室主任吴大蔚介绍:“共准备了100多种航天食品。”等正式入驻天宫二号后,航天员就可以享受到如同在家里生活一样的一日三餐。吃饭时间与地面同步,包括主食、副食、即食、饮品、调味品和功能食品等六大类产品,酱牛肉、鱼香肉丝等传统菜肴都有,五天之内菜谱不会重样。
不仅有美味的菜肴,还可以享用甜点。天宫二号还配备了专用的食品加热器。“在未来空间站,将实现尿液净化的饮用水。”航天员中心航天营养与食品研究室副主任曹平说。
航天员为啥携带VR眼镜?
吴大蔚告诉记者:“本次增设了虚拟现实设备。航天员戴上VR眼镜,就能像看3D电影一样,身临其境地看到家人在家中的场景。能够有效舒缓飞行延长带来的心理压力。”
高大上的在轨研究有啥用?
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黄伟芬介绍,在未来航天发展中,人和机器人要协同工作,一起去外太空探索。人不需要再操作键盘、鼠标甚至控制手柄,而是采用脑控技术、眼控技术等去操作。在太空,航天员处于失重、密闭环境,会对人的情绪、生理都造成影响。因此,脑机交互技术能不能在太空使用,需要深入探索。
还有植物栽培关键技术验证实验,可为下一步空间站种植可口、营养和安全的新鲜蔬菜奠定技术基础。
飞船其他细节设计
神舟十一号飞船是神舟飞船家族中最“年轻”,也最优化的。
天线网络:航天员在太空中接收的所有信息正是通过天线网络这个信息的集散地来接收和传输的。
应急返回系统:一旦飞船与地面失去联系,地面指挥系统将无法为飞船计算准确的落点,飞船就将启动自主应急返回系统。
舱门快速检漏仪:航天员在舱内要生存,舱门是否密封良好具有决定性作用。检漏仪在工作时向小空间内充入一定量的检测气体,如果发生泄漏,会立刻报警。
巨型降落伞装置:神舟飞船降落伞装置主要用于降低返回舱的速度,使得航天员安全平稳降落。其中,主伞面积约1200平方米,全部展开后可以覆盖三个篮球场,重量不到一百公斤,收拢后体积还不到200升,可以塞进普通的家用冰箱。
高效智能太空APP:神舟十一号飞船中使用的仪表控制器应用软件就是航天员的智能APP。这款软件不仅汇集了飞船14个分系统的所有数据,而且能够显示与飞船和航天员相关的54幅页面图,还能够为飞船的自主应急返回寻找最佳的落点。
(摘自《东方今报》2016年10月18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