入情切意,把“根”留住——苏教版七(上)第三单元拓展阅读
亲爱的同学们,初初带你一起走进第三单元喽!看那边——家乡戏、赛龙舟、过大年、狂欢火把节……热闹非凡,精彩纷呈,嗅一口都是满满的乡土清香。
不过,要真正亲近那片土地,融入那份特殊的境遇,可别忘了带上一件最重要的“法宝”哦——“读”。真情意、有味道的好文章,得有好的“外衣”吧,这件“外衣”其实就是文章的语言,我们得耐心多读,走进文字世界里去。读着读着,你不禁会被它的情深深打动,被它的意深深感染,渐渐地,你会发现你更爱那片多情的土地、爱上那里的人,甚至更发自内心地要成为那片热土上的一草一木。
首先你得会读。你尝试过添添删删读、换换段落读、浮想联翩读吗?试着自己加点料或者去掉点、换掉点,读读看,你会发现文字间有了起伏变化,一下子涌现出文字的褒与贬、轻与重、浓与淡、雅与俗、文与野、优与劣、美与丑等不同感受,亲爱的同学,请你意识到——你的体验已更细腻,认识已更深刻。
当然,读的时候也别冷落了自己。建议同学们在尊重作者情感的同时,也要试图生发出一个与我们情感之间有交集的契合点。比如,我们可以这样问自己:“我小时候曾经也……”“一样的场景,我却……”。既能深切体验文字里的情意,又能融进我们的思考,陶冶性情,启迪理性。
另外,我们这一单元是民俗单元,因为内容的特殊性,建议同学们在读的时候能多点文化追问。大家都知道,民俗风情,是依附人们的生活、习惯、情感与信仰而产生的文化。我们不免要暗示自己叩问:这样的活动里,人们有什么样的精神追求或寄托;这一民族性的活动,我们能发现这个民族的过去、今天和未来是怎样的……这些一定会使你读得与众不同哦。
同学们,民俗是中国文学史上一种特殊的文化现象。请大家和初初一起,关注民俗,传承情意,让我们把大中华这一生生不息的文化之根、精神之根永记心间。
卢崇斌,中学语文高级教师,现任教于江苏省苏州高新区实验初级中学。
《社戏》延伸文本——
看年戏
李星涛
小时候看的年戏主要是泗州戏,又称拉魂腔。意思是听到泗州戏的唱腔,人的魂都会被拉走,其勾人的魅力已不言而喻了。
那时候,故乡五河有很多流动的泗州戏戏班子。演员忙时分散,农闲聚集,挨生产队轮流演出。尤其是到了年关,年戏的锣鼓天天不停,今天到了赵台子,明天到了张台子,你只要循着鼓锣之声,便可找到戏场。
戏台搭得极为简单,选三间屋大的一片空地,拉一块紫色的幕布。演员就在幕后,演奏的人坐在场地的一边。场地四角埋上四根木桩,一根粗绳绕过木桩,方方正正地拦出一片空地,就算是戏台了。晚上,戏台前面的左右两根木桩上,吊两盏“滋滋”作响的汽油灯,照得人眼花。一大群人围在四周,瓜子摊摆上了,水果摊摆上了,甚至还有人趁机蒸了糖馒头,在场外锐声叫卖,惹得一帮孩子直咽口水。
戏还未演,开场锣鼓、坠子、琵琶、笛子却不时合奏出旋律诱人的片段,将戏场的气氛渲染得浓浓的。戏要开演了,场内锣缓鼓慢,鼓快锣急,将一颗颗心敲得发紧,所有的乐音也像孩子集合一样,自觉地聚到一起,做好活动前的一切准备了。早有半大孩子按捺不住猎奇的心理,爬到戏场外高树上,向树下的孩子添油加醋地演说一番,说得树下的孩子急成猴子,赶忙爬到附近的草垛上,将身子藏在草中,只露出头来,如电影上玉米地里埋伏着小兵张嘎。
一阵密集的锣鼓过后,琵琶、二胡、笛子、梆子突然同时起奏,仿佛风雨过后,阳光激射出来。众人眼睛一亮,开始伸颈探头,躁动不安起来。你挤我,我挤他,一个说:“前面的把头拿掉!”一个喊:“你蹄子往哪放的?”一时间,人群挤动,如风吹高粱地,根部不动,秫秆左右旋转,俯仰不已。突然,台中锣鼓一停,只听幕后一声:“又来了……”一声长长的拖腔,婉转了几道弯后,骤然停了下来。场上立即鸦雀无声,人们纷纷注目幕边。可那演员却迟迟不露身形,而是趁着自己唱腔的余韵,将那穿着水红色衣服的后背露了出来。音乐声再次响起,那演员斜着身子,半露粉脸,踏着音乐的旋律,从幕角向戏台中间退来。只见她粉红的金莲快速交错,退至场地中央,忽地一个转身定势,眉儿眼儿全都显露出来,惹得下面一阵哄动。今晚唱的是王三姐坐寒窑,讲的是薛平贵西征后,王三姐守寒窑苦待丈夫归来的故事。情节展开到高潮时,唱词和道白相间,琵琶与梆子主奏,唱至动情处,只剩下二胡伴奏,旋律凄婉抒情。老年人听得流泪,中年妇女听得唏嘘不已。那唱词,人们早已会背,却百听不厌,听一遍便听出了一层沧桑,唱一遍便唱出一层别样的韵味。那些做孩子的,却似懂非懂地听着,眼睛只盯着演员脸上的胭脂和脚上好看的粉红绣鞋。常常是大人们听得忘情,而孩子们已哈欠连天,趴在草堆上就睡着了,只等戏散人走,“哄”的一声,方从梦中醒来。因此,大人赶场子都不喜欢带孩子去,孩子们却像他们的尾巴,甩也甩不掉,几十里远的路,场场跟到,也常常如数家珍地向小伙伴们夸耀着自己看过的戏目:小女婿、打菜台、王二嫂赶集、拾棉花……渐渐也知道了省剧团里有李宝琴、李宝凤等名角儿。
如今,电视普及开了,流行歌曲也像风一样,刮得天昏地暗。年轻人早已忘记了什么是泗州戏,有些老年人仍念念不忘,他们常常在年关凑钱配份子,邀请出几位老角色唱上半天一天的,重新过一次戏瘾。那纯朴的旋律再一次将人们带进那散发着汽油气味的戏场,带进那唱词渲染出的婉转美好的故事里。
(选自2016年2月10日《安徽日报》,本刊有删改)
本文作者以饱含情意的深情笔触,回忆了“我”小时候年关看泗州戏的一段生活经历,刻画了一群农村地方戏演员和村中看戏老小的形象,表现出劳动人民淳朴、善良、舞台经验丰富、热爱生活的美好品德,展示了农村自由天地中充满情趣的生活画卷,作者对劳动人民的深厚感情、对农村生活的眷念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溢满字里行间。
言之无文,行而不远。小处而言,贴切传神的动词、妙趣横生的语言、鲜活生动的比喻、错落有致的长短句,摇曳多姿,趣味盎然;大处而言,演员的正面描写和观众的侧面烘托、戏前的层层铺垫和戏中的聚焦刻画、过去看戏的痴迷神往和如今年戏的淡出眷念的对比,真挚质朴的语言中,处处融入对家乡人、家乡戏、家乡风物的爱恋与眷顾。
尤其是文末一段,作者心中的隐忧你能明白吗?孩子们,家乡才是我们的根,才是我们心灵家园之所在,趁这些“散发着汽油气味的戏场”还未远去,多回家乡走一走,多去乡村走一走吧!
1.戏未开演时,在那诱人的旋律里,文中横线处对孩子们的描写别有情趣,请多品读,谈谈你的理解。
2.读完本文,你觉得作者除了表现对家乡戏的热爱与眷念,还意在提醒我们什么呢?请结合相关内容具体说说。
《端午日》延伸文本——
竹筒粽
宋殿儒
小时候,很爱吃母亲做的竹筒粽子,问母亲为什么竹筒粽子比笋叶粽子好吃呢?母亲总是说,《西游记》上的那个唐僧一行当年西天取经,路过一个小国的时候,不就喜欢吃竹筒粽子吗,你们不知道,那还是猪八戒最早发现的……那竹筒粽子其实是咱这儿发明的。
虽然那时候我并不知道《西游记》上猪八戒一帮人喜欢吃竹筒粽子的事情,但是我很坚信母亲是个知道最多的人。因为那时候母亲在当村小的民办教师呢!后来当我上初中到城里,一次在同学家里看到《西游记》,书中写唐僧师徒等人围着一片竹林,香甜地享用竹筒粽子。
不过为什么母亲说竹筒粽子是我们老家人发明的呢?而《西游记》里的竹筒粽子却是在最西边一个小国呢?这些疑问,一直到我上了大学后才明白,文化流源与传播中常常是会有位移的,当然也难免会有误传。不管怎样,母亲每年给我们做的竹筒粽子,味道是独一无二的。
竹筒粽子的用料和做法都很独特讲究。母亲做竹筒粽子的时候,往往会在阳历五月初就到家乡的竹林里砍些粗壮青竹回来。放过五天后,再根据竹子每节的长短锯成一个个青竹筒儿,尔后把这些青竹筒儿放到阴凉处等待使用。接着,母亲就要在家乡的泡桐树上选择和竹筒内圆大小相仿的泡桐枝儿,然后再锯成四公分左右长的木塞。到该做竹筒粽子的时候,母亲就会到村子后边的一眼泉里去取水泡米。母亲说这是很重要的一个工序。
但是母亲说,做好竹筒粽子还得需要很好的破竹筒的手艺。就是说在装江米前,母亲还得将选好的青竹筒子正中破开。破的时候必须一刀正中,不然做出来的竹筒粽子吃的时候就很难从竹筒里取出来。
蒸煮竹筒粽子的时候,先把锅里的水烧得半开时才开始往竹筒里装江米的,装江米的时候,母亲还经常问我们娃儿:“想吃核桃仁的还是想吃大枣子的?”等我们回答后,母亲就把核桃仁或大枣撒到泡好的江米里进行均匀搅拌,尔后就开始往竹筒里装填米料。装好米料后,母亲会飞快地从身边早已放好的线框里抽出一根红线绳,将竹筒子的口儿扎紧,然后再把做好的泡桐塞子塞进竹筒的口里,用手紧拍一下就丢锅里煮了。大约文火煮上三个时辰,竹筒粽子的香味就从锅里飘出来了。那时候母亲才会说,粽子可以出锅了。
母亲做的竹筒粽子在家乡是很出名儿的,好在母亲并不保守,每年端午节不仅自己做,而且还教着村里的媳妇们做,现在我们老家人几乎家家户户都会做了。记得去年我到一个城市出差,忽而看到婶娘领着一帮年轻妇女们在街上卖竹筒粽子。车子上,还张贴着一个牌子,上写着“永宁竹筒粽子”“纯天然绿色食品”。
在没有母亲的端午节里,娃们必须要做好的一件事,就是接替母亲做竹筒粽子。在一家人的心里,做好竹筒粽子就是在和母亲说话,就是缅怀和重温母亲给予的母爱。
(选自2016年6月7日《盐阜大众报》,本刊有删改)
作者感念母亲,没有用华丽的词藻,向读者娓娓道来的只是端午节里母亲给我们做竹筒粽子的一段生活经历,记叙的都是普通人家中发生的平凡小事,但平凡的字眼中展现的是一位伟大的母亲形象。所有的母亲都爱自己的孩子,而爱的方式却有不同,所以才会有“孟母三迁”的故事,才会有“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的诗句。作者的母亲用她的方式表达了对他的爱,作者赞颂母亲是一个慈爱、无私、勤劳、善良的女性。
通俗易懂、简洁朴素是这篇文章的语言特点。文笔自然质朴,没有一点矫揉造作的痕迹。作者笔下的竹筒粽把读者记忆中的美好从容地唤醒,并让读者内心深处的温馨回忆灵动起来。尽管是平凡百姓的平凡生活,却写得生动自然,有如潺潺溪流溢过被岁月磨光的青石板,以细而无声的质朴浸润读者干渴的心田。他的语言没有过于堆砌华丽的辞藻,老道而干练,收放自如。貌似朴素平常,实则鲜活奇特。
卒章显志,可资借鉴。“在一家人的心里,做好竹筒粽子就是在和母亲说话,就是缅怀和重温母亲给予的母爱。”这既是“我”明白的道理,也是全文的主旨所在!
1.通俗易懂、简洁朴素是本文的语言特点,请结合相关内容略加阐述。
2.文章选取了一个承载感情的媒介——竹筒粽子,使感情有了依托,更加真挚。你能选择一个承载或传递某种感情的媒介吗?谈谈具体想法。
《本命年的回想》延伸文本——
年来了
陈恒礼
年来了,福到了!
“年”很古老,几千岁了吧,又很年轻,年年不变,青春洋溢。那些关于“年”的记忆就像一块画布,有浓有淡,有枯有涩,有明有暗,有空白,也有闲笔,闲笔处题首小诗,诗里开着鲜艳艳的花,又红又媚。那是几枚印章开出来的,有时候还印在小孩子的额头上,讨喜。
中国人过年,几乎人人都成了艺术大师。从一圈花边饺子到一只虎头鞋,从左邻右舍到一家老少,从一句祝福到一个抱拳施礼,整个画面都是中国民间、中国气派。没有哪个国度的人可以像中国人这样,年的文化,融入了千年百代对生活的理解,对生命的礼赞,对岁月的崇敬。过年成为中国人的一种仪式,一种遍地吉祥的仪式,一种颂扬生命的仪式。新年得福,中国人自古就是世界上最向往祥和、企盼普天同庆的人群,也是理想最为执著、善良最为饱满的民族。
我是在苏北出生长大的,对那里过“年”的习俗永记难忘。况且家乡的史志上也有记载:“春节:农历正月初一贺新年,户无大小,人无长幼,都新衣新帽,备酒食、香烛、纸马,祭祀天地诸神,再祭祖先。然后给长辈拜年,邻里亲友再进行互拜,秩序井然不乱。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各村为会,鸣锣击鼓,互相往来。更有扎彩作狮呢,以两人在内举之作狮子舞。又有糊纱为龙,其中点上蜡烛,十数人用竹竿举起,游行城乡,伴以锣鼓笛箫,狮则跳跃作戏,百态毕出,龙则盘旋起舞,蜿蜒如生。观者填街塞巷,白昼及夜,经旬始收。”
细读这文字记忆,脑海中儿时过年的画面,就一齐展现在眼前了。那真是民间的一场狂欢——
苏北的乡村,年来时,东庄小屁孩放一个鞭炮,西村的小屁孩马上就欢呼起来:“过年了!”我们那时候放的鞭炮,叫寸炮,一个一个地放,焾子只有两三厘米长,点着不立即扔出去,就会炸在自己的手指上。所以,放寸炮是小孩最刺激的事,要有胆量,要有机智,还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否则,殃及自身,会被别人耻笑。
年来了,乡村里的秩序有条不紊。一代一代传下来的,先做什么,后做什么,从小就知道了。你比如,点上红点子的馒头出锅了,做母亲的挑拣一个鲜艳好看的,一边用嘴吹着热气,从左手倒到右手,又从右手倒到左手,递到眼巴巴的孩子手里,说,快,送给你爷爷奶奶先尝尝,回来再给你吃!小屁孩就乐颠乐颠地去了。到了年三十中午,一桌饭菜大人不动,小屁孩再馋是不敢先动的,规规矩矩地等待大人们伸筷行动。而大人们呢?又总是先给祖宗牌位敬酒磕头后,才能上桌吃饭。这套,小屁孩要跟着学。
那时的一夜连双岁,五更分两天,压岁钱,求的是压住邪祟,不在乎钱的多少。一毛几分的,大人不嫌少,小屁孩亦是欢天喜地,有时,一捧香花生一块糖,就引得一蹦三尺高。至于新衣服,也不是必备,干净倒是必须的。旧衣服上缝个布公鸡也就行了。雄赳赳,气昂昂,在头顶上晃来晃去。
过年了,无论是大人还是小孩,对玩“会”都有同样的期待。大约每一个自然村都会有一个“会”,粗手大脚的农民,玩起了文艺活,耍狮舞龙撑旱船,敲锣打鼓唱小调,演员大的七八十岁,小的七八岁,精神抖擞,到集镇的热闹地段各显手段身手。每到这时,家家收拾得干干净净,然后涌向街头。远远地听到锣鼓声,不久就先看到田野深处幡旗飘飘,一队队的人马浩浩荡荡地就过来了。各路人马相撞,比试着谁的武艺高强,围观的人山人海;演得好的围观的人就多,锣鼓声越响越激昂,演得差的围观的人也少,不由得就偃旗息鼓垂头丧气了,埋怨自己准备不足,发誓明年卷土重来。人群中,俊俏女子是年轻后生的追逐目标,一段好姻缘常从赶会时的偶遇开始。
村里人过年,是要请新媳妇的。新媳妇就是当年结婚的女子。本族人请本族里的,也请外族的,有时一桌坐好几个新媳妇,那阵势想想都觉得可观。新媳妇打扮得也不输结婚那天,陪她的都是更年轻的未婚小大姐,这桌上是没有男人的席位的,男主人变成了男主妇,任务是全心全意服务好新媳妇。新媳妇出门赴宴,身后就跟着一队吃屎的孩子,一边追一边唱:“新媳妇拉麦子,怀里揣个麦粒子,麦粒发芽了,孩子会爬了!”虽遭大人驱赶,一笑轰散,却躲在远处继续唱,边跳边笑边唱。新媳妇便羞羞答答,加快了脚步……
(选自2016年2月4日《徐州日报》,本刊有删改)
本文作者以朴实的文字深情回忆了苏北乡村的过年习俗,按照时间的推移,重点写了放鞭炮、蒸馒头、吃饭、包压岁钱、玩“会”、请新媳妇等“狂欢”内容,为读者描绘了一幅幅生动典型的苏北风俗画,表现出鲜明的地方特色和浓郁的乡土风味,歌颂了纯真可爱、热爱生活的父老乡亲,这样的情意主旨跟《本命年的回想》极为相似。
勾勒生活场景,生动传神。本文语言很有表现力,往往不多几笔就能把某一生活情景生动传神地勾勒出来。如写充满期待的玩“会”,让粗手大脚的农民玩起文艺活儿,本身就充满令人神往的谐趣。还有老少男女齐上阵,彩旗飘展,人头攒动,那是怎样的气势、怎样的欢腾!表演展示还要有高下之分,情态毕现,趣味涌动,令人捧腹。年轻后生遇见俊俏女子,遇见美丽姻缘,更是令人心池荡漾,春风拂面。可以说,文章对大年的每一点记忆都是体现民风民俗的风景画、风情画,生动传神,勾起我们多少美好的童年回忆。
线索清楚,如数家珍,逐一叙说,各有特色,尤其是作者生动传神的叙说情致饱满、兴味盎然,读者更多感受到的是认识和情感上的满足,甚至赞不绝口。
1.文章叙事条分缕析,情趣盎然,请说说文章重点依次写了什么,其中蕴涵着作者怎样的感情,请举一例略加分析。
2.读完全文,作者笔下淳朴多样的民俗活动,同样会令我们心生对新年特殊的感觉。你的家乡过大年时都有哪些令人难忘的画面?说来听听。
《火把节之歌》延伸文本——
二月二,串豆子
南芳梅
又是一年二月二。
思绪还在与正月的酒香缠绵,不觉二月已踮着脚尖携着春风而来。
二月二,正值阳春三月,在梦里,都在期盼一场淅沥小雨,怎料一场纷纷扬扬的春雪赶在龙抬头的早一天铺天盖地地袭来。都说,春雨贵如油,我说这春雪不亚于油吧!于春耕,你是天使的泪,滋润着大地春怀,风情万种的妖冶了一回。于行人,你无疑是一个不小的行动制约,冰滑雪倒的,危险无处不在。
这场厚雪,虽然行动不便,但没有覆盖住我心中的二月二。
突然间,我发觉没炒豆子、没串豆子已有些年了。今天突然心生一念,我要串豆子。
历来,我都不会错过每一个传统节日,哪怕今天的雪埋过了足背,我依然迈着细碎的步子,小心翼翼地趟过深深浅浅的雪窝,在泥泞中走进一家又一家的超市、杂粮店,去寻找几十年来过二月二的必需品——白豌豆。二月二,龙抬头,不外乎是豆子的天下,可现在,很少见到豌豆了,也很少有人专门在自家锅里炒豆子,所以,基本买不到生豌豆,超市里倒是有熟豆子。以前每年都要炒豆子,这几年没有豆子可炒,就只能买些熟豆子表示过二月二了。
跑遍大街小巷,专门寻找生豌豆的目的很简单,就是为了重温童年梦。
尽管白天没有买到生豌豆,心中的愿望仍然像野草一样疯长,心还是在生豌豆上盘旋,无奈之下买了些熟豆子提回家。晚上突然记起一位朋友,或许,她家有亲戚送的豌豆,不妨打电话问问,结果一问,她就开始翻腾,找出了不知什么时候谁拿来的豌豆,在寒冷的雪地里亲自送来。接到豌豆后,心里的兴奋劲不用说了。轻车熟路地开始清洗豆子,泡豆子,做好前期准备工作,炒豆子,串豆子,满满实实地再过一个温馨的二月二。
关于串豆子,有着不解的情缘,从小,母亲给我们炒豆子,姐姐们帮着烧火,学着串豆子,后来,姐姐们开始炒豆子,潜移默化中,我也学会了一系列操作规程。提前一天下午或晚上泡豆子,用簸箕簸干净豆子里的杂物和尘土,倒在盆子里用凉水浸泡,二月二早上我们还没睡醒,母亲就把泡胀的豆子炒熟倒在簸箕里或盘子里,晾一会后趁软串起来,姐妹们争先恐后地给自己串豆子,一枚针,一根线,攥着一把涨囔囔的豆子,一针一个地串,串了一圈又一圈,扎好线头,挂在墙上的钉子上,等到清明时节再吃。据说,清明吃了二月二的豆子,一年肚子不疼,又听说,吃了二月二的豆子打雷时不会被雷神爷击到。传说只是传说,从来没有考究过到底是实话还是吓唬人的话,总之没有人家不照做的,家家户户都在二月二炒豆子、串豆子,为的是在一年中平安吉祥。不过,在那个清贫年代,有几串豆子挂在墙角,还真是“粮满仓”的感觉,有时候实在饿得忍不住或馋得忍不住时,就踩着板凳或枕头偷偷地取下来吃几颗,有时候这一举动会招来“灾祸”,姐妹们也会学着取下来偷吃,等发现豆子的串数少了或串子被截短了半截后,就会抓贼般地大呼小叫让赔偿。不知道那时候等待清明的到来咋就那么漫长呢,感觉要大半年的时间才能到清明,现在一算,二月二到清明也就一个月的时间。
怀旧的人,重要的经历总会重演。婚后,每当二月二,我都会给孩子串豆子,串成大小不等的圈,依旧挂在墙上,嘱咐孩子等到清明时节才能吃。直到最近几年,由于乡下亲戚种豆子的人少了,也就没有原材料演绎旧梦,只能把风风火火的二月二搁浅。买一把现成的熟豆子,标志着我没有忘记二月二。今年,我会再次拿起针线串几串香喷喷的豆子,继续挂在墙角,等待桃花盛开的季节,品尝我的二月二。
怀旧,让人的心事在久远的怀恋中生根。每个节日都有它特殊的文化内涵,尤其随着年龄的增长,对传统节日越来越重视,越来越沉迷。一直以来,我把每个传统节日都过得轰轰烈烈,意在教会孩子不要忘记祖先留给我们的传统文化,也在提醒和告诫自己,不要将老祖先留下的文化传承断在了我们的手里。
(选自2016年3月10日“西北民俗体验厅”公众号,本刊有删改)
本文作者对极具乡味的豆子情有独钟,用生动形象、情味十足的语言来表现乡土文化,更富表现力,比如“……就会抓贼般地大呼小叫让赔偿。不知道那时候等待清明的到来咋就那么漫长呢……”“抓贼般地”“咋就那么漫长呢”,用的是地道的口语,换成其他任何语句都不能传达出宁夏人那种特有的实在与淳朴,再如“满满实实地再过一个温馨的二月二”“继续挂在墙角,等待桃花盛开的季节,品尝我的二月二”等词句又道出了宁夏人凡事都“忠诚”这一生生不息的本质。还有文章最后一段,启迪孩子不忘传统文化,警醒自己不断文化传承。建议反复诵读,才能品出个中情意。
这是一篇回忆性的叙事散文,作者却没有写成一篇关于豆子的回忆录,更像是一篇声情并茂的文化散文。普普通通的找寻豆子、炒豆子、串豆子,在作者的笔下却洋溢着浓厚的文化气息,一些日常生活小事在作者看来,都是一种文化形态的表现,留心体察、留心积累,心中就有积淀和发现,写起来就能左右逢源。
1.反复读读下面这句话,简单谈些你对作者这一做法的理解。
尽管白天没有买到生豌豆,心中的愿望仍然像野草一样疯长,心还是在生豌豆上盘旋,无奈之下买了些熟豆子提回家。
2.作者跑遍大街小巷,专门寻找生豌豆就是为了重温童年梦。结合文章内容,找找作者其实要重温些什么呢?
《水调歌头》延伸文本——
青玉案·元夕
辛弃疾
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关注公众号,回复“拓展阅读2016年11月”查答案
元宵节放灯始于汉代,当时名叫“上元燃灯”。东汉明帝刘庄因提倡佛法,曾敕令正月十五“燃灯”,并亲自到寺院张灯祭神,表示对神佛的尊敬。南北朝时,元宵张灯已蔚然成风。到了唐代,元宵放灯活动盛况空前,大街小巷灯光通宵达旦,人们熙来攘往,车不能掉头,人难得转身。除了民间放灯的风俗活动之外,历代文人也创作了大量生动的诗词传唱吟咏。
本词上片写元夕之夜灯火辉煌,游人如云的热闹场面,下片写不慕荣华,甘守寂寞的一位美人形象。美人形象便是作者理想人格的化身。“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把这种境界称之为成大事业者、大学问者的第三种境界,确是大学问者的真知灼见。
1.词人苦苦追寻的“女子”有着怎样的性格?简要分析词中词人用什么艺术手法来塑造她的形象。
2.本词描绘出元宵节通宵灯火的热闹场景,梁启超谓“自怜幽独,伤心人别有怀抱”。这首词中寄寓了词人什么样的“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