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孙模同
臧思佳:“诗心如玉”的公安文化躬行者
文/孙模同
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有些想法就像春天总要长高的野草,无论春雨来不来总要长起来。没有启发,没有指点,也许就在那么一个晚会彩排的傍晚,那个十岁的小姑娘坐在后台的楼梯上开始修改起主持词来……主持晚会的成功带给她最初的鼓励,从此登上舞台的台词都由自己来写成了臧思佳的习惯,从主持词到朗诵诗到舞台剧本,直到无心插柳柳成荫,进入大学时期臧思佳完全从台前转到幕后潜心走上文学创作之路,担任校刊和校报的编辑。
一转眼到了2006年的初夏,大学生活即将结束,同学们都把目光盯在高薪的IT公司或者体面的白领工作上,臧思佳的目光却被一群穿着不起眼的绿色军装的人们吸引,那些是公安边防部队来招收入警大学生的警官。
“我也能穿军装吗?”
“我还能穿军装吗?”
像被催眠静止的流水瞬间从高处悬崖被释放,她儿时被压抑的“军装梦”瞬间被激活!她立即向后转,放弃了当年校园最大的一场招聘会,朝那片向往的橄榄绿走去。
就像臧思佳的诗句“在一根指尖的河流里流浪/一声雷鸣,让水草柔顺的长发长出无数箭头/为岸指明了流动的方向”,她像一支发出就无法收回的箭一样,奔向心的方向!通过考试、面试、考察等多个环节,她被辽宁边防总队顺利录取!
2006年9月至12月,在呼和浩特边防指挥学校集训期间,臧思佳在学校政治处领导指导下创办了公安边防部队首期《入警大学生报》。
当热爱成为职业,心,便获得最大的满足。
于是,2007年1月,正式开始在公安边防部队工作的臧思佳把一支写诗的笔深深扎进了边防线的热土。
2011年11月,臧思佳首部军旅诗集《橄榄树的红果实》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中国作家协会党组副书记、副主席何建明亲自为此书作序,诗坛泰斗贺敬之对作者给予了鼓励,时任公安部宣传局武和平局长撰写推荐词,著名诗歌评论家李瑛、韩作荣、曾凡华、朱先树,鲁迅文学院副院长成曾樾等众多名家对该诗集进行评论,被称为“臧思佳诗歌现象”。
其中第三章“红色蓓蕾”中集中了近百首红诗,用诗歌艺术的形式表达了公安边防部队官兵对党的热爱与深情。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何建明就在为该书撰写的序言中这样写道:“你是一个值得期待的年轻诗人。你的诗里充满着童真,充满着对生活的追求和向往,充满着一种军人的思考与责任。你有很大的希望,你的希望就在于你的理想和追求之中。你很有才情,你的才情在你一首首富有哲理的诗意中。你肯定要永远在文学的道路上走下去……”
的确,她不仅走下去了,而且走得更深、更远。
次年春暖花开时节,臧思佳第二部诗集《住在云朵里想你》由中国戏剧出版社出版。公安部宣传局杨锦局长为诗集拨冗作序,中国文艺界联合会李瑛副主席对作者给予了鼓励,中国作家协会铁凝主席为诗集题词,国务院忽培元先生为诗集撰写评论,鲁迅文学奖获得者王久辛,著名专家吴思敬、彭学明、林莽,著名诗人舒婷等进行了点评。
2014年10月,臧思佳第三部诗集《爬上云朵采阳光》在北京时代华文出版社出版,获得陈建功、胡平、《天下无贼》作者赵本夫、八一电影制片厂副厂长刘建伟等六名中国作家协会领导联袂推荐,和《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刊》、《人民文学》、《北京文学》、《青年文学》、《中国文化报》、《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等十余家国家顶级文学刊物的编委、主编重磅荐读。
其中公安题材诗歌连续三年被收录公安部年度文学作品精选集。
“又一个春天住进柳枝/住进掌纹舒展的花瓣/住进一滴水,苏醒时/在身体里孕育出的一个大海……”
大海边出生、海浪里成长的臧思佳在柔弱的书卷气中更有着吃苦耐劳的“女汉子”精神。
2013年7月,臧思佳加入中国作家协会之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怀着一颗对公安沃土感恩之心,深入到大连市最艰苦、最偏远的长海县各岛上边防派出所采访。大连的8月,是登岛较好的时节,但也是海上风浪大、岛上蚊虫多、空气湿度大、气候最多变的季节,在去往长海县距离大陆最远的海洋岛的船上,剧烈的晕船感折磨着这个瘦弱的小姑娘,眩晕、呕吐、头痛……这些症状好像互相比拼一样一浪高过一浪折磨着她,那天是持续了四天的海上风暴刚刚平息的第一天,很多急着返回海洋岛的村民都挤在这艘船上,为了给那些几个月都难得出岛一次的村民们让座,臧思佳和同行赴海岛采访的人员都在大太阳下挤到甲板的空地上,不晕船的还可以站着,把小板凳让给晕船的,就这样像沙丁鱼罐头一样挤在一起。海浪声、马达声嗡嗡地混在一起,吐满一个清洁袋又换上一个,最后吐的都是苦味的胆汁,却还在干呕,船上的人讲起在旧时的木质船上有老鼠忍不了晕船的痛苦跳海自杀的故事,讲的人和听的人都哈哈笑着,臧思佳后来跟大家说她那时哇一声就哭了,只不过船上噪声大没人留意,她想如果自己会游泳就想那一刻跳进海里去!
2015年,西藏发生“4·25”地震,雪域高原上善良热情的藏族同胞生命攸关,虽然正值周六,但正在大连支队松木岛边防派出所加班采访的臧思佳听到消息心里顿时被揪了一下!宁静的天堂也会听到大地的声响?灵魂的净土也有山川的震荡?那里,我们西藏公安边防部队的战友啊,像米粒洒落在沟沟坎坎里不起眼却无处不在的战友啊,你们在哪里?当晚采访结束,臧思佳就打开电视机直到关注的地震特别报道的频道呈现一片雪花,她的心里也被这片雪花压得透不过气来,不亲自走一遍地震带,她心里不安!
于是,6月3日,在余震不断、塌方不断的情况下,臧思佳孤身一人挺进灾区,
直到7月15日,用42天的时间走遍了西藏受灾最严重的吉隆、樟木、定日方向大部分受灾村落,采访了几乎所有坚守在灾区帮助老百姓抗震的边防部队官兵。其间,多次穿越海拔5236米的孔唐拉姆山,两次挺进无人区、六次经历余震,三次爬越山体塌方,30余天的时间只能居住在老鼠、蚂蟥、蚊子肆虐的帐篷里,“越艰苦、越幸福”,这是臧思佳当时由衷的体会,因为只有你跟战友们共吃苦,才能体会到战友们的苦,战友们才会把喜马拉雅大营救中最真实、最感动、最震撼的故事讲给你听。
为了采访到一线最鲜活的素材,臧思佳曾三次尝试进入到老百姓已经撤离、整个区域已被封锁为无人区的吉隆口岸,前两次都是走在盘山路上被前方的山体滑坡拦截了回去,第三次,她和随行的吉隆边检站几个官兵终于抢通!但就在他们通过5秒钟左右,随着轰隆隆打雷般的巨响,一块跟车子一样大的石块从山顶滚落,因为他们还没有走出多远,能够清晰地看到那块石头从上往下滚落的过程中所到之处碗口般的树木被拦腰砸断,断口像被镰刀割断一样清晰,可想而知,倘若臧思佳他们晚通过5秒钟,将会遭遇什么样的命运?
接下来的24小时,可想而知,十几个人被困在热索村的吉隆口岸,一面是尸味随风飘来的尼泊尔口岸,时时传递着死亡的威胁,一面是三面环山的自然环境,什么叫群山如猛兽一般,臧思佳算是第一次有了体会,她看不到猛兽的狼牙利爪,但感觉已入虎口。为了节省中队发电机的能源,被困当晚臧思佳住进没有拉电线的帐篷,吉龙藏布江湍急的河水和山上落石的声音混杂在一起,高原反应和内心对生命的思考纠结在头脑中,臧思佳在日记本上写道:“我要坚持,我不能死,我的这部作品还没有写完……”
那一刻她被内心一个强大的声音震惊了:“文学高于生命!”
无论是深入海岛还是登上高原;无论是2012年赶赴百年不遇的抗洪一线,连夜写下报告文学《你是百姓的诺亚方舟》刊发在《中国作家》杂志,还是利用四年时间跟踪采访全国边防第四届“十大边防卫士”陈伟强,为其撰写3万字报告文学《信念是灯》,被收录《英雄》报告文学集;无论是晚上打点滴、白天去采访撰写的以全国“十大带兵模范”张原嘉为原型的报告文学《翅膀上的春天》,荣获公安部四六局联合举办的征文大赛一等奖还是打磨一部仍在创作中的公安题材力作,臧思佳都保持了她内心最纯净的本真和最朴实的热情。
既能扇动翱翔云端的羽翼,又敢于磨砺躬行基层的双足。如果问臧思佳为什么能够在体制樊篱中一跃飞天,又能脚踏实地和民警一道风尘仆仆走在走访的乡间小道,答案便在她一颗朴实到俯听大地脉搏的心中。
“一只想喝醉的杯子/独自饮着高度的夜色/暮色拉开遗忘的大厅/舞台却装不下体内庞大的孤独……”
写作是一件孤独的事,但进步却是一件可以传递的快乐。臧思佳愿意把这份快乐传递给公安战线上跟她有着同样爱好、向往的朋友们。就像《青年文学》原主编唐朝晖老师曾点评的那样:“你像位牧羊女,海水似羊群,没有被伤害的事件发生,只有一件件水滴般的爱……”臧思佳把她对文学的爱、对公安文化的爱,水滴般撒在了每一块渴望甘霖的地方。
她除了将树立公安队伍良好形象的文学作品发表于《人民文学》、《诗刊》、《文艺报》、《中国作家》、《北京文学》、《青年文学》、《解放军文艺》、《人民日报》、《光明日报》、《诗探索》、《星星诗刊》、《扬子江诗刊》、《中国诗歌》、《中国文化报》等数十种刊物之外,被《意林》《知音》等杂志转载为卷首语,先后荣获《诗刊》社、中国诗歌学会主办的“时代冲浪杯”诗歌大赛优秀奖和第三届“鹳雀楼”文化节“西厢杯”诗歌大赛优秀奖,中国公安诗歌新人奖,公安部连续两届“边防文学奖”,第22届全国“鲁藜诗歌奖”及大连市第12届文艺新人奖。
臧思佳诗集
从2012年至今,她先后远赴公安海警学院、呼和浩特边防指挥学校、广州边防指挥学校等公安系统多家院校和各文学、新闻创作培训班进行授课交流,提升广大警校学员和基层民警的文学创作水平;多次扎根基层、深入一线,组织参与进行公安英模、优秀团体的报告文学、报告会材料的采访撰写,用文学的语言将基层民警感人至深的故事向人民群众展示得淋漓尽致,承担起了一名公安作家该承担的神圣责任。
随着公安边防部队对文化工作的日益重视,和各级党委对文化人才建设工作的深入开展,2013年,在公安边防部队推荐下,臧思佳同志赴南京政治学院攻读了政治工作学硕士研究生,以打不垮的斗志奋斗在无论艰难险阻还是荆棘丛生的实现理想的道路上。
“扎根基层,立足公安,走向全国”是臧思佳同志从事文联工作的概括。2011年在鲁迅文学院就读期间,她就尝试撰写了12000字的《公安边防文联改革发展建议方案》;2012年在公安部宣传局借调期间,充分发挥全国公安文化工作阵地作用,积极与各省公安文联沟通协作,参与拍摄《中国警察》6集纪录片,在中央一套和十二套四次反复重播,在全国人民心中树立了新时期人民公安队伍的良好形象,当那些她参与付出劳动的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呈现在全国观众面前时,那些在几个月来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故事却让她将一帧又一帧镜头、一句又一句台词看了一遍又一遍。那些故事就像央视老师和她共同养育了几个月的孩子,孩子长大了,母亲还舍不得离开它……
中国作家协会创研部主任胡平将臧思佳誉为“边防部队最优秀的诗人,中国最优秀的‘85后’诗人之一”,但面对这样的荣誉,臧思佳总是极少提及,连她身边的同事都很少知道,她说:“不说终点,因为我一直在路上。”
(臧思佳,女,中国作家协会会员,全国公安文联签约作家,“85后”警花诗人,辽宁边防总队大连和尚岛边防检查站警官。出版诗集三部《橄榄树的红果实》《住在云朵里想你》《爬上云朵采阳光》)★
责任编辑:邢玉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