宓子贱是孔子的弟子。孔子对他评价很高,把他叫作君子。
有一次,宓子贱被鲁国国君任命为亶(dǎn)父(鲁国地名)的地方官。临行之前,宓子贱隐隐有些担心,害怕自己在外任职,如果有人向国君进谗,国君偏听偏信,就会影响自己行使职权。想来想去,他终于想出一个办法,于是向鲁君要了两名贴身的书吏,一起到亶父去了。
来到亶父后,宓子贱当着本地大小官吏的面,叫两名书吏写文书。书吏拿着刀子刚开始往竹简上刻,宓子贱就在一旁扯着他们的胳膊肘摇啊晃啊。受到这样的影响,当然写不出什么好字来。宓子贱就生气,说这两个书吏不中用。书吏们很气愤,索性辞职准备回都城去。宓子贱也不挽留,反而冷冷地说:“你们字写得不好,回去也罢!记得告诉国君我为什么叫你们回去的!”
两个书吏受了委屈,回去以后就向国君告了状。鲁君沉吟良久,说:“唉!这是宓子贱在拐着弯儿向我进谏哪!他是怕我听信谗言,干扰他的行政,到头来反而怪他办事不力啊。”
于是,国君专门派亲信到亶父去,转告宓子贱说:“从今天开始,亶父不再是国君的亶父,而是宓子贱的亶父。只要是有利于治理地方的举措,请宓子贱相机行事,五年后再向国君汇报即可。”
从那以后,国君果然不再干涉亶父的事务,宓子贱得心应手,把亶父治理得井井有条。后来人们就用“掣肘”来形容牵制别人做事,使人放不开手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