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乡村文化繁荣的“源动力”

2016-12-06 20:11周神青
当代党员 2016年22期
关键词:乡贤服务中心美丽

周神青

石柱土家族自治县枫木乡莲花村65岁的“民歌王”刘永斌,最近终于消除了多年的心病。

他一度担心失传的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啰儿调”,现在正逐步发扬光大,每晚在村中心广场上排练的就有近百人。

作为传承人,他打心底里高兴。

“啰儿调”因山歌唱词中有“啰儿”而得名,包括生活歌、山歌、情歌、对歌、号子等类别和难以计数的曲目,具有悠久的历史。目前,它仅存于石柱县境内,并和当地民歌相互融合,形成了“土家啰儿调”。

过去,由于唱它的人少,市场化难度大,几近失传。

转机缘于政府的适时介入。从2013年起,石柱县每年投入资金用于“啰儿调”的发展与传承,并在部分小学建立了传承基地进行课堂推广,既保护了文化遗产,又丰富了民众的文化生活。

“啰儿调”是重庆广大乡村文化繁荣的一个缩影。

当下的重庆新农村,随着群众文化“村村有组织、户户能参与、天天有演出、周周有活动、月月有主题、常年不断线”的目标确立,异彩纷呈的文化活动正成为“美丽乡村”建设中的新景致、农民生活的新内容和表达欢愉之情的新方式。

那么,在这些新的景致、内容和方式背后,重庆的乡村文化繁荣又有着怎样的“源动力”?

新观念——农民的自信舞出来

深秋夜凉。

重读年初李克强总理所作的《政府工作报告》,“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这些字眼,温暖着在主城一家文化单位工作的李静雯的心。

李静雯在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的老家,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天山堡。这片宁静乡土在历经环境整治、高山生态扶贫搬迁、精准扶贫等蜕变后,焕发出别样生机。

乡村的夜,不复记忆中的寂静。

每当夜幕降临,天山堡村中心的小广场上,就会亮起明亮的灯光。待音乐响起,早已梳妆打扮好的农妇和土家汉子便在小广场上汇聚起来,随着节拍翩然起舞。

他们的脸上,带着从未有过的从容和自信。

“福石城中锦作窝,土王宫畔水生波。红灯万盏人千叠,一片缠绵摆手歌。”清代《溪洲竹枝词》里的场景,莫不如此。

“几年前,村民健身就用传承下来的摆手舞代替坝坝舞了,现在参加的人越来越多。”李静雯说。

前段时间,李静雯回了一趟老家。她发现,随着村民生活条件的好转,他们的文化娱乐形式有了很大改变,“看电视、打麻将的少了,健身、跳舞的多了,特别是对文化的传承更加重视了”。

2015年6月,酉阳县土家摆手舞大赛举行。大赛现场,绚丽的服饰、动人心魄的音乐、生动的舞姿,无不展现着酉阳美丽乡村中村民幸福生活的情景。

“同样是舞蹈,但它和坝坝舞不一样。”在李静雯看来,二者虽然都可以看作全民健身的一种形式,都能丰富群众文化生活,但摆手舞的繁荣则更多体现的是一种乡村文化的繁荣和村民的精神面貌,以及社会各界对巴渝文化的传承。

“舞蹈是一种展现美的形式,只有充满自信,才能用肢体表达美。”透过酉阳摆手舞,重庆市文化委员会公共文化服务处处长文科看到了村民日益增长的文化自信,以及背后所显现出来的乡村文化生活的繁荣。

新方式——文化的鸿沟填起来

用舞蹈来健身,曾是城乡文化差异的重要标志。

早起或晚饭后,外出跳一段,是很多城市居民的选择。

在过去的农村,早起干活,为生活奔波,晚饭后早早熄灯就寝。乡村的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乏味。

当农民唱起“啰儿调”,跳起摆手舞,意味着什么?

“城乡一体化。”文科的回答掷地有声。

过去几年,重庆共建成“美丽乡村”近1000个,村文化服务中心、健身广场、农家书屋、老年文化活动中心等更是数不胜数。全市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建设正不断向农村延伸,城乡差距日渐缩小。

当“美丽乡村”建设让全市农村发生翻天覆地变化之时,一个个散落在乡间的村文化服务中心则承载着文化的音符,渐成重庆农村百姓不可或缺的脉动。

“在‘啰儿调、摆手舞里看到的是农村文化繁荣和农民的自信。而在村文化服务中心里,看到的则是当前城乡一体化背景下,城乡文化建设因为自信而日益缩小的差距。”文科说。

当村庄的文化、历史、特色、名人得到重视,并被挖掘和整理,陆续搬进村文化服务中心,这种乡土文化自信也随之激发。

“包括‘新乡贤‘最美家庭等以农民为主角的评选,都能让农民的自信迸发出来。”文科认为。

“先祖由湖广于大元入川,故土造就了祖辈们的勤劳与淳朴。苏氏族谱有宗规十七则明令载有‘耕读当勤、赋税当纳、邻里当和家训……”

这是永川区何埂镇仓宝村苏祖才老人将“家风家训”搬进村文化服务中心为村民讲课时的场景。

2015年4月,永川区启动“新乡贤”文化建设,年近七旬的苏祖才老人成为913名“新乡贤”之一。

在一年多时间里,老人通过讲传统文化、家风家训等,给村里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改变。

在永川区,913名“新乡贤”,成为乡村文化繁荣和经济发展的一支重要的新生力量。

时任永川区委书记熊雪说:“这股以农民为主角的新生力量,是缩小城乡文化差异、提高农民文化生活质量,加强农村精神文明建设、传播繁荣农村文化的一个重要载体。”

新路径——多元的供给足起来

2016年7月的最后一天,作为“文化下乡”的一部分,荣昌区“送电影下乡”惠民活动来到古昌镇冲锋村。

傍晚7点30分,村子中间的一块空地上挤满了人群。

区里的数字电影放映队给村民带来了经典影片《湘江北去》《西柏坡》,以及科教、政策类影片《走进农村合作医疗》。

“年轻的时候没有电视,能看场露天电影就是最好的享受了。没想到今天还能重温看露天电影的感觉。”62岁的村民李洪萍满脸喜悦。

这样的喜悦,让重庆市文化委副巡视员谢宾颇为自豪:“农村复兴,当从文化复兴开始。物质要富裕,精神更要富有。”

据谢宾介绍,在全市,这样的农村数字电影放映队还有721个,他们丰富了广大农民群众的精神生活。乡镇综合文化站有1025个,它们为农民开展文化活动提供了场所依托和组织指导。农家书屋在全覆盖的基础上,又新建了100家数字农家书屋。

“‘文化下乡和村文化服务中心建设只是文化生活的一方面。”谢宾说,“农民有了迫切的精神文化需求,多元化的社会公共文化供给才会越来越重要。我们应不断丰富农村的公共文化供给,以提供更多样的文化选择。”

前不久,秀山县钟灵镇陈家坝村的村文化服务中心来了几位县里的书法家,村民们每天都会去找他们学习书法。

“秀山是书法之乡,我们不会书法怎么行。”有村民表示。

从2016年起,梁平县金带镇双桂村的农家书屋每天都会向村民开放,养生保健、农业科技等多种读物都可在这里借阅。

“看书的人挺多,接下来村里会考虑再增加一些书。”村综合服务专干李茜茜说。

如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及的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倡导全民阅读,普及科学知识,提高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引导公共文化资源向城乡基层倾斜,正在广大农村基层落地开花。

新呈现——美丽的乡村活起来

当文化的清泉流进乡村时,乡村变了模样,村民也变了模样。

铜梁区涪江边上的高楼镇,数百农民忙时种田,闲时舞火龙。他们不仅庄稼种得好,而且把火龙舞遍了大半个中国,并舞出了国门。

永川区自启动“新乡贤”和“最美家庭” 等以农民为主角的文化建设以来,农村的矛盾纠纷和信访量直线下降,社会风气更加和谐美好。

近年来,开州区长沙镇也加大了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相继建起了长沙广场、滨河走廊、桔林公园等休闲健身场所。

“我们虽然住在农村,但享受的是城市待遇 ,住楼房,逛市场,出门就有小广场,健身器材、休闲广场一应俱全。”村民们很是高兴。

长沙镇的转变是重庆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的一个缩影。

自2013年以来,重庆围绕大力发展乡村经济、美化乡村环境、丰富乡村文化、构建和谐乡村四个方面下功夫,努力建设各具特色的“美丽乡村”。截至目前,全市共建成市、区县两级示范村近1000个,形成了点上有特色、面上有规模、整体大变化的“美丽乡村”发展格局。

2016年8月27日傍晚6点,开州区长沙镇齐圣村。

夜幕降临,音乐即将响起。

新建的村文化服务中心前,律动的身影,灿烂的笑容,镌刻下新农村的美好。

猜你喜欢
乡贤服务中心美丽
“蜀”润乡贤,“陶”享美好
队旗在党群服务中心飘扬
让新乡贤助力乡村组织振兴
宋泽平:当代乡贤赋能乡村振兴
中证法律服务中心调解程序知多少
上海看见爱志愿者服务中心
我们创造美丽
平凡又美丽
南安乡贤再发力
不可错过的美丽配饰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