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艳娟
摘 要:韩愈在《师说》文中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观点。韩愈这一观念在当时士大夫“耻学于师”的社会环境下是有进步意义的。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师道德修养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观点,应该被“师必贤于弟子”所取代。
关键词:师说 师德建设
韩愈的《师说》是我国第一篇专论教师的名作。当时社会“师道日微”的不良风气盛行,韩愈为纠正这种风气而作此文。针对当时的情况,韩愈在文中提出了“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观点。韩愈用“无贵无贱,无长无少,道之所存,师之所存”,来强调师生关系是平等的,是可以互相学习的。在师生关系这一层面上,可谓古今一体。但是在现代教育的大环境下,我认为“师不必贤于弟子”这一观点,应该被“师必贤于弟子”所取代。
“贤”字,《古代汉语词典》解:①有道德的,有才能的;
②有德有才的人;③善。但从字面上的理解。“师不必贤于弟子”中的“贤”字应该更侧重于教师的道德品行,即“师德”。师德是教师的核心素质。师德主要从教师的人格特征中显示出来,历代的教育家提出的“为人师表”“以身作则”“循循善诱”“诲人不倦”“躬行实践”等要求,这既是师德的规范,又是教师良好人格的品格特征的体现。师德是教师和一切教育工作者在从事教育活动中必须遵守的道德规范和行为准则,以及与之相适应的道德观念、情操和修养。
让我们再回到韩愈创作《师说》的年代。在唐代,魏晋以来的门阀制度仍有沿袭。贵族子弟都入弘文馆、崇文馆和国子学,他们无论学业如何,都可以为官。因此,在当时士大夫阶层中普遍存在着“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謀”的鄙师心理。柳宗元在他的书信《答韦中立论师道书》中记录了这一现象:“今之世不闻有师,有,辄哗笑之,以为狂人。独韩愈奋不顾流俗,犯笑侮,收召后学,作《师说》。”意思是:如今之世,不曾听说有謁要拜师,如果有人有这样的想法,人们就七嘴八舌地嘲笑他,认为他是个狂人。只有韩愈不顾俗流,顶着世人的嘲笑和屈辱,接收号召后辈的学生,写了《师说》这篇文章。由此可见当时的“耻学于师”的情况有多么严重。韩愈正是为了反对“士大夫之族”这种错误的观念,才提出以“道”为师、“道”即师之所在。并用“师不必贤于弟子,弟子不必不如师”这样几乎无奈的话来激励世人求师问道。
韩愈在《师说》中提出的师道观念是有进步意义的。在士大夫阶层都“耻学于师”的情况下,即便“师不贤于弟子”,但只要人们肯“学于师”并有所得,都不失为一种进步。但是,随着社会的进步、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教师道德修养层面的要求也越来越高。
在学生心目中,教师是社会的规范、道德的化身、人类的楷模、父母的替身。他们都把师德高尚的教师作为学习的榜样,模仿其态度、情趣、品行乃至行为举止、音容笑貌等。不管看到什么,他们都会无意识地模仿,不知不觉中,学生与他们身边教师的行为模式就会非常接近。因此,作为教师,在道德层面也就被赋予了更高的要求。可以说教师道德素质比教师文化素质更为重要。师德是教师的灵魂,是教师人格特征的直接体现。正如西汉文学家、思想家、教育家扬雄所说:“务学不如务求师。师者,人之模范也。”那么一个“不贤”的,甚至道德水平不及学生的教师如何成为学生的楷模,道德的化身?
社会要求教师要做到“为人师表”。那么教师以何为“表”?自然是自身高于普通人的“贤”。丰子恺把人格比作一只鼎,而支撑这只鼎的三足是:思想真、品德美、情感善。只有“三足鼎立”,真善美和谐统一,才能为人师表。子曰:“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一个在人格高度上甚至不及学生的人,一个做不到“身正为范”的教师,如何能让学生“亲其师,信其道”?这样的教师势必无法或得学生的信任和尊敬,那么他的教学也将是失败的。
一个人想要照亮他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要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同样,一个教师要想培养学生高尚的人格,首先自身就得德才兼备。一个好的老师,不仅应该是个饱学之士,拥有扎实的专业知识,更重要的是要有人格的感召力。高尚的师德就是昀好的教科书,就是一股强大的精神力量,教师在与学生交往对话的过程中,教师会在潜移默化中完成学生的人格转化和塑造。因此,作为知识分子的教师,应该时时事事以君子的标准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教师是把自己的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通过教学的形式传达给学生的职业。一个贤能的有着良好师德的教师,对学生人格的熏陶是“润物细无声”式的,是会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形成崇尚真知、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以及高尚的人格情操的。具有高尚人格情操的教师对学生的影响是无形的、巨大的、深远的,甚至是让学生受益终身的。
总之,任何的意识形态都受到当时特定的历史时期的影响,对老师的要求也随着时代的变迁而不断改变。也许在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对教师的师德要求略有降低,但是从人类历史长河的广阔时间里来看,教师必须是“君子仁人”,这是亘古不变的要求。尤其在今天这个高度文明的社会,人们不是“耻学于师”,而是“耻于无师”。求师问道是人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因此,当下的教师必须不断提高自己的师德修养,做到“师必贤于弟子”,甚至“师必贤于众人”!
参考文献:
[1][清]吴楚才,吴调侯主编,古文观止[M].山东文艺出版社 2013.
[2]王道俊,郭文安主编,教育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2009.
[3]王延伟,教育互动:教师人格与学生人格发展的重要途径[J].当代教育论坛,201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