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志强
课堂教学是一门缺憾的艺术。在现代多元化的教学情境下,旧的传统教学模式尚未打破,新的课程理念仍需完善。与其穿着新鞋走老路,不如打破传统,探索新的教学路径。就现阶段深圳公、民办两类学校学生而论,前者乐于表达、善于表现;后者羞于表达,乐于聆听。相比之下,教授同一节课的民校老师要比公校老师累得多,且课堂效率恰恰相反。民办教师在埋怨之余是否思考过:民校学生与公校学生相比虽有其先天的不足,但在其生活方式的多样性里,潜藏着丰富的语文素养。
或许只是一两个证件的差异,孩子与公校失之交臂,家长常常埋怨收入的差距、硬件设施的相对滞后,老师也常常埋怨。两种埋怨之声,溢于言表,感染着孩子。日久天长,埋怨声在孩子的内心深处逐日淤积,形成自卑情绪。在此情绪之下,孩子不愿参与课堂是可以理解的。改变不了现状,就应该努力适应。首先,老师必须改变自己的心态,更新自己的教育理念。了解学生的生活,关注他们的成长过程。用灿烂的笑脸来驱散他们内心的阴霾。还要以自己的乐观心态,感染我们的家长,更新他们的生活观念。在两者的结合下,为孩子营造一个充满欢声笑语的精神世界,也就为学生参与课堂活动奠定了坚实的生活基础。
生活是昀好的老师,人生百态是昀好的课堂。很多生活在城中村的孩子,广泛地接触着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有着“小区、花园”里孩子从来不可能拥有过的独特生活体验。以城中村孩子为教育主体对象的民办学校老师还有什么可埋怨的。你们拥有的是一口待开发的、源源不断的知识深井,且不是得了便宜还卖乖吗?
谁都渴望他人的肯定,孩子也不例外,特别是老师的赞许。作为老师,我丝毫不怀疑学生参与课堂的欲望。但个体的差异,又使得他们参与的程度参差不齐。在课堂上,教师不要以个别优秀学生的表现来衡量每一个孩子。评价的天平不要倾斜于任何一方。在课堂评价的过程中,教师要用语言来激发学生潜藏于内心深处的积极因子。特别对学有困难的学生显得尤为重要。有一回,我在批评一学生时言语过激。有老教师语重心长地告诫:“他就无一点可取之处吗?学生不都是在错了改、改了错的循环往复中成长的吗?”作为教师,我们一定要看到学生的闪光点,看到了闪光点就等于看到了希望。我们不要用“好”“非常好”等套路性语言来敷衍学生;
不要让学生有上当受骗的感觉,尽管学生都乐于接受;更不要夸大其词、无中生有。学生要的只是实至名归的真诚赞许。公平公正就是学生参与课堂的意义所在。
讲授与聆听是传统的教学模式,在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课堂教学活动相对封闭的情况下,发挥过不可替代的作用。时至境迁,信息化传媒手段的介入无处不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呈现多样化趋势。教师知识更新的速度未必能够走在学生的前面。现代语文教学已不可能由教师孤立地完成。树立牢固的大语文观,多元化挖掘、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语文素材,为课堂教学服务已成不可逆转的趋势。在此大环境下,语文教师要弱化自身的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教师在课堂教学环节中,不过就是以上课的方式把几十个孩子组织在一起,做他们该做的事罢了。以往的很多经典语文素材在现代传媒的作用下,已沦落为陈词滥调。作为教师务必以新人、新事、新观点保持学生对语文课堂的新鲜感,引导学生读书、看报,把握时代的脉搏以及舆论的走向。在学生的生活里挖掘他们独特的情感体验,寻求更新的语文素材。激发他们与文本对话,相互间思考、讨论碰撞出思维的火花。鼓励学生用笔或嘴,把自己的所思、所想、所悟表达出来,以求其达到参与课堂,全面提高语文素养的目的。
树有根,水有源。语文教学也是如此。语文教学的根,是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蕴;语文教学的源,是广泛、丰富的生活体验。无论何时,我们都要追本溯源,调动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把这门缺憾的艺术发扬光大。
参考文献:
[1]李英. 体验:一种教育学的话语——初探教育学的体验范畴[J]. 教育理论与实践. 2001(12)
[2]沈建. 体验性:学生主体参与的一个重要维度[J].中国教育学刊. 2001(02)
[3]倪文锦. 对当前语文教育的思考——与一中学老师关于语文课改的“对话”[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06)
[4]任武英.浅谈口语教学中的思维训练[J]. 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