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高职语文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2016-12-06 12:33何洋
中国市场 2016年32期
关键词: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何洋

[摘 要]高职的语文课程要重视大学生的全面发展,这就要求对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合理地开设语文类选修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高职语文课程;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204

语文素质是我们的基础素质,语文教学是实现语文素质的前提和关键环节,所以在高职教育的课程体系里开设语文课就有着重大的意义。目前绝大部分的高职院校都开设了大学语文课程,设立专门的语文教学部门,无论文科、理科的学生都学习大学语文课程,以达到文理渗透的目的。这种做法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但是,高职的语文教学现状仍处在不令我们满意的程度之中。

1 高职语文教学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首先,传统的语文教学模式影响了学生语文能力提高。特别是在我国的教育体系中,受到传统的应试教育影响,大部分学生从小学习语文就始终围绕升学或者考试,从小学到高中的语文教学始终是一种教师讲解课文的模式。即使老师进行了创新,同学们下足了功夫,有些知识的获取也是靠死记硬背得到。虽然在国家提倡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我们整个国家的教学大环境有了改变,但是,多年以来形成的教学模式却难以改变,这就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语文的教学效果。

其次,学生学习语文的情况不容乐观。高职学生主要来自高中和中专,他们大部分人在学校时学习语文的成绩都不大尽如人意,这使得他们在进行语文学习的时候难免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语文写作能力较差。对于通知、证明等基本文体,不能进行准确地表达,经常所写的内容,不是表达不清楚,就是在语句中存在错别字,造成低级错误。第二,对文言文的相关知识了解甚少。即使是简单的文言文语句,学生也不能准确地翻译成白话文。第三,学生对文学的鉴赏能力较低。特别是在诗歌、小说、戏剧等方面,由于知识的匮乏,导致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不够到位,做不到多层次、多角度地认知文学作品。第四,对世界及中国各时期的文史知识掌握不多。很多学生对我国的古代文学和近现代文学,以及世界各国的文学作品和作家不能准确地掌握,更弄不清楚那些作家所处的时代和背景。第五,对语文学习的认识程度不足。在高职院校中,学生都会产生一个共同的认识问题,他们认为自己从小学开始一直学语文,十多年下来,也不过如此,上大学就没必要再学了。这种忽视语文的思想,也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目前高校内语文学习情况不容乐观的局面。

最后,重理轻文现象的存在。特别是理工类的高职院校中,理工类的专业居多,这种院校的性质导致在课程开设的过程中忽视文科类的教学,对于语文课的设置更是放在了一个可有可无的位置上。之所以会这样,是因为他们没有充分认识到语文的多功能性。语文作为我们学习和了解其他学科的基础和工具,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个人在语文学习认识上的不足,加之部分高职学生语文基础尚可,他们认为没必要在大学里挤压专业课的时间去学语文,导致学生慢慢失去了对语文学习的兴趣。

2 高职语文教学对策分析

首先,要想全面提高学生个人综合素质,全社会必须要重视语文教育。教师不但要重视语文教育,而且要调整语文教学的思想;学生不但要重新认识学习语文的态度,而且还应该意识到语文作为一种常用的学科,其本身具有的多功能性。语文作为我们思想交流的常用工具,能让我们处理好日常的人际交往,也能帮助我们提高全民素质,特别是在提高高校学生的素质方面,影响也很大。所以,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要坚持发展基础性学科。当今时代,随着科技的进步,一些智能化的电子产品走进学生的日常生活,学生的知识和业余生活得到了进一步的丰富。但是,很少有学生会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条件去接触人文科学或者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他们对各国的文化知识了解甚少,对我们中华民族的历史更是缺乏了解。长期在这种缺乏民族特色和艺术文化熏陶的环境下成长,已经造成了很多大学生的文化素养下降。其中很多理工科的毕业生在语言、文字表达方面都没有达到应有水平。事实证明,无论学生将来从事何种工作,良好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都会对他们的事业产生良好的帮助。在语文课程的设置上,教师要在学生课余时间里,多增加些演讲、口语表达、文学鉴赏、历史文化等活动和选修课。

其次,将大学语文作为所有学科的公共基础课,帮助学生提高文化修养。在对待中西文化方面,我们要批判地学习和借鉴外国文化,要保留民族传统中的优秀文化,要在民族传统文化根基深厚的情况下,创造民族文化的多元环境。大学语文作为高中语文的延伸,应立足突破高中语文阅读的分析模式,要让学生更深地学习到文学的系统化脉络。其一,我们可以建议大学语文效仿大学英语四、六级的考试模式,对语文水平达不到标准的学生,安排其必修大学语文。其二,我们可以建议高校在制订教学计划时,把大学语文定为公共选修课,并且多开设些与语文相关的文科课程,以满足学生日后在就业面试、逻辑分析等方面的切实需要。

最后,进行语文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高职教育的侧重点是培养具有逻辑思维的技术型人才。通过人才的培养,可以和企业实现快速的人才对接上岗。这就要求我们在语文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重视学生综合能力和素养的培养。特别是在当今社会科技、教育快速发展的大环境下,大学教育已成为一种高层次的基础教育。教师在向学生传授知识的同时,还要想方设法地去帮助他们提高个人的人文素质。如果学生缺乏最基本的人文社科知识,就会影响到他们和外界的文化交流,还会影响他们的思维能力,甚至影响他们的专业发展。

3 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策略

高职院校必须重视语文教学改革,要把知识传授和人才素质培养结合起来。以先进的文化思想影响当代的大学生,让他们学有所用,学有所感,培养良好的道德情操和审美观念。

首先,充分体现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培养其阅读与鉴赏能力。启发学生积极思考,鼓励学生创新。教师可以多选择一些具有争议性的作品,启发学生展开讨论,让学生大胆地去思考,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力求新意。

其次,对学生的写作及口语表达能力进行强化训练。教师要有计划性地把课堂上的学习向课外学习延伸,以扩大学生的阅读面和阅读量。通过阅读与写作的结合,从阅读中吸取知识,在写作上锻炼能力。特别是在当今社会里,企业往往需要每位员工都能够一职多能,即员工不仅精通本职岗位的工作,还要胜任日常工作里经常遇到的公文处理,以及对其他行文撰写也要非常熟悉,并且能够灵活运用。学生只有具备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和逻辑分析能力,才能在走向工作岗位后具有立足的能力。要做到这些,就要求我们的语文教师在上语言类课程的时候,多引入古今名家的精华演讲和词汇,并且要经常训练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在加强学生口语表达训练的同时,为学生建立起良好的心理素质,帮助学生提升自信心,克服学生在口语表达时紧张、胆怯等现象,让口语训练真正成为提高学生素质的一项活动。

最后,采用科学的教学法,提高学生学习兴趣。教师可以在课堂的教学过程中适当加入专题讲座、情境教学、研究讨论等教学手段。这些做法可弥补语文课教学时间少的缺点。

4 结 论

总而言之,在当今教育改革的大好形势下,高职语文教师们首先要转变观念,活学活用,在教学模式上力求改变,以饱满的热情和积极的态度去迎接语文教学改革面临的挑战。

参考文献:

[1]宋雨涵.高职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J].成人教育,2012(3).

[2]李杨.高职院校大学语文教学现状分析及改革对策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14(7).

[3]彭克龙,温翠娟.浅谈高职语文教学现状与对策[J].经营管理者,2014(8).

猜你喜欢
素质教育教学改革
不忘初心,落实素质教育
论美育中的音乐教育与素质教育中的音乐教育
如何有效渗透素质教育理念
思想政治课与素质教育
关注基础教育阶段中的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