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P2P网络借贷监管的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2016-12-06 12:07尹子涵罗茂杨
中国市场 2016年32期
关键词:网络借贷互联网金融

尹子涵+罗茂杨

[摘 要]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和使用,P2P网络借贷作为新生事物的出现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个人及中小企业融资难的问题。但是,目前中国P2P的发展正处于起步阶段,发展中暴露出许多问题,对此我国可以借鉴国外特别是P2P网贷发展较发达的美国和英国,汲取方法和经验,以促进我国P2P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P2P;网络借贷;网络监管;互联网金融

[DOI]10.13939/j.cnki.zgsc.2016.32.161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金融的飞速发展,对P2P网贷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但是目前P2P在我国只是刚刚起步,因此,我们可以借鉴美国、英国,它们作为P2P网贷交易较为发达的国家,其在P2P网贷交易方面监管制度的嬗变,可以给我国些许启示。下面首先要说明一下P2P网络借贷的起源与监管方面的发展,并根据国外的经验总结出对我国的启示意义,以便可以促进我国网贷事业的发展。

1 P2P网络借贷的起源与监管方面的经验

1.1 P2P的起源

P2P主要是指个人通过第三方平台在收取一定费用的前提下向其他个人提供小额借贷的金融模式。又称点对点网络借款,P2P小额借贷是一种将非常小额度的资金聚集起来借贷给有资金需求人群的一种商业模型。它的社会价值主要体现在满足个人资金需求、发展个人信用体系和提高社会闲散资金利用率三个方面。

随着互联网用户的普及、技术的进步与货币数字化的迅速发展,P2P应运而生。而最初P2P网贷模式的雏形,是英国人创造的。P2P网贷最初起源于2005年的英国,历史上第一家真正意义上的P2P网贷平台——Zopa,便是成立于2005年的伦敦。在此之后,P2P网贷开始往美国、德国等地发展,并逐渐深入到世界上的各个国家。所以英国是P2P网贷的发源地,因为宽松的政策、良好的环境使得英国P2P平台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后因在美国的巨大发展而引起广泛关注。

1.2 P2P监管方面的经验

1.2.1 P2P借贷机构的管理经验

美国P2P的发展依然被业界视为典范,其中有一个重要的原因是监管重视并及早介入、立下规范。正因为这样,美国P2P借贷行业保持很高的活跃度但没有乱象丛生。美国的互联网借贷平台Lending Club是全球最大的P2P平台。国外P2P服务借助互联网技术实现经营模式变革的P2P平台,具有传统银行无法比拟的优势,具备以下几个特点:第一,准入门槛低、可得性高。第二,利率优化。第三,简便快捷。第四,支持创新。第五,金融资源配置效率大幅提高。P2P平台以充分的信息及竞争的定价实现金融资源的自主、最优配置。这种发展模式也可以为我国提供相应的经验。

1.2.2 P2P机构的安全监管方面的经验

国外的经验证明,即使在最主张市场自由的美国,P2P一样是要监管的,无非是按照发行债券的要求监管,或者按照金融服务的方式监管,或者按照财富管理的方式监管。无论如何,行业的公开、透明、自律互律是第一步。大体而言,对P2P网络金融,金融监管体制要能做到既不抑制行业创新,又能提高新型金融产品的透明度并保护借贷双方。业内人士、研究人员和政策制定者一致认为P2P借贷需要监管。美国现行对P2P没有专门的监管机构和适用法律,而是实行多部门和联邦与州的双层多头监管。SEC和州的证券监管机构主要是通过强制要求证券发行商和销售商即P2P平台披露信息,反诈骗和其他相关责任来保护投资者。此外,为了保护P2P中的投资者和消费者,消费者金融保护局凭着现有监管体制下联邦消费者保护法赋予的制定规则的权力,在收集整理消费者投诉的数据库开始运作后,将会在对借款人的保护中发挥作用,对P2P进行了相对严格的限制。这些标准控制着P2P市场,一般而言,是为了防止不成熟、没有受过培训的、轻信的投资者失去巨额资金或全部金融资源。美国很多金融政策都是在大萧条时期出台的,在这个时期金融投资者从富有变为贫穷并不鲜见。美国证监会希望在允许这些公司进入美国P2P市场之前能确保P2P公司坚如磐石。联邦政府不希望除了目前的美国人之外,再有任何对财政部门的不信任的情况出现。

2 P2P网贷行业对中国市场的启示意义

经过数年发展,P2P网贷借贷已经成为中国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种新型的资金融通渠道和理财方式,P2P网贷行业对我国的市场有着重要的意义。

2.1 利于金融互联网的建立

理财属于金融的一个分支,而金融所归属的大类为服务类,消费体验毋庸置疑是今后整个服务行业的发展方向,首先网贷是金融的一个部分,金融是服务业的一个部分。任何时间、地点、方式的消费体验,将成为今后整个服务业发展的一个方向,在未来,懂得享受的人们不会去专门花费时间去排队存款赚取微利息,P2P网贷理财则提供了这样一种互联网理财途径。消费者不会专门去为购物跑一趟,消费者同样不会专门去为存款跑一趟。帮助人们更舒适享受理财生活。

2.2 促进金融产品创新

P2P网贷在中国发展已超过6年之久,P2P行业的监管正在逐步迈向正规化。所以,P2P市场的这块蛋糕会越做越大,越来越正规。P2P网贷作为一种投资理财项目,年收益率在12%左右,远高于银行的存款利率。当面临倒闭的风险后,银行曾经的辉煌一去不复返。面临同样的风险时,收益的高低成了评判的唯一标准。用户们为了收益,就会将目光投向收益率高而且风险较小的P2P网贷项目。那么选择一个好的平台就显得至关重要了,贷贷富财富平台在跑路成风的时代凭借着高度准确的市场风控能力,以及运筹帷幄的统筹力一直稳健发展。所以P2P的发展有助于促进我国金融产品创新,满足客户的多样化需求。

2.3 对小微企业发展的促进作用

P2P网络借贷最早起源于英国,由于该模式比银行灵活便捷、投资回报利率高,很快在全球得到复制,并于2007年引入中国。P2P网络借贷行业爆发的背景与中国长期的金融压抑和信贷约束紧密相关,立足于小微市场,对正规借贷市场起到补充作用。P2P网贷作为银行业务的补充,解决了中小微企业借款难的问题,为中小微企业借款提供了新的融资渠道。通过P2P网贷平台可以降低向社会公众集资的成本,又可以突破民间借贷的地域限制,与此同时相对较高的收益率吸引了大批的投资人。目前,中国P2P网贷行业正处于成长期,盈利模式已形成初步的框架。P2P网贷行业由于进入门槛较低、盈利模式简单、投资周期较短,又因缺乏相应的监管机构和措施,导致P2P在国内发展碰到很多困难,因为这些困难P2P在国内的发展并不顺利。

3 完善国内P2P网络借贷监管的相关举措

我国需要加快制定和完善监管P2P借贷和众筹行业的法律法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以此明确监管主体及相应的监管职责,建立各行业的准入门槛、市场准入制度和信息披露制度,规范参与主体的交易行为,保护知识产权和金融消费者的合法权益,营造人人公平竞争的环境。从美国在P2P网贷交易监管方面的实践,给我国的启示主要有以下方面。

3.1 加快监管立法进度

目前我国的P2P 网络借贷具有明显的监管套利特征,大量业务模式处于灰色地带。政府的首要任务应当是完善司法体系,明确哪些行为是合法的,哪些行为是违法的。只有在清晰的法律规范之上,才能够进行有效的监督和管理。与我国P2P 网络借贷相关的法律涉及民间借贷和融资担保等内容,正是我国法律体系的薄弱环节,而相关法律的完善更是一个系统性工程,所以要加快监管立法进度,出台相应监管法律法规以便为P2P网贷行业发展提供最基本的法律框架,界定罪与非罪的界限,淘汰欺诈平台,为保护投资人等金融消费者权益提供基础和依据。不仅如此还对我国金融业的良性发展也具有同样重要的作用。

3.2 强化金融消费者保护

要想强化金融消费者的保护,应以金融消费者保护为出发点审视P2P网贷监管措施和具体交易评价的规则体系建设。区分一般投资者与专业投资者,建立合格投资者制度;强化对金融消费者的教育和风险提示,强化投资者适合性制度设置,赋予投资者一定冷静期,以便于行使后悔权;整合梳理散存于我国央行及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各自金融消费者保护部门的职能分工,便于金融消费者进行维权。

3.3 增强商业银行的发展动力并且加强互联网金融的发展

银行业和互联网仿佛是天平的两端,这两个行业对国民经济都很重要,P2P和众筹都是二者相结合的产物,取互联网技术和商业银行的运营二者之长,以一种新的商业面孔登上了历史的舞台。P2P和众筹不是在和银行竞争,而是在帮助银行发展。传统的商业银行只有顺势而为,主动拥抱技术变化,更加贴近消费者,凭借自身专业的风险管理能力、庞大的客户基础等固有优势,通过跨界创新,大力发展互联网金融业务。互联网金融的特征之一就是去中心、平民化。未来,我国普惠金融的概念将深入人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即将到来,通过互联网的发展让广大中小企业和草根阶层也能享受到高效便捷的现代金融服务,进而为可持续发展增添新的发展动力。

4 结 论

随着改革的进一步开放以及经济迅速的发展,中国的金融管制逐步与世界接轨,在中国巨大的人口基数、日渐旺盛的融资需求下、落后的传统银行服务状况已无法满足人们理财的需求。以往银行存款是国人最普遍的投资选择,可是随着银行利率的大幅降低以及物价的上涨,银行存款已难以“跑赢”通胀,广大投资者需要高收益的理财方式,为P2P行业在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土壤。这种网络借贷新型金融业务有望在中国推广开来,从而更好地促进中国国民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王建文,奚方颖.我国网络金融监管制度:现存问题、域外经验与完善方案[J].法学评论,2014(6):127-134.

[2]刘绘,沈庆劼.P2P网络借贷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2):56-61.

[3]叶亮.我国P2P网络借贷的法律风险解析及监管应对[J].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3):49-55.

[4]李晓明.P2P网络借贷的刑法控制[J].法学,2015(6):93-102.

[5]曹小艳.美英P2P网络借贷监管经验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武汉金融,2014(9):16-19.

[6]樊云慧.P2P网络借贷的运营与法律监管[J].经济问题,2014(12):53-58.

[7]刘绘,沈庆劼.P2P网络借贷监管的国际经验及对我国的借鉴[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2015(2):56-61.

猜你喜欢
网络借贷互联网金融
网络借贷平台中电子合同的法律效力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