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确把握星空摄影的白平衡

2016-12-06 18:22戴建峰
知识就是力量 2016年12期
关键词:星野白平衡银河

戴建峰

现在,越来越多的朋友在旅行时开始尝试星空拍摄,各大摄影论坛上的星空佳作更是层出不穷。但细心的人会发现,这些照片的星空色彩往往是五颜六色,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色彩才是星空的真实色彩呢?

或许有的人会说相机现场捕捉到的色彩就是最真实的色彩。然而在星野摄影中,相机的自动白平衡(自动白平衡通常为数码相机的默认设置,相机中有一结构复杂的矩形图,它可决定画面中的白平衡基准点,以此来达到白平衡调校)是无法对拍摄的环境进行准确的把握的。有不少拍摄者在拍摄星空照片时往往使用了不准确的白平衡设置。

不同的色温设置带来不同的视觉效果,你是否见过紫色的夜空

有的照片中较暗的星星会被过度的对比度和曲线设置而“吞噬”。有的照片中天空的背景色更是呈现出不自然的蓝色、紫色甚至是绿色。或许有的是出于艺术创作的目的特意为之,让照片更有美感。但我想更多的人则是缺乏对星空色彩的了解。

距离星空最近的地方

那是什么原因造成了星野摄影中这样不准确的白平衡设置呢?

由于光污染和日常作息时间的限制,人们对星空和银河往往所知甚少。即使是天文爱好者,也有可能在拍摄完照片后不知从何处入手的情况。如果你拥有了大量的星空拍摄经验后,那么你一定会注意到以下几点问题(在处理照片时请一定要妥善考虑)。

1.银河的色彩

从肉眼看到的银河是没有颜色的。但是用相机对银河进行长时间曝光,银河的细节与色彩却能被捕捉下来。那么拍摄到的银河最自然的色彩是怎样的呢?

下面这张照片出自TWAN和欧洲南方天文台摄影师Stephane Guisard之手。在厄瓜多尔的钦博拉索山上空,美丽银河的中心呈现出了淡淡的黄色。而沿着银河的悬臂展开,银河的色彩和亮度也会有所区别。

2.亮星的颜色

恒星的色彩取决于其表面温度。如果你仔细留意RAW的100%原片,你会发现恒星的色彩是五颜六色的。只不过后期进行降噪处理时,软件通常将这些微弱的色彩当作彩色噪点处理掉了。有的摄影师喜欢使用柔焦镜来放大星星的亮度和色彩,让照片更加美丽。

事实上,由于恒星表面的温度不同会影响到恒星表面的颜色,有的恒星表面温度高(25000~40000摄氏度),发出的光能量较大,所以高频的成分多一些,颜色偏蓝,如角宿一;而另一些恒星温度低一些(表面温度2600~3600摄氏度),发出的光能量小,因而低频的成分较多,则颜色偏红,如心宿二;还有温度介于两者之间的(11500摄氏度以上,25000摄氏度以下),颜色往往是白色。

3.光污染

光污染对于天文爱好者来说无疑是最头疼的问题。同样在星野摄影中,受光污染影响的照片也是较难进行准确处理的。在调整照片时请以地景和银河的色彩作为基准。

4.气辉

在没有光污染影响的无月夜晚,天空应该呈现出的是纯净的黑色。但有时所拍摄照片会呈现出绿色或者红色的光带。这种色彩来源于一种被称为气辉的自然现象。气辉是由太阳的电磁辐射激发地球高层大气中的某些成分,引起发射和散射而造成,常因参与作用的成分和过程的不同而呈现不同色彩。由于气辉常出现在地平线上空(地平线的光污染较大),而要拍出气辉,往往需要很高的曝光量,所以在拍摄时需要平衡好两者之间的平衡。

5.月光

大家熟悉的月光则会让天空呈现出很漂亮的蓝色。即使在无月的情况下,不少摄影师也喜欢通过降低色温来呈现出这样的美感。这种月光蓝也因符合日常经验被大家广为接受。同样降低色温也可以减轻低通透度和光污染对照片的影响。但请你适当调整即可,因为这样的蓝色并不是当时环境的真实色彩。

6.黄道光

黄道光是一种由星际尘埃散射太阳光而形成的银白色光锥。黄道光十分微弱,必须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才能有效地观测和拍摄。但在春季的黄昏和秋季的黎明前夕却尤其明显。如果观测条件极佳,你甚至可以看到黄道光几乎横跨整个天空。拍摄黄道光时,请不要特意追求黄道光的视觉效果而特意调高对比度。

7.曙暮光

在日间摄影中,日出和日落前后快速变化的天色让每一位风光摄影师着迷。在星空拍摄中,日出一小时前或日落一小时后,即天文曙暮光时间,同样也是黄金时间段。天文曙暮光是太阳位于地平线下12°~18°之间散射的天际光。这也是夜色降临前地平线上的最后一抹亮色。

毫无疑问,好的星空摄影作品是结合科学与美学的。我们在后期处理时,上述夜空的自然色彩应该得到尊重,然而我们也不应该拘泥于科学性而失去了美学性的追求。

(责任编辑/王滢)

猜你喜欢
星野白平衡银河
银河
问银河
越过山丘,遇见十六岁的你
去银河洗澡
银河升起
技术橱窗
你的白平衡准确吗?
准确的白平衡管理
让色彩更精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