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好河山无马骑

2016-12-06 08:29王这么
北方人 2016年23期
关键词:战马江宁驴子

文/王这么

大好河山无马骑

文/王这么

两宋严重缺马,几乎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缺少马匹的朝代。尤其到了南宋,像陆游“当年万里觅封侯,匹马戍梁州。关河梦断何处?尘暗旧貂裘。”他那么想骑马,就不能找匹马过过干瘾吗?始终骑在驴背上跑来颠去,实在也是因为在日常生活中就算普通官员想找匹马骑,也是很不容易的。

冷兵器时代,战马是衡量军事力量强弱的重要指标之一。没有战马,就没有能在战争中作为制胜关键的骑兵部队。北宋对辽作战一开始就胜少败多,这就是一个重要的客观因素。

为什么没有马?历来产马的地方如西北、塞北、关东、西南,全被其他政权占走了。中原地带农耕为主,环境很不适宜养殖马匹,只能高价向辽、西夏和大理买马。这种情况下还敢跟人打仗?一打仗立刻被封锁战马进口。到了南宋,与北方势成水火,每战都会损失大批战马,每一战败,恢复元气就难上加难,不得不议和以求休养生息。

滇、川、藏三角地带丛林中的那条茶马古道,就是自唐宋以来,用中原茶叶与边疆地区进行马匹交易的通道。南宋时,“关陕尽失”,西北地带的茶马交易已经无法进行,只得把重心转移到西南。大理也是产马区,马以个子小、能负重、善走山路著名,却并不适用于作战,运运军粮还差不多。战马还是西北的好。

平时民间只得驴子骑。这是个驴子普及的朝代,翻开两宋诗文,驴的出场率远高于马。《清明上河图》反映汴京繁华实景,里面的马也寥寥。

对于军队缺马这种心头之患,两宋王朝都想了不少办法,可以说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外交史与商战史。北宋经历的两次政治革新尝试——范仲淹的庆历新政和王安石变法——重头内容都涉及马。

王安石的“保马法”,让民间养马,然后再由政府出资买回,听起来很好,却和其他新法一起,很快流产了。

熙宁九年,推行新法七年后,五十五岁的王安石退居江宁(今南京)。心灰意冷,急流勇退。不退也不能。仍在推行中的新法,像一艘开往未知海域的轮船,刚刚启程,就已经挤满了精明能干的野心家、利欲熏心的投机者,作为老船长的王安石,早已被挤到船舷边。

在江宁的日子,据记载,是这样的:“王荆公不耐静坐,非卧即行。晚卜居钟山谢公墩……畜一驴,每食罢,必日一至钟山,纵步山间,倦则即定林而睡,往往至日昃乃归。”

退居江宁的王安石,每日例行的山间游走,说是纵情山水,猜想起来,还是一为驱闷,二来也不无对山外消息的期待,不能真正忘情。

刚退居的时候,神宗皇帝曾赐给他一匹马,但可能因水土不服,很快就死了。王安石曾特地写诗以记之,《马毙》:“恩宽一老寄松筠,晏卧东窗度几春。天厩赐驹龙化去,谩容小蹇载闲身。”诗中颇有自嘲意味,此身已闲,马是无福再骑了,就弄只驴子相得益彰地混混吧!

这也可以看出宋代马匹稀少,平时出入骑马,是很特别的待遇。当然官员上朝,按规定必须骑马,以示尊重。而主动骑驴,就是表明正式地回到了民间,接受平民况味的生活。

猜你喜欢
战马江宁驴子
刘江宁作品
战马(中)
战马(上)
南京市江宁科学园小学
驴子赶集
战马跳崖
南京医科大学附属江宁医院
驮盐的驴子
求解医改“江宁模式”
三驴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