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工匠精神大写在农资行业发展征程上

2016-12-06 01:30中国农资蒋政刘颖李阳牛立婷
中国农资 2016年40期
关键词:农资工匠精神

□《中国农资》记者 蒋政刘颖 李阳 牛立婷

将工匠精神大写在农资行业发展征程上

□《中国农资》记者 蒋政刘颖 李阳 牛立婷

第六届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暨农资行业“时代工匠”颁奖典礼在山东临沂举行

中国农资传媒向农资行业发出倡议:弘扬工匠精神 挺进化肥强国

10月15日-16日,由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传媒、山东翔龙集团联合主办的农资行业一场企业文化盛会——第六届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暨农资行业“时代工匠”颁奖典礼在山东临沂举行。会议针对工匠精神如何贯穿在企业文化建设中、以企业文化理论如何落地企业文化建设、弘扬工匠精神以促进农资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如何打造农资服务品牌等问题展开交流讨论,并为18家农资行业“时代工匠”企业和16位“时代工匠”人物进行颁奖。

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查迎新,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副巡视员、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秘书长符纯华,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修学峰,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孙星,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徐艳梅,山东临沂市供销社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任巩明文,山东翔龙实业集团有限公司、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解永军以及来自农资龙头生产企业、流通企业等100余名代表参加了会议。

工匠精神丰富企业文化内涵

查迎新在致辞中指出,在新的形势下,农资企业同样需要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专注行业、专注品质、专注服务。现如今,工匠精神已被赋予了新的内涵,更凸显其时代精神,并逐步升华为企业文化,成为推进行业健康快速发展的原动力。

解永军表示:“匠人之心要求我们在专业领域不断完善,勇于创新。施可丰有信心把企业文化建设推上一个新水平,用先进的文化理念和工匠精神来引领发展、增进管理、提升心灵,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员工成长的价值之基,让工匠精神在企业代代相传。”

经过层层遴选,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金正大生态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天脊煤化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18家农资企业获得“时代工匠”荣誉称号,云南农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朱华国、廊坊绿园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总经理杨春华等16位人物获得“时代工匠”荣誉称号。

修学峰对获奖企业和获奖个人表示祝贺。她提出,农资企业转型升级迫在眉睫,供给侧改革势在必行。此时在行业中提出弘扬工匠精神,具有非常深刻的现实意义。此次获奖企业涵盖生产企业和流通企业,获奖个人既有企业掌舵人,也有基层一线人员,他们为整个行业的发展做出了表率。修学峰希望更多的企业能够把工匠精神融入企业自身发展当中,促进企业和行业更稳更快的发展。

会上,孙星详细阐述了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提出要培育工匠精神,弘扬工业文化,建设制造强国。他认为,新时代工匠精神更倡导职业精神,重点在于育人,要正确领会和把握“工匠精神”的实质,结合其时代特点,使“工匠精神”成为新常态下推动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徐艳梅结合丰富的实际案例,同与会人员分享了以企业文化理论如何落地企业文化建设这一重要课题。她剖析了企业文化故事的误区和对仪式的误解,建议农资企业要尝试多种方法有机结合,最终使企业文化建设由理论走向实践。

1100月1155日,第六届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暨农资行业“时代工匠”颁奖典礼在山东临沂举行。

工匠精神引领行业发展

符纯华认为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必须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升级当中。他指出应从三个方面践行工匠精神。一是要有自我否定的精神,才能不断升级,找准行业痛点和难点。二是要强调人的价值。三是要不忘初心,精雕细刻产品,让工匠精神融入到农资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中国农资传媒执行总编辑孙立新代表大会向农资行业发出倡议,他倡议:时代呼唤工匠精神,农资行业同样需要工匠精神。以工匠标准要求自己,以工匠精神激励自己,从每一粒化肥做起,从每一次真诚服务做起,以坚守者、创新者的形象将工匠精神大写在行业发展的时代征程上,为实现宏伟的中国农业梦贡献力量!

会议期间,中华合作时报社同施可丰签署了2017年宣传战略合作意向。16日,与会代表参观施可丰企业文化展示馆和生产基地,实地感受这家拥有23年发展历史的企业背后强大的企业文化体系和先进的技术工艺。

据了解,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于2007年在湖北宜昌首次举办,迄今已经举办六届。本次会议自4月份开始策划,6月份正式发起寻找农资行业“时代工匠”活动,7月份实施“农资时代工匠”大型系列报道,先后发出30余篇稿件,在行业内引起强烈反响,掀起了农资行业践行工匠精神的高潮。

大会同期召开农资企业新媒体宣传座谈会,多家企业新媒体负责人参与讨论。大家积极分享了运营过程中积累的经验,并针对如何扩大传播范围、如何提高内容质量等问题展开研讨,收获了丰硕的交流成果。

工匠精神是企业转型升级的精神源泉

中华合作时报社社长、总编辑 查迎新

今年两会上,国务院总理李克强提出“工匠精神”,鼓励企业精益求精,推进供给侧改革,为经济转型升级提供精神指引和技术支撑,“工匠精神”就成为全社会热议并践行的重要内容。

当前,农资企业都面临着行业产能过剩、经济下行压力的挑战,转型升级努力推进,供给侧改革破题前行。在这样的形势下,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对农资企业意义重大。它既是专注行业、专注品质、专注服务的发展要求,又是升华企业文化、培育内在动力、实现持久增长的精神源泉。

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传媒作为农资行业主流媒体,一直都站在时代最前沿把脉行业,积极发挥媒体作用,促进行业凝心聚力、健康发展。此次将“工匠精神”作为第六届中国农资企业文化建设论坛的年度主题,就是要发挥媒体作用,促进行业凝心聚力,培育农资行业新的时代气质。

让工匠精神在企业代代相传

山东翔龙集团、施可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解永军

企业文化是企业的灵魂和精髓,现代企业之间的竞争已经越来越突出地表现为企业文化的竞争。作为一家有着供销社背景的企业,20多年来,始终坚持发扬工匠精神,坚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企业发展之中,成为企业的核心价值观,逐步形成了独具翔龙特色的企业文化。

翔龙集团传承和发扬供销社“扁担背篓”精神和文化理念,以“三爱”“七愿”和“我们只做真化肥”作为企业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显著提升了整体管理水平,实现了企业快速发展。

匠人之心要求我们在专业领域不断完善,勇于创新。翔龙集团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站在弘扬“为农、诚信、创业、合作”新时期供销合作社精神的高度,继续秉承“做中国放心肥专家,坚持做真化肥、科技肥,让天下的老百姓都用上放心肥”的经营理念,把企业文化建设推上一个新水平,使企业文化真正成为员工成长的价值之基,让工匠精神在企业代代相传。

聚文化之力铸工业之魂

工业和信息化部工业文化发展中心副主任 孙星

现在全国各行各业都在认真地探讨学习“工匠精神”。那究竟什么是工匠精神呢?工匠精神,首先是一种社会文化现象,是在工匠技艺和品德传承中形成的;工匠精神在中国古已有之,早在《诗经》之中,就有“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的描述。工匠精神的基本内涵包括精益求精,严谨、一丝不苟,专注、坚持,专业、创新。

新时期,工匠精神又富有了新的时代意义:一方面,手工业时代“工匠精神”重点在于“造物”,新时代工匠精神重点在于“育人”。另一方面,新时代工匠精神更加倡导职业精神。过去,工匠精神主要体现在在追求技艺的精细,不太考虑时间的代价,所谓“慢工出细活”;信息时代,工匠精神扬弃了具体操作性的内涵,引导人们树立敬业、精业、勤业的工作精神,强调在精益求精、保证质量的前提下,兼顾时间效率。

在一定时期,工业企业过于重视发展的规模和速度,对质量和品牌重视不够;重视经济效益而忽略了对人才的长期培养;人才结构不合理等,因而新时期的“工匠精神”对工业的发展拥有更深的意义。工匠精神不能仅停留在口头上,更要具体落实在政策、行动上,工信部在联合人社部、全国总工会、教育部在人才的培养、教育、待遇问题、宣传问题等方面综合入手,把工匠精神真正的落在实处,有制度保障地执行下去,结合新的时代特点,使工匠精神成为新常态下推动中国制造“品质革命”的精神动力和力量源泉。

工匠精神是工业精神的重要组成,工业精神是工业文化的横向构成。在工业社会,工业文化是主流文化,代表着工业的“软实力”,是工业发展的倍增剂、润滑剂和灵魂。工业文化是工业社会的文化,具有工业化时代的典型特征,具体来说,是指工业与文化相结合而产生的文化,与工业生产和活动紧密联系。

工业是强国之本,文化是民族之魂。目前,我国的工业进入了需要以工业文化作为重要支撑的阶段。制造业的发展需要硬实力和软实力的双重提升,推动打造中国制造升级版,从制造大国转向制造强国。然而要实现制造强国的目标,我们不仅需要制造中心,更需要一个文化中心。纵观世界工业发展史,世界上的工业重心也是全球的工业文化中心。随着国家在推动“中国制造2025”,中央推动“供给侧改革”之时,中国需要塑造国家工业“新”形象,从文化建设角度推进产业发展,聚文化之力,铸工业之魂。

以企业文化理论落地企业文化建设

中国科学院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徐艳梅

企业文化是1981年美国人特伦斯·迪尔提出的,包括五大内容:企业环境、企业价值观、英雄人物、典礼及仪式和文化网。企业文化包括三个层面,即物质文化、制度文化和精神文化,精神决定制度,制度决定物质。可见迪尔所说的内容涵盖了这三个层面。那么如何依照企业文化理论落地企业文化建设?我认为应从人、制度、故事、典礼及仪式等方面入手建设企业文化。

第一,人员。这些人都可以建立企业文化,最核心的是企业领导人,最高决策层,企业的文化是领导人的文化,他有核心和统帅的作用。第二,制度。制度是企业建设的必不可少的重要的内容,员工不一定认同企业家,这时候不能靠感情感动的,要靠制度施压,还有就是价值观靠制度的保障才能形成员工自己内在的约定俗成的东西。价值观是柔性的,制度是刚性的,要柔刚协调。举一个例子,国外有个建立100多年的3M公司,它的价值观是“创新”,靠四项制度来保障,其中一项是“15%的规定”,就是说在规定的上班时间可以拿出15%的时间在那儿什么都不干,冥想,想你有什么东西可创新。意在鼓励科技人员把自己最多时间的15%用在自己选择和主动提出的计划上。第三,故事。三流企业做产品,二流企业做市场,一流企业做文化,卓越企业讲故事。故事在企业文化建设中有特别重要的作用,是企业文化重要的符号和标志,作为企业负责人在企业文化当中要注意抓故事、编故事。每一段时期流传的故事就是这个企业文化的导向,讲的过程中,年轻人也被感化了。第四,典礼及仪式。典礼是重大庆典活动;仪式是每天在生活中谈话、交往、沟通的仪式,举手投足都是仪式,但在实际中杜绝仪式的烂用,也不能轻率、轻视,是一个度的问题。

总之,建设企业文化有很多种方法。舆论导向法、形象重塑法、利用事件法、行为激励法、建立礼仪法、造就楷模法、领导垂范法、活动感染法等都可以。举个例子,有一年前门大街要整修,所有在这个大街上的店要关半年,怎么样把不好的事办成好事,北京全聚德烤鸭策划了一个仪式,叫做关店也宣传,就是把坏事变成好事,利用这样的事件转移公众视线调动感怀之情,确实达到效果了。

工匠精神铸就中国化肥强国梦

中国磷复肥工业协会常务副理事长 修学峰

“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端在自己的手上,中国人的饭碗要装中国粮。”这是农资人为之不断努力的目标,因此几代化肥人不断创新,以“工匠精神”致力行业发展,专注品质和内涵,为建设农业大国付出了艰辛的努力,如今,中国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化肥生产国和贸易国。然而,近年来受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受原油价格持续下跌等不利因素的影响,化肥市场持续低迷。国内化肥供应持续过剩,供需矛盾突出,行业发展已经到了要实现数量增长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的关键时期,这既为行业改革提出了挑战,也给行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首先,化肥需求增速放缓,但结构性的需求会有所增加,保证粮食增产、持续增加农民收入是肥料行业的生存和发展的坚实基础;其次大力推广节水技术,全面实施区域规模化高效节水灌溉行动,为水溶性肥料等新产品、新技术以及新型农机具的发展创造了广阔的空间;再次随着生态农业治理、土壤保护和改良工作的深入开展,并将促进主动适应农业需求变化的肥料品种进一步发展;最后多元化、全方位的服务模式转型,也为农资行业带来无限生机,未来,品牌、技术、服务水平的提升将成为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中国化肥工业已经从追随世界向领跑世界的方向迈进,要实现化肥工业强国梦,还需要一代又一代化肥人孜孜以求、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成就行业这一梦想。推动资源高效利用,努力节能、降耗、减排,实现行业绿色发展,与自然和谐共存,与农业共荣共赢,这是我们农资人的使命。

工匠精神融入企业转型升级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农资局副巡视员、中国农资流通协会秘书长 符纯华

我个人对工匠精神的理解有三个特点:一是精益求精的精神,如果没有企业多年如一日地拼搏,不可能有现在这么多的优秀农资企业。二是传承,中华合作时报·中国农资传媒多年来宣传行业的正能量,帮助企业去了解市场,这种传承的力量能够帮助我们把工匠精神传之后代。三是奉献,工匠精神不仅是说工业,在各个行业都应该有工匠精神,有种奉献的情怀。

当前农资行业面临诸多的困难,特别是肥料领域产能过剩,在我看来这种产能过剩是相对的,真正符合农业生产需求的优质的肥料,比如说新型肥料、水溶肥等在很多领域是空白的,不是过剩是没有,需要优秀的企业去研发。现阶段,作为农资人,要从三个方面去践行时代工匠精神:一是敢于自我攻击,如果没有自我否定的精神,我们不太可能升华,现在可能满地跑的是马车,不是汽车,只有这种精神,我们才能找到解决行业的痛点和难点。二是尊重人的价值,我们谈工匠精神,一定会谈到工匠。人的价值体现在哪?比如,苹果公司的乔布斯,他发挥了人的工匠的奉献精神和价值。三是不忘初心,农资企业要有以研发优质肥料和农资产品为己任,要去精雕细刻产品,让工匠精神融入到农资产品的生产过程中。

总之,媒体、企业和行业协会应该共同来呵护工匠精神,弘扬大国工匠体现的工匠精神,将工匠精神融入企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升级,全心全意为农民服务。

工匠精神推进农资企业向社会化服务转型

山东临沂市供销社党委副书记、监事会主任 巩明文

工匠精神推进农资企业向社会化服务转型临沂市供销社高度重视农资工作,不断探索新型农资经营服务体系建设。一是开展了“市级联采,区域直供”,搭建了农资流通网络,建设公司农资配送中心,按照统一品牌形象、管理规范、商品配送、销售价格和服务承诺的“五统一”原则,对各直营店、便民店开展连锁配送。目前全市共有农资企业27家,建设农资配送中心133个。二是开展“技术+农资”套餐式服务,拓展了经营服务领域,大力实施“精准施肥用药工程”,将农资经营与土地托管紧密结合,把测土配方、智能配肥作为农业服务规模化的重要内容,加快建设智能配肥站,开展技术人员培训,实现由“卖产品”向“卖服务”的转变。三是探索推广新模式、新技术,实现了传统农资服务升级。依托农资企业,以信息化改造传统农资经营方式,探索发展了“互联网+农资”流通服务新模式,推广水肥一体化、液体加肥站等新技术,带动传统农资的网络升级。

我们将以此次论坛为契机,让工匠精神贯穿农资企业文化中,推进农资企业向社会化服务企业转型,同时推动供销社事业的发展。

猜你喜欢
农资工匠精神
90后大工匠
虎虎生威见精神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工匠风采
送农资增收致富添助力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工匠神形
拿出精神
工匠赞
农资人,你是否看见鱼在流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