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红云
(昆明市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云南昆明650100)
“十三五”期间草海及周边水环境管理对策探讨
方红云
(昆明市西山区马街街道办事处云南昆明650100)
以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污染状况为背景,介绍了基层滇池管理单位管理草海及周边水环境的现状,提出了“十三五”期间草海及周边水环境管理的对策。
水环境;管理;对策
草海流域位于滇池流域的西北部区域,属长江流域金沙江水系,地处长江、珠江、红河3大水系分水岭地带。草海流域地理位置东经102°24'~102°28',北纬24°57'~25°,西临西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北及西北沙河水库区,南以船闸大堤与外海相通。草海流域面积195 km2,湖面面积约10.8km2,平均水深2m,湖岸线长23km,蓄水量约2000×104m3。入湖河道有船房河、西坝河、大观河、乌龙河、老运粮河、新运粮河、王家堆渠7条,历史上草海是天然的鱼类产卵场,水草丰富,草海控制运行水位为:正常高水位1886.8m,最低工作水位1885.5m。草海的出水主要经西南部的西园隧道流入螳螂川,最终汇入金沙江。
60年代滇池草海水质为Ⅱ类水质,70年为Ⅲ类水质,70年代后期,水质逐渐恶化,80年代变为Ⅴ类,90年代劣Ⅴ类。1988~2005年间富营养化特征指标最高年均值比最低年均值几乎都翻了一番。短短的20a~30a时间,滇池水质下降了4个等级,草海异常富营养化,局部沼泽,出现全湖水质劣Ⅴ类的严重状况。因此草海是滇池水体污染最为严重的区域,也是滇池污染治理的重点[1]。
为了保护湖泊生态系统,遏制水环境污染趋势,改善和提升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提出,到2020年,草海湖体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pH值、溶解氧、粪大肠菌群等指标达到Ⅲ类,透明度从2015年的50cm提高到100cm以上。关键指标明显提升,水体对人体无害,实现广大市民亲水近水的需求。草海7条主要入湖河道入湖口水质稳定达到地表水Ⅳ类水质标准,河道水质及景观全面改善提升。为了达到规划制定的目标,昆明市政府已将草海及周边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提到党委和政府首要任务和“一把手”责任制的历史高度。而基层单位的日常管理工作在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提升综合整治工作中就显得举足轻重。
2.1草海及周边水环境污染原因
草海湖体污染严重的影响因素是多方面的:人类的不合理开发和昆明城市污染物的排入,大多数河流在城市环境整治过程中被“裁弯取直”,改变了河流自然形态的多样性,湖滨生态带空间被无度侵占,房屋建构筑物占压河堤,围湖造田和防浪堤的修建,排水管网建设不完善,雨、污分流体制尚未完全形成,入湖河道支流沟渠众多,河网水质情况复杂,河底淤积的底泥不断释放出污染物质,造成河水水质恶化等等。近年来昆明市政府通过开展截污治污、河道整治、内源治理、生态修复等整治措施,遏制了草海水质继续恶化的趋势,并且有所改善,取得了一定成效,但要根本恢复水生态环境仍任重道远。
2.2草海及入草海河道水质状况
2.2.1草海湖体水质状况[2](见表1)
表1 2015年12月1日-12月10日草海湖体水质状况
从草海湖体水质情况分析:滇池草海湖体总体水质类别为劣Ⅴ类,总氮<4 mg/L,总磷浓度达Ⅴ类水标准,其它指标达到或优于Ⅲ类水标准。综合营养状态指数63.0,为中度富营养。湖体水质形势不容乐观。
2.2.2草海7条入湖河道17个监测断面水质状况[2]
8个入湖断面中,新运粮河积善村桥入湖口Ⅳ类、老运粮河积中村入湖口Ⅳ类、大观河入湖口Ⅳ类、乌龙河入湖口Ⅴ类、西坝河新河村入湖口Ⅱ类、船房河入湖口Ⅳ类、老运粮河混流入湖口劣Ⅴ类、王家堆渠入湖口劣Ⅴ类,后两个入湖断面超标污染物均为化学需氧量、氨氮、总磷、阴离子表面活性剂。
9个交界断面中,新运粮河海屯路大石桥断面劣Ⅴ类、新运粮河人民西路(神工家俱)断面Ⅳ类、大观河的环西桥东侧断面Ⅲ类、船房河的船房河与广福路交汇处桥下断面Ⅲ类;另外5个断面为断流状态,分别为新运粮河的昌源河(神骏汽修旁)断面、老运粮河的泰和园围墙边高新界桩断面、洪园居委会旁断面、人民西路国美电器对面断面、西苑立交桥软件园断面。
3.1草海及周边水环境管理现状概述
3.1.1严格落实“一把手”责任制
把草海及周边水环境综合整治提升工作作为党委和政府的首要任务和“一把手”工程,严格落实领导责任制、辖区负责制,由党委和政府主要领导亲自牵头,做到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层层分解目标任务,层层抓好责任落实,真正做到守土有责、守土尽责,切实提升滇池草海及周边水环境。
3.1.2切实落实水环境管理和监督考核各项制度
认真贯彻执行《水法》《滇池保护条例》《河道管理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水环境综合治理目标责任制,根据各项管理工作目标,逐级签订责任书,实施河道分段管理、分段问责的管理监督机制,成立考核领导小组和工作机构,进一步健全完善水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考核奖惩机制,严格考核各单位完成各项工作任务情况,将考核结果纳入各单位年终考核,真正把各项管理和考核制度落到实处。
3.1.3创新河道保洁模式
政府主导与市场运作整合对于解决河道前清后污、巩固清淤保洁双赢成果是一个新的突破口。将入滇池草海河道及支流沟渠的保洁工作进行市场化管理,聘请专业队伍进行河道保洁。通过河道保洁市场化运作,逐步建立起一套河道保洁长效工作机制,有效实现了河道长效保洁任务,摆脱前清后污的状况,基本实现河面无漂浮物、河岸无垃圾的目标。
3.1.4认真执行定期巡查和检查制度
认真开展入滇池草海主要河道及支流沟渠、滇池水体保护界桩、湖滨生态带等巡查,定期对滇池草海主要河道及支流(沟渠)周边分散式再生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公共厕所化粪池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运行情况、临河农贸市场、超市、摊点进行监督检查,对可能影响滇池及入滇池河道的污染源建立档案并定期更新数据,全面掌握沿河企事业单位、商户、小区的数量、用水量、排污量等情况,因河施策、因户施策、因人施策,实现对管理对象精准化识别,对河道日常管理精细化监管,对水质达标责任精准化考核。
3.1.5积极引导公众自觉参与意识
在每年的中国水周、科技周及滇池保护宣传月期间开展形式多样的宣传活动,使广大群众、企事业单位负责人真正认识到水环境污染治理和保护对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意义,同时激发社会大众治理水环境污染的紧迫感和责任感,引导社会各界积极支持和自觉参与水环境综合治理和保护工作。
3.2“十三五”期间草海及周边水环境管理对策建议
3.2.1完善水环境监测网络及信息平台
完善草海区域监测网络及信息平台建设,科学布局湖体、河道支流沟渠、污水处理厂和其它排放源的水质监测点位,全面完成滇池(草海及外海)流域水环境监测网络及信息平台建设,实现数据资源共享,也为基层单位围绕河道水质改善调整工作方法提供依据。
3.2.2建立良好的沟通和交流机制
在政府和非政府之间建立一个良好的沟通渠道和交流机制,提高非政府组织的参与程度。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定期公布水质监测状况、治污工作进度,充分保障非政府组织和市民的知情权,积极引导社会各界更加有效地参与到水环境污染防治工作中[3]。
3.2.3尽快构建和完善水质保护的区域协作机制
通过制定跨区域河道水体水质共同保护管理办法,实现各行政管理部门之间的跨区域协作,有利于各级政府和水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客观、科学的管理水环境,形成有效的水环境保护合力,从而达到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的目的[4]。
3.2.4加强在建项目的监督管理
针对“十三五”期间草海周边草海片区、城中村片区等重点项目多的情况,加强草海周边建设项目污水处理和排放的监督管理,减少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污染物流进入滇池草海河道,从源头上防止新的污染和生态破坏。
3.2.5加强基层滇池保护和治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针对基层单位人员紧张、力量薄弱、滇池污染治理形势严峻的现状,只有不断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提高水环境科技管理水平,才能与当前繁重的任务相匹配,才能有效利用先进技术信息和技术手段,做好水环境管理工作,因此,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势在必行。
3.2.6建立水环境污染突发事件的应急预警响应机制
突发性水污染事件具有突然发生、水质变化速率大的特点。由于人们缺乏思想准备,不能及时采取防御措施,对社会、经济和环境影响严重甚至是很难恢复的[5],因此为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最大限度地减小突发水环境污染事故造成的危害,基层单位成立水环境污染突发事件应急处理机构,建立水环境污染的应急预警响应机制,完善应急响应程序已是迫在眉睫。
2016年是实施滇池流域水污染防治“十三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为了实现“十三五”末滇池外海、草海及主要入湖河道达到Ⅳ类水的目标,基层滇池管理单位要努力提高水环境科技管理水平,做好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紧紧围绕滇池流域水质改善,以草海水质提升为突破口,强化日常管理工作,从日常工作的每个细节入手,积极开展草海及周边水环境综合整治,有效提升草海及周边水环境质量,促进滇池流域生态良性循环、确保水环境的改善和生态系统的恢复。
[1]赵祥华,田军.利用水资源调配措施改善草海水质的可行性分析[J].环境科学导刊,2007,6(3):22.
[2]昆明市环境保护局.滇池草海片区水环境质量监测专报.2015(11):14.
[3]胡天蓉,丁宗凯,董世魁,洪少贤,刘之杰.淮河/太湖流域水污染防治的公众参与机制研究[J].环境科学导刊,2007,6(3):38-39.
[4]师琼.玉溪市界河水资源质量评价与污染源状况分析[J].水资源研究,2012(1):19.
[5]谭映芬.突发性水污染事件的监测与防治[J].环境科学导刊, 2008,1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