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春
(隆昌县界市镇中心学校 四川 内江 642155)
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创新教育的尝试与思考
李万春
(隆昌县界市镇中心学校 四川 内江 642155)
教育是知识创新、传播和应用的主要基地,也是培养创新人才的摇篮。因此,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当前教学改革的焦点和核心。现代教育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而数学课堂是对学生实施创新学习的最主要的途径。那么,怎样在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呢?在信息时代和新课程改革、素质教育的春风中探索出小学数学创新教育教学模式的新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切实贯穿数学思想,充分展示数学美。
小学;数学教学;创新教育;尝试与思考
小学数学教学,不仅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经验、交流情感、互相启迪心智共同创造的过程,更是学生参与认识的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互相作用中统一发展的过程。此间,教师起着重要作用,作为学生课堂行为的引导者,教师教学水平的优劣也与教学质量的高低息息相关。创新教学思想,改革教学方法,不断学习和充实自身的教育教学手段,是当代教师必须要做的重要工作。
创新意识培养,是开展小学数学创新教育的前提。在小学数学教育中,教师应从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上入手,在平时的教学过程中真正把提高学生的数学创新意识落到实处,激发学生潜能。具有创新能力的人才将是21世纪最具竞争力,最受欢迎的人才。提高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是我们广大数学教师面临的重要课题。在数学教育中,学生的创新意识主要是指对自然界和社会中的数学现象具有好奇心、探究心,不断追求新知,独立思考,会从数学的角度发现和提出问题,进行探索和研究,对某些定理、公式、例题的结论或其本身进行深人、延伸或推广。创新意识具有求异性、探索性、开创性。这就要求数学教师的教学观念必须转变,教学要创新,教学思维要创新,教师能力和教学水平要提高,要求教师基本功扎实,有广博的专业知识;具有驾御全局,随机应变的能力;具有开展数学活动的能力,创设“问题情境”的能力。创新意识就是培养学生具有创新精神、创新能力,具有发现新规律、新事物、新理论、新学说、新概念、新设计、新方法的强烈愿望和主动探索精神,是一切发明和创造的源泉。通过数学课程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可以通过以下途径:注重例题的选择及变式,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设民主氛围,激发主体意识是关键;允许“插嘴”,形成良好的师生互动空间,动手和动脑相结合,释放学生时间,拓延学习空间等。
良好习惯培养,是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时下,流行的新课程教学模式明确指出:新时期的小学数学教学,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体现学生的主人翁地位。说的通俗一点,就是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意识,不要低估学生的思维,给学生一个思考的广泛空间,学生会还给你一方享受教学的理想乐土。教师要想办法让学生通过不同途径问问题,在问题解决过程中让学生获得喜悦、自信,从而对数学学习充满兴趣。好的问题应充分体现必要性和实用性,能激发认知需求,好的问题能诱导积极探索,促进知识的深化;好的问题往往是新知识的生长点,内在联系的交叉点,更是创新思维的启动点;好的问题能促进学生展开积极的活动(包括操作性活动和思考性活动及实践性活动),从而获得主动的发现机会。
引入多媒体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有效途径。二十一世纪,是名副其实的信息时代,教育在与时俱进的风口浪尖也开始借助多媒体强大的图形处理功能和动画处理功能,出色地完成着每一堂数学课。小学数学是一门集数形关系知识于一身的学科,而多媒体教学的交互性、可控制性、大容量性、快速灵活性,正好符合数学教学的要求。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辅助数学教学,可以在数学课的开始阶段,迅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把他们思绪带进特定的学习情境。激发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对一堂数学课的成败与否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数学课直白地提问、复习、引入新课过程平淡无奇。如果能够运用多媒体的声光、色形、图象及色彩变化、声响效果,则必将能有效地开启学生思维闸门,使学生由被动到主动,变“要我学”为“我要学”,轻松愉快地进入新知识的学习。多媒体强大的交互性,使得在课堂教学中,学生与教师能自由调整和控制学习进程。尤其是对于重难点的巩固练习上的效果非常好,能化抽象为具体,通过娱乐性的分层测验,轻松巩固已学知识,切实激发学生发自内心的学习兴趣,达到课堂教学目的。可以看到的是,多媒体辅助教学进入数学课堂的实践时间已经不短了,虽然对于传统数学来说,确实是一次深刻的变革,尚处在探索、实验和研究阶段,但是,城市里不少有条件的学校已经广泛开展了多媒体教学。作为教师,我们要借助这一现代化的工具真正丰富数学教学内容,提高课堂效果。
引导学生合作讨论,孕育和开创创新意识的天地。合作探究,是人类智慧的显著特征,学校教育特别是小学基础教育,对于人的合作意识、合方式的形成至关重要。合作讨论,有利于营造和谐的、有效的、灵动的学习氛围,使学生迸发创造的火花。例如:教学“有余数的除法”时,“20个乒乓球,每6个装1盒,可装几盒?还剩几个?”师生讨论后列式:20÷6=3(盒)……2(个)。然后改为“21个乒乓球可以装几盒?还剩几个?”22个、23个、24个呢?引导学生观察讨论余数与除数的关系,以便得出“余数都比除数小”的结论。接着问:“如果余数与除数一样大或余数比除数大,行吗?为什么?你发现了什么?”学生交流、讨论后,轻松得出“余数一定要比除数小。” 又例如:在教学完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之后,一位学生提出:“既然三角形具有稳定性,那我们的桌子、凳子的‘脚’不做成三角形,而做成四边形呢?”对于这切合生活实际的问题,老师也顺水推舟,让大家展开讨论。
随着当前教育环境的发展变化,课堂教学的内容和形式发生了较大变革,对一线数学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只有不断总结成功经验和科学方法,并及时推广普及,才能做一个问心无愧的教育工作者,为培养出更多更好的社会主义接班人服务。
总之,时代呼唤创新型人才,创新型人才需要教育的培养。而学校课堂又是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以及教给学生创新方法的主阵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为根本,大胆改革课堂教学,适时适度地引导学生勇于探索、敢于创新、为新世纪培养出更多具有创新精神的时代新人。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老师,永远在路上!
[1] 张淑银.浅谈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现代阅读.2012.3;
[2] 杨凤荣.刍议小学数学创新意识的培养.课程教育研究.2015.2;
[3] 李振南.浅谈数学课堂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教育教学论坛.2014.2。
G623.4
A
1672-5832(2016)05-0141-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