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跨文化角度分析电影《喜宴》

2016-12-06 07:33路鸿乐
小品文选刊 2016年17期
关键词: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跨文化

路鸿乐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从跨文化角度分析电影《喜宴》

路鸿乐

(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 吉林 长春 130000)

本文将从跨文化角度来分析李安导演的电影《喜宴》。霍夫斯泰德认为文化是在一个环境下人们共同拥有的心理程序,能将一群人与其他人区分开来。通过研究,他将不同文化间的差异归纳为六个基本的文化价值观维度。而本文将利用霍夫斯泰德六个文化价值观维度中的个人主义—集体主义;权力距离;高低语境文化来分析并解读电影《喜宴》。

《喜宴》;霍夫斯泰德;文化价值观维度

随着国际间交流的增多,西方文化对各族文化的渗透,跨文化知识和文化解读能力变得愈加重要。《喜宴》这部电影是李安导演在1993年执导一部电影,与《推手》和《饮食男女》组成“父亲三部曲”,这三部喜剧电影都以中美文化的冲突为主题,让观众在嬉笑间深刻地体会到了中美文化的差异。《喜宴》的主角高伟同是一个定居美国的中国人,他和他的同性恋人,一位叫西门的美国男子一起住在纽约的曼哈顿。但高伟同在台湾的父母并不知道自己的儿子是同性恋,他们不断地催促伟同快点结婚,好承继高家的香火。恰好高伟同的公寓里借住着一位来自大陆的非法移民女孩儿—顾葳葳,于是西门出了让伟同和顾葳葳假结婚的主意。这样一来既安抚了伟同远在台湾的父母,又能使顾葳葳拿到梦寐以求的绿卡,而且还能保持西门和伟同之间的同居关系。没想到,这个“万全之策”引来了更复杂的事端,伟同的父母闻知喜讯欣然来到了纽约,为儿子操办喜事。于是各种各样的情感纠纷、人际冲突便在一个热闹忙乱的中国式喜宴背后展开了。本文将从跨文化角度来分析这部电影中中美文化的差异和风俗习惯的不同,并尝试探讨中美文化和谐共存的办法。

1 从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的角度来看《喜宴》

个人主义和集体主义是文化维度中两种相对的社会价值观。所谓集体主义,简而言之指的是一种强调集体和国家的重要性,强调集体利益应该凌驾于个人利益之上的文化价值观念。它认为,人是集体中的一员,离开集体,个人几乎无所作为或者作用很小,所以社会中的每一个人必须重视合作和集体的力量,任何事情必须多为他人考虑。个人主义与此相反,认为个人虽然离不开社会集体,但是正是由于个人对自我利益和幸福的不断追求才最终推动了社会的前进,所以在社会事务中应首先考虑个人的幸福和需要。个人主义也认为人离不开社会,它也看重人际关系,但是它强调的是一种松散的社会人际关系及结构。英语中的个人主义与汉语中的个人主义不同。从汉语的角度来看,个人主义带有浓厚的贬义色彩,即一切从个人的利益出发,是赤裸裸的个人物质利益与个人权利的追求。然而英语中个人主义的内涵却是积极的、肯定的,即认为个人价值至高无上,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反对权威、宗教、国家、社会及其他任何干涉和阻挠个人发展的外在因素。个人主义者重视个性,强调每个人作为个体,每个人都有它的自然权利,平等和自由。在美国,个人的隐私权是受到尊重和保护的。而那些对年龄、婚恋、宗教信仰,经济状况等有关方面的问题,美国人认为是隐私性问题,通常采取回避的态度。简单来说,就是在考虑问题时,是想到“我”还是“我们”的区别。

在电影《喜宴》中,高伟同的父母时刻在提醒着儿子,你有传宗接代的重任,是时候为高家绵延子嗣、传递香火了。而且,高父、高母对伟同的婚礼特别重视,他们对伟同说:“你一定要办一场隆重的婚礼啊,否则你就是不孝!你一定要照办啊,不然我们在美国会很丢脸的。”伟同也无法说服他们,只有答应了父母的要求,并且请来了他们在美国所有的亲戚朋友。在婚礼上,大家热闹的闹洞房,毫无底线的捉弄新郎新娘,甚至强迫他们入洞房。在集体主义为价值观的中国,一对新人的结合应当得到族群中所有人的允准,并且他们的婚事是所有人的事,人们可以在新人的婚宴上酩酊大醉、肆意玩乐,甚至逗弄新郎新娘,并视其为给新人添喜气。在场的美国人不禁感叹,“我以为中国人都是柔顺沉默的数学天才,今天真是见证了五千年性压抑的结果”。中西方婚俗、文化的差异在这场喜宴上体现得淋漓尽致,集体主义文化价值观也在这场喜宴上得以集中展示。

2 从权力距离的角度看《喜宴》

权力距离,是指社会成员对于社会阶层以及物资分配不匀造成的不平等现象的容忍度。无疑,中国是一个权力距离程度较高的社会。在这样的环境下,社会呈现明显的等级阶层,权威阶层拥有特权,并通过各种权力象征物来表明自己的地位,以此获得尊重。以古代开始,中国便建立起一种森严的等级制度,提倡一种上下有别、上行下效的不平等观念。典型的纲常礼数,诸如“君臣有义、父子有亲、夫妻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义”的“五伦”关系等。然而在美国,人们拥有平等的观念,即人人生而平等,没有任何团体或者个人能够拥有特权。这是典型的低权力距离文化的特点。生活在这种文化背景下的人从小被教育人人生而平等,尽管有些人的出身带有一定优势,例如财富和名誉等,但他们并非理应比别人更优越一些。不过这并不代表生活在这种社会中的人们一定会受到平等的待遇,他们只是比别人更加拥有平等的观念。霍夫斯泰德的研究表明,在权力距离差异很大的国家中,人们的行为方式也会同样表现出很大的差异。在权力距离小的国家和民族,社会等级差别不大,组织机构中的等级区分主要基于管理的方便。按照霍夫斯泰德的统计数据,亚洲国家通常属于权力距离高的国家,而美国和欧洲的大部分国家则属于权力距离低的国家。在低权力距离国家里,社会成员在组织中强调分工不同、权力分散和自主决定,并不注重地位高低。在组织中,下级对上级的依赖性较少,也更容易与上级讨论问题并时常反驳上级。而高权利距离国家往往权力集中,有较为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级对上级有相当大的依赖性,上下级之间的情感距离较大,下记不太可能与上级商讨问题,更不太可能直接反驳上级。

在电影中,我们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酒店的老板与伟同的爸爸偶遇,高父曾是酒店老板的师长,即便这么多年过去了,酒店的陈老板也已经是成功的商人,但是他依然对“高师长”毕恭毕敬,甚至不敢坐下,并说道:“师长、太太,你们两位在,我怎么敢坐啊,我还是站着比较舒坦一点儿!” 另外,伟同的爸爸在家中也是一家之主,当一家人吃饭时,只有当高父拿起筷子,其他家庭成员才能吃饭。相比于高父高高在上的家庭地位,高母与高父的权力距离相差很远。高母把侍奉夫君、相夫教子当做自己这辈子唯一的事业,并且教育葳葳,“对我们女人来说,丈夫和孩子才是最重要的,这是什么都不能改变的,不是吗?”然而,葳葳作为一个新时代的进步女性,她坚决否定了高母的想法,她不接受公公婆婆对她的权利压制,也并不认为自己的生活应该受别人的控制,这就是中西方关于权力距离的不同。

3 从高低语境的角度看《喜宴》

高语境传播的特征是:在沟通过程中,只有很少的信息是经过编码后被清晰传递出来的,人们在交往过程中重视“语境”而非“内容”,注重建立社会信任,高度评价关系和友谊,关系的维持比较长久。沟通是含蓄的,人们对含蓄的信息非常敏感,个体从早期就学会了准确解释这些含蓄的信息。有着伟大而复杂文化的中国就处于的高语境顶端,是东方文化的代表。而美国以及大部分北欧文化倾向于低语境。他认为,美国人与中国人在传播行为方面的差异,集中体现在对直爽和委婉的偏好。研究认为:美国人偏好直言不讳,人们之间的对话直抒胸臆,不善遮掩;而中国人强调社会和谐、不直接表露自己情感,避免言语上的直接,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微妙,理解对方的意图不仅需要听对方说什么,还要结合很多因素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在电影中,伟同的爸爸就是一位典型的含蓄内敛的中国人。他懂得英语,并且在伟同和西门争吵时知道他们的谈话内容,且得知了伟同是个同性恋。但他一直保持冷静,没有擅自行动,并且选择在适当的时候才将此事告知儿子和西门。

4 总结

本片是李安首次扬威国际影坛之作。影片的最大特色是以中国人特有的家庭伦理观点和中庸观念来处理同性恋问题,使这个几乎令所有家庭困扰的社会问题在影片中得以用一种喜剧的方式解决。故事中让人啼笑皆非的文化冲突和耐人寻味的故事情节,使这部电影荣获柏林电影节金熊奖,也让人们深深的思考在全球化不断推进的时代,我们应该怎样认识中西方文化的异同。

[1] 杨凤娟.从《喜宴》看中西方道德礼仪文化的差异[J].电影文学,2012(141).

路鸿乐(1991.01-),女,山东淄博人,现于吉林大学外国语学院攻读硕士学位。

J905

A

1672-5832(2016)05-0120-02

猜你喜欢
个人主义集体主义跨文化
关于将集体主义引入经济理论的思考
以活动为载体的大学生集体主义教育问题与对策研究*
集体主义教育:从个体出发建构共同体
反对个人主义做合格共产党员
石黑一雄:跨文化的写作
论跨文化交流中的冲突与调解
跨文化情景下商务英语翻译的应对
论词汇的跨文化碰撞与融合
概念起源时间错了
个人主义能不能一分为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