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邪作品互动短评
>>清欢(魏金朝,笔名清欢、欢叔。1993年生于吉林,西北大学文学院研究生在读。诗文多见于《天涯》等。诗歌入选《天涯》90后诗歌展,曾获野草文学奖等。)
文白夹杂的行文洗练自如,带起一股漫漫江湖风雨飘摇的韵趣,产生的节奏甚至跌宕,不浪费一招一式。作者将笔墨停驻在为人所熟知的人物身上,却描绘着截然不同的起承转合,对欲望和情感的刻画直来直去不再遮掩,肆然不拘的戏剧化效果令人耳目一新,从容地展现着文本对人物的塑造作用,令人掩卷时对俗成的人物表情有了新的定义。兰若寺氤氲的雾气不再有时空相隔,人性、情仇爱恨、阶层和社会矛盾即便时代更迭仍贯穿古今,时而压抑时而怒放,似是对杯中酒的体悟,想醉时只道新陈难辨无论清浊只望解去诸多钝痛解去无解的心魔。灼伤燕赤霞手心的泪亦缓缓硌进看官眼里,如殷红朱砂刺痛双目,众人对小倩的怜惜说到底是对自己的怜惜,对她的谅解也是对自己的谅解。小倩以近乎荒诞的方式离去,无枝可依的残破魂魄终于随着肉身一起腐朽,嬉笑怒骂皆化成天边冷月繁星,那荒芜之上的一把火一直烧到现在,只留下无声诘问,人间对千般好的孤魂何曾有过公平。
>>路攸宁(原名潘凤妍,1996年生,四川万源人。作品见于《诗歌月刊》《新世纪诗典》《巴山文艺》等。)
作者别出心裁地融入了现代元素,赋予了小说社会现实意义。譬如作者对燕赤霞去考道士牒这一考试细节的描写,尽管对推动故事情节发展并无大的作用,但却为小说增色不少。作者省去隐喻将社会中的“现象”以最直接的方式表现出来,目的不是为了冲击视觉,而是冲击内心。一篇小说除了故事情节、行文手法能够引人入胜,在思想内容上亦能引起读者强烈共鸣才是其价值所在。回归主线,这也是一篇耐人寻味的爱情小说,没有复杂的人物关系和跌宕起伏的情节,作者巧点笔墨把故事娓娓道来,恰到好处。
>>潘正伟(1993年生,广西东兰人。作品见《诗歌月刊》《中国诗歌》《红豆》等。曾获第七届万松浦文学新人奖。)
整个小说浑然老成,语言熟稔古雅,读来朗朗悦耳,作者犹如老练的说书人,把聂小倩和燕赤霞的爱恨忧怨娓娓道来,收放自如,十分舒坦,极其享受。
>>鬼鱼(男,1990年生于甘肃甘州,艺术学硕士,甘肃省作家协会会员。作品散见于《作品》《飞天》《山东文学》等刊物,被《长江文艺·好小说》转载,获中国小说学会奖项。迄今发表小说三十万字,出版诗集《麋鹿》,居兰州。)
作者具有熟稔的中国古典文学功底,对原笔记小说进行了文风绵密语言老辣的二次营造。其构建的兰若寺纵横截面皆氤氲着浓郁的“江湖夜雨十年灯”之美感,故事在文白夹杂间娓娓道来,既见乡趣之俗,又见文士之雅。旧戏新唱并不少见,但脱臼者众,见新者鲜,《聂小倩》对原著“换血”式的改写,建议可与王小波的《红拂夜奔》、李锐蒋韵夫妇的《白蛇传》甚至薛荣的《沙家浜》等小说做文本比较,进行以女性为主导的中国古典文学系列再创作。
>>李景泽(男,笔名缘惜子,1990年出生,河北张家口人,电影学硕士,以电影剧本和小说创作见长。作品见《山东文学》《小说月刊》《北方文学》《羊城晚报》《四川文学》等全国数十家报刊杂志。有小说被《小说选刊》《微型小说月报》等刊转载,被《中国文学作品选2013-2014》《最受中学生欢迎的佳作年选2014-2015》《2016中国好小说》等多种年选书籍编入。凭《鬼城》入围小说选刊社2014-2015小说双年奖。
有一种改编叫做不动声色,《聂小倩》便是。事实上,我是想从中读到些跌宕起伏,至少是荡气回肠的。要知道,对经典开刀,如果不能搞出些名堂的话,无异于作死。但是明显,作者是另辟蹊径了,绕开了一般人会以为的途路。通读该作,我们发现故事里似乎没有什么曲折的故事和动人的情节。一座兰若寺就像一座城,城是城池,城也是围城,而城里的人都是小人物。宁采臣变成了过客,黑山老妖不再可怕毒恶,唯有聂小倩和燕赤霞于这城里城外来回穿梭着。故事扎根在这片四方的天空下,飘忽于古代与现代的墙篱中。有些出戏,又叫人入定。当我们回过头来再想想那团熊熊燃烧的烈火时,蓦地发现,它不仅烧了兰若寺,它也把太多的故事给燃尽了,比如你所失掉的一切。
>>顾彼曦(青年作者,文字见于《作品》《诗刊》《星星》《延河》等。)
题材虽然老套陈旧,但是作者懂得另辟蹊径,旧瓶新装,让故事获得新的生命力。作为女作者,能把握这样的题材,古文功底还是很扎实深厚的。遗憾的就是作者没有进行深层次的挖掘,或者将细节给予剖开,给人以思想上的冲击力。
>>焦琦策(生于1990年。短篇小说见《延河》《山东文学》《都市》《牡丹》《朔风》《渠江文艺》。)
无论小倩是人是鬼,他所折射出的是万千女性在爱情面前无法逾越的不平等性。为什么女性一旦陷入就无法自拔,男性就可以轻易脱身。小说本身的形式值得嘉奖,叙述缠绵多情,又借古喻今。
然而这类小说显示出作者创作小说不足之处,故事只在文字表面进行游走叙述,虽然具有阅读快感,但是缺乏令人深信的细节描写。小说缺乏细节就不会饱满,会给人轻浮之兆。
>>杜嘉俊(笔名椭圆,90后诗歌爱好者。)
讨论痴情的女人总是诗,一点儿不假!可往往都是悲剧。小说在蒲松龄《聊斋》的旧故事里发掘新意,赋予现实生活的意义,这本身就是一种勇气。就像尤多拉·韦尔蒂所说“每一篇小说都应该开拓新的境界,提出新的课题”。这也许就是它存在的意义!作者没有按既定的套路,去安排续集,而是重新布置场景,自己做导演。聂小倩,燕赤霞,宁采臣,黑山老妖,成了现代社会典型人物的缩影,完成着他们应有的使命。她不再是宁采臣的妾,孩子的母亲。她和他只是过客,和燕赤霞又是一次美丽的错误。黑山老妖成了暖心的姐姐。“聂小倩何曾属于过谁呢?”虽然说具体情节差强人意,细节和环境尚且还需要打磨外,小说整体上是成功的。伴随着那一场熊熊大火,烧光了应该和不应该发生的!兰若寺成了坟墓。
>>陈不染(广东姑娘,90后写作者。)
初看时,对这篇故事并不感冒。聂小倩都已经是众人皆知的一个定型人物了,还有什么好写呢?开头有点晦涩,耐着性子看下去却发现有惊喜,故事发展得越来越有趣,把人物塑造得鲜活形象,总的来讲是一篇值得一读的改编故事。
>>朱旭东(笔名木目,90年生于甘肃成县。文字见于《飞天》《安徽文学》《四川文学》《阳光》《青年文摘》《星星》《诗潮》《诗林》等刊物,有诗歌入选《新世纪诗选》《中华新诗档案》等选本。)
在阅读的认知过程中自然而然对旧故事完成了重构,进而产生陌生化的阅读审美效果,是这篇小说与其他两篇不同的一大特色。作者细腻而古朴的笔记体语言,在重塑聂小倩、燕赤霞、宁采臣等人物形象时,加入了具有现代气息的社会场景和情感价值判断,无形中使人渐进作者对原故事颠覆性的叙述轨迹,小说已经不再是《聊斋》中单纯的聂小倩与宁采臣的人鬼情未了,而衍变成一个充满人性的女鬼与其他二人之间爱而不得的悲情。
>>蔡其新(90后,写作,兼习文学批评。)
小说的开头部分就定下了一种浓厚的古典文学基调,从语言的运用和对物的描写上,可以看出作者深厚的中国古典文学底蕴和作者极其丰富奇特的想象力,想必对这些事物的打磨是耗费心思的。这篇小说属于典型的“旧瓶装新酒”,从《聊斋》中而来的聂小倩被作者赋予现代化的人性特征,燕赤霞、宁采臣等人物同样也是现代化人性的表现,情节令人发笑之余也略带讽刺意味,对现代人性的恶有所批判。
>>杨小饭(文学爱好者,生性温和,偶尔风趣。痴迷汉字之美,每每流连忘返。)
读《聂小倩》,恍惚中好似李碧华文风,一词以概之:妖艳。故事的人物,我们再熟悉不过了,却读出与众不同的感觉。一字字,一段段,仿佛滴着红色的胭脂,带着浓烈的情感。文字华丽缱绻,作者对于人物的刻画跃然纸上,对人性、情爱的暗寓不言而喻,如若不是对原著深有研究,断是写不出如此的意境。燕赤霞与聂小倩的情感纠葛着实让人心疼,仿佛名字只是一个代名词,是人是妖已经不重要了。作者熟练地运用生死、爱恨、喜乐哀愁于字里行间,文笔稍显用力,若做适当收敛,观之更好。
>>禾木(90后,广东人, 文学爱好者,曾获第六届全国高校“包商杯”诗歌优秀奖,广东省高校“校园杯”诗歌组二等奖。)
投《聂小倩》,这篇小说在《聊斋志异》的基础上进行艺术想象和虚构,把聂小倩与宁采臣荡气回肠的人鬼爱情改编成燕赤霞与聂小倩的纠结苦恋,使我们看见另一种爱情形态——充满纠葛,断不得又相互折磨的。作者也融进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思想情感,把聂小倩和燕赤霞刻画成新的有生命的艺术形象,在作者的塑造下他们的一生带着悲凉的色彩。在古人古事的框架上,作者善于融进一部分现在生活的内容,比如考场上出现的题目为《家庭养老的可持续分析》,朝廷的《酆都晚报》,这古今交融也是故事新编的一大特色。因此,从故事新编这一角度上看,此篇小说可以说是成功的,给我们带来新的审美体验,语言和叙事也无可挑剔,比较不足的是小说场景可以更宏大些。
>>王春天(王磊,1990年生,陕西府谷人。诗歌散见于《延河》、《诗歌月刊》、《中国诗歌》等百余家刊物。著有诗集《鸟日子与诗生活》、《多余的悲伤》、《像鸟儿的女孩飞走了》。)
女作者投《聂小倩》。我以为古典小说的写作本身就颇有难度,再加之这是一篇“旧瓶装新酒”的改编之作,所以难度系数可想而之。可作者用深厚的古典文学基础以及大胆独特的想象力化险为夷,对整篇小说的掌控更像是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作者花了大心思,将宁聂的人鬼痴情移花接木为燕聂的苦情悲恋,加之作者超强的语言运用能力及巧妙的情景设计,让小说的整体画面感十足,情感渲染也强,让读者很快就深陷其境。当然本篇小说的成功之处不光是外在美,更是胜在内在的思想性十足,对情感与人性的挖掘也很到位,这对青年作者是不易的。其实最让我迷恋的还是作者无形之中散发出的惆怅感,读罢如吸食十香软筋散般身心无力。总之作者的语言、构思、叙述、思想性、情感拿捏均无可挑剔,90后能写出如此水平之作实属不易!
>>宋林峰(青年作者,山西高平人。小说及评论散见《作品》《山东文学》《西湖》《辽河》《延河·绿色文学》等。)
在一切行将结束的时候,燕赤霞充满宿命感的落寞背影让人无限哀婉。作者解构了这一人鬼之恋的传说的同时,又构建了一个新的传说,这个新的传说,有关才情,或是一种幽幽的情绪,泻在笔尖,萦在心底。
>>庄苓(诗人画家,第五届黄河文学奖青年奖得主。)
《聂小倩》文白夹杂运用娴熟纯情,足见作者的古典文学功底。小说延续了《聊斋志异》的鬼怪笔记之风,有过之而无不及。中国笔记小说历来重人物刻画及故事浮沉,因此该文并非之前大家所说的“流于故事表面 ,而不见思想”之流。相比于《白舞鞋》和《惊蛰》,《聂小倩》叙事通泰流畅,语言典雅绵密,投一票。
>>涉谷线(90后文学爱好者,就读于华南农业大学。喜欢的是张爱玲和日本推理小说。)
女作者投《聂小倩》。文风和人物是古老的,但是其中的感情和社会元素却是新的。聂小倩的一生,是为爱痴情而充满悲凉色彩的一生。一颗炽热的为爱付出的心,却没有一个完满的结局。我在读的时候,总有一种枯藤瘦马的画面感,仿佛就是在听着燕赤霞讲述有关聂小倩的故事,节奏舒缓。明明一切都结束了,燕赤霞也烧了一把火,但是读罢却有一种深深的惆怅感。要说不足,我觉得层次还不够深,并没有产生内心深处的共鸣。
>>陈若鱼(自由撰稿人,喜爱看书,旅行,电影,崇尚并热爱自由。主要供稿于《女报时尚》《花火》《萤火》《爱格》《美文》《故事林》等刊。)
投票给《聂小倩》。初看这个题目,感觉并没有什么特别,但是文章一开始就引人入胜了。作者把女鬼写得生动形象,时而诙谐,时而深情,说到底她只是一个为情所困的女子,三个完全不同类的人走到了一起,又因为不同类而分道扬镳,爱而不得。看完全文之后,有淡淡的惋惜,也有说不出的惆怅。
>>幽兰若水(杨樱,90后诗人,诗歌见《诗选刊》《中国诗歌》《海外诗人》《飞天》《国风》等杂志300余次,有诗歌入选多种诗歌年选,出版诗集《美丽少女的文学梦》《天使之恋》。)
《聂小倩》真可谓是“旧戏新唱”法,却不乏新的特色,新的旋律,故事里融合了大量现代元素,层层解刨最后曲终人散,行文手法吸引人,可读性强,小说节奏跌宕起伏,现代人的阶层矛盾和社会矛盾交织贯穿其中,给视觉带来很大的冲击力,小说是故事,也是一场爱情的饕餮盛宴,读完有回味,有感慨,有怜悯。
(责编:郑小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