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市:美丽“瓷都”春意浓

2016-12-06 11:16景德镇市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老区建设 2016年7期
关键词:瓷都景德镇市贫困村

□ 景德镇市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景德镇市:美丽“瓷都”春意浓

□ 景德镇市扶贫和移民办公室

结束了人畜共饮水的历史,村民们用上了干净的自来水。

“十二五”期间,随着扶贫开始的深入开展,景德镇市的扶贫和移民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通过整合各项资金,狠抓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了贫困村生产、生活条件。贫困人口由10.27万减少到3.82万,共减少贫困人口6.45万,贫困发生率由10.3%下降至3.7%,下降了6.6个百分点;全市农民居民可支配收入由8866元提高到11582元,增长30.63%。

整村推进结硕果,贫困地区换新颜。“十二五”期间,在18个省定贫困村及113个市级贫困村共投入各级财政扶贫资金3590.75万元;各扶贫村投入资金共修建各类乡村公路527公里,大小桥梁(洞)86座,解决了4.6万余人的行路难;修建饮水工程56处,解决了2.3万人的饮水困难,扶助铺设电缆线2.4千米、修建电视及通讯机站7座,解决了群众看电视、通电话、打手机难问题。新建群众文化活动中心4600M2,解决了1.3万名群众无场所学习活动的问题;新修大小水堰等水利设施130处,增加灌溉面积12000余亩。

送钱送物送温暖,社会扶贫显真情。“十二五”期间,全市共有151个市直单位挂点151个贫困村,支助资金948.5万元,帮扶物资近200余万元,极大地改善了贫困村的基础设施条件。在全市范围内开展了党政干部包户扶贫活动,建立领导干部定点扶贫制度。

“雨露计划”洒恩施,成就农民致富梦。“十二五”期间,大力实施“雨露计划”、“阳光工程”、“金蓝领工程”,根据贫困人口实际和企业用工需求,开展订单式免费技能培训,让参训贫困群众掌握1至2项职业技能,提高就业能力。“雨露计划”开展培训班27期,使900余名培训对象掌握了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和关键技术,整体素质得到提升,为培训对象的创业、就业夯实了基础,提高了农民的自我发展能力。

实施扶贫搬迁工程,拓展移民致富之路。“十二五”期间共投入搬迁资金780万元,安置移民1200余人。全市按照“整体搬得出、长期稳得住、逐步富得起”的总体目标,始终坚持整体搬迁基本原则不动摇,科学筹划,精心组织,移民整体搬迁初见成效,搬迁对象的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极大改善。

“十三五”期间全市扶贫工作重点是把精准扶贫攻坚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坚持治标与治本结合、输血与造血并举,开发扶贫与保障扶贫两轮驱动、区域发展与精准扶贫统筹推进,把各项政策措施扶到点上、根上。具体举措主要是以八大扶贫工程为核心,做到“两个加强、两个推进”。一是加强分类指导。根据《景德镇市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意见》要求,各县(市、区)党委政府、各有关部门要分门别类制定精准识别、产业扶贫、搬迁扶贫、教育扶贫、就业扶贫等专项扶贫工程“十三五”精准扶贫规划。二是加强模式创新。探索设立“景德镇市扶贫开发基金”,成立管理机构,整合政府资源统筹资金,市场化运作,拓宽融资渠道。转变扶贫开发资金的投入方式,扶贫资金可用于引导贫困户通过土地流转、土地入股、劳动入股等形式创办扶贫产业合作社;也可作为贫困群众的股份投入效益好的龙头企业,变一次性年度扶持为稳定收入来源。转变就业扶持方式,实施“订单”培训就业,探索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就业,致富能人创业带动贫困户脱贫。三是推进“滴灌”式精准扶贫。在建档立卡精确指导的基础上,针对贫困户、帮扶到户、一户一策、以户施策,采取定对象、定政策、定责任、定目标的“五定”方式,协同各级职能部门落实好减贫任务。充分发挥部门包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优势,建立市、县、乡三级驻村工作队(组)联络机制,切实落实贫困户一户一策工作。四是推进“兜底”式精准扶贫。对丧失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贫困人口,采取政府兜底保障。对符合农村低保条件的扶贫对象实行应保尽保,逐年提高农村低保和五保供养标准。对获得低保后生活仍有困难的老年人、未成年人、重度残疾人和重病患者,通过发放补贴、临时救助及其他帮扶措施,给予生活保障。同时,完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全面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减少因病致贫或返贫发生。

乐平市洪岩镇历居山茶叶基地

浮梁县西湖乡徽商古道

乐平市镇桥镇吊钟村委会鸽子山村

浮梁县整村推进显成效

■责任编辑:上官涛

猜你喜欢
瓷都景德镇市贫困村
千年瓷都如何再续传奇?
贫困村变身“客栈村”——勐腊县勐伴镇河边村的脱贫印记
黄凯简介
一个贫困村的“暴富”——宝丰村的农业也能让人“吃撑”
西部瓷都 千年纸乡
我在景德镇遥望耀州瓷——两个“瓷都”相距千里
瓷都姐妹花
刘文斌
景德镇市陶瓷艺术中民俗体育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脱贫攻坚拉响新警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