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旦附中教师:敢于让高中生学会质疑史书

2016-12-05 08:37
新作文·高中版 2016年11期
关键词:常理启程史书

在引导学生质疑史书中悖于常理的教学中,复旦附中教师先给学生提供范例,示范如何质疑史书中悖于常理的记载:

马可·波罗出生于意大利威尼斯商人家庭,17岁时随父亲和叔父自家乡启程,沿丝绸之路东行来华,于1275年到达上都。他深得元世祖忽必烈的赏识和信任,出任元朝官职,侨居中国17年……后奉命护送元朝公主出嫁伊儿汗国,于1291年从福建泉州启程……完成使命后返抵威尼斯。不久,他依据在东方的见闻完成著名的《马可·波罗行纪》。《马可·波罗行纪》这本书似乎能够证明马可·波罗来过中国。

但如果仔细阅读《马可·波罗行纪》,会发现其中有许多悖于常理的记载。如:

1. 按常理,马可·波罗作为一个西方人,来到一个完全异于西方文化的东方国度,而且在中国生活长达17年之久,应该对中国文化里汉字、筷子、茶叶、中医等等这些中国的“特产”感到十分惊奇,但是在《马可·波罗行纪》一书中对这些中国特有的东西竟然毫无记载。

2.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马可·波罗来到中国后,深受元朝皇帝忽必烈赏识和信任,还让他担任扬州总管三年,但是中国史籍中却找不到一条关于马可·波罗的记载。

3. 《马可·波罗行纪》中记载马可·波罗懂汉语和蒙古语,但是为什么书中对中国的很多地名、人名、动物、器物的叫法都是波斯语的叫法,而不是汉语或蒙古语的叫法?

诸如此类悖于常理的记载有很多,这些疑点足以令人质疑马可·波罗到底有没有真的来过中国。

其实一些书籍都存在着这种问题,由于种种原因对历史事件的记载悖于常理,这需要我们在阅读的时候仔细地推敲、审视。

【延伸思考】

问题意识对于有效的历史阅读尤为重要,这需要长期有效的训练。高中生有着很强的模仿能力、知识迁移能力,但更要紧的是逐步培养自己的问题意识。

猜你喜欢
常理启程史书
启程
你永远不知道身边有多少快乐源泉
三条忠告
常理
“汗青”原来是史书
家乡的秋天
为小人物喝彩
Blurring Time
怪诞女孩
启程的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