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瑜
利用网站教学,善用“微课”支撑
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发挥计算机特长制作“微课”,并将其上传至网站。学生利用教师提供的网站平台进行自主学习,学习过程中利用“留言板”功能提出疑惑,并展开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互动交流,从而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进行作品评价时,教师可以让学生们将自己制作的作品上传到“作品展厅”,每个学生都能浏览欣赏其他同学的作品,并且可以留言、点赞。另外,还可以利用投票功能,在“小组PK”环节中选出明星小组,这样既可以提高学生的参与度,又丰富了课堂的组织形式。
同时,“微课”内容少、时间短,操作具体、讲解简洁明了并且可以随时查阅,进行补充性学习。这样,课上就可以有更充分的时间突破教学重难点,而且学生可以在课后继续学习,查缺补漏,完善作品,实现了真正意义上的信息技术翻转课堂。
精彩的情境导入
趣味的情境引入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课堂效率,而且能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创造力,使他们由被动学习变为主动学习。
例如,在讲解《图形图像加工》时,教师可以在导入环节,利用多媒体展示如何利用图像软件更换照片季节、更换人物背景、制作动感效果等。让学生认识到图像加工就在我们身边,从而奠定情感基础,激发学生的创造力。
丰富的语言引导,渗透情感教育
富有文采、珠围翠绕的语言,会带给学生美的享受。我认为幽默的语言是最出彩的。幽默语言教学是教师借助诙谐含蓄的语言将知识形象生动地再现。精彩幽默的语言是教师灵感的外显,是厚积薄发的结果。教学环节中它的恰当使用,可以营造风趣感人的情境,驱除学习的疲劳,强化知识记忆,收到令人意想不到的艺术效果。
情感教育是培养学生素养的最有效的手段,在重视素质教育的今天,教师不仅要教书更要做到育人。“亲其师”而“信其道”,师生之间情意深厚,引导作用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学中,教师要带着对学生的爱来完成每一节课,不但与他们探讨学习方法,而且要渗透做人道理,并时时进行爱国主义教育。例如,在讲解《数字化图像的设计与加工》时,我会首先与学生共同赏析北京奥运会会徽,让大家感受到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印章技术、毛笔书法,从而培养他们的民族自豪感。
任务单教学,短小集中
课堂上,教师可以围绕“任务单”展开学习,以任务的完成结果来检验和总结学习过程。首先,在设计任务单时,既要有面向全体学生的基本目标,又要有兼顾优学生和后进生的分层任务,让各类学生都学有所得。其次,每个学习任务的操作时间尽量不要超过3分钟。教师可以把大块的学习任务分成多个小任务,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容易集中,完成起来也更容易有成就感。最后,要设计丰富的任务形式,如小试牛刀、大显身手、无敌大闯关等,这样既能激发学生的兴趣,又能培养学生合作探究的能力,更能把多个教学任务分配得当,取得较高的课堂效率。另外,在设置分层任务的数量和难度时,应该考虑学生的心理承受能力和知识实际水平。对动手能力较弱的学生,我们要用欣赏性的语言评价,犹如春风化雨般培养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对动手能力强、作品优秀的学生要大加赞扬,用激励性的语言让他们做得更好。
重视小组合作,体现分层教学
小组合作学习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合作探究的意识,增加学生与学生、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交流机会,这样不仅能够使学生学到更多的知识与技能,而且利用团队的力量能够约束每一位学生都努力快速地完成任务,进而提高自己的成绩,不拖小组后腿,从而大大提高课堂效率。
评价展示,重视榜样的力量
教师要在每个学习任务后,设计合理的评价展示。在评价环节中,要使组内评价、组间相互评价、教师评价有机结合。同时,要民主化地评选优秀作品、优胜小组,并形成榜样。这样一来,操作能力强的学生就会更有动力,不但学习任务完成得又快又好,而且乐于充当“小老师”的角色,帮助组内其他同学实践操作,进而培养自身积极向上健康的品格,提高信息素养和人文素养。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每个学生都有探究的能力、创新的潜能,只要我们放手让他们在想象的天空中无拘无束地翱翔,那么信息技术课堂就会成为学生的自主创新活动的天地,成为他们展示自己的舞台,就会给他们带来一抹阳光、一泓活水、一段别样的精彩。教师只要灵活、正确地运用合适的教学方法,构建信息技术高效课堂,就既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求知欲,又能使整个教学过程进行得生动、活泼、自然。正所谓“教学相长,相得益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