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华文化“走出去”的江苏作为

2016-12-05 15:00宣云凤殷文明左康茹
唯实 2016年11期
关键词:文化交流走出去江苏

宣云凤 殷文明 左康茹

近年来,江苏以深化中国梦的江苏篇章为引领,以展示江苏改革发展成就、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推介江苏特色文化、塑造美好江苏形象为基本任务,着力推动江苏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不断提高江苏文化对外开放水平。

一、具有江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

“走出去”初具规模

江苏精心构建以文化推广为核心的“感知江苏”、以交流分享为核心的“同乐江苏”、以文化贸易为核心的“符号江苏”、以形象推介为核心的“美好江苏”四大体系,着力打造传统文化精品工程和对外文化交流品牌,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提升江苏文化开放水平,探索出一条具有江苏特色的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新路子。

1.注重打造品牌,扩大江苏国际影响

“感知江苏”系列活动在世界各地掀起“江苏热”。整合全省对外文化交流资源,打造风格各异的特色文化项目,指导和推动全省各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赴美、英、俄等20多个国家40多座城市成功举办对外文化交流活动,持续打造集展演、推介、交流活动于一体的“感知江苏”品牌。在俄罗斯、瑞士、比利时、意大利等国家举办的“感知江苏”文化周大型文化交流和旅游推介活动,受到当地民众由衷赞叹和喜爱,所到之处引起轰动,舆论好评如潮。

“同乐江苏”系列活动打造外国人欢聚交流平台。作为“灯下亮”工程,“同乐江苏”系列活动不断深化“同乐”主题,内容和形式着重在中外“差异”中寻求“相同”元素,艺术地展示江苏文化魅力和美好江苏形象。国际友城龙舟赛、外国人汉语演讲比赛、外国人才艺大赛、国际爵士音乐节、“洋眼看江苏”等众多文化活动项目,受到在江苏工作、学习、生活的10多万外籍人士的欢迎和响应,吸引了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选手踊跃参与。

“符号江苏”系列活动凸显江苏历史文化价值。《符号江苏》系列丛书精选公认的最具江苏文化基因和符号意义的江苏特色文化资源,向海外推介传播江苏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昆曲》、《明孝陵》、《淮扬菜》和《百个符号看江苏》等13本中英文版《符号江苏·口袋本》,受到国外读者、出版商和媒体的青睐,被誉为精巧便捷的“江苏符号指南”,为英国最大的中文图书馆查令阁图书馆所收藏。宜兴紫砂、南京金箔、南京云锦、扬州漆器等近十种最具代表性的“江苏符号”文化产品和跨超本《红楼梦》等江苏文创产品,以庙会的形式呈现在英国公众面前,展示江苏独具特色的文化魅力。

“美好江苏”系列活动对外展示江苏立体形象。江苏特色文艺精品走向世界。针对海外市场创作打造的一批精品剧(节)目荣获“国家文化出口重点项目”,一场场凸显江苏特色文化的活动走向世界,使海外观众充分感知江苏风韵。城市形象推介活动富有成效。与新华社合作、省市联合制作的城市形象宣传片在纽约时报广场“中国屏”播放,江苏国际形象登上国际舞台。大型多媒体舞台剧《春江花月夜:赛珍珠》林肯艺术中心成功首演等丰富多彩的城市形象推介活动吸引了海外观众的目光。重要节庆会展活动深受好评。围绕第二届中欧领导人峰会、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工商峰会、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江苏出口商品展览会、中国发展高层论坛、G20国际货币体系研讨会等境内外重要经贸活动,有针对性地集中开展对外宣传,取得良好效果。南京青奥会、南京名城会和南京青年文化周,镇江“春风又绿江南岸”旅游节,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等大型活动全面展示了江苏城市形象和文化魅力。

2.注重建立机制,打造国际交流平台

外宣阵地更加立体多元。充分整合利用江苏外宣海外阵地,利用走出去的江苏企业,建设常态化文化交流阵地,鼓励社会组织、民营企业、中资机构等参与江苏海外文化中心建设,承担人文交流项目。充分利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江苏文化产业(欧洲)促进中心、“符号江苏”国际文化交流中心,江苏广电总台的金色梦想英、美分公司以及省教育厅、省商务厅在各国办事机构的场地、人员等资源,组织城市形象宣传、学术交流研讨、江苏书画文艺精品和工艺美术精品展示等活动,打造江苏形象常态化展示窗口。江苏省演艺集团在日本、比利时、澳大利亚的三家海外分公司都已经成功落地,与一批海外知名艺术机构建立了长期交流合作机制。《淮扬菜》口袋本首发式及淮扬菜美食节系列文化交流活动,充分展示了江苏文化魅力,受到当地主流媒体和各界人士的积极评价和高度关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跨国收购美国国际出版公司,获得了全部童书业务以及美国本土、德、法、英、澳等海外子公司全部股权和资产,成为可资利用的江苏外宣阵地。苏州在美国波特兰市挂牌成立的第一家苏州企业“走出去”和城市外宣境外合作站点,成为苏州城市形象常态化展示窗口。

交流平台更加丰富多样。一是充分利用国际平台,提升江苏国际知名度。利用国际性书展会展、大型体育赛事、经贸活动、节庆庆典等活动契机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积极参与欧美等大型国际书展活动,积极与目标客户建立广泛联系,推动社科文学精品的版权贸易输出,通过版权输出、文学外译等形式对外推介江苏整体形象。二是充分运用国家平台,提升江苏国际影响力。借助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外交部、文化部等部委的“欢乐春节”、“感知中国”等大型活动平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在捷克、土耳其、塞浦路斯、埃及和以色列等国举办的精彩活动让江苏文化在异域大放光彩。组织国家级文化交流项目“欧罗巴利亚中国艺术节”江苏系列活动、中国甲骨文书法展暨锦绣江苏图片展等活动,受到欧洲主流社会和比利时王室的高度关注。三是充分整合省内外平台,提升江苏国际美誉度。借助省内外举办中欧领导人峰会、中国发展高层论坛、江苏—澳门葡语国家工商峰会、海峡两岸企业家紫金山峰会、广交会等国际性会展平台,利用南京青奥会、南京名城会、南京青年文化周、“台湾江苏周”、镇江“春风又绿江南岸”旅游节、扬州世界运河名城博览会等大型节庆活动,在经贸文化活动中集中开展对外宣传,全面展示江苏城市形象,取得良好效果。

传播渠道更加畅通宽广。新华报业集团与美国《侨报》、法国《欧洲时报》、韩国《全北道民日报》等合作编辑江苏专版,传播江苏声音。金陵之声、江苏卫视与境外新媒体合作有力地扩大江苏媒体和江苏文化的影响力,扩大江苏内容的传播载体,深入全面报道宣传江苏。“中国江苏3G”手机报用户突破230万,用5种语言覆盖78个国家和地区。江苏国际频道覆盖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江苏国际在线英文频道,网友受众遍及141个多个国家和地区。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致力于打造“马克思主义理论出版平台”、“中国长城出版工程”、“中国运河出版工程”、中华文化系列原创精品、“一带一路”专题图书、英国仙那都中国文化英文期刊、儿童文学版贸平台,让海外读者聚焦中国作品、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做好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宣传图书出版工作,打造一批南京大屠杀历史事件题材文化“走出去”精品。省广电总台联合南京大学成立汉语国际推广影视动漫(教材)研发中心,研发了系列对外汉语教材,推动江苏传统文化走进海外课堂。

交流机制更加健全完善。将“走出去”与“引进来”相结合,打造中外文化交流的常态化机制。江苏与澳大利亚维多利亚建立友好省州35周年之际,分别在墨尔本和常州举办中澳剪纸艺术交流展,建立江苏与维州文化交流长效机制。“江苏杯”汉语演讲比赛已在美、英、日、澳等知名大学连续举办5届,进一步拓展了江苏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渠道。南京市赴捷克布拉格、德国哥廷根等6个城市组织“双城记——当南京邂逅国际名城”城市形象主题推介展活动;米兰“南京周”活动期间,成立米兰—南京创意设计中心,成功搭建两地创意设计交流平台。苏州与威尼斯缔结友好城市35周年之际,赴比利时布鲁塞尔和意大利威尼斯举办了《水城故事》摄影展和同名画册发布活动。无锡“窗口建设启动年”期间,分别在友城澳大利亚弗兰克斯顿、德国勒沃库森命名了“无锡道”、银行“无锡厅”,通过图片墙、城徽、吉祥物等传递无锡风情。淮安市淮阴区与韩国庆尚南道固城郡实现常态化民间文化交流,韩国固城农谣保存会两次参加“快乐淮安·美丽乡村”农民艺术节开幕式暨中韩非遗文化交流展演活动。

3.注重扶持引导,助推江苏文化开放

加强宏观政策扶持引导。江苏结合“十二五”规划,将对外文化交流纳入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工作的整体规划,重点加强对外文化交流资源建设的政策引导。鼓励有条件的文化单位、个人和企业开发和利用好文化资源,把各项优惠政策落到实处,并在资金和项目上对相对落后的苏北地区、新兴或重要的文化资源项目采取适度的倾斜政策。精心培育对外文化贸易优势行业,扶持建立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和对外文化贸易平台,在境外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努力形成以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市场化运作为主要方式的“走出去”新格局。

完善文化走出去制度机制。由江苏省委外宣办与省外事、侨务、商贸、教育、文化、旅游等部门单位以及各市加强联系,建立跨部门跨地区跨领域的对外文化交流联席会议制度和统筹协调机制,建立常态化省市联动、部门合作的信息共享与协作机制,对年度重点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和考核奖励,实现工作资源利用效率的最大化。建立对外文化贸易推进机制,制定落实扶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优惠、奖励政策,加大政策落实力度,优化外部环境。成立对外文化贸易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在信息发布、行业规划、政策保障、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推介推广等方面强化指导、协调和服务。

设立专项文化发展资金。2007年,江苏省政府设立了省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申报评审制度,有力加强了文化产业的资金扶持力度。2010年出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快文化产业振兴若干政策的通知》,继续安排省级现代服务业(文化产业)发展专项引导资金,在省级设立初始规模20亿元的江苏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重点扶持创意设计、新兴媒体、动漫游戏、出版发行、演艺娱乐、文化旅游、工艺美术、广告会展等行业中市场前景好、带动能力强、影响力大的文化产业项目。探索建立文化产业风险投资机制,利用中小企业创业、发展等投资基金支持文化产业风险投资。加大现有文化品牌维护创新和新品牌项目创新资金扶持力度,逐步形成以政府引导、社会参与、共同投入、共同受益为主要形式的多渠道文化交流发展投融资体系,与“江苏省紫金文化产业发展基金”形成互动和互补,促进对外文化交流资源的不断提升与可持续发展。

二、江苏传统文化“走出去”经验与启示

江苏省文化交流工作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不足,如优秀传统文化“走出去”规模成效与江苏经济大省、文化大省的地位并不相称,在海外的声音不够响亮,影响力不够大,各种资源未能得到有效运用,方式方法比较单一,等等。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还需进一步提高认识,找准定位,前瞻谋划,创新推进。

文化交流与思想传播,需要在内容上一脉相承。传播文化理念就是要让世界民众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的精髓和内涵,只有真正了解中国文化精神,才能正确、客观地理解中国。虽然江苏近年来在文化艺术精品展示性传播上迈出了坚实的步伐,但在传统价值观的推介传播上还相对薄弱。可以通过开展学术对外宣传,对外推介江苏名家名作,加强与西方社会文化思想对话,丰富中外文化交流内涵,提升交流层次,力争在中国价值观传播上有所突破。这对于提升中外文化交流层次、增进中西方文化交融理解、传播好中国声音将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需要在形式上相辅相成。目前,江苏对外文化贸易出口在对外贸易总额中占比较低,与江苏全国贸易第二大省、文化强省的地位极不相称,成为江苏文化产业发展的软肋。江苏自然与人文禀赋优越,拥有极其丰硕的优秀文化成果,“文化”是江苏最为宝贵的资源和财富。要善于传承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通过大力发展对外文化贸易,推动蕴藏中华民族文化基因的文化产品走出去,让世界触摸到中华文化的脉搏,感知当代中国的精神活力,认同中国的制度理念和价值追求。因此,应进一步整合江苏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不断创新文化走出去思路举措,加大对文化走出去的引导和扶持力度,充分发挥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广电总台等国有文化企业及特色民营文化企业的海外阵地作用,强化文化贸易服务功能,提供符合国外受众需求的产品,使对外文化交流与贸易并举、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并重、“走出去”与“卖出去”同步,形成“双轮驱动”、优势互补的良好局面。

国家平台与海外阵地,需要在项目上有效对接。全媒体、大数据时代,对外文化交流工作要善于借助和利用大型海外平台、国家级平台及各种有效的传播平台,充分发挥江苏外宣海外阵地的作用,善于“借船出海”、借台唱戏、借力发力,使各种资源利用率最高、综合效益最大化,更好地推动文化走出去。可抓住国际性书展会展、大型体育赛事、经贸活动、节庆庆典等活动契机,借助国新办、外交部、文化部等中直部委的“欢乐春节”、“感知中国”等大型活动平台,充分利用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江苏广电总台、江苏省教育厅、江苏省商务厅等在各国的机构阵地资源以及江苏各市海外友城资源,组织城市形象宣传、学术交流研讨、江苏工艺美术精品展演展销、文化人才培训等活动,以实现资源集约、效应叠加、事半功倍的功效。

国内媒体与境外媒体,需要在合作上创新融合。积极利用现有平台和机制,大力拓展新的渠道和资源,加强与国外主流媒体合作。实施本土化经营策略,探索“中国元素、国际表达”的新形式,用现代的表达手法推介中华传统文化,用本土化策略赢得国外受众,才能构建具有强大传播能力、覆盖广泛、信息量大的对外传播体系。通过与国外媒体和公关公司合作,聘请当地专业技术人员,使文化走出去更“接地气”。江苏文化“走出去”依托诸多中外媒体资源,发挥自有媒体优势,创新媒体合作方式,实现江苏文化在海外落地生根发芽。鼓励支持省内主要媒体与境外主流媒体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不断探索创新合作方式,建立多媒体、跨平台传播媒介网络,进一步提高媒体落地率和对外传播有效性。

官方组织与民间力量,需要在行动上优势互补。由于没有官方背景,由企业、民间团体组织的对外经贸活动和对外文化交流项目,更容易得到西方社会的支持和接受,具有更好的宣传推介效果。目前,江苏的众多企业,特别是文化企业规模不大,缺乏走出去的实力和经验,因此需要政府加以引导和组织,搭建文化走出去的公共服务平台,通过项目引领、资金扶持等方式,将更多的企业集聚在该平台上,实现“一起走出去”美好愿景。可充分发挥江苏对外文化交流协会的综合协调作用,积极调动省内国有和民营文化企业、主要涉外媒体、重点高校等对外文化交流的积极性,培育打造对外文化交流精品项目,积极拓展民间对外文化交流渠道,与境外民间组织建立稳固常态的交流合作机制,广泛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

三、江苏传统文化“走出去”任重而道远

经过多年的实践,江苏文化“走出去”已经达到一定的规模,取得了显著成效。新形势下对外文化交流工作仍任重而道远,江苏文化“走出去”还有诸多问题亟须加以研究解决。

注重引导,统筹规划。一是加强规划设计。建议贯彻落实《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对外宣传工作的意见》(中办发﹝2014﹞23号),在国家层面进一步加强文化“走出去”的顶层设计,以国际传播能力建设五年规划为引领,建立健全工作机制,搭建文化“走出去”平台,指导各地更好地开展对外文化交流活动,为基层文化走出去提供扶持和便利。二是打造精品项目。建议抢抓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机遇,系统梳理出“十三五”期间文化“走出去”项目,与各地双向选择、对接合作,发挥中央地方外宣优势,形成工作合力,做亮“感知中国”“欢乐春节”“中国文化节”等特色品牌,进一步推动江苏文化走向世界。三是提供指导扶持。积极指导扶持地方精品文化走出去项目,在资金、人才、政策等方面,尤其是境外资源等方面提供支持。组织各地文化企业参加境外演艺交易会、艺术博览会、图书展、影视展、动漫游戏节等国际大型展会和文化活动。

整合资源,打造品牌。首先,进一步挖掘整理对外文化交流资源。充分彰显各地特色,系统整理、重点培育非物质文化遗产、书画艺术、民间工艺等适合对外文化交流的优势门类和文化项目。坚持传统与现代并重,注重中西文化差异,精心选择文化项目和产品,有计划、分步骤、多层次地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其次,进一步打造具有世界水准、中国风格、地方特色的品牌项目。探索中央主管部门牵头、兄弟省市联动开展对外文化交流的新模式,有效整合各地外宣资源,开展多形式对外文化交流,增强文化走出去有效性。将“走出去”与“请进来”相结合,引进吸收国外优秀文化成果,办好大型国际文化交流活动,鼓励支持各地打造具有地域特色、适于对外文化交流的新品牌。最后,进一步打造更多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产品。以重大文化项目带动发展,培育和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国际竞争力的文化出口企业和项目。推动文化资源的产业化包装,通过有效的市场运作,吸引海内外文化产业人才、资金聚集,采取多种形式的合作与开发,提高江苏文化产品科技含量和内在价值,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发展。

转变策略,改进方法。遵循对外传播规律。以世界眼光、战略思维和大局意识谋划文化“走出去”思路,不断探索对外传播新渠道,充分发挥公共外交优势,在新传媒环境中营造真实可亲的文化传播氛围,增强文化走出去的有效性和亲和力。贴近国外受众需求。加强研究不同国家和地区受众的思维方式、接受习惯、语言特色,根据不同需求设计文化“菜单”,加强对重大文化出口产品和服务的创意策划,提供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文化经贸有机结合。面向经贸合作关系紧密的国家和地区,借助国外专门调查机构,研究国际市场需求,深入分析当今世界文化消费的总体心理趋势,提供相应的文化产品和服务,开展当地喜闻乐见的文化活动,推动对外文化交流和对外文化贸易融合互促。

建设载体,开拓渠道。一是开拓对外传播渠道。加强文化走出去活动的策划、组织、协调和运作,把官方渠道与民间渠道、公益型文化与经营性文化、双边文化交流与多边文化交流、调动内部各方力量与借助国外媒体公关公司等外部力量结合起来,不断开辟对外交流渠道。二是创新对外传播形式。建立多媒体、跨平台的传播媒体网络,进一步扩大电视、广播和新媒体的海外覆盖面。鼓励支持省内主流媒体采取多种方式,与境外媒体建立长期稳定的交流合作机制,通过合作栏目、节目、文化活动扩大影响力。积极探索以参股或并购等方式与国外数字媒体进行不同形式的合作,重视利用当地数字化人才和技术资源,实现“数字化落地”。三是构建文化走出去新格局。坚持对外文化交流与对外文化贸易并举,精心培育对外文化贸易优势行业,扶持建立对外文化贸易基地和对外文化贸易平台,在境外建立文化产品营销网点,逐步形成多渠道、多层次国际市场营销网络,努力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市场运作、社会参与的走出去新格局。

出台政策,建立机制。要建立完善对外文化交流协作机制。引导支持各地各部门举办有规模、有特色、有影响的对外文化交流活动,建立跨部门跨地区的对外文化交流联席会议制度,设立对外文化交流专项资金,对年度重点对外新闻传播、文化交流项目给予重点支持和考核奖励。要建立完善对外文化贸易推进机制。制定落实扶持文化产品和服务出口优惠、奖励政策,加大财政、税收、金融、保险等政策推进力度,优化利于文化企业发展的出口、统计、中介组织等外部环境。探索成立对外文化贸易推进工作领导小组,在信息发布、行业规划、政策保障、金融服务、知识产权保护、推介推广等方面强化指导、协调和服务。建立完善国际文化传播人才培养机制。建议由中宣部、国新办牵头,分层分批开展各种培训,着力培养既熟悉文化艺术、文化管理,又懂得文化交流、文化贸易的复合型人才,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对外文化交流人才队伍。

(作者单位:中共江苏省委外宣办)

责任编辑:戴群英

猜你喜欢
文化交流走出去江苏
中德音乐文化交流途径探究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水韵江苏
特殊时期中俄文化交流持续在线
薛范:毕生译配只为中俄文化交流
图说江苏制造
中印文化交流五十年——回顾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