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生命谱写的绚丽华章

2016-12-05 20:17程晓松
共产党员·下 2016年11期
关键词:风韵阜新沙盘

程晓松

一个普通的名字,一位平凡的女性,一份普通的工作,一座用赤诚铸就的丰碑。

39岁,正值激情燃烧的年华,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管委会综合部副部长马桂艳却因积劳成疾,带着对工作的无比眷恋,带着对家人的万般不舍,匆匆走完了她短暂而绚丽的生命旅程。

清河水蜿蜒流转,依旧唱着动听的歌,却再也映照不出那副灿烂的笑容;

皮革产业开发区的发展正风生水起,园区纵横交错的道路上,却再也听不到那急促而细碎的脚步声;

入夜,管委会综合部那间时常亮着灯光的办公室,似乎还在期待那个熟悉的身影……

“马姐就像我的亲姐姐,更像一盏明灯,白天照耀我前行,夜晚温暖一个在外拼搏的人的心。我舍不得这样心里热得跟火一样的人离开,舍不得一个时刻带着我进步的人走……”与马桂艳生前一起工作多年的同事刘风韵回忆着,那一刻,她的眼泪涌了出来。

至今无法接受事实的还有马桂艳的丈夫吴卫军。“桂艳,每当深夜,看着照片上你那灿烂的笑容,不敢相信你已永远离我们而去,内心时时告诉自己你是工作太累了,安详地睡着了,我要等你醒来,给你做最爱吃的水煮鱼……桂艳,我想你!”望着一家三口唯一的一张合影照,这位众人眼里的“硬汉”潸然泪下。

斯人已去,音容犹在。

2016年7月15日,中共阜新市清河门区委作出向马桂艳学习的决定,追授她“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只争朝夕谱华章”

海尔集团董事局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瑞敏曾说:“什么是不简单,就是能够把一些大家都公认简单的事情,千百遍地做好;什么叫不平凡,就是能够把一些大家都公认容易的事情,非常认真地做好。”这段话正是对马桂艳十几年如一日辛勤工作、无私奉献精神的最好诠释。

马桂艳生前有个记事本,第一页就写着:“只争朝夕谱华章。”

用两个字注解,就是“干”和“钻”。

工作高于一切,事业胜于生命。

“干,就干出个样来!”这是马桂艳常挂在嘴边的话。

在大部分的时间里,马桂艳都是从事文字综合工作。发展规划、实施方案、汇报提纲……无论哪一类文字材料,马桂艳都一丝不苟、精益求精。

单位的办公桌前,家里的台灯下,每年撰写多达十几万字的文字材料,即便青灯长夜、不眠不休,也不知疲倦、无怨无悔。

领导说,任务交给马桂艳,就两个字——放心!

多年从事文字综合工作的她,耐得住寂寞和枯燥,满腔热情地研读、撰写各种材料,很快就成为行家里手;勤练加苦练,使她熟悉了严谨的文章逻辑,打下了深厚的文字功底。不管任务多繁重,她都能迅速成稿,圆满地完成上级交办的任务。

“咱们的工作看似枯燥乏味,其实不然。要把材料写好,首先要吃透整件事的来龙去脉,还要了解其他相关知识,多写多练,才能出精品!”马桂艳要求年轻同志如此,自己更是身体力行。

在皮革产业开发区,为了写好招商材料,各类参考资料、公文书籍摆满了她的书架,一有空闲她就潜心学习。2009年10月,一部洋洋洒洒的《阜新皮革产业基地发展规划》草案交给了马桂艳校对。

规划草案6万余字,涉及很多专业性极强的环保、规划建设等方面知识,是一块非常难啃的“硬骨头”。

时间紧,任务重。马桂艳多方请教,每天都工作到深夜,利用一切业余时间认真仔细地进行校对。

面对专业知识的晦涩难懂,她没有退缩;面对长时间枯燥烦琐的校对,她毫无怨言。向书本学习,与其他部门负责人沟通,一个字一个字地“抠”,一句话一句话地研究,边学边校对,仅用两个星期就完成了初校,提出了100多处科学准确的修改意见。

修改意见反馈给设计单位,对方十分惊讶,不仅为校对者认真的工作态度折服,还特意询问改稿的是不是专业人士。当了解实情后,他们都敬佩地说:“我们要好好向阜新的同志学习!”

在皮革产业开发区的展厅里,设计精致的沙盘特别引人注目。这是倾注了马桂艳心血的杰作之一。

沙盘上,楼房模型高低错落,各类标记清楚明了。俯瞰之下,一目了然。

2013年9月,为了做好展厅沙盘,从前期模型数据采集到后期安装一灯一线,马桂艳通宵达旦地熬了整整两个多月。

白天,她与设计公司的人沟通设计细节;晚上,站到沙盘前仔细检查核对,一个女同志竟天天熬到晚上10点多才独自从清河门赶回市里的家。设计稿样出来后,大到整体框架、布局,小到旗杆、标识,马桂艳都要一个模块一个模块地检查,一个颜色一个颜色地核对。

马桂艳认真执着的精神不仅深深感染着她的同事,也感染着设计公司的工作人员。

沙盘设计工作开始一段时间后,设计公司的经理因为马桂艳的要求太细太高,打算提出加钱的要求,结果上午刚从沈阳赶来,就被马桂艳拉着去展厅的沙盘模型前研究新的修改建议,一忙就忙到了晚上。

当天晚上,看着一直在专心检查、核对沙盘数据的马桂艳,设计公司的经理悄悄问旁边的刘风韵:“你们马部长天天都这样吗?”

刘风韵笑着回答:“是啊!张经理,你是不是很久没见过我马姐这样的人了?”

这位经理若有所思地点点头。说也奇怪,从那次之后,他再也没有提过加钱的事,还主动让设计人员帮助马桂艳,并在几个地方提出更加专业的修改建议。

多年的积累沉淀,马桂艳将清河门区的自然概况、发展脉络、重点产业牢记在脑海中。“开发区从无到有,马桂艳是文字资料掌握最全、作出贡献最大的人之一。”时任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管委会常务副主任的刘文学如是说。

“生做皮革人,死又何所惧?”

工作中,马桂艳是综合部的“马部长”,但对于相熟的同事来说,大家更爱叫她“马姐”。

“马姐对工作的苛求并没有带到生活中,生活中的她是个有温度的人。”提起马桂艳,刘风韵动情地说。

刚参加工作的时候,刘风韵和其他两个外地的同事一起租房子住,每当在电话中与父母谈及工作和生活的情况,“马姐”都是这几个年轻人经常提及的名字。

年轻人工作在外,难免想家。夏日的一天,下班后,刘风韵径直回到了租住的房屋。

闷热的天气,让人什么事都不想做,刘风韵一个人躺在床上发呆。

“要是家人在身边多好……似乎很长时间没吃过家里的土豆炖豆角了啊。”心里胡思乱想着,刘风韵的鼻子有点泛酸,慢慢进入了梦乡。

或许心有灵犀。晚上6点多,敲门声响起,马桂艳端着一盆香喷喷的土豆炖豆角笑呵呵地走进来:“来,风韵,知道你爱吃炖豆角,今晚给你们仨改善改善伙食。”那一瞬间,刘风韵心头好像被什么压住了似的,眼泪瞬间模糊了双眼。

与马桂艳一起共事过的赵宇,说起记忆中的“马姐”,敬佩的言语中流露出无限的思念:“第一次见到马姐是在学校里,她正陪同领导到学校洽谈校企合作事宜,当我向马姐咨询皮革产业开发区的发展状况时,她耐心细致地讲解了开发区的总体规划和发展前景,‘小伙子,你来皮革产业开发区工作吧,那里绝对是前景无限……正是听了马姐的鼓励与宣传,让我坚定了来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工作的决心。到皮革产业开发区报到后,马姐更是给予我很多的帮助,又是帮我找房子,又是帮我张罗买日用品,忙前忙后,就像亲姐姐一样。她还时常在周末和节假日准备一大桌丰盛的饭菜,喊我去她家改善伙食。我妈经常对我说:‘一定要好好工作,回报你马姐和阜新领导对你的关怀和照顾。”

病重期间,马桂艳对朋友说:“我要是走了,最对不起的就是女儿和丈夫!”

2009年,正是皮革产业开发区招商的紧迫时期。大年初二,马桂艳踏上了南下广州招商的列车。

期间的辛苦自不待言。不知吃了多少闭门羹,甚至遭到一些商家的冷嘲热讽,马桂艳始终没有退缩,最终用真诚和执着打动了商家,答应来皮革基地投资建厂。

28天后,马桂艳拖着疲惫的身躯,满怀欣慰和兴奋的心情返回家乡,丈夫抱着女儿去车站迎接妻子。

一下车,马桂艳急切地要接过丈夫怀中的女儿时,女儿说什么都不撒手,就是不让妈妈抱。

在丈夫的劝说和安抚下,孩子同意了。就在马桂艳高兴地抱起女儿时,刚满两岁多的女儿萌萌地喊了一声:“阿姨。”霎时,马桂艳惊呆了。两行歉疚的泪水顺着眼角流下来,抱着孩子使劲亲:“妈妈对不起你!”

事后,马桂艳给她多年的好姐妹张静打电话:“妹妹,你知道我对孩子有多愧疚吗?”顿了一顿,她又说:“我出差在外地,十分惦念孩子,惦念父母和家里。我也羡慕你能多带孩子玩玩,能多陪陪家人。可是,我更珍惜我的工作,更爱这份事业。为这,我总得有所取舍。”

“生是皮,死是革,生做皮革人,死又何所惧?”这是马桂艳生前留下的话语,也是她人生的真实写照。

猜你喜欢
风韵阜新沙盘
陈洁白
浅谈辽宁省高速公路(阜新段)不动产确权登记
阜新元代大玄真宫祖碑碑文新录
沙盘活动设计、实施和反思——以武夷山一中沙盘活动开展为例
Charm and Beauty—A Comparison of Two Aesthetic Categories in Chinese and Western Paintings
阜新皮革产业开发区再获殊荣
古镇风韵
阜新刘家区煤层气井调剖堵水研究与实践
浅析供应链管理沙盘模拟在教学中的应用
承载历史文化,彰显古都风韵——北京古柏寻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