贺昌彩
(贵州省关岭县林业局,贵州 关岭 561300)
论森林病害流行和营林措施的关系
贺昌彩
(贵州省关岭县林业局,贵州 关岭 561300)
摘要:指出了随着我国森林资源的急剧减少,各地区都开展了人工造林活动,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森林资源不足的现象,但是人工造林相较于天然林更容易受到森林流行病害的威胁,严重影响了森林资源的质量。为了减少森林病害对森林资源造成的危害,结合自身经验,对森林病害流行和营林措施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提出了以改进营林技术为基础的有效解决措施。
关键词:森林病害;营林措施;关系
1引言
为保证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各地区都在营造人工林,这一举措促进了林业的发展进步,然而也给林业发展带来了一定的安全隐患,人工造林过程中带来的森林流行病害,直接威胁到了森林植被的生长,甚至影响了森林资源的健康发展。很多地区针对森林病害流行采取了相应的措施,但是并没有认识到营林工作对森林的重要性,没有将营林措施与森林病害联系起来,采取的解决措施完全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因此要想提高人工造林的质量,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营林措施和森林保护之间的关系,从营林措施出发,对森林流行病害进行有效防治[1]。
2人工造林是森林病害的高发场所
经过多方研究实践发现,造成森林病害流行的因素
主要有三个方面:①存在侵染力非常强的流行性病原体;②有大量的病原体寄主;③适合病原体生存的环境。自然环境下的森林中,病原体主要是微生物,通过对树木活体的分解继而寄生在林木中。森林病害发生的实质,事实上就是病原体受到某种因素的影响对林木进行分解,毁坏林业资源。病原体、寄主、病害是森林生态系统中的一部分,三者之间是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森林中的环境进行能量转换来维持森林的生态平衡。在生态系统中的各个生物都有其存在的必要性,各个生物和种族之间都有鲜明的特点,并且在森林环境中形成了一条生物链,依托森林环境来生存发展,相互之间存在着制约和推进的关系,通过相互作用来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自然生态系统中的原始森林和次生林生态类型相同,其环境能够控制病原体的产量,制约流行病害的发生,所以这类森林一般不易产生流行病害,即便发生了流行性病害也能够进行有效控制,不会对森林资源造成较大的破坏。
5.3调整优化木材加工业布局,加快引企入园工作
县林产业园区正在深入开展招商引资工作,应利用这一契机,科学规划,合理布局,鼓励一批有实力的木材加工企业进入园区建厂经营。重点扶持个别有条件企业引进胶合板、密度板和实木地板生产线,生产具有高附加值的木材制品,使林产业园区成为我县木材加工的聚集区,形成资源高度整合、产品类型较为丰富、产品价值大幅提升的林产品生产交易中心。
5.4杜绝资源浪费,提高木材利用率
县林业主管部门要做好对各个木材加工企业的规范和协调工作,提高木材利用率。①严格要求企业合理造林,在现有加工水平下,小头直径11 cm以上(含11 cm)原木必须得到加工利用;②采伐、加工剩余物废材、梢头、符合规格的大枝杈和边皮板必须进入削片厂,作为密度板材的原料。通过综合利用,做到材尽其用,不浪费资源。
5.5落实严格的森林资源管理制度,促进木材加工企业遵规守法
县林业主管部门要切实担当起管理职责,处理好森林保护和合理利用之间的关系。①技术部门要严格按照采伐技术规程,做好科学的林木采伐设计,准确制定林木采伐量、采伐强度和采伐范围,把合理采伐利用森林资源与森林生态保护有机结合,合理促进伐区天然更新;②林政部门要做伐区监管,确保采伐工程按照既定的采伐设计实施,从源头上制止滥砍乱伐、大肆破坏森林资源的违规、违法行为。通过综合措施,保障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开发利用。
参考文献:
[1] 国家林业局.森林采伐更新管理办法[R].北京:国家林业局,2011.
[2] 国家林业局.森林抚育规程[S].北京:国家林业局,2009.
[3] 国家林业局.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主要技术规定[S].北京:国家林业局,2003.
[4]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双江县森林资源规划设计调查报告[R].昆明: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2009.
[5] 双江县统计局.双江年鉴[R].双江:双江县统计局,2013.
然而在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木材的大量消耗造成了林业资源的短缺,并且由于人们对人工造林和流行病害的关系的认识不深刻,种植了大面积的杉木、柳杉、毛竹等人工纯林,没有考虑到是否符合当地的环境生存条件,造成了生态系统失衡。人工纯林相较于自然形成的森林其组成结构单一,没有形成一个完整的森林物种体系,缺乏稳定性,一旦受到某种森林流行病害的侵入,便会迅速大面积的扩散,甚至还没来的及进行有效的治理就已经遭到了毁灭性的破坏。有的地区为了获得短期经济效益,大面积的种植针阔叶树种,严重影响了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发展,打破了寄主和病原体之间保持的平衡关系,导致森林病害大肆盛行。所以,为了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维持自然生态系统的平衡,必须全面深刻地了解森林流行病害和营林措施的关系,运用科学的手段有效提高林业资源的质量,促进林业的发展进步[2]。
3营林措施的重要作用
要从根本上解决森林病害流行问题,必须深刻地了解营林措施在森林病害中的重要作用,在此基础上采取有效的营林措施对森林流行病害进行治理,保证森林资源的质量。
3.1做好苗木检疫工作
对苗木进行检疫是防治森林流行病害的基本手段,在引进树种过程中,林业工作人员应该对当地自然环境进行考察,确认引进的树种是否适合在当地环境中生存,是否会带来不利影响,并依据相关规范对树苗进行全面详细的检疫。在我国曾经出现过此类的森林病害情况,就是由于林业工作人员的疏忽没有对栽种的苗木进行检疫,苗木不适应当地环境,无法抵御病原体的侵害,造成了大量森林资源的毁坏,所以说对苗木做好检疫工作是预防森林流行病害的首要任务。育苗时,工作人员要严格按照相关规范对树种进行采选,挑选出优质的苗木进行培植,同时对土地进行消毒处理,通过科学的技术措施来从源头上预防森林病害的发生。
3.2因地制宜,科学选择造林树种
在进行人工造林时,对树种的选择一定要做到因地制宜,适地适树。尽量不要营造树种单一的人工纯林,营造混交林是一个不错的选择。混交林顾名思义,在林木结构上比人工纯林要复杂,是多种不同种类的林木混合而成的,能够形成比较稳定的生态系统,有利于动植物的生长,给多种生物提供了生存的条件。生态系统循环能够有效的控制住病原体的寄生,对预防和控制森林流行病害起到了重要作用。混交林的土壤肥力相对较高,有利于促进生态系统的平衡,从而保障混交林植被的正常生长。
3.3科学运用营林措施,确保林木健康生长
营林措施运用得当是防治森林病害的主要方法。之所以造成森林病害流行的绝大部分原因,还是在于营林措施实施不合理,营林措施在对森林病害治理上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要完善林地的生长环境,必须定期对林地进行合理的松土除草、间伐抚育、检疫等工作,促进苗木的正常生长,提高其对病原体的免疫力,减少森林流行病害的发生率。当林木成林后,林业工作人员要根据不同树种间的生物学特点,针对其特性采取相应的营林措施进行透光伐和卫生伐等工作,保证每棵树木都能享受足够的光照,进行光合作用,促进其生态系统的形成,控制病原体的寄生,减少森林病害流行的现象。
与此同时,对于破坏性强、预防难度大、治理难度高的森林病害,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选择适应性强、免疫力高的苗木进行造林,通过有效的营林措施来减少病原体对森林的危害。
3.4解放思想,改变经营理念
林木一旦成长过熟,免疫力就会急剧下降,遭受病原体的入侵。从苗木到成林要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已经成形的林木如果不及时进行更新就会容易变成病虫的聚集地,破坏周围大量的林木,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要使得人工造林形成正常的生态系统,必须遵循自然规律,因地制宜,应用合理的营林措施对成林中熟透的林木及时进行采伐,培育新苗木。同时在政策上进行扶持,调动农的造林积极性,使其在造林事业中获得理想的收益,投身到高质量的人工造林事业中,推动我国林业事业的发展。
4结语
森林病害是森林生存发展过程中避免不了的现象,在原始森林和次次生林中有着完整的生物链和相对平衡的生态系统,能够有效抑制病原体的产生,控制病原体的蔓延速度,森林流行病害不会对其造成严重的破坏[3]。但是由于森林资源的短缺,人们开始大面积的人工造林,在此过程中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营林措施和森林病害流行的关系,为了获取经济效益而盲目营造人工纯林,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促成了森林病害的流行和扩散。所以必须深刻地认识到营林措施在防止森林病害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科学规范的营林管理,运用正确的营林措施对森林流行病害进行有效防止,提高森林资源质量,实现林业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1] 白春生.论森林病害流行和营林措施的关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
[2] 张明杰,康俊楠,潘艳青.论森林病害流行和营林措施的关系[J].农业与技术,2013(2).
[3] 刘子暢.浅析森林病害的综合防治措施[J].民营科技,2014(2).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153-02
作者简介:贺昌彩(1977—),女,仡佬族,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病虫害防治、林业生态建设工作。
收稿日期:2015-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