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成本基础、接受意愿抑或生态价值标准

2016-12-04 05:09蔺尚伟
绿色科技 2016年3期
关键词:生态补偿退耕还林问题

蔺尚伟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林业局,云南 盈江 679300)



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成本基础、接受意愿抑或生态价值标准

蔺尚伟

(云南省德宏州盈江县林业局,云南 盈江 679300)

摘要:指出了退耕还林是促进生态平衡的一个重要途径,随着生态环境逐渐恶化,当前各地都在积极实行退耕还林策略,对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问题进行了分析和探讨,旨在促进退耕还林及其后续产业的发展,实现退耕还林与生态的协同发展。

关键词:退耕还林;生态补偿;问题;策略

1引言

退耕还林是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改善生态环境的重要举措,关系到百姓的生活以及未来的经济社会与自然的发展。由于当前生态环境的恶化情况越来越严重,实施退耕还林是很多地区维持社会与自然平衡的重要举措。退耕还林使得农民的耕地面积减少,恢复了森林面积,恢复了生态环境,但为了要发挥生态环境的经济效益,还需要加强对各项产业的发展,在退耕还林过程中要注重生态补偿,应该要根据农户的意愿进行退耕还林,要对退耕还林的成本进行管理,使得农民能够从退耕还林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利益,促进生态与产业的双重发展。

2退耕还林的作用以及生态补偿

退耕还林是实现经济社会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农民的耕地面积虽然有所减少,但森林面积有所增加,对于生态环境的改善有很大的作用。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促进了农业结构的调整,改善了生态状况,也增加了农民的收入,使得农民能够尽快脱离贫困线。同时,退耕还林工程的不断推进,也提高了百姓和干部的生态保护意识,使得群众能够更好地领悟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意义。具体说来,退耕还林工程的实施,主要有几个方面的作用。

(1)增加了森林覆盖率,退耕还林是将农业用地、荒地等栽种树木,实现森林还原目的的一个举措,通过这项举措,增加了森林覆盖率。

(2)有助于改善气候。森林对调节气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退耕还林增加了森林面积,对于调节气候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带动了农村劳动力的转移。由于农民的耕地被收回,因此使得很多农民开始外出务工,对于农民生活水平的提升有很大的帮助。

(4)农民逐步走向精耕细作,退耕还林之后还后续发展了一些其他的产业,这些产业都需要相应的技术,通过对农民进行培训,使得农民掌握了更多先进的技术,从而实现精细化耕作,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促进农民收入水平的提升。

由于退耕还林实施的时间还不够长,还存在一些问题,比如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就是一个问题。生态补偿又被称作是环境服务支付或生态效益支付,生态补偿是一种能够保证环境服务供给的自愿交易机制,指的是环境服务的受益者向支付者提供直接的、合约性和条件性的付费,以交换他们采取能够确保生态系统保护和修复的行动。当前关于退耕还林过程中的生态补偿机制的研究还有待提高,我国关于这些机制的研究内容还比较落后,因此在退耕还林、森林保护以及产业发展的过程中,往往就很容易受到较大的阻碍。

(7)为保障滇南中心城市蒙自人民的生活及生产用水,依法加强水库、水源林建设的管理和宣传,大力宣传环境保护基本国策,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退耕还林条例》、《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五里冲水库保护管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和条例,扎实搞好菲白水库、庄寨水库、五里冲水库周边面山绿化,实施水源林建设性保护。综合运用法律、行政、工程、经济、科技等手段保证用水控制指标。

参考文献:

[1] 裴应昌.蒙自年鉴[M].德宏:德宏民族出版社,2000.

[2] 蒙自二类资源调查报告[R].云南省通过省级验收,2003.

[3] 何庆文.红河州农牧业志[M].个旧印刷厂印刷,1987.

[4]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蒙自五里冲水库保护管理条例[Z].2007.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森林法[Z].1985.

[6] 退耕还林条例[Z].2003.

[7] 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Z].2002.

3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机制

3.1基于成本的生态补偿

生态补偿标准应该要保护提供者的成本的充分补偿,也就是说,由于退耕还林使得农民的耕地面积减少,而农民的生活需要成本,所以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应该要使经济补偿与被退耕地的实际产出相吻合,以农民机会成本的具体损失来确定补偿标准,同时还应该要考虑到生态保护与建设的成本。以某地退耕还林的补偿为例,某地以前主要是种植玉米的,在不退耕的情况下,平均单产为每年每公顷4853.40 kg,按照玉米的市场价格,折算成现金收益为每年每公顷3397.14元,而当前的平均单产为每年每公顷6376.65 kg,现金收益为每年每公顷7760.35元。当前的补偿政策主要是以直接经济损失或者机会成本作为依据的,在这种补偿政策下,每年每公顷的补偿标准是3450元,这个补偿的数目对于退耕还林的初期而言,基本可以弥补机会成本3397.14元,但是与当前的机会成本比起来却相差很多,因为人们的生活水平不断提升,原来的补偿标准已经不能弥补当前的机会成本了。所以,退耕还林的补偿标准应该要实现随时更新,根据当前的生产生活水平,对退耕欢乐的生态补偿机制进行调整,从而能够更好地满足人们的生活要求。另外,对着退耕还林逐渐进入成熟期,对森林的管理以及维护也会产生更多的成本,比如林地的除草、病虫害防治、施肥、林木的修剪、间伐等工作,都需要一定的物质以及劳动投入,当前退耕户的平均维护成本为每年每公顷1224.90元,事实上还是由农民承担了这一部分成本。

3.2基于农民意愿的生态补偿

在退耕还林过程中,往往有可能会遇到农民不愿意配合退耕还林工程的情况,这种时候,农民对自己的耕地实施的保护行为也需要纳入到生态补偿的考虑范围中。农民如果不是自愿参与到退耕还林的过程中,则政府还应该要给予农民的自主意愿的补偿。根据退耕还林地区的自然条件、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等,要给农民群众不同的补偿标准,尽可能使得这部成本的增加不会影响到退耕还林之后的整体收益,使得退耕还林的指出与实际产出能够保持一定的平衡,并且建议农民能够更多地自愿地参与到退耕还林的过程中来。

3.3基于生态价值的生态补偿

在退耕还林的过程中,生态价值也是影响生态补偿标准的一个因素,合理地考虑到生态服务价值,可以更好地确定生态补偿标准。以某地区为例,退耕还林为当地带来的生态服务价值总额为327048137元,当年的退耕还林面积为30738 hm2,则退耕还林的平均生态价值为每年每公顷10639元。由于不同地区的退耕还林产生的生态服务价值不同,有的地区产生的价值较高,有的地区产生的价值相对较低,因此不同地区的退耕还林所带来的平均生态价值是不同的。一般说来,中西部进行退耕还林所带来的生态效益和明显,但是其平均价值不如东部地区高,这与气候、地理环境、人为因素等多个方面都有关系。各地在决定退耕还林工程的生态补偿标准的时候也应该要根据当地的生态价值进行综合讨论。

4结语

随着生态环境的不断恶化,退耕还林成为保护生态环境的一个重要途径。为了确保农民的收入水平和农村经济水平得到提升,需要加强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在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机制的制定过程中,要考虑多方面因素,比如农民的意愿、生态服务价值等,从而使得退耕还林的生态补偿更为合理。

[1] 喻永红.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标准研究综述[J].生态经济,2014(9).

[2] 韩洪云,喻永红.退耕还林生态补偿研究——成本基础、接受意愿抑或生态价值标准[J].农业经济问题,2014(8).

[3] 刘会静.退耕还林生态补偿政策评价与制度创新[J].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2014(4).

中图分类号:S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9944(2016)03-0135-02

作者简介:蔺尚伟(1973—),男,傣族,工程师,主要从事林权服务方面的工作。

收稿日期:2016-01-05

猜你喜欢
生态补偿退耕还林问题
生态补偿概念的理论辨析
大姚县实施新一轮退耕还林工程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从生态转移支付角度谈完善内蒙古牧区草原生态补偿的建议
威宁县退耕还林工程生态效益评估
演员出“问题”,电影怎么办(聊天室)
我国生态补偿法律问题探析
浅析农地后备资源开发生态补偿对策
韩媒称中俄冷对朝鲜“问题”货船
“问题”干部“回炉”再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