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海娟
阅读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的重点内容,深受广大教师及家长的深切关注。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是教学的重点内容。笔者认为既要引导学生自主阅读,培养学生自主阅读的能力,同时还要注重阅读教学的本色回归。
一、反复诵读,“读”出原汁原味
语文学习,离不开读,这是众所周知的。而诵读更注重情感的抒发,而要实现学生的感情朗诵,就要引导学生获得属于自己的个体体验,只有这样学生才能把握文本中的真滋味。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激发学生诵读的兴趣,引导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实现和文本的深层对话,把握文本的情感,读出文本学习的原汁原味。
例如教学《江雪》这首古诗时,在教学方法选择上,我改变以前讲读的传统方式,在尊重学生主体性的基础上,让学生结合以前学习古诗的经验自主探究,从而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激发想象,充分感受作者那种百般孤独的心境。先要求学生熟读成诵,然后引导学生体会古诗中的情感:“在这首诗中作者主要是通过写景来表现作者的情感,那么作者是怎样来描绘画面的呢?”从而激发学生走近文本,认识到在这首诗中作者用“千山”对“万径”,“灭”对“绝”,“孤”对“独”,向我们展示了一种凄凉的环境,空旷的画面以及寥廓的背景,让我们感觉到天地之广阔以及自身之渺小,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仅是诗中的主人公,就是读诗的人也从中感受到了内心的极端空寂。这样的解读,让学生对诗作中的情感有了很好的把握,在此基础上再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诵古诗,学生的体会就更加深入,之后为学生配上适合的音乐,引导学生的情感抒发达到最高点。
不仅是古诗教学,其他情感丰沛的文本都可以让学生反复诵读,在诵读的过程中,学生的情感得到了很好的抒发,也有利于学生的深刻解读,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读诗,读课文,读的是节奏和韵律,品的是情感和韵味,这是语文阅读课堂回归本色的重要方法之一,也是效果非常好的一种方法。
二、诗情画意,“画”出原汁原味
在苏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有很多充满诗情画意、文质兼美的文章,这些文章语言优美,画面生动,让人一读就爱不释手,余味无穷。对于这样风景如画的文本,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绘画能力,让学生将文本中自己喜欢的场景变成直观的画面,从而实现对文本原汁原味的解读。
例如在教学《田园诗情》时,在文本中作者用诗意化的语言,给我们描绘了美丽的荷兰田园风情。在这幅画面中,有青青的大草原,或黑或白的牛羊,有金色的晚霞,还有五颜六色的灯火,这样的田园诗情引人入胜,能让人感受到其中的安详宁静,怡然自得。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以“荷兰印象”为主题进行讨论和交流,体会文本中的景色之美。可以说文本中的画面充满了恬静优美的田园风光,学生们在阅读的过程中,对文本内容有了充分的解读,在此基础上,教师鼓励学生发挥自己丰富的想象力,挑选自己最喜欢的一个画面试着画一画,将文本中文字描写转化为形象的画面和图像,然后和大家分享一下自己这样画的原因是什么?这会使学生获得深刻的体验,读出文本内容的原汁原味。
在教学过程中,那些文笔优美生动、画面丰富的文本,能在很大程度上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也是学生喜欢的一种类型。而对于这样的文本,教师可以激发学生的想象力,用自己的笔画出来,在画的过程中也是学生深入体会的过程,这样有助于学生读出语文的本色,获得原汁原味的感悟。
三、咀嚼品味,“品”出原汁原味
文本的表达离不开语言,语言是表情达意的重要媒介,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文本语言的咀嚼和品味,引导学生深入体会语言背后的内涵,品味语言的精妙和匠心独运之处。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能够深刻体会文本的内涵,获得真实的感受。
例如在教学《李广射虎》这篇课文时,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文本语言的精彩。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这样引导学生:“在这篇课文中写到将军从想到虎到射中虎的过程,表现了李广的沉着勇敢以及艺高胆大,相信大家都被文本中的内容吸引住了吧?那么,你认为文中最精彩的是什么地方,作者又是通过什么样的语言来表达的呢?”通过自读文本,学生们意识到在这篇文本中最精彩的部分是李广射虎一段,而文中的几个动词的使用非常精妙,那就是拈、搭、运、拉。通过对这几个动词的品味,学生体会到了文本的精妙。
在这个教学实例中,教师引导学生抓住文本中的精妙语言进行咀嚼品味,让学生在品味语言的过程中倾听文字背后的声音,体会文本中的深刻意蕴,获得深刻的感悟,实现了情感的升华,从而提高了自己的语用能力。
总而言之,现在的语文课堂呼唤本色的回归,强调语文教学的真滋味,那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优化自己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走近文本,深入体会,读出文本的原汁原味,体会文本的丰富内涵,让我们的语文课堂回归本色,让我们享受语文课堂的精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