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刘森
摘要:道家学派的思想发展为后来道教的形成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老子与庄子的很多观念为后来道教的宗教化也产生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而其中老子的《道德经》也为道教基本奥义的形成奠定了至关重要的基础,而道教作为本土宗教没有形成优势是因为没有迎合到统治者的需要。
关键词:道家;道教;儒家学派;黄老之术
中图分类号:B95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864X(2016)10-0 176 -01
在中国古代文化的长河中,诸子百家的思想争鸣为后世的人文学科以及其他学科的发展都提供了思想基础。更有甚者,一些思想的产生经过不断的发酵并且经过几代人的沉淀逐渐形成成为一个独立于其他思想学派的文化思想。在最初的思想萌芽初期,道家学派的思想并没有一个定论,而是依附于其他思想中的一部分。并且在最初的诸子百家时期,无为而治,天人合一的思想并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思想理论基础。
一、道家学说的思想史
道家最初是以老子、庄子为代表的中国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为重要的思想学派之一。老子的主要思想是早期的朴素的辩证法,正如他所说:“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二损。”以及他的宇宙观中的其一,“天下万物生于有,有生于无”,也就是说老子认为当我们所处的整体大空间在没有形成时,世间的万事万物是不存在的。所以天地初开,称之为“有”,而万物又是从这“有”当中所衍生。而“有”从“无”所衍生,故天下万事万物都是起于有而终于无。其二,万事万物的本源都遵从与我们现在所说的自然学说也就是世界的本源,而老子思想体系中就提到了“道”,老子认为“道”是宇宙的本体,是万物根源,故曰:“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其三、老子认为在“道”的本源之上应该包含一套法则,谓之为“德”,故老子强调人应该按照人的本心,勿争强好胜。其次,道家学派的另一位思想家,庄子在继承了老子思想的宇宙观上提出了另一种含义,他认为道的本质是物质的,他在《天运》篇中举出了大量的自然现象的发生,提出了物与物之间能量交换,并且在最后把物解释成了一种精神的东西,并且还认为精神性的“物”是可以进行分化的。在现在的哲学体系中是把意识与物质做出了明确的概念话,并且强调了意识作为反作用是可以对物质起到促进作用的,庄子的“物”的分化就是主体意识与客体意识共同促进万事万物的发展的关键。
二、道家学派的宗教化
在早期氏族社会的发展过程中,人们由未开化的原始社会过渡到夏商周时期,思想的启蒙由最初的对大自然的敬畏慢慢转化为对自然的探索。道教的产生最初是在战国时期,黄帝在神农氏之后,统一华夏民族,在此之后黄帝渐渐被推崇,而黄帝学术也渐渐被道家所吸收帝王也吸收他的清净之术作为治国之方。《庄子》中也有:“世之所高,莫若黄帝。”充分的对黄帝进行了高度评价,另一方面,是黄帝于鼎湖乘龙飞升后,后世人为纪念他而出现最早的祭祀,此后逐渐成为一种敬天祭祖的习俗为后世道教信仰的主要来源,也就产生了相应的道教始于黄帝之说。
而在长沙马王堆3号墓出土的西汉帛书共计26件,以《老子》和《老子》乙本前的四篇佚书,即《经法》、《十六经》、《称》、《道原》为代表,后者内容大体上是继承《老子》而加以发挥的。有学者认为这四篇佚书是《汉书·艺文志》所记载的《黄帝四经》。这两种学术思想从战国时期流传至汉朝,形成了最初的黄老之术。而最开始最作为治国的指导思想是在齐国,而萧何在关中地区推崇黄老之术,后来由刘邦所确立,直至汉武大帝时期,董仲舒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后,黄老之术渐渐失去当局的支持,由于黄老之术的思想内容中包含了许多修仙问道的方术内容,到汉武帝后期逐渐演变成为具有宗教色彩的黄老道,也就是道教的前身。
在两汉时期,佛教传入我国,与当时的传统文化形成了儒释道三家鼎力的情况。在魏晋时期,黄老之学吸取儒家精华谓之为玄学,到了东汉前期,出现了《老子想尔注》等老学理论为基础导向的宗教学著作,以《道德经》为基础的道教理论被奉为经典,而此时老子则被当作教主。至此,道家正式演化为道教。
三、道教的最终形成
道家学派的最初产生原因只不过是众多思想理论的发展分支,探究的也是自然的发展轨迹而运用到国家治理中的思想也只是昙花一现,究其原因:其一,儒家学派更为适应统治者的需求,儒家学派主张仁义礼智信,讲究人性的尊卑有序,是中国影响最大的流派,也是中国进五十年来的发展的主流意识。而且,儒家学派的主张更易为统治者所接受,也更利于民众的思想教化,从而更利于统治者对民众的统治,维护了统治者的自身利益。其二,道家学说后期的发展,更多注重的是对黄老之术的发扬,与当时社会上层人物为达到永生提供了一个美好的目标,更重要的一点是道家注重修身,从某种程度上大大延缓了人类的衰老,使得一些上层人物意识到这一点。便产生了推崇性。其三,到了时代的后期,民间大众也开始接触到道教中的一些信仰和方术,而其中最为普遍的内容就是对生命的解释,宣扬黄老之术可以长生,这无异于是一个除金银外最大的诱惑。而这也就是底层人物在受到阶级压迫与封建专制的压迫时的一种精神寄托。而统治者也乐于看到民众的这种精神寄托,这会使得民众从根本上消除对统治者的反抗。巩固了统治者的中央职权。
在中国文学发展史的进程中,各个思想史的发展成为不同流派为不同的统治阶级服务,而道教作为本土文化没有形成儒家学派那样的形式不过是没有适应统治阶级的需求。
参考文献:
[1]曹峰.《老子》首章与“名”相关问题的重新审视——以北大汉简《老子》的问世为契机[J].哲学研究.2011(04)
[2]曹峰.《黄帝四经》所见“名”的分类[J].湖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01)
[3]杨国荣.《庄子》哲学中的名与言[J].中国社会科学.2006(04)
[4](魏)王弼,注.老子道德经注校释[M].中华书局,2008
[5]王富仁.论庄子的自由观——庄子《逍遥游》的哲学阐释[J].河北学刊.2009(06)
[6]杨国荣.庄子哲学及其内在主题[J].上海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04)
作者简介:刘森(1990.01-),女,汉族,河北人,研究生在读,西藏大学,中国古代文学唐宋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