赫连智紫
摘 要:护理安全教育是护士进入正式工作岗位前开展的教育,能够保证护士进入工作岗位后在对病患护理过程中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为病患提供优质服务[1]。护理技术操作是护士的基本工作之一,熟练掌握操作规范是对每一个护理人员的要求。在临床中由于每个病患都是不同的,个体之间存在差异性,因此要求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必须能够及时发现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隐患,及时调整护理方案,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避免不安全事件的发生。这就要求护理人员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过程中应提高护理安全意识。然而以往的教学中往往会忽视了这一环节,本次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商丘医学高等专科学校(以下简称“我校”)50名实习护士进行教学研究,探索在护理技术操作教学中提高安全教育效果。
关键词:护理安全教育;护理技术操作教学;应用
一、资料与方法
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5月至2016年5月在我校实习的50名护士作为此次研究对象,所有护士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护士为25名。两组护士在年龄、教育背景、成绩等方面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具有可比性。
2.方法
两组护士为临床一线在职护士,在实习培训的内容和教师的配备上两组无差异。
对照组应用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实习培训,即依据培训手册的教学任务,采用集中听讲、电化示教、自主学习、模拟护理、临床观摩等方式进行培训,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相关练习。
观察组在采用传统的教学模式基础上,增加了安全教育内容,安全教育穿插在整个培训过程中,并且定期通过多媒体等多种方式向实习护士进行临床案例讲解,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评定标准
所有护士在我校进行为期1年的实习培训,实习结束依据教学大纲规定的教学任务对实习护士进行考核。考核内容由我校护理教学组统一出题,两组带教老师均不参与出题过程,考核内容分为理论考试和技能操作,每项考试成绩总分100分,60分以上为及格。
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8统计软件对本次成绩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技术资料采用X2检验,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二、结果
两组护士的考核成绩均已完成实习任务,其中理论考核中观察组平均分数(95.34±2.3)分,对照组平均分(89.87±3.2)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技能操作考试中,观察组平均分数(96.78±3.2)分,对照组平均分数(91.31±3.4)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见下表。
三、讨论
在临床中对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能有效促进病患疾病好转,如果护士在工作中缺乏安全意识,导致护理工作不到位或者护理不当等,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导致患者病情加重甚至危及患者生命[2]。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媒体宣传等使患者对护理的了解逐渐深入,对护理服务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但是由于患者病情的差异性,会导致许多不确定性因素发生,因此要求教师在技术操作教学过程中要加强护理安全教育,提高护理人员安全护理意识,及时发现护理过程中潜在的安全问题。实习期是护士由学生转变为护士的过渡时期,在这个时期对学生进行安全护理教育,增强其在护理技术操作中的安全意识非常重要[3]。将护理安全教育应用于护理技术操作的教学活动中,一方面能激发护士在学习过程中的兴趣,另一方面能够培养护士在护理技术操作过程中的安全意识。本次研究显示,在护理技术操作教育中增加安全教育不仅能提高护士的护理技术水平,更重要的是促使护士能够为患者提供安全有效的护理服务,提高综合能力,值得在教学活动中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昂芝,姜 贺.我国护理专业学生接受患者安全教育的现状分析[J].中华护理教育,2015(3).
[2]田 敏,刘 峰,陶俊荣,等.影响患者安全的护理组织因素及其权重分析[J].中华护理杂志,2014(6).
[3]陈群芬,郜红梅,张琳琳.行为安全观察与沟通方法在临床护生带教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14,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