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晨阳
“韬光养晦、有所作为”是上世纪90年代初邓小平同志提出的外交指导方针,近年来国内的国际关系和外交学界以及政策研究者就中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到底应该奉行何种外交政策展开了争论。有人认为,中国还没有完成崛起的任务,必须继续韬光养晦;也有人认为,中国的综合国力已经达到了大国的水平,中国外交应该转而追求有所作为。与此同时,“韬光养晦”在国外往往被译为“hide ones capacities and hide ones time”、“hide ones ability and pretend to be weak”或“hide ones ambitions and disguise its claws”,意指中国隐藏自己的能力和真实目的,一旦实力增强到足够程度且时机成熟时,就会不再隐藏,试图主导国际事务。这其实是一种误解。
翻阅2002年版的《辞海》可以看到,对“韬光”的解释是“敛藏光彩,把声名才华掩藏起来” ,“韬晦”则是“收敛锋芒,隐藏才能行迹”。邓小平同志提出“韬光养晦、有所作为”的外交思想有其特定的历史背景,其根本目的是为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争取一个相对宽松的国际环境,以便集中精力搞好经济建设,其核心意思是要善于守拙,在国际社会中绝不当头,遇事不轻易出头,以免惹火烧身。这其中并没有强大以后要称霸世界的意思。而且其后中国采取低调的姿态处理国际事务也的确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最主要的成就就是通过改革开放使中国的经济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到2010年成为了全球第二大经济体。今天,随着中国经济、军事实力的增强,美国越来越把中国视为其最大的威胁而加以遏制,日本紧随其后,欧盟对华态度也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周边国家中的“中国威胁论”明显抬头。与此同时,中国的国家利益加速向全球拓展,我们保护海上运输通道安全、海外投资安全、海外侨民和劳工安全的任务越来越重,在周边事务和重大的国际问题上,中国不仅要有明确的态度,很多时候还要采取必要的行动。但在笔者看来,即便内外环境发生了如此重大的变化,韬光养晦的外交思想依旧没有过时。
韬光养晦不是“君子报仇,十年不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也不是“卧薪尝胆”,而是即便发达了,也要继续保持低调,不要让自己的光芒照得别人难受。中国自1840年以来屡受西方列强的欺侮,国力羸弱是主要原因。现在中国发展了,一些人就产生了一种暴发户的心态,以为扬眉吐气的时候到了,在评论或处理国际事务时一味追求自己说了算,不考虑其他国家的感受;与其他国家有了分歧或矛盾时,动辄扬言要惩罚其他国家,让其“付出代价”。此外,我们一方面说时间在我们这一边,另一方面又表现出时不我待,做事很急躁。这都不是一个成熟大国应有的表现。中国的发展很快,应该给其他国家调适的时间。我们要有时不我待的意识,但也要明白我们的崛起是一个长期过程,欲速则不达。
另外,虽然今天中国已经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有可能很快超过美国成为全球最大的经济体,但是中国的经济结构、科技创新能力、金融管理能力、军事实力、人均GDP、个体的综合素质等与欧美一些发达国家相比都还有明显的差距。在处理国际问题时,我们首先还是要想到怎样去寻求与相关国家开展合作,争取实现共赢,对周边的中小国家更不能颐指气使,不能认为我们向中小国家开放市场、提供贷款和援助,这些国家就必须听中国的指挥,服从中国的利益。
目前社会上有种舆论认为,中国要把失去或者划出去的领土都收回来,有的网友在网上列举了具体的土地名称;对于我们与其他国家间存在的各种问题,也有人提出要用武力解决,戏言中国与多少个国家都“必有一战”,甚至提出首战要打日本,或者越南。如果我们真把对外用兵当作崛起的必经“门槛”,后果将非常可怕。现在中国周边的一些国家就提出希望美国能够平衡中国不断上升的影响力。同样,我们也不能过分相信经济利益的力量,大把撒钱也未必能够赢得对方的尊重和在重大敏感问题上的支持。
当然,对影响到国家利益的重大问题,我国应该由被动应对转为主动参与、运筹帷幄,并且坚持我们的底线,绝不让步。韬光养晦与有所作为并不矛盾,随着中国国力的上升,我们有所作为的分量可以逐步增大。对于涉及核心利益问题的维权和谈判,对于联合国改革、国际维和与扶贫等重大问题,我们理应拿出一个负责任大国的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