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4月25日,是美国杰出作家、《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作者简·雅各布斯诞辰100周年纪念日。
出版于1961年的《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是过去半个世纪中对美国乃至世界城市规划发展影响最大的著作之一,它震撼了当时的美国规划界,终结了50年代美国以铲除贫民窟和兴建高速路为特征的城市更新运动。她的洞见从根本上冲击了城市规划领域,就像蕾切尔·卡森《寂静的春天》之于环境运动。
雅各布斯着迷于走路,或者骑自行车,以便更好地观察城市以及和城市互动。她在书中写道,生机勃勃的城市要有如下条件:零售与住宅相融;街道短小而不间断,避免长条封锁状;建筑物最好有新有旧且融合不同的功能;人口密度要高。提出了“城市功用的多样性”与“基本功用的混合”的城市规划设想。
现在,我们很难找到第二个跟简·雅各布斯有同样影响力的城市学家了。《纽约客》评价道,雅各布斯是少数具有真正原创性的城市规划师,她有点疯狂甚至有些古怪的洞见已经数次并且在多方面得到了证实。她的代表作《美国大城市的死与生》出版半个多世纪了,仍然在释放巨大的能量,影响着一批批建筑学者、社区工作者以及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可以说,世界上任何一个城市谈起规划,人们都会想起雅各布斯。
城市是现代社会的必然图景,也是现代人难以割舍的生活圈、现实场。纵观我国的城市建设,那些百年,甚至千年的古宅、院落、城墙和人文景观,基本被现代建筑所替代,每座城市都千篇一律,找不到延绵的文化与悠久的历史。到2020年,我国的城市化率将达百分之六十,如何把城市建设成宜居的幸福家园?我们在吸收借鉴简·雅各布斯智慧的同时,还要从我国的实情出发,如何留住城市特有的地域环境、文化特色、建筑风格?怎么实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是我们不能绕过的当务之急。
重建一种城市生活,我们任重道远。
(编辑/杨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