滩间山金矿田成矿规律及前景

2016-12-03 05:59孙婷婷杨占凤祁焕青
地球 2016年9期
关键词:斜长片岩花岗

■孙婷婷 杨占凤 祁焕青

(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 青海 西宁 810000)

滩间山金矿田成矿规律及前景

■孙婷婷杨占凤祁焕青

(青海省第五地质矿产勘查院青海西宁810000)

滩间山金矿区斜长花岗斑岩出露于柴达木盆地北缘构造带,是区内出露较大的斑岩体。本文对青海滩间山金矿田地区地质特征、矿床地质特征、矿床地球化学、矿床成因等进行了分析探讨,利于矿床的开发。

滩间山金矿田地质特征成矿规律前景

1 地质背景

柴北带位于丁字口-欧龙布鲁克古陆块和柴达木陆块之间,是一个经历过多次复合改造的高压-超高压俯冲-碰撞带。带内元古宇以构造残片产出,达肯大坂岩群由各类片麻岩、片岩和大理岩、角闪岩及混合岩组成,斜长角闪岩和二长花岗片麻岩中测得的单颗粒锆石U-Pb年龄分别为(2412±14)Ma和(2366±10)Ma;中元古界蓟县系万洞沟群由下部大理岩夹石英绢云片岩及上部碳质石英绢云片岩夹钙质片岩组成,该套地层含叠层石、微古植物化石。副变质岩全岩Rb-Sr(1022±64)Ma,是区域变质作用的年代学记录。

矿区出露地层主要为下元古界的达肯大坂群角闪岩相的中-深变质岩系,岩性组合为一套片岩、片麻岩、角闪岩和大理岩,为区内古老的结晶基底,其次为中元古界的万洞沟群绿片岩相的中-浅变质岩系,岩性组合为一套片岩、千枚岩和大理岩。上部为上奥陶统滩间山群绿片岩相的中-浅变质岩系,岩性为一套浅变质的火山岩、火山碎屑岩、碎屑岩和碳酸盐岩。其余地层出露规模较小。

矿区内构造较为复杂,多期剪切作用和多期褶皱作用同时发生,主要由一系列相互平行的NW向次级剪切带组成,晚加里东期为右旋逆冲剪切,晚古生代-早中生代造山时期为左旋走滑;NS向褶皱在碳质糜棱片岩中发育良好,控制了矿区大多数金矿体,矿体似层状沿褶皱东西翼部的平行断裂带分布,且鞍状矿体集中分布于褶皱枢纽部位。

矿区内岩浆活动以加里东期和华力西期为主,次为印支期。岩石类型从超基性岩到酸性岩均有,但以中酸性岩-酸性岩为主。华力西期斜长花岗斑岩中,金具有较高的背景值,表明该岩石作为滩间山金矿床的围岩与金矿床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且碳质石英绢云片岩中有大量岩墙侵入,这些岩墙明显地分为NW向和NNW向2组,主要有闪长玢岩、斜长花岗斑岩、石英斑岩、细晶岩和煌斑岩脉,一般长数十米,宽数厘米至数十厘米。在矿区西部,偶尔可以见到闪长玢岩和细晶岩脉被斜长花岗斑岩脉穿切。

2 矿物地球化学

对不同期次石英脉及硫化物世代的研究认为,滩间山金矿田内金矿化具有多期或多阶段演化成矿的特点。金龙沟金矿区至少可以见到三个世代的黄铁矿,即仅见于碳质糜棱片岩和糜棱片岩型矿石中的第一世代黄铁矿,其金银比最高(Au/Ag=6.0),As的含量较高(均值为0.89),显示较深地壳尺度的早期初始矿质富集阶段,动力学演化上与加里东期构造运动有关;第二世代黄铁矿广泛发育在两种不同类型的矿石中,其金银比较高(Au/Ag=3.5),As的含量最高(均值为2.74),与全矿区金矿石中的As含量高相一致,所以显示主成矿期较浅地壳尺度矿质沉淀的阶段,动力学演化上与华力西期构造运动相关;第三世代黄铁矿星散状分布与矿石及围岩地层中,其金银比最低(Au/Ag=0.7),As的含量最低(均值为0.08),显示出形成于成矿晚阶段更浅地壳环境下的矿化特征。

3 矿床成因讨论

对矿区内与成矿最关系密切的斜长花岗斑岩地质时代的研究认为,该中酸性岩体的形成时代为华力西晚期(Rb/Sr年龄为330.03Ma,K/Ar年龄值为234.4-275.9Ma),并根据云煌岩等脉岩的形成年龄,厘定该矿床的主成矿期为288.9—275.9Ma,相当于华力西晚期。并总结了该矿床的成矿演化过程为:(1)首先经历了区域NW向片理化带形成时期(加里东晚期-华力西早期)的变质作用;(2)NNE向片理化带形成时期(华力西中期)的变形作用以及华力西晚期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主要经历了NNE向片理化带形成时期的变形作用以及华力西晚期的岩浆热液成矿作用。通过本次对该矿区斜长花岗斑岩形成时代及地球化学特征的深入研究,精确测得该斜长花岗斑岩的形成年龄为344.7±2.0Ma(LA-ICPMS U-Pb单粒锆石测试年龄),属于华力西中晚期阶段,比前人认为的华力西晚期较早,因此也将岩体上侵时造成的NE片理化带的形成时限提早到华力西中晚期。该华力西中晚期岩浆活动侵位的花岗质岩脉反映了较为复杂的形成环境,大致为陆块碰撞前或地幔分异构造背景。

该岩体投影在火山弧花岗岩与碰撞大地构造背景花岗岩之间,反映其形成环境介于火山弧与碰撞造山过渡阶段;而从Rb-(Y+Nb)及Ta-Y辨别图解进一步看出,该岩体投影在VAG区域内,在构造形成环境上显示火山弧的特点。

4 结语

矿区斜长花岗斑岩形成于柴北带华力西中晚期碰撞大陆边缘的构造背景,在成因上属于大陆碰撞花岗岩类,而不是前人厘定的华力西晚期-印支期的隆升造山过程。

[1]孟繁聪,张建新,杨经绥.柴北缘锡铁山早古生代HP/UHP变质作用后的构造热事件:花岗岩和片麻岩的同位素与岩石地球化学证据 [J].岩石学报,2005,21(1):45-56;

[2]肖庆辉,卢欣祥,王菲,等.柴达木北缘鹰峰环斑花岗岩的时代及地质意义 [J].中国科学:D辑,2003,33(12):1193-1200.

P61[文献码]B

1000-405X(2016)-9-18-1

猜你喜欢
斜长片岩花岗
道路边坡片岩耐崩解特性室内试验研究
万众一心战疫情
反倾边坡风化作用数值模拟研究
中国花岗伟晶岩型锂矿特征和研究进展
拉萨地块西段尼雄地区早白垩世晚期花岗闪长岩的成因及构造意义
随枣北部桐柏杂岩表壳岩特征、成因及时代探讨
石英片岩路基填料适用性分析
巴彦乌拉山老变质岩系中的构造片岩特征及其形成机制
塞拉利昂中部马卡利地区金矿特征及成矿远景
赤峰东部宝音图群斜长角闪岩锆石U-Pb年龄及地质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