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洪学 许小成 田彦孜
(宜昌市畜牧兽医局,湖北宜昌 443000)
对温氏集团和正大集团粪污治理考察及经验分析
沈洪学 许小成 田彦孜
(宜昌市畜牧兽医局,湖北宜昌 443000)
本文简要介绍了温氏集团江西养猪公司和襄阳正大农牧食品有限公司的猪场研发粪污防治核心技术、超前建设粪污防治设施、精准推广利用粪污防治技术、防治粪污环境污染的经验,供同业者参考。
猪场;粪污治理
2016年8月3—7日,湖北省宜昌市畜牧兽医局组织10个县市区畜牧兽医局局长及相关人员一行15人,赴江西赣州、湖北襄阳等地考察学习生猪高效养殖模式及粪污治理经验。
温氏集团江西养猪公司成立于2012年5月,总部位于赣州市。公司自建猪场现代化程度极高,猪舍里安装有温度和湿度自动控制设备,可使猪的生长环境常年保持舒适而发挥最佳生产性能。猪场自动供料系统可以根据猪生长的不同阶段,自动控制对猪同时、定时、定量饲喂,不仅大大节省饲料,还可有效避免因人工饲喂导致猪群发生应激反应。公司通过机械自动刮粪、自动降温系统,强化用水管理等多种措施,从养殖源头减少水的使用量和污水的产生量。
襄阳正大农牧食品有限公司是2010年8月正大集团在湖北省襄阳市襄州区投资成立的一家从事畜禽养殖、食品生产销售为主的大型现代化农牧食品企业。公司自建猪场的粪污通过固液分离、沼气发酵、厌氧处理、好氧处理、絮凝沉淀、杀菌消毒等环节处理后,可达标排放,对外界环境的影响在可控范围内。
2.1 长期探索,成功研发粪污防治核心技术
温氏集团经过十多年的摸索,探索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干清粪法。公司规定在生猪整个饲养周期内,不允许冲洗猪舍,而是通过猪舍内漏缝地板将猪舍里的粪便尿液排入粪沟,再通过自动刮粪机将粪尿集中到储粪池,最后泵到生物发酵床,经集中发酵处理后还田或生产有机肥。少量污水通过沼气处理、两级AO、微电解等环保工艺,结合养殖场内的水循环利用,实现了环保达标排放。公司管理人员可通过物联网对上述过程实现精确管理,以前一个工人只能管养40~50头母猪,现在一个工人能管养200头母猪,养殖效率成倍提高。
2.2 舍得投入,超前建设粪污防治设施
襄阳正大农牧食品公司的自建猪场在立项之时就考虑和规划了污水处理系统,同时通过整合目前国内外的环保养殖技术,一次性投入大量资金改造传统耗水量大、处理量低的粪污防治技术。猪场主要采用的污水处理工艺如下:猪舍污水→二级集粪池→固液分离→沼气池→微曝池→一级缺氧池→一级好氧池→初沉池→混凝沉淀池→二级缺氧池→二级好氧池→二沉池→气浮刮渣→消毒→稳定塘→排放。同时通过以环保处理量核算养殖数量,同时兼顾行业特点及特殊情况,制定了保险系数,确保了产生的每一滴废水均经过处理(图1)。公司始终坚持污水排放标准高于国家规定标准原则,在养殖场施工图设计期,便委托相关单位进行环境影响评价。所有流程均是机械化程度最高的,可有效降低劳动量和劳动成本。
2.3 关注细节,精准推广利用粪污防治技术
温氏集团积极传播粪污防治理念,推广防治技术,制定了严格的环保设施运行补贴制度,要求代养户在养殖过程中经过公司不少于10次抽查合格后,予以15元/头补贴。要求所有代养户统一采用“雨污分离+清污分离+沼气池(囊)+舍外发酵床+阳光大棚(沼液还田、林综合利用)”环保养殖模式,猪舍采用双排、钢架加砖混结构,配备自动温控和风机水帘、地水暖和漏缝板、自动清粪机等设备,改变传统使用自来水冲洗的方法,用水量少、养殖劳动强度小、生产效率高,代养户养殖的生猪日增重普遍在730 g左右,料肉比约2.22,正品率均超过99%,单头药费控制在30元以下,单头毛利约300元。正大集团在污水深度处理池增设采光棚(图2),保证了菌种冬季的温度要求;在种养结合方面,则根据各地块的肥力缺失情况、种植农作物的需肥情况、沼液沼渣肥力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灌溉,减少化肥使用,既减少土地板结的风险,又确保了农作物的生长品质和产量。
图1 处理后出水 (未加脱水剂)
图2 深度处理池设置采光棚
X713
B
1673-4645(2016)11-0061-02
2016-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