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扬琴演奏中弹轮技法的运用

2016-12-03 06:24:36李灿灿安徽省休宁县文化馆245400
大众文艺 2016年13期
关键词:竹杆扬琴琴弦

李灿灿 (安徽省休宁县文化馆 245400)

浅谈扬琴演奏中弹轮技法的运用

李灿灿 (安徽省休宁县文化馆 245400)

弹轮是中国扬琴演奏中最具特色和代表性的技法之一,它广泛运用于各传统流派中,是广东音乐扬琴演奏中不可缺少的演奏技法之一。所谓弹轮,就是在通过手腕一次性用力向下甩动琴竹的同时,大指下压,中指部位收紧,利用琴竹杆的自然弹力而产生连续密集的音点。弹轮时,手腕和手指同时用力后不可放松。顺势落到所弹之音上,将力量一点点的慢慢放开。用力时手腕随琴竹与琴弦之间的幅度而向下,直到最后一个音消失后再把整个手放松。当扬琴弹奏表现明快、跳跃等乐句及风格性乐曲的时候,弹轮是不可缺少的一种技法,其常运用与左手。

传统流派;收紧;弹力;风格性乐曲

一、弹轮的概述

弹轮,又称“滚竹”“颤竹”,是中国传统扬琴流派中常用的演奏技巧,是中国扬琴演奏中最具有特色的一个技法。16世纪,也就是明朝后期,扬琴从外洋流传到中国,成为中国传统的民族乐器。在东欧或者其它国家的扬琴演奏中,他们大多数是用没有弹性的木头制成的琴棰敲打琴弦以发出声音。只有中国扬琴用的是极富弹性的竹子制成的琴竹作为演奏工具,这样就为富有中国特色的技法——弹轮,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这种极具表现力的弹轮演奏技法的运用,大大的增加了中国传统扬琴浓厚的民族、民间特色。

首先我们看看弹轮的动作过程,手握琴竹在做击弦动作的时候,当琴竹头即将触到琴弦的一刹那,手指突然牢牢的握住琴竹柄,这时由于琴竹杆下击动作的突然停止,富有弹性的琴竹头带着的惯性仍然在运动,在琴弦上反复快速并短距离的击弦,发出一连串很密的音来,由于听上去效果很像轮音,而且又是靠琴竹前半部分的弹性来完成这一技巧的动作过程,所以我们称之为“弹轮”。

二、掌握弹轮演奏的方法及要领

我们在演奏有弹轮的扬琴作品时,一般都采用“三点固定法”来完成弹轮演奏。即大拇指、食指紧紧捏住为一点,中指向上抵为一点,琴竹尾部与手掌肌肉抵住又为一点,如此形成了“三点固定法”。用“三点固定法”演奏弹轮是比较省力的,能延长琴竹杆的弹性,达到弹轮完美的音质效果。

在扬琴作品中最为常见的有左竹弹轮,符号为“=| ”,右竹弹轮,符号为“|= ”和双手弹轮,符号为“=|= ”。双手弹轮与单手弹轮在技巧上基本差不多,只不过是在左手准备弹轮前,右竹先击弦给一个重音,有了这个右竹的音头,整个弹轮显得更加饱满,并具有爆发力。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发现,想演奏好弹轮这个技法,在琴竹的选择上也是有讲究的。需要选择一副软硬适度的琴竹。如果琴竹的竹杆太软,在弹轮过程中琴竹头的往反幅度过大,频率太慢,所演奏出的弹轮效果密度差;如果竹杆太硬,弹性差,演奏起来费力,也不能保证弹轮的时长。所以选择一副软硬适度的琴竹对演奏弹轮技法是非常重要的。那么怎么选择一副软硬适当的琴竹呢?当我们抖动琴竹时,在琴竹杆全长的3/4处,也就是琴竹头下方大约四厘米处,此处应是整个琴竹弹性最好的地方,做隔空抖动琴竹动作,如此处抖动最大,这样的琴竹对弹轮的演奏是非常有利的。

在前面我们说了弹轮有单竹弹轮和双竹弹轮,那么乐曲一般在什么时候需要用到单竹弹轮,又在什么时候需要用到双手弹轮呢?

我们可以根据乐曲的需要,来选择单双手弹轮的运用。当乐曲中须表达轻快、跳跃、灵活的乐句时,可用单手弹轮。一般表现为:左手在高音区或中音区弹奏弹轮,右手在中音区或低音区演奏另一声部,左手弹轮与右手单音交替演奏。这时要注意左右手的配合,左右手连接要自然,左手还要保持一定的密度。虽然左手是弹轮,右手是单音,但在音的时值上是相同的,演奏时要均匀,不要出现“跛子”的错误现象。初学者需经过一段时间的分手练习,当左右手都各自运用自如时,方可配合练习。

当乐曲中需要演奏一个弹轮,并且要突出它的重音的时候,这时用双手弹轮。双手弹轮有时候是在一个音上弹轮,前面我们说过了。有的时候却是在两个不同的音上完成双手弹轮,一般为八度,所以称“八度双音弹轮”。这时的演奏过程是:两手同时击弦,右手击一次低八度的音,左手奏高八度音的弹轮。这样演奏的效果不仅有爆发力,而且带有低音的浑厚感,通常在一段乐曲的开头使用。

弹轮是广东音乐中不可缺少的技法之一。值得一提的是,在广东音乐的扬琴演奏中极少把弹轮放在第一个音上,常常是出现在后半拍、十六分音符的第四个音、休止符后及符点音符之后的位置上,这样,弹轮在乐曲中的使用就更加富有韵味。

三、弹轮在乐曲当中的运用

下面是我在学习扬琴演奏过程中找出的几段运用弹轮技法来巧妙的表现丰富内容的乐句。

在乐曲《扎红头绳》中,为了表达出活泼、可爱的喜儿在得到爹爹给她买的二尺红头绳之后的那种天真喜悦的心情,作者在原曲的基础上加上了左竹弹轮,使得这段乐曲更加明快、跳跃,很成功地塑造出了喜儿当时的人物形象。请看谱例:

在乐曲《春到清江》中,作者不仅运用了弹轮,还巧妙的丰富了这一技法。乐曲开头的一段鸟叫声,作者就是用无音头弹轮来表现的。无音头弹轮的演奏过程和我们前面说过的弹轮的演奏过程是一样的,只是在开始弹轮的时候,不要让琴竹头立刻接触到琴弦,为的是避免出现音头,当琴竹头在空中已经开始弹轮,这时手腕再下压使琴竹头接触琴弦,这样就避开了音头。这种无音头弹轮把大自然中的鸟叫声表现得惟妙惟肖。请看谱例:

四、结论

以上是我在学习扬琴演奏中总结出的一些对弹轮技法的阐述。我们在学习弹轮技法的过程中,演奏者要使自己获得理想的发音方法和弹轮完美的音色,应该懂得弹轮技法的物理性能和发音原理,掌握正确的发音方法才能全面熟练的演奏好这个技巧。

要注意的是演奏任何一种技法,都必须从心理上和生理上处于良好的自然状态。避免心情紧张造成肌肉紧张。要使全身上下各器官各部位都保持自然放松状态:肩、臂、腕、掌、指等任何一个部位的反常紧张状态,都会使某部位阻塞,形成局部的僵硬,致使力量传输不下去,声音发不出来。斯坦尼斯拉夫斯基曾将动作感觉比作能量的流动,“不论什么地方发生了一个抑制的点,这个点就会阻碍能量的流动”。

总而言之,弹轮技法是传统扬琴演奏中不可或缺的一种音乐表现手法,是传统民族音乐的珍宝。

[1]李玲玲.中国扬琴演奏技法及特色[C].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2000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论文集:29.

[2]魏铁柱.弹轮技术及训练方法[C].中国民族管弦乐协会2000全国扬琴艺术研讨会论文集:75.

[3]刘月宁.扬琴弹奏基础教程[M].中国青年出版社,1998:7.

李灿灿(1984-),女,山东省海阳人,安徽省休宁县文化馆,助理馆员。

猜你喜欢
竹杆扬琴琴弦
应用于合重奏的扬琴音域介绍
乐器(2022年9期)2022-09-26 08:20:44
完整性
散文诗世界(2022年5期)2022-05-23 07:12:21
阿爸的琴弦
当代音乐(2020年4期)2020-08-14 09:44:29
低成本土壤混合物抗压强度分析
陕西煤炭(2020年4期)2020-08-05 14:34:50
我与扬琴协奏曲《凤点头》的“缘”
从“洋琴”到“扬琴”——探究民族乐器扬琴的中国化演变
心声歌刊(2018年1期)2018-04-17 07:23:00
扬琴的传入与流变探析
北方音乐(2017年4期)2017-05-04 03:40:10
为什么竹子开花后会死?
我把雨丝当做琴弦
雨花(2015年12期)2016-01-18 22:35:53
额头上的琴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