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松铖
万千姿态 神韵摇曳
叶松铖
吴洪志来自山野、 来自美丽的乡村,他的身上有着天然的土性,禀赋决定了他的气质和修养。他与土地之间,是婴儿和母亲的关系,生命的脐带一直连接着他们,难以割舍。因此,他对生活的体验自然就具有敏锐的认知和艺术的觉识。这是他与体制内画家和学院派画家本质上的不同。自古以来,画家重门户之见,讲承袭关系。古代把画家分为两种:一是院体画家,这类画家受宫廷供养,他们有身份有地位,风光无限,享受艺
术的特权;一是在野的画家,这类画家心胸淡泊,他们结屋林泉,超然脱世,以笔墨养精神,以山水寄托自己的情感和思想。应该说,这两类画家在价值取向上是有区别的,对艺术的探究与领悟也各不相同。然而,真正在艺术上有所突破并取得重大建树的,则往往是那些钟情山水、热爱自然、心地淳朴的所谓在野的画家,如元朝的钱选、黄公望、倪云林、王蒙、吴镇以及清初的石涛、八大山人、浙江、石溪、龚贤等,正是他们的出现,为中国画注入了鲜活的生命力。吴洪志来自山野,来自粗朴的乡村,我们也可称他是在野的画家,这不是贬义,而是价值衡量的标尺,一种品质的认定。生活给予了吴洪志的丰富的养料,这是原动力,是艺术最早的萌发与觉悟。吴洪志爱梅花、种梅花、画梅花,这不单单是感官之爱,而是一个真正的画家内心的触动,是文思的过滤,是审美过程中的灵性再现……
《香雪海》吴洪志/作
《铁骨红梅精气神》(右图)吴洪志/作
古人称民间画家或者说那些隐遁山林的画家为在野画家,现今有人叫草根画家。无论“在野”或是“草根”,他们都与烟火有关,与泥土、田园、山水有关。吴洪志有生活的优势,他与他笔下的梅花一样,扎根岩石,饱吸山川灵气,他们之间早已有了一种心灵的沟通。这种沟通,不是闭门造车,凭空想象,而是对梅花自然之性的熟知,是相互间气息的贯通。我们都知道,画家的艺术识见来源于两个方面:生活实践与学养积累。这两个方面都需要后天来完成,吴洪志将两者的关系实现了很好的平衡,他一边学习、深研前人的画理、画法,一边在生活实践中印证自己所学。他用艺术的感悟,去发现和认知梅
花的习性。力求突破审美惯性,从固有的羁绊中挣脱,形成自己的风格和气质。
《梅雪精神 香满乾坤》吴洪志/作
吴洪志笔下的梅花可谓万千姿态,神韵摇曳,这不是溢美和夸张,而是一种审美认知。从梅花的形态,我们可以看出,吴洪志的每一幅作品,绝非敷衍之作。他的图式构成,没有滞涩之感,挥洒顿挫间,写出了梅花硬朗、劲拔,铁骨铮铮的君子之风,表现出一种生命的韧性和顽强,极具艺术张力。他的梅花刚劲中蕴含柔情,造型上不矫揉造作、哗众取宠,更无呆板、僵硬的感觉。线服务于形,而形又充分彰显了线的力量。中国画重意不重形,意是一幅画的神韵,也是精神指向,但吴洪志在梅花的布局安排上,形和意同属一体,水乳交融,形似和神似皆达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统一。
中国人喜欢梅花,以诗诵之,以笔绘之,梅花既是“四君子”中的成员,亦是“岁寒三友”中的一分子。毛泽东在《卜算子·咏梅》中写道:“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这是一幅气魄宏大的咏梅图,它揭示了梅花高远、旷达的情怀以及乐观、坚贞的精神品质。读吴洪志笔下的梅花,同样能让人感受到梅花高洁、脱俗,铁骨柔情的君子风范,甚至能透过图式本身体味到气韵的涌动,虽说笔下梅花万千姿态,但梅花的精魂始终萦绕其间,观者于浮想联翩中,情感得到陶冶和洗礼。
《红梅雪里见精神》(左图)吴洪志/作
《触目横斜千万朵》(右图)吴洪志/作
明代著名画家董其昌说:“画家以神品为宗极,又有以逸品加于神品之上者,曰出于自然而后神也。”这是一种量级的叠加,说明艺术是在不断的领悟和探索中日臻完善的。吴洪志深得自然造化的玄妙和神奇,他将自然的“像”融于自己的情感之中,通过审美体验,升华自己的人格,久而久之,笔下之梅,便有了自己的灵魂。从自然摄取到精神超越,吴洪志实现了文思到笔墨之间的过度,他读懂了梅花,而梅花也读懂了他。正如古诗所云:“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吴洪志与梅花可谓气血相依、心心相印,他抒写梅花,其实更是抒写自己丰富多彩的内心世界……
吴洪志简介:
吴洪志,中国著名书画家,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楹联学会会员,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中国书画名家网艺术委员会委会,四川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四川省成都市美术家协会会员,中国国际美术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大别山书画院名誉院长,北京中和百年书画院画家,中央国家机关美术家会员,中国文化艺术家协会会员,人民艺术家书画院书画家,中华书画报特聘画家,四川省农民书画协会平乐古镇副会长。作品及资料收入《文化部文化艺术人才中心高级人才库》,入编《中国艺术大家》《国史人物大辞典》《祖国杂志》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