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青绘就太行情

2016-12-03 02:12包淑娟
名家名作 2016年5期
关键词:冯先生太行山山水画

包淑娟

丹青绘就太行情

包淑娟

《牧归》(左图)冯仲英/作

《晨光帆影》(右图)冯仲英/作

最初看到冯仲英先生画的太行山,我产生过疑问。太行山在我的心里应该是英雄的山,那首耳熟能详的《在太行山上》,妻子送郎上战场的情境,像画卷一样在我脑海回放。在我心里太行山应该是那种刀削斧劈、壁立千仞的雄险高拔,而冯先生所画的太行山雄奇、壮丽、厚重,又多一份圆融。

当我真实地脚踩着燕赵大地,眼望巍巍太行时,那些疑问顿时烟消云散。八百里太行,正如先生所画,那雄奇俊美,那风骨苍魂在冯先生的画里更显得具象圆融,那淋漓尽致的笔墨让你一次次和眼前的景物作比较。这时你会真切地感到,太行风骨原本就应该是这样,奇而不险、美而不媚、巨而不损,沧桑而包容,集万物于大美之中。

冯仲英出生在河北,正如他所说,我站在窗前每天都能看到太行,太行就是我生活中的一部分,我也是太行的一分子。清晨伸出手去抓把风,张开手都能闻到太行青草的味道。他是一位画家、书法家,同时也是一位诗人,他的浪漫主义情怀和丰富艺术想象力对他的画作产生极大的影响。

冯先生从师多家,他的山水画、花鸟画,深受黄宾虹、李可染等大师的影响。同时他深信,师法自然是学习绘画的一个重要途径。多年来,仲英先生风餐露宿,攀悬崖、越险涧,走遍了太行的山山水水,“搜尽奇峰打草稿”,画过数以千计的写生草稿。如何把太行山的神韵表现出来,是仲英先生不懈的努力和终生的追求。

在冯先生的理念中,中国画要师承传统,没有传统精髓相依托就像无源之水,我们既要遵从传统又不能拘泥于传统。他说,我从前人那里继承了无数的经验,但我不盲目地崇拜,并不把自己困死在古人已有的成就里,一直遵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的创作原则。他从来不画自己不熟悉的东西,所绘之物的物理、物态、物情三者兼得,笔法、墨法、水法三法兼备。

冯仲英的山水画重视构图,其画视野开阔,气象万千,他的画作体现着老庄的思想,逍遥自然,画中讲究黑就黑到极限,白就白到极致。用笔达到苍健老辣、古拙浑朴、刚柔多变、放纵自由的境界;在用墨上,他近期的作品多是层层积墨,遍遍加深,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色墨交融,浓墨中见浑厚、见层次。见笔触,浓黑而透亮,达到浑厚华滋的艺术境界。他的画大多是满构图,章法喜充实。他的画首先给观者的印象是宏大整体印象,细看局部又不失缜密的“特写”,每一幅图都出自心灵的感喟。

《太行人家万古情》冯仲英/作

《悬空奇观》是他近期的一幅作品。悬空寺位于山西省大同市浑源县恒山金龙峡西侧翠屏峰的峭壁间,素有“悬空寺,半天高,三根马尾空中吊”的俚语,以如临深渊的险峻而著称。建成于1400年前北魏后期,是中国仅存的佛、道、儒三教合一的独特寺庙。

这幅作品在艺术上独具匠心可谓画家成熟之作,别有创意的笔墨技法,是画家在长期面对真山实水的观察体验和临摹创作中,

逐渐体会到北方山水的独特风貌,探索创造出一套独特的笔墨表现技法。山石雄劲老硬、沉着凝重,他多年来采用独自创造画太行山石特有的柴禾皴,这一发现很好地表现出太行山石独有的圆而不尖,团团簇簇堆积一起,层层堆砌而高耸的自然结构。这是他的重大发现,也给绘画山石带来新的艺术经验,这是一个真正画家难能可贵之处。

《太行石韵》(右图)冯仲英/作

用柴禾皴使山石的褶皱,沟壑的深暗凸显,形态逼真。好的艺术作品会和读者对话,画里包含着哲学的思想光芒,能够带来精神的共鸣。这幅画中古寺高低错落,“简”“淡”之中绘就出“悬空寺”的空,寥寥数笔佛家教义的空伴着画面那些飘腾雾霭就袭击了观者的心灵,人生何不似这缥缈的云,流逝的水,悬空的寺,佛家的密码就在这目之所及的“空”中得到了诠释。近处浓墨渲染的松枝苍翠斜出,与悬空寺遥相呼应,“繁、简”“浓、淡”“干、湿”“远、近”相互映衬,这也正暗合了道家的阴阳结合及天地自然和谐相生之玄妙。云雾中飞翔的雄鹰打破了巨岩的静穆,形成强烈的动感,这些主要画面,巨石横陈,体势错综,境界壮阔。

冯先生不但注重大块面的描写,同时注意到小的局部的语言处理,这也是冯先生画作中以小见大,画龙点睛之笔。近景山石上,孙子拉着拄着拐杖的爷爷,尊敬老人,长幼有尊,体现出儒家思想对后人的影响。还有那孩子扶着又有身孕的母亲,可见这是画作者对二孩政策放开的妙赞之笔。画面上的六个小如蚂蚁一样的人物,却巧妙地起到了“点题”的重要作用,给画面增添了昂然生机。人们与生机勃勃的大自然共融相栖,这也体现着道家天地人和的思想,这样一幅画作,让人看了由衷地赞叹,只有这样的艺术作品

才打动人,才可经得起岁月的淬火。

《观瀑》冯仲英/作

类似这样“破题”的小如豆、小如蚁的人物、动物,经常在他的画作中呈现。例如,《高山放歌》中,山冈上一牧童挥舞牛鞭对着斜阳放歌,让人顿感:歌声震林樾,似乎那“嗨……嗨……嗨……嗨……”的吆喝声在大山中回荡,引来无数的苍鹰一起舞蹈,我们似乎听到牧童和大山对唱的嘹亮,那下山的老牛都在歌声中陶醉。像这样的构思也许只有冯先生这样的画家、诗人才能体会到那绝妙之音,玄外之意了。

他的山水画一般构图较“满”,但“满”而不塞,在画中常常用飘缈的云带、跌宕的流水作为空白透气,极具气韵。笔、墨、丘壑浑然一体,从而使整幅浓郁、苍茫的画面成为画家倾注情感和大山地貌的调色板,创造出了有自己特色的山水画。

冯仲英在绘画语言的表现形式上不断深研探索,他打破古代山水画的表现程式,创造了个性化山水画表现手法的“柴禾皴”。从他的作品中,可以看得出画家在努力研究探索,使古老传统的山水画的表现形式朝着现代人的审美情趣发展。他喜用老辣朴拙的笔触,以求沉着稳重。秃笔与尖笔兼用,秃笔,取之圆润苍劲,勾屋,皴擦,画树和点苔,以求苍老有力。其将笔法、墨气、丘壑、气韵作为画家四要,主张作画要中锋用笔,并且要古、健、老、苍,才能避免刻、结、板之病,颇为精辟。 他在山水画的创作中养成了独特的审美表现力,对创作每一幅作品,对画中每一种景致的表现,都选用不同形式的“皴”法,并努力将笔法、墨气、丘壑、气韵这一山水画家的“要素”,融化在绘画中。他从不借助于所谓“玩票”之笔,走所谓的捷径。他清楚地知道,如果离开基本功,去追求什么翻新花样,就不可能有自己独立的

绘画语言,更不会使自己深刻憧憬的绘画作品呈现出来。因此,他总是扎扎实实地以既费工又费墨的“柴禾皴”去营造“自家山水”,使水有自家之流,树有自家之形。

《船载山川》冯仲英/作

冯仲英给我的印象是关东大汉那般豪气,我们在笔会相遇,他热情豪爽。可在绘画上他却揉进了诗人的柔肠,他许多画又是诗意的。

他将八百里太行的风姿完美地组织安排成一首动人的旋律呈现在我们的面前。他的画是一首诗,诗是一幅画,在创作《帆影斜阳》时,他激情澎湃,写下了《浣溪沙·耀我巍巍华夏》。“看罢漓江秀色,又寻幽谷桃花。黄山云海世间夸,好景仙家难画。心系三山五岳,梦牵海角天涯。如椽巨笔点丹霞,耀我巍巍华夏。”在创作《地载天光》时,他灵感井喷,写下了《江城子·太行墨韵》。“狂欢墨韵太行山,水云间,彩霞天。风行燕赵,入境谋诗篇。龙舞笔行华夏地,添乐趣,兴无眠。神州飞越百朋添,雾呼恋,宇空连。诗情画意,何处不鸣仙。诚拜方家千次问,峰路转,梦丰年。”冯先生经常在画作上赋诗以慰情怀,那些诗情画意总在不经意间成为气象,缭绕于读者的心间。

当有人问及他创作的《船载山川》的创意时,冯仲英先生风趣地说:“都说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宰相肚里能撑船,为什么船不可以载山川呢?”充分反映出一位画家的胸怀和气度。他的《太行人家万古情》,夸张了山形的碑铭感、崇高感和重量感,使这如碑之太行顿生神采。他通过一幅幅作品,把太行脊梁、不朽的中华民族精神,不屈的山一样的意志和品格表现得淋漓尽致。绘画易在画形,难在画韵。画形者为匠人,画韵者为画师。冯仲英先生画作内涵丰,根在他是满腹诗书的文人。

我觉得冯仲英先生的画正是他精神和思维的空间站,他把观察到的社会景象,看是

平静的自然山水,幻化成一幅幅精神的家园,每一幅画看似平常,实则处处蕴藏着机锋,给每一个观者留下广大的思考空间形成心灵的集散地。

《悬空奇观》冯仲英/作

仲英先生是一个志趣广泛、乐于进取的人,以前在省直机关工作,一直很忙,他是许多艺术协会的会员,书法、美术、诗歌、摄影无不涉猎。退休以后,他更加繁忙起来,被聘为红旗飘飘书画院绘画研究员,河北省海内外名人名企交流协会常务理事、艺术顾问等。他参加各种活动,累并快乐着。他说:艺无止境,退休后我又结识几位中央美院的名家,我每天和他们在一起,我学到许多东西,我的画作也在提高。

老倌不老,志趣弥坚,他迎来了艺术的井喷时期,每天笔耕不辍,收获颇丰。2014年中国廉政文化书画展获最佳奖,2015年作品入选米兰世博会,获国际银奖,作品收录于《当代书画名家精品典藏》一书。2015中韩书画交流展作品获特殊贡献奖。

仲英先生每天推开窗子,太行清风就徐徐吹来,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太行有了仲英这样的骄子就多了份神韵,仲英先生因太行的恩泽,他的艺术就愈发炉火纯青。天人合一,未来的太行在水墨丹青里在我们的生活中又多了一份美好与希冀。

冯仲英简介:

冯仲英,号山野居人。现为中国书画院高级院士,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党校红旗飘飘书画院理事、河北省分院执行院长,河北省山水画院副院长,河北省美术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书法家协会会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山水画研究会理事等。创作出许多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的作品并被收藏。其作品2015年获米兰国际银奖,收入《当代书画名家典藏》,中国文联出版社出版《新海涛声》诗词集,《冯仲英书画作品集》等。

猜你喜欢
冯先生太行山山水画
太行山深处的“新农人”
冯先生和钟点工
《太行山写生》
山水画的写生观及价值初探
中国山水画的成熟
宽堂先生(特写)
太行山(外二首)
10岁女童被拒继承父亲财产,法院判决为孩子撑腰
程灿山水画作品
张和平山水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