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康妮
圈里圈外
鲁迅和张爱玲都看什么电影?都怎么写影评?
文/康妮
《萨乐美》剧照
大光明电影院
《太太万岁》的电影广告
把鲁迅和张爱玲放在一篇文章里,是因为他们都是上海滩的时髦人物。
张爱玲的时髦就不用说了,至今仍有拥趸。然而作为教科书上的“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折磨了无数人学生时代的鲁迅先生,却也真真时髦,别的不说,就如坊间流传的,老人家十年左右的光景就看了一百多部电影,且是坐着小汽车招摇过市,还不时髦吗?
鲁迅原本是不爱看电影的,他弃医从文的触发点就是在日本看的一场电影(亦有说是时事幻灯片),引发医头脑还是医身体的选择,这在《藤野先生》里有记述。此后经年,鲁迅便跟电影绝了缘。
但到了晚年,看电影成了鲁迅唯一的娱乐,鲁迅之子周海婴在《鲁迅与我七十年》里写到,“听母亲说,父亲原先不大喜欢看电影。在北京期间不要说了,到了广州,也看得不多。有一次虽然去了,据说还没有终场,便起身离去。到上海以后,还是在叔叔和其他亲友的劝说下,看电影才成了他惟一的一种娱乐活动。”
1927年10月3日,鲁迅来到上海,一直住到1936年逝世。中国电影虽然诞生于1905年,但早在1896年,上海徐园就放映了“西洋影戏”,将电影介绍到国内。到了三四十年代,上海已经成为中国的电影中心,所以晚年的鲁迅爱看电影也是时代大势。
鲁迅看过那一百多部电影早有人从七百余万字的《鲁迅日记》里一一摘抄,据日记记载他观看的第一部电影是《萨罗美》, 1924年4月12日在北京:“晨往女子师范校讲。午后往北大取九月分薪水泉十二。往一五一公司买木工用小器一副,二元。往平安电影公司看《萨罗美》。”这《萨罗美》就是《萨乐美》,根据王尔德的戏剧改编,美国联艺电影公司1922年出品。这一年鲁迅43岁。
看什么电影,去哪儿看电影,以及怎么看,这就要说到时髦上来了。
许广平回忆“开初我们看电影,也是坐在‘正厅’的位置的。后来……索性每次看电影都跑到‘花楼’上去了。”花楼是影院楼上类似剧场包厢的位子,票价最高,按当时的标准,至少每座一元,还有高达两三元的。
当时上海开设的现代化影院共有40多家,都有一流的设施, “上海大戏院”、“卡尔登”、“大光明”、“国泰”、“大上海”等几乎遍布鲁迅的足迹。许广平在《记鲁迅先生的娱乐》中说:“如果作为挥霍或浪费的话,鲁迅一生最奢华的生活怕是坐汽车、看电影了。”因为特别爱坐小汽车,鲁迅看电影,经常率领家小、呼亲唤友,数人叫出租车同去。而每次跟亲朋好友外出观影,也总会安排些其他内容,开场前或散场后找地方喝茶吃饭,在《鲁迅日记》中记载的他们所去的饭馆,就有中有天酒家、特色酒家(粤菜馆,鲁迅品尝过这家的三蛇羹)、新雅饭店等处,此外常去的还有良如、四而斋等几家面馆;偶尔还会去一家叫北冰洋的冷饮店吃刨冰。
常光顾电影院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为了带幼子海婴一同去看。1934年2月22日鲁迅在日记中写:“午后同广平携海婴并邀何太太携碧山往虹口大戏院观电影。”此后,几乎每月一两次,共有三十多次都会写到“同广平携海婴看电影”,直到病故前9天。这一事,周海婴亦有证明:“我幼年很幸运,凡有适合儿童观看的电影,父亲总是让我跟他去观看,或者也可以说是由他专门陪着我去观看。有时也让母亲领着我和几个堂姊去看《米老鼠》一类的卡通片。记得和父母一同看过的电影,有《人猿泰山》、《泰山之子》、《仲夏夜之梦》以及世界风光之类的纪录片。”
鲁迅看的电影多为外国电影,其中以美国电影为最,其次是苏联电影,偶有几部英国、日本、德国电影,看的国产片只有区区几部了。
身为文学家,看了如许多电影的鲁迅却没有影评留存。每次看完,只在日记里用一两个字概括,简洁有力也不过多予以置评,却颇有他行文“如匕首,如投枪”的狠劲儿在里面。1931年7月30日,鲁迅和许广平看电影后记下“殊不佳”,连片名都懒得提上一提;1935年,与许广平和周海婴在南京大戏院看《野性的呼唤》,评价“与原作甚不合”;1927年在广州看《诗人挖目记》,写下四个字“浅妄极矣”,据说这部电影有残卷留存,若有朝一日得见,可一观以证此言。
比起鲁迅,张爱玲看电影就要自发自觉得多。在上海看电影,后来到了香港也看电影,去到美国后,更是经常和第二任先生赖雅一起去看。
张爱玲很小就独自一人去电影院看电影。平时从学校放假回家,最喜欢的娱乐活动也是看电影。曾经看到报上说,她喜爱的一位女影星主演的电影正在上海某家电影院上映,立刻从杭州亲戚家赶回,下了火车就直奔电影院,看完还喜滋滋地说:“幸亏今天赶回来看了,要不然我心里不知道多么难过呢!”
张爱玲看电影时必然全神贯注,哪怕是一起去看电影的同好女友,也不乐意应酬交谈。从学生时代,就订阅了很多电影类杂志,弟弟张子静回忆:“在她的床头,与小说并列的就是美国的电影杂志,如《Moviestar》、《Sereenplay》等等。上世纪三四十年代美国著名演员主演的片子,她都爱看。如葛丽泰·嘉宝、蓓蒂·戴维斯、琼·克劳馥、加利·古柏、克拉克·盖博、秀兰·邓波儿、费雯丽等明星的片子,几乎每部必看。”
1947年12月10日《太太万岁》的电影票
跟鲁迅一样,张爱玲看得多的也是美国电影,但更为细致和有目的,像《叛舰喋血记》两次摄制的不同影片版本,她都看过。同时,张爱玲也喜欢看国产电影,并且以影星来选择自己看的电影。三四十年代当红的演员阮玲玉、谈瑛、陈燕燕、顾兰君、上官云珠、蒋天流、石挥、蓝马、赵丹等人主演的影片,她是都要看的。
虽然说三四十年代上海已经成了中国的电影中心,但中国电影还处于起步阶段。而这时候的张爱玲已经涉足影评,可以说,她写作生涯的开端就是写影评。1937年,时年17岁的张爱玲在上海圣玛利亚女校高中三年级学习,就在学校年刊《风藻》发表了一篇评析当时动画影片创作倾向和发展趋势的文章《论卡通画之前途》。还大胆评断:“卡通的价值绝不在电影之下,如果电影是文学的小妹妹,那么卡通便是20世纪女神赋予文艺的另一个玉雪可爱的小妹妹。”
随着看电影越多,写的影评也就越多,不仅用中文写影评,还在《泰晤士报》这类英文报纸上写影评。她的影评多不会从俗。对于一片欢呼的《渔家女》,她却说,“渔家女”的恋人教她书,不过是传统士大夫“教姨太太读书”这种红袖添香、爱收女弟子的癖好。而对于当时与现在都并不起眼的《乌云盖月》倒是大方赞扬,“中国电影的题材通常不是赤贫就是巨富,对中产阶级的生活很少触及,这部片子是个例外,对这个阶层的生活有敏锐的描绘。”
到了后来,她干脆写起了剧本,虽然有人认为,这是她用来养活自己写小说的谋生手段,但她编写的《太太万岁》活泼而诙谐,著名学者李鸥梵认为张爱玲在写这出剧本的时候受到了好莱坞喜剧的影响。这跟她一直爱看电影、评电影关系匪浅。
张爱玲还把自己对电影的喜爱放在了小说里,《十八春》,她借主人公的口说上海的好处,“一是买东西,一是看电影”。看电影也成为她笔下恋情发展的场景、转折点乃至于一个男人可靠与否的象征。《花凋》中写病入膏肓的女子,出门去买安眠药自杀,没买成,就“茫然坐着黄包车兜了个圈子,在西菜馆吃了顿饭,在电影院里坐了两个钟头。她要重新看看上海。”
无论鲁迅还是张爱玲都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的大家,他们恰好在中国电影重要时期跟电影生发出万千联系。鲁迅看电影就像是自律的影迷,张爱玲则把喜欢变成了参与,两人的典故放在今天,其实都是当下中国电影最需要的血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