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文章针对水库大坝坝基处理设计,结合水库工程实例,对坝基清基、防渗以及防渗结构设计的要点进行分析,得出主、副坝清基深度、防渗深度、渗流计算方法与结果、各坝段对应防渗结构等结论,并提出一种全新的水平铺盖与垂直防渗相结合的坝基防渗形式,旨在为类似水库工程提供可靠的参考。
关键词:水库大坝;坝基处理设计;清基设计;防渗设计;防渗结构设计 文献标识码:A
中图分类号:TV698 文章编号:1009-2374(2016)23-0116-02 DOI:10.13535/j.cnki.11-4406/n.2016.23.056
对于水库工程建设而言,坝基处理设计是十分重要的环节,牵扯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在实际工作中必须予以足够的重视。由于坝基地层、地质、水文等存在明显的差异,设计前期应做好勘察工作,掌握详细的资料,以此为日后的设计工作提供可靠依据;设计中应充分利用勘察资料,根据地质条件等因素制定针对性设计方案,明确清基深度与防渗结构等,并在实践中不断对设计方案进行优化,从而达到最大化提升工程质量的目的。现结合某水库工程实例,围绕大坝坝基处理,对设计要点进行深入探讨,具体内容如下:
1 工程概况
本次研究将某水库工程作为研究对象,该工程主要包含主坝、副坝、引水闸、引水渠、放水闸、分水闸、防水渠与各类腐蚀设施。水库坝体选择土工膜斜墙防渗碾压土石坝,坝顶宽度为6.0m,坝体长约7.7km,上游坝坡相对较大,为1∶2.5,下游为1∶2;坝体的防渗措施选用复合膜结构,采用斜铺的方式,复合膜厚度为0.75mm,无纺布规格为200g/m2;坝体护坡结构为现浇混凝土板,厚度为15~22m。坝基防渗为本次研究的重点问题之一,工程根据实际情况,采用三种防渗措施,分别为PE塑模防渗、塑性混凝土墙以及水泥搅拌桩。
2 坝基清基设计
2.1 主坝清基设计
清基为坝基处理的首要环节,清基深度的确定是设计的重点内容,设计质量与水平会对后续施工造成直接的影响。水库主坝第三系坝段泥岩出露,表层为沙岩和泥岩,风化强烈,存在较大孔隙率,与水接触后容易软化,若将其当作坝基,则很难进行压实处理,而且还容易产生软弱面,所以设计决定对泥岩进行完全的清除,开挖厚度为1~2m。水库主坝第四系坝段表面为沉积物,下层存在泥岩与砂岩。该沉积物主要是冲洪积亚砂土夹亚黏土,其干容重相对较低,孔隙比最大可以达到1.67,属于典型的高压缩性土体,且含盐量偏高。但此处坝段的地下水位却偏高,为清基工作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对此,设计决定清除地层以下3m所有土体,剩余部分作为坝基进行清基作业。
2.2 副坝清基设计
西侧副坝由第三系台地组成,而表层主要为第四系砾石,厚度分布不均,大致为0.5~2.0m。此外,部分坝段的泥岩出露较为明显,因此清基设计深度为1~2m,被砾石覆盖的地层清基1m。东侧副坝位于第三系平台之上,表层与西侧副坝完全相同,但厚度相对较小,仅有0.4m左右,其下方全部为泥岩,故清基设计深度为0.4m,将清基后出露的第三系平台作为副坝坝基。
3 坝基防渗设计
3.1 深度设计
通过对地质报告的分析可知,强风化岩层在全坝段的实际分布厚度大致为4~8m,采取垂直防渗的方式对强风化岩层进行阻断,其防渗深度确定为6m,若存在泥岩,且其厚度在2m以上,埋深不超过6m的情况下,可将此层作为防渗体基面。为确保坝基渗透的稳定性,防止渗漏的产生,设计决定将水平铺盖和垂直防渗连接成一体,根据对应的实际情况,对铺盖的长度进行控制,随机选取三个坝段,其水平铺盖长度如表1所示。
3.2 渗流计算
设计方案提出的渗流计算形式为:将垂直防渗换算成水平铺盖,其中包含水平铺盖,按照铺盖与坝体防渗的实际情况进行计算。计算的具体过程为:通过对垂直防渗的换算得出水平铺盖的实际长度,在完全等效的条件下,使用联合防渗方法对渗流进行计算,相应计算结果如表1所示。
4 坝基防渗结构设计
4.1 设计方案
4.1.1 0+000~0+800坝段的防渗深度相对较小,以砂层防渗为主,防渗形式为塑膜;0+800~2+436坝段的防渗深度较大,为主要的防渗区域,设计选用的防渗形式为灌注防渗墙。
4.1.2 2+436~2+850坝段的防渗深度大约为10~11.5m,以深入首层泥岩为准,防渗形式为灌注防渗墙。防渗墙在砂层当中较易成槽,泥岩层的厚度不大,施工相对便利,而且还可以和西侧副坝的防渗结构连接成一体。
4.1.3 2+850~5+050坝段的防渗深度波动较大,大致为3.5~11.5m,平均深度为7.0m,由于开槽难度较小,故采用垂直防渗。对于含有泥岩的部分坝段,为保证防渗效果,需运用特定的手段进行开槽,以此提升垂直防渗结构的性能。
4.1.4 5+050~6+025坝段的防渗深度较大,最深处可达15.5m,且不存在泥岩,很难使用垂直防渗,若使用铺膜防渗,则难以控制质量。为此此坝段需采用关注防渗墙,实践表明,由于存在大面积砂岩,所以成墙质量有所保证。
4.1.5 6+025~7+100坝段防渗深度大多为6.0m,仅有少数坝段超过10m。此处坝段的防渗层当中几乎不存在泥岩,且地质条件良好,可运用垂直防渗。
4.2 方案优化
主要针对垂直防渗,且深度在6m左右,建议采用水平铺盖与垂直防渗相结合的方法。其中,垂直防渗方法为:在坝基表层开槽,铺设一定厚度的PE膜,完成后进行回填。PE膜的厚度约为0.5mm,在下游铺设,为提升槽面的平整度,避免损坏PE膜,需要在槽的外壁上预先摊铺无纺布,再铺设PE膜;水平铺盖方法为:对于第三系坝段,需整平地面,清理地面上的杂物和垃圾;对于第四系坝段,需对各种植物根系与覆盖物进行清理,清理后实施整平。地面检验合格后铺设一定厚度的复合膜,复合膜即为PE膜与无纺布的结合体,其连接和坝体的防渗体连接完全一致,并与垂直防渗等形成一个完整、密封的整体,铺设与连接完成后在其上方回填砂土以起到保护作用,但要注意回填的深度不宜过大,否则会对复合膜造成破坏,一般控制在1.5m即可。
5 结语
总而言之,水库大坝的坝基处理设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不仅涉及到相关的专业知识和技术,还要对地质、水文等实际条件实施充分的考虑和分析,工作中存在很大的难度,如果设计中考虑得不够全面,将造成坝体变形、渗漏等问题,对水库安全造成威胁。因此在设计过程中,明确各环节的设计要点,根据不同坝段的实际情况,采用最佳的防渗结构,确定合理的清基深度,从而在切实保证大坝安全与防渗性能的基础上,为施工提供便利。
参考文献
[1] 张瑞洁.韩信沟水库大坝坝基处理设计方案比选[J].山西水利科技,2013,(2).
[2] 魏光辉,何玉春,王勇.希尼尔水库大坝坝基处理设计[J].水电站设计,2014,(1).
[3] 李蜀.云龙水库大坝右岸坝基F_2断裂带处理设计[J].人民长江,2005,(9).
[4] 付体江,滕树生.灌浆防渗堵漏技术在梅玄水库除险加固工程中的应用[J].贵州水力发电,2009,23(2).
作者简介:吕晓辉,陕西千阳人,供职于西藏自治区水利电力规划勘测设计研究院,研究方向:农田水利工程。
(责任编辑:小 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