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上市公司无序的财政补贴,终将导致多输
事件:4月中旬,上市公司2015年年报披露进入高潮,伴随着“扭亏”“保壳”“业绩冲刺”等关键词的出现,政府补贴红包也纷纷露脸。政府补贴多则几十亿,少则几百万,上市公司各取所需,有的公司实现了扭亏;有的公司扮靓了业绩;有的虽然有补贴红包助力,但仍无法“脱贫致富奔小康”。
评论:在很多时候,向特定企业发放财政补贴,其实是地方政府履行公共职能的一种方式。可以说,政府补贴并无原罪,需要警惕的乃是其泛滥化、失控化的风险。现在许多上市公司的收入构成中,“政府补贴”竟占据大头。甚至于,某些企业早已失去了起码的市场生存能力,而纯粹依靠财政补助续命死撑。无序的政府补贴,也已成为针对投资者的战术欺骗。这种近乎舞弊的行径,既不利于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也阻碍了实体经济领域去产能、降成本、补短板的进程。
微语
湖北因“工作激情明显减退”免去8名干部职务
事件:据近期湖北省官方通报,依据《推进领导干部能上能下若干规定(试行)》,该省共有28名履职能力、精神状态或担当作为等方面存在问题的干部被组织调整,其中8名官员被免。
@各各他之路:也是些莫须有、定性随意的规定。“工作激情明显减退”谁来认定?有科学标准吗?
@Mojalogo:能上能下的有益尝试,不妨多正面解读。
@toforget:难道是公务员变相裁员潮开始了?
土地使用权续期引争议
事件:近期,温州一批20年产权住宅土地使用权到期,续期须按房产价格三分之一缴费。“目前房地产市场透明度不足,很多买房人可能没有意识到土地使用权年期对房产价值的意义,房子本身说白了就是砖块水泥,房产的价值很大一部分是来自于土地的价值。”温州国土局这样解释说。
@东篱煮酒nps:所以一块地,只会越来越贵……
@珣道王氏:这个厉害啊,说到底原来花钱买房的也是在租房啊,不过租期较长而已。
@BuriBuri_Zaemon:三分之一咋定出来的?
监管“装睡”与学生中毒同样可怕
事件:常州外国语学校自搬迁到新址后,近500名学生身体出现异常,其中493名学生检出皮炎、血液指标等异常,个别查出淋巴癌、白血病等。据了解,学校附近正在开挖的地块上曾是三家化工厂,专家称校区受到的污染与化工厂地块上污染物吻合。
评论:环评报告中,既说明学校建设“符合规范”,也指出项目北侧场地“土壤和地下水已经受到污染,存在人体健康风险和生态风险”。而教育部门及校方的眼睛只盯着自己想要的“符合规范”,却对风险评估“装睡”。显然,校方是在选择性“收听”有利的信息,而对风险提醒“装睡”。监管“装睡”与学生中毒同样可怕。面对环境污染,正是管理者急功近利、无视法律、漠视生命,才造成500名花季少年的生命危机。
改地名需谨慎
事件:安徽黄山市要不要更名为徽州,最近引起热烈讨论。先是《人民日报》刊发评论《地名是我们回家的路》,文章称,慎重更换地名,就在于对地名有情感。像“徽州”(今黄山市)这样重要的历史地名,不妨考虑恢复。
评论:不知从何时起,地名更改成为一种潮流,仿佛不改改名字就找不到存在感,就无法发展经济、改善民生。但一个历史悠久的地名,不仅寄寓了世人的美好记忆,还保留着历史现场,粗暴易名无异于斩断文化命脉。而且,一些古代地名隽永、有文化气息。无论是站在文化传承的角度,还是节省开支的考量,地名都是能不改就别改,如果实在要改,除了履行必要的程序,还要多听听民意,否则劳民伤财不说,民众也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