固体废物跨境流动影响因素研究
——以向中国流动为例

2016-12-02 07:12:24詹金良
关键词:变量检验影响

詹金良

固体废物跨境流动影响因素研究
——以向中国流动为例

詹金良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北京100081)

进口可用于原材料的固体废物,能够缓解发展中国家原材料相对不足的问题。但是未经筛选处理的固体废物跨境转移,对发展中国家(如中国)会造成次生环境污染。选择中国限制类进口目录和自动许可类进口目录中的电子废旧产品(E类)、废塑料(J类)两大类货物为研究对象,利用12个发达国家和地区自2004—2013年向中国出口固体废物的海关贸易统计数据,通过贸易引力模型研究发达国家固体废物向外输出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固体废物输出的新变化,为国家对进口固体废物监管提供相关建议。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影响发达国家固体废物输出的因素除了有输出国和目的国的经济规模、人口规模,还发现CO2排放量和人均耗电量以及贸易便利化条件等因素。同时研究发现,这些发达国家的固体废物输出更倾向于人口数量多或人口增长速度快的发展中国家。

固体废物;跨境转移;贸易流向;引力模型

2015年实施的新《环境保护法》规定,各级政府要对本辖区的环境质量负责,从法律层面落实了地方政府应负的责任。会同2016年实施的新《大气污染防治法》,将有力提高环保执法的力度。2015年国家《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对生态文明提出新的要求,明确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CO2排放强度比2005年下降40%~45%,能源消耗强度持续下降。完善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实行垃圾分类回收,开发利用“城市矿产”(电子废弃物),构建覆盖全社会的资源循环利用体系。

“固体废物”可概括为产生于生产、生活和流通环节,按照法律规定需要进行处置并丧失了原有利用价值或者不再被需要的固体、半固体、液体或装在容器内的气体物质或物品。中国一直以来从国外大量进口可再生资源,进口企业类型多元,2008年金融危机后除了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也开始从国外引进再生资源。2014年中国通过对4 960万吨进口固体废物的循环利用得到再生纸2 265万吨,再生塑料约862万吨,再生钢铁约575万吨,再生铝约220万吨,再生铜约190万吨。节约原木约2 039万吨,铁矿石978万吨,铝土矿1 048万吨,铜精矿950万吨[1]。但“洋垃圾”跨境转移问题也同样突出。“洋垃圾”是指中国禁止进口的固体废物,主要有废矿渣、废轮胎、废电池、电子垃圾等工业废物,以及旧服装、生活垃圾、医疗垃圾和危险废物等。2014年全世界废弃手机、家电等电子废弃物总计达到4 180万吨,同年中国电子垃圾达到603.3万吨,其中就有“洋垃圾”输入。“洋垃圾”越境转移的增长对固体废物输入国的国民健康和环境造成的威胁日趋严重。在固体废物研究方面,一是通过定性研究方法从制度设计层面关注中国特别是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废物贸易环境风险问题,研究固体废物的监管立法。二是通过定量研究方法研究固体废物的增长方式,研究再生资源贸易对环境产生的影响以及固体废物向发展中国家输出的行为。现有研究没有更多地关注固体废物跨境转移影响因素,而固体废物的回收流动则是商品逆供应链研究中的重要环节。它对发展中国家提高固体废物处理效率,控制“洋垃圾”入侵都有着重要价值。分析研究影响固体废物越境转移的关键性因素对于各国开展节能减排、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对维护正常的国际双边贸易秩序,同样也发挥着积极的作用。也能为各国边境监管部门、环境保护部门开展固体废物进口监管风险分析提供参考。

一、文献综述

(一)环境政策对固体废物跨境流动的影响

固体废物循环处理过程碳排放量较高,发达国家对工业生产设定了碳排放限额。Bing Xiaoyun(2014)估算了日本电子废物资源化温室气体排放量,估算回收1吨洗衣机、电冰箱、空调机和电视分别排放17.70千克、27.34千克、45.62千克和3.61千克CO2[2]。Bing(2015)通过混合整数规划模型研究了家庭废塑料的逆供应链再设计,研究发现碳排放限额和碳税对逆供应链产生影响。认为将废物处理厂设在中国能够减少总成本和运输过程中的碳排放。对碳价格的敏感性分析表明,当CO2价格低于20欧元时对供应链网络不会产生任何影响[3]。Kinaman(2011)发现,当两国间废物的税率差异和各自电子废物外部边际成本差异相等时,废物再利用南北贸易模型达到帕累托最优(Pareto Optimality)[4]。

固体废物循环处理过程经济成本较高,同时会对环境带来破坏。Cole(2010)通过调查研究发现,拥有大额固定资金的资本密集型污染企业和没有充足资金的企业相比,大企业倾向于在本土处理固体废物。同时发现,将固体废物直接输出到环境政策要求相对较低的国家,比向这些国家输出用于处理固体废物的环境设备对企业而言成本相对会更低一些[5]。Takashi Fujimori(2012)在对菲律宾马尼拉一些民间电子废物回收点的土壤样本检测发现,土壤中含有Ni,Cu,Pb和Zn以及Cd,高浓缩的Ag和In,还有As,Co,Fe和Mn金属元素[6]。

固体废物倾向转移到监管立法方宽松的国家或地区,Sophie(2015)通过博弈模型分析洋垃圾流动和污染驱动力,发现非法运输固体废物的隐秘形式是把固体废物当成二手商品进行交易[7]。Winifred(2013)对香港居民及固体废物私营业主进行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其中大约6.5万吨相当于80%的废旧电器电子设备被固废经营者输出到发展中国家[8]。Sander(2010)发现某些国家在固体废物进口方面实行了严格的立法和监管制度,进口数量会有所下降。但固体废物会转向流入一些新兴的没有完善的固体废物监管的国家[9]。

(二)贸易和科技因素对固体废物跨境流动的影响

双边贸易的影响因素,对固体废物流动会产生影响。Derek(2012)通过引力模型分析废物贸易,传统的双边贸易变量有距离、是否为邻国、早前是否为殖民关系、共同的语言、是否为共同的自由贸易区或海关联盟成员,这些因素能够影响固体废物是输出还是在国内进行回收、处理。认为固体废物贸易是一个包含贸易国国情和双边贸易特点的函数,影响电子废弃物产生的原因,还有来自新旧设备的更迭,科技进步等多方面因素[10]。Jesus(2014)用数据流图表和自下而上调查法研究了在墨西哥北部城市中影响人们对电子废弃物是选择废弃还是交易的决定性因素。研究发现,感知价值和地理位置决定了电子固体废物是选择废弃或是贸易的概率,促成替换一台电脑的影响因素是科学技术的新老更替、软硬件故障,而决定替换一台电脑的影响因素是新设备的价格优势、环保意识、维修成本等因素[11]。Ramzy(2012年)通过物质平衡公式估算出2010年美国约产生废旧电脑4万吨,推测其中6%~29%输出到其他国家或地区[12]。

随着经济发展,各国产生的固体废物在不断增加。企业出于利益考虑,更倾向于向监管制度宽松的国家转移固体废物。现有文献研究的局限性主要体现在:一是多基于国内视角进行研究,缺少在固体废物跨境转移方面的分析。二是由于固体废物的输出在各国基本属于敏感行为,很难获取准确的数据。本文从固体废物输入国角度研究固体废物转移流动,综合文献研究确定中国目前是固体废物的主要输入国。本文采用12个固体废物主要输出国家10年间向中国输出固体废物的中国海关统计数据,以贸易引力模型作为研究工具,对固体废物跨境流动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二、进入中国的固体废物引力模型分析

(一)引力模型的构建

引力模型能够对双边贸易进行量化,检验单边贸易格局,预测贸易潜力并进行竞争力分析,适用于对统计年鉴、国际贸易数据的分析处理。模型主要包括三类解释变量:第一类是测量市场规模的变量,如GDP、人均GDP、人口规模等;第二类是衡量地理位置的变量,如两国主要经济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两国是否是邻国等;第三类是衡量影响贸易量的其他虚拟变量,如是否在相同自由贸易区等。为了简化分析并排除各种干扰,模型常采用自然对数形式,基本形式为

其中,Tradeij为输出国与输入国之间的贸易量;GDPi为输出国采用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的实际GDP(现价国际美元);GDPj为输入国采用购买力平价法(PPP)计算的实际GDP(现价国际美元);DISij为i、j两国主要经济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

根据研究目的针对中国固体废物进口贸易,本文引入了新的解释变量。加入新的解释变量之后,中国固体废物进口扩展引力模型为

其中,POPi和POPj为固体废物输出国和固体废物输入国的人口数量;Dij为各国主要经济中心之间的直线距离;AELECi为输出国人均耗电量(千瓦·时);BLDi为住宅建筑和商业及公共服务的CO2排放量(百万吨),由于住宅建筑是重要的能耗对象和CO2排放源[13],商业和公共服务设施也已成为低碳城市的重点对象,因此本文选取该变量研究它与固体废物之间的关系;PRVTi为输出国按购买力平价法(PPP)衡量的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现价国际美元);BORij为虚拟变量,表示两国是否接壤,取值为1时,表示为邻国,反之则相反;BASEL为虚拟变量,表示两国或地区是否同为巴塞尔公约成员国,取值为1时,表示两国或地区同为巴塞尔公约成员,反之则相反;ASEAN为虚拟变量,表示两国或地区是否同在亚洲,取值为1时,表示同在亚洲;反之则相反。

(二)数据来源

本文采用2004—2013年中国固体废物进口量及相关影响因素的面板数据。根据文献研究,本文固体废物输出国和地区选取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荷兰、意大利、澳大利亚、日本、韩国、新加坡、中国香港地区。电子废旧(E类)物进口量、废塑料(J类)的进口量来自对应的海关协调制度(HS)8位编码统计数据,其中电子废弃物细分为废铜、废铝、废五金,具体每一类对应HS商品编码如表1所示。各国GDP、人口数量、人均耗电量、住宅建筑和商业及公共服务的CO2排放量,居民最终消费支出的数据来自世界银行网站的世界经济展望数据库(World Economic Outlook Databases),距离数据来自google地图测距工具测量的两国首都之间的距离。

表1 进口电子废旧(E类)、废塑料(J类)对应的海关HS商品编码

(三)数据平稳性和稳定性检验

1.单位根检验

由于本文采用平衡数据,在包含时间趋势的条件下,利用STATA 10.0软件采用LLC同根检验和IPS不同根检验方法进行分析。LLC检验拒绝原假设,说明不存在单位根,数据是平稳序列。进口数据t统计量如表2所示。采用IPS方法进行固体废物进口量的单位根检验,检验表明存在单位根,一阶差分检验证明一阶差分后平稳。对比LLC和IPS检验给出的结论是一致的,如表3所示。

表2 LLC检验结果

表3 IPS检验和一阶差分检验结果

2.协整检验

本文以Pedroni方法对12个国家10年的进口面板数据进行估计,检验固体废物进口量和双方GDP、人口、固体废物输出国的人均用电量、住宅建筑和商业及公共服务的CO2排放量的协整关系。组间和组内检验结果如表4所示。

表4 Pedroni方法组间、组内统计量检验结果

根据检验结果,在组间和组内的统计检验中各组绝大多数拒绝原假设。故认为中国的固体废物进口数据和中国与固体废物输出国GDP、人口、固体废物输出国的人均用电量、住宅建筑和商业及公共服务的CO2排放量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四)引力模型方程回归

1.普通最小二乘法估计

单位根检验和协整检验之后,采用OLS方法对引力方程进行回归分析。通过逐项插入变量的方式分析各变量对贸易的影响和对方程稳定性的影响,采用混合数据方法剔除零贸易流和固定效应控制,结果如表5第(1)~(4)列所示。回归分析显示,中国GDP、固体废物输出国GDP、中国人口数量、固体废物输出国人口数量,两国距离的弹性分别为-16.78、7.60和-10.61,固体废物输出国人均耗电量的弹性为-2.45,住宅建筑和商业及公共服务的CO2排放量的弹性为-0.77。上述系数的回归均显著,Adj R2=0.866,表明基础引力方程对中国贸易有解释力。通过怀特检验考察数据的异方差性,chi2(80)=82.44,Prob>chi2=0.403 9,接受原假设,认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再运用BP检验法,chi2(1)=7.54,Prob>chi2=0.819 7,接受原假设,认为模型存在同方差。总体说明OLS回归是无偏的。

2.固定效应

确定模型统计量后,需要检验固定效应对估计结果的影响。固定效应分为空间固定效应和时间固定效应。本文检验地理距离和不同年份对模型结构影响的模型为

其中,αi、βi分别表示固体废物输出国和年份的虚拟变量。

首先分别估算年份固定效应和距离固定效应影响,再控制年份和距离。中国1990年加入巴塞尔公约,与年份控制变量存在共线性,故在分析年份固定效应时忽略BASEL变量。同时由于Dij、BOR、ASEAN变量与特定固体废物输出国有对应关系,同国家控制变量存有共线性,所以在考虑国家固定效应时,不考虑Dij、BOR、ASEAN变量。结果如表5第(5)~第(9)列所示。

表5 中国贸易2004—2013年面板数据引力模型回归结果

添加两种固定效应不能改善估计优度(Adj R2),尤其是添加国家固定效应使得Dij、BOR、ASEAN变量变为共线性,无法估计弹性参数。采用年份控制之后,模型拟合优度只增加0.003,改善非常微弱。故本文不采用加入固定效应的面板数据处理方法估计。

三、问题探讨

固体废物贸易具有鲜明的两面性:一方面当固体废物流入具有安全循环处理能力的国家时,回收利用固体废物不会对环境产生负面影响,同时能有效利用再生资源,减少对原生资源的需求。另一方面当固体废物流入环保标准要求较低的国家时,由于没有科学有效地回收利用或是废弃填埋技术,固体废物将会在这些国家或地区产生严重的环境问题。

(一)探讨反映电子产品数量的参数指标

根据相关研究,电力消耗与经济增长、人的发展之间存在相关性[14-16]。本文选取输出国人均耗电量变量(AELRCi),研究人均耗电量和电子废弃物产量之间的关系。log(AELRCi)的系数为负,固体废物输出国或地区的人均耗电量增长,经济发展可能处于增长状态[17],国内生产对再生资源的需求将减少对外输出固体废物(如电子类固体废物)的风险。分析结果显示,固体废物输出国或地区的人均耗电量增加1%,其向中国输出的电子类固体废物和废塑料约减少2.5%。

根据相关研究,城市固体废物主要是由居民生活垃圾、住宅建筑垃圾、商业及公共服务业垃圾等固体废物构成[18],其中住宅建筑CO2排放量占到温室气体排放的15%左右[19]。本文选择BLDi变量,反映住宅建筑和商业及公共服务的CO2排放,同时该变量也同向标志着城镇化水平[20]。log(BLDi)的系数为负,固体废物输出国或地区的住宅建筑和商业及公共服务的CO2排放量增加,说明该国或地区可能存在城镇化建设的需要,存在着对可用做原料的固体废物的需求将减少对外输出固体废物的风险。本文分析结果显示,固体废物输出国或地区住宅建筑和商业及公共服务的CO2排放量增加1%,其向中国输出的固体废物减少约0.8%。

居民的生活水平决定了居民消费能力,而消费能力又可以由居民的最终消费支出体现。在国内预测城市垃圾产生量的模型研究中,验证了城市居民生活水平是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和组分的主要影响因素[21]。因此,本文新增PRVTi变量表示居民最终消费支出,包括居民购买的所有货物和服务(包括耐用品,例如汽车、洗衣机、家用电脑等)的市场价值。

(二)传统双边贸易影响因素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log(GDPi)的系数为正,经济发达的固体废物输出国或地区,一般建立了完善的环境保护制度。出于处理成本的考虑,倾向于对外输出固体废物。本文固体废物输出国或地区的GDP每增加1%,对中国的固体废物输出量增加约7.6%。log(GDPj)的系数为负,输入国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逐步减少了对作为原材料的固体废物的进口需求。在本文中中国GDP增加1%,固体废物进口贸易量消减约16.8%。

log(Dij)的系数为负,两国之间距离影响运输成本并对贸易量产生影响。在本文中两国距离增加1%,固体废物输出国向中国出口的固体废物贸易量减少约10.6%。

log(POPi)的系数为负,随着固体废物输出国或地区的人口增长,发展生产会增加对再生资源的需求,降低固体废物向外输出的风险。本文中固体废物输出国或地区的人口规模增加1%,向中国输出的固体废物贸易量减少约6.7%。log(POPi)的系数为正,进口国(如中国)的人口增长,会相应增加对作为原材料的固体废物的需求。在本文中中国人口增长1%,对作为原材料的固体废物的需求增加约378.1%,呈现出极高的增速。

虚拟变量ASEAN的系数为负,在本文中西方国家比亚洲发达国家对中国输出的固体废物量要多。从统计数据上看,西方的固体废物输出国家或地区要比亚洲的相关国家或地区向中国多输出14.518%。虚拟变量BASEL的系数为正,说明经贸同盟国间的贸易更趋便利,固体废物输出国或地区更倾向于向同一经贸组织或联盟下的国家输出固体废物。在本文经贸联盟成员间的输出量要比非联盟成员间的固体废物输出量多2.785%。

四、结论

本文应用引力模型研究了12个国家和地区在2004—2013年间对中国输出固体废物情况,影响固体废物流入量的主要因素如下:

一是固体废物目的国或地区的人口规模,对固体废物进口量起正向影响。固体废物目的国或地区的人口规模的弹性系数最大,说明固体废物输出国或地区更倾向于向人口众多或者说是人口增速比较快的发展中国家输出固体废物。这一发现在以往的文献研究中从未出现过,可以判定为是影响固体废物流向的新因素。中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对资源的需求旺盛,国内的资源不能满足经济发展需要时,一些企业会忽视环境影响进口固体废物,从中回收可用资源。

二是固体废物目的国或地区的GDP规模,对固体废物进口量起负向影响。中国的科技水平和产业结构与西方国家比较相对落后。为了推动经济发展,过去一直在走资源消耗的粗放型的发展道路,一些企业对环境保护意识和环保观念相对淡薄,国家在固体废物监管方面的法律法规也相对不完善。一方面国内企业对固体废物有进行资源化的需求,同时国家多部门职能交叉的监管机制也使得一些发达国家更愿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固体废物。

三是固体废物的贸易国是否同在亚洲,对固体废物进口量起负向影响。说明固体废物主要的输出国在亚洲之外,从文献研究也证实国际上主要的固体废物输出国分布在在北美、欧洲和大洋洲。亚洲的主要固体废物输出国及地区是日本、韩国和中国香港地区。

四是固体废物的贸易国之间的距离,对固体废物进口量起负向影响。两国贸易国家或地区之间的距离,影响贸易的运输成本。在固体废物跨境流动方面,固体废物输出国或地区倾向于向交通便捷且距离较近、固体废物监管条件相对宽松的国家或地区输出固体废物。

五是固体废物输出国或地区的GDP规模、人口规模、人均耗电量以及是否与出口的目的国同为某一自贸区或经济合作组织下的共同成员等因素会影响固体废物的流动。当固体废物输出国经济规模增大,人口数量减少,人均耗电量减少,国内固体废物产量会呈增加的趋势。自贸区或经济合作组织为成员国间的贸易提供了便利化,当发达国家或地区固体废物产量增加时,其更倾向于选择对所在自贸区或经济合作组织下的成员国输出固体废物。

近年来频发的国外废物在中国造成环境污染事件,为中国固体废物监管、资源化利用方面敲响警钟。本文对中国以及发展中国家在应对固体废物跨境转移方面提出如下建议:

一是发展中国家应保持合理的人口规模,走经济和生态协同发展道路。人口数量的不断增长会带来对资源环境的透支,在国内资源不能满足需要的情况下,就会选择进口固体废物来缓解供需矛盾。固体废物大量跨境转移到发展中国家,会形成马太效应,在发展中国家引发一系列的环境和社会问题。二是发展中国家要借鉴发达国家在环保方面的相关经验进一步完善、健全本国在固体废物监管和环保方面的法律法规。及时根据固体废物监管、资源化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跟进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三是进一步加强在固体废物监管方面的国家间信息交换与互助机制。充分利用世界海关组织的联系纽带作用,加强各国海关间的联防联控,共同打击固体废物非法越境转移。

随着固体废物的跨境转移成为研究的热点,各国环境政策严苛程度和固体废物回收成本的定量评价与研究,也将有助于对固体废物跨境流动影响因素的研究工作。

[1]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部.2015年全国大、中城市固体废物污染环境防治年报[EB/OL].(2015-12-08)[2015-12-12]. http://www.mep.gov.cn/zhxx/hjyw/201512/t20151208_318612.htm.

[2]FUJIMORIA T,TAKIGAMI H,AGUSA T,et al.Impact of metals in surface matrices from formal and informal electronic-waste recycling around Metro Manila,the Philippines and intra-Asian comparison[J].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2012,221-222(4):139-146.

[3]BING X Y,BLOEMHOF R,CHAABANE A,et al.Global reverse supply chain redesign for household plastic waste under the emission trading scheme[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5(103):28-39.

[4]KINNAMAN T,YOKOO H.The environmental consequences of global reuse[J].American Economic Review,2011,101(3):71-76.

[5]COLE M,ELLIOT R,TOSHIHIRO O.Trade,environmental regulations and industrial mobility:an industry-level study of Japan [J].Ecological Economics,2010,69(10):1995-2002.

[6]MENIKPURA S,SANTO A,HOTTA Y.Assessing the climate co-benefits from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WEEE)recycling in Japan[J].Journal of Cleaner Production,2014,74(1):183-190.

[7]BERNARD S.North-south trade in reusable goods:Green design meets illegal shipments of waste[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5,69(1):22-35.

[8]LAU K W,CHUNG S,ZHANG C.A material flow analysis on current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waste disposal from Hong Kong households[J].Waste Management,2013,33(3):714-721.

[9]SANDER K,SCHILLING S.Transboundary shipment of waste electrical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electronic scrap-optimization of material flows and control[R].UBA-Texte Nr.22/2010 UBA-FBNr:001331/E,Förderkennzeichen:3708 93 300 2010,Dessau:Umweltbundesamt,2010.

[10]KELLENBERG D.Trading wastes[J].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2012(64):68-87.

[11]ESTRADA A,KAHHAT R.Decision factors for e-waste in Northern Mexico:to waste or trade[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14,86(5):93-106.

[12]KAHHAT R,WILLIAMS E.Materials flow analysis of e-waste:domestic flows and exports of used computers from the United States[J].Resources,Conservation and Recycling,2012,67(10):67-74.

[13]李潇潇,蒋金荷.居住建筑CO2排放量的核算及其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J].工业技术经济,2015(7):72-82.

[14]KANTAR E,KESKIN M.The relationships between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GDP in Asian countries,using hierarchical structure methods[J].Physica A,2013(392):5678-5684.

[15]HUANG W.The determinants of household electricity consumption in Taiwan:evidence from quantile regression[J].Energy,2015(87):120-133.

[16]NIU S,JIA Y,WANG W,et al.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human development level:a comparative analysis based on panel data for 50 countries[J].Electrical Power and Energy Systems,2013(53):338-347.

[17]KARANFIL F,LI Y J.Electricity consumption and economic growth:exploring panel specific differences[J].Energy Policy,2015(82):264-277.

[18]唐承财,钟林生,成升魁.境外服务业能耗与碳排放研究综述[J].世界地理研究,2013,22(1):158-165.

[19]NAHLIK M,CHESTER M.Transit-oriented smart growth can reduce life-cycle environmental impacts and household costs in Los Angeles[J].Transport Policy,2014,35:21-30.

[20]SHAHBAZ M,SBIA R,HAMDI H,et al.Economic growth,electricity consumption,urbanization and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 relationship in United Arab Emirates[J].Ecological Indicators,2014(45):622-631.

[21]王欢,王伟.城市生活垃圾产生量及组分的预测方法研究[J].环境卫生工程,2006,14(4):6-8.

Study of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the Cross-border Flow Direction of Solid Waste—To Transfer to China as an Example

ZHAN Jinliang
(School of Management and Economics,Beijing Institute of Technology,Beijing 100081,China)

Developing countries used imported solid waste as raw materials,can abate the problems of the relative shortage of raw materials.But the cross-border transfer of solid waste which without classification,sorting,processing,cause serious secondary environmental pollution in developing countries such as China.This paper select electronic waste(E),plastic waste(J)goods as the research object in Chinese restricted class import directory and automatic licensing import directory.Using the Customs statistics data of 12 developed countries and districts which export solid waste to China since 2004—2013,analyze the influential factors,new trend and characteristics which developed countries exporting solid waste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through trade gravity model,give advice to developing countries for supervision on imported solid waste.In this paper,through the analysis found that the factors influencing export solid waste from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to destination countries are the CO2emissions amount and per capita consumption and trade facilitation conditions in addition to economies and population scale of exporting countries.At the same time,the study found that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are more inclined to export solid waste to those developing countries which have more population or fast population growth.

solid wastes;trans-boundary movement;trade flows;gravity model

F406

A

1009-3370(2016)06-0047-07

10.15918/j.jbitss1009-3370.2016.0606

[责任编辑:孟青]

2016-01-04

詹金良(1980—),男,博士研究生,E-mail:zhan_jinliang@126.com

猜你喜欢
变量检验影响
序贯Lq似然比型检验
是什么影响了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抓住不变量解题
也谈分离变量
2021年《理化检验-化学分册》征订启事
对起重机“制动下滑量”相关检验要求的探讨
关于锅炉检验的探讨
扩链剂联用对PETG扩链反应与流变性能的影响
中国塑料(2016年3期)2016-06-15 20:30:00
基于Simulink的跟踪干扰对跳频通信的影响
SL(3,3n)和SU(3,3n)的第一Cartan不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