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焱铃
摘 要:目前,初中英语教学还处于应试教育模式当中,只注重单词的识记数量和语法的讲解,而忽视了课堂中的人文情趣,缺乏对综合素质的培养,并且这种应试教学忽略了新课标中对英语教学的要求,不能有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不利于学生英语水平的提高。所以,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应转换教学模式,将情趣教学融入课堂,不断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致,进而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率。主要浅析了情趣教学的基本含义,提出了情趣教学在初中英语教学中实施的策略,目的在于保证初中英语教学的质量和提高英语教学的有效性。
关键词:初中英语;情趣教学;策略
初中英语教学中所谓的情趣教学,就是将“情”与“趣”与英语教学相结合。教师把爱心融入课堂教学中,以情育人,让学生体会到教师的关爱,自发地爱戴、尊敬教师,进而喜欢教师所教的课程。教师也注重通过趣味教学来激励学生喜欢学习英语,在寓教于乐、寓学于乐的过程中提高学生教学的效果。但是目前的教育模式中,情趣教学的应用不够成熟,给人生硬的感觉,没有发挥出它的优越性和有效性,也没有给学生的学习带来积极的促进作用。此外,部分教师在运用情趣教学的过程中,没有掌握正确的途径和方法,导致课堂气氛失控,甚至产生不同程度的混乱,扰乱了课堂的正常秩序,虽然学生学习情趣高涨,但是忽略了对知识的掌握。在此,本文对初中英语开展情趣教学的策略展开分析。
一、改变传统教学观念,贯彻情趣教学理念
新课标实施以后对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因此需要对传统的教学观念进行改革,以适应新课标的要求,满足学生的需求。在新课标中提出初中英语不单单要重视教授语言知识,要让学生通过学习加深对英语语言的结构和功能的理解与认识,更要重视语言知识技能的运用,发展学生的交际能力,促进学生对英语的应用,让学生全面发展。在这一要求下,教师应改变教学观念,改革教学方法,教学中以学生为中心,从学生的心理出发,多与学生沟通交流,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并进一步了解学生的需求,在教学中贯彻情趣教学理念,给学生以关怀,让课堂富于趣味性,以激发学生的兴致,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主性,让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也为初中英语课堂开展情趣教学打下基础,从而更好地推进情感教学的实施。
二、增加教学内容,拓宽知识面
情趣教学的开展,需要教师着眼于不同角度,从不同层面开展教学,不能局限于教材和现有的教学方式。笔者认为,在以后的英语教学中,不仅要开展情趣教学,还要增加情趣教学的内容,拓宽知识面。首先,在情趣教学中,当教师讲解知识点与前后教学内容有联系时,教师应在不影响正常教学进度的情况下帮助学生来回忆,也可以适当选择练习题帮助学生巩固已学的知识。其次,教师应保证情趣教学效果的基础上,拓宽教学内容,但是教师不能盲目地拓宽知识面,应该选择与后续的教学相关的知识,确保教学的连续性。最后,在增加教学内容时,还应考虑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因为初中英语的学习是不断积累的过程,如果盲目增加教学内容,无形中会增加学生的学习压力,给学生的记忆带来负担,影响教学效果。因此,对于上述情况而言,在初中英语情趣教学实施过程中应结合实际,以学生为主体,在不增加学生负担的前提下丰富教学内容,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三、重视培养和发展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传统教学中,英语教学是不断深入的过程,而教师一味地教授单词和语法使英语学习显得枯燥,并且大部分学生在较多的知识点面前,因为个人能力和学习方法等因素的限制,被动选择死记硬背的方式。而情趣教学的施行可以缓解课堂的严肃气氛,但在情趣教学中,教师在趣味教学的同时,还应培养学生的主动性,应与学生多沟通交流,鼓励学生走出被动学习的循环,选择自主学习,必要时可以根据实际的教学需求开展分层次教学,不断增加学生的自信心。在情趣教学中,教师应积极设置有趣的教学互动情境,让学生主动参与其中,而不是被动地模仿教师的口语或记忆语法知识,而是通过教学互动等方式帮助学生实现学以致用,这样不仅能提高自身能力,对学习起到积极作用,更能增加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有利于情趣教学的顺利开展。与此同时,在教学中教师应善于发现学生的长处,例如,一些学生语法应用准确,一些学生单词的记忆能力突出,一些学生口语发音标准等,对于学生的这些学习优势,教师应及时给予肯定和赞扬,发展学生优势的同时有针对性地制定学习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中的困难,增加学生学习的自信,提高学习的主动性。
从目前的教学工作来看,情趣教学在初中英语课堂上的开展进度相对缓慢,并且在实施情趣教学过程中存在知识点讲解不充分、课堂秩序混乱等现象,本文讨论了情趣教学开展的策略,希望英语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能够转换教学观念和模式,掌握情趣教学的方法,在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的实际需求来设计教学内容并展开情趣教学,重视情趣教学的有效性和对学生学习所产生的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刘丰宪.初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探析[J].成功(教育),2012(11):192-193.
[2]李雪.初中英语情趣教学初探[J].河南教育(基教版),2007(7):90.